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惪州元良1978

    鄱陽湖之戰又稱鄱陽湖水戰、鄱陽湖大戰,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陳友諒為爭奪鄱陽湖水域而進行的一次戰略決戰,決戰以朱元璋的完全勝利而告終。這次戰役被視為中世紀世界規模最大水戰。

    此戰,朱元璋乘陳友諒軍久攻堅城受挫,分兵據守鄱陽湖口,先斷其退路;繼集中兵力,巧用火攻,殲其主力;後水陸截擊,全殲陳軍於突圍之際。創造了中國水戰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為統一江南奠定了基礎。

    鄱陽湖大戰是中國歷史上繼赤壁之戰後的又一個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 2 # 中國驃騎兵

    題主,你好!如果排除掉陸軍坐在船上打戰的話,我認為中國歷史上最龐大的水軍應該是鄭和下西洋的艦隊。鄭和當時的艦隊有兩百多艘海船和2.7萬多人,在古時應該是浩大無比的艦隊。

  • 3 # 皇上約約

    說到水軍,我覺得不得不讓我想起的就是二戰時候的義大利,作為世界法西斯軸心國之一,義大利的軍隊真的笑料百出。不過也不怪他們,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義大利的國民生活水平質量非常高,什麼義大利咖啡啊紅酒啊義大利麵等,生活好導致這個國家的人民基本都只想享受美好的生活,確實,放著這麼好的生活不過跑去戰場送死。所以在當時義大利的軍對在對反法西斯陣線對戰時,他們朝天放槍,放空炮,然後自己出來投降,有一回不接受他們的投降結果他們自己繳械,自己建了戰俘營自己關起來在裡面享受生活,讓盟軍也很無語所以還有比這個還水的嗎

  • 4 # 冬西南北

    歷史上最大的水軍,我首推鄭和率領的船隊。自公元1405年始,明成祖朱棣派鄭和率領兩萬七千多人,兩百餘艘船隻,七次下西洋,歷時28年,在中東方向,最遠航行到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城,在非洲方向,最遠航行到莫三鼻克的貝拉港,歷經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講述一下鄭和下西洋:

    1.時代背景,在外交上,明成祖意欲與海外國家建立外交關係,製造萬國順服的國際局勢(也有說為尋找建文帝);經濟上,到明成祖時,明朝建立30多年,沿海城市發展良好,中國的陶瓷等物品在西洋各國備受歡迎,而中國隊西洋諸國的香料等需求量也很大;技術上,造船技術強硬,船殼結構採用搭接法,行成“魚鱗式”結構,船殼板連結緊密嚴實,整體強度高,且不易漏水,船舶載重量也大,可載乘客千餘人,生活設施齊全,甚至可以在船上養殖、種植;航海技術雄厚,白天用指南針導航,夜間觀看星斗和水羅盤保持航行,並運用航海羅盤、計程儀、測深儀等航海儀器保證船舶的航行路線。

    2.船隊規模,兩萬七千多人包括軍事指揮、船務人員、維修人員、醫護人員等分工明確;船隻規模超大,最大的寶船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換算成現在是長151.18米,寬61.6米,船高四層,鐵錨幾千斤重,如此巨大的船艦,與現在的航母差別不大;航線上,航程遠、持續時間長、涉及領域極廣。

    3.意義及影響,政治上建立政治秩序、拓展朝貢體系;經濟上開拓海外貿易、改進國內生產但同時也引發財政危機,國庫空虛、錢幣外流貶值;文化上促進了宗教的交流,加強明朝對外界的瞭解,鄭和著作《鄭和航海圖》。

    4.橫縱向對比,縱向對比,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上,可以和張騫出使西域,唐玄奘西天取經相媲美,我覺得鄭和下西洋壯舉更偉大,航線從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最後到達西亞和非洲東岸,開闢了太平洋西部與印度洋等大洋的航線,而且在還是在一切都是未知的情況下完成的;橫向對比,同意時期的西方世界航行史,比哥倫布發現美州大陸早87年,比達.伽馬早92年,比麥哲倫早114年。鄭和下西洋在技術上、規模上都領先於同一時期的西方,堪稱奇蹟,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威望。但是明成祖和鄭和死後,中國船隊的航海事業便停止了,和西方各國的聯絡也斷了,海外貿易市場也被歐洲人佔有,自此,中國退出了世界性市場。相反哥倫布和達.伽馬開闢新航路後,刺激了西方航海行動,明英宗之後明朝國力下降,更不會再復興航海事業。

    所以歷史上最大的水軍,我推薦鄭和帶領的船隊,這不單單是一支軍隊,更是一個行走在海上的“陸地”。雖然現在對鄭和下西洋褒貶不一,但還是歷史上一項偉大的創舉。

  • 5 # 公子靈均

    海軍是決定一個國家國際影響力重要力量,現在的中國海軍雖然只排在世界第三。但是在歷史上,有這麼一支中國海軍卻是堪稱世界霸主的存在,那就是明朝時期的大明水師。提起大明水師,首先想到的便是富有冒險精神的鄭和艦隊。七下西洋的鄭和,將大明的國威傳遍了亞非各地。明初海軍建設的迫切性

    羅馬城不是一蹴而就的,強大的大明水師也不是一下子就建設起來的。當朱元璋驅除元朝、統一中國之後,便定下了重建朝貢體制的戰略目標,試圖恢復中國對周邊國家的宗主國地位,重塑中國的威望。

    據《明太祖實錄》載:“近高麗、安南、占城、爪哇、西洋鎖裡、海外諸國,皆稱臣入貢。……抑我師之未加,姑以為可自安耶?茲特遣人往諭,能番知天道,率眾來歸。官加擢用,民復舊業。朕不食言,爾其圖之。”為了讓周邊國家前來進貢,朱元璋採用了武力的措施,這種方式對周邊陸軍接壤的國家有一定的奏效,但是對遠在海外的國家卻沒有一絲威懾。

    特別是遠在南洋的爪哇國更是朱元璋重建朝貢體制的絆腳石。洪武十三年,遠在南洋的三佛齊遣使來華,請求朱元璋派使臣前去冊封他們的新國王。朱元璋欣然應允,可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自己派去冊封三佛齊王印綬的明朝使臣全部被“爪哇誘而殺之。”

    由於路途遙遠,幾年以後朱元璋才知道自己派出去的使者都被爪哇人殺了,龍顏大怒的朱元璋卻也拿爪哇國沒有辦法。最終只能“留其(爪哇)使月餘,將加罪,已,遣還,賜敕責之”,結果造成了“使臣商旅阻絕,諸國王之意遂爾不通”。可以說這時候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使得朱元璋的宏圖偉業無法實現。

    成祖時期:遠洋海軍的建立

    朱元璋在吃了海軍實力弱小的虧之後,便開始著手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但是這支強大的海軍直到他去世前也沒有建設完畢。建文帝跟朱棣爭權的四年又耽誤了大明海軍的建設,等到了朱棣順利登基之後,大明海軍才步入了建設的正軌。

    永樂年間,大明國力日漸強盛。在這一時期內,朱棣開始著手重組遠洋巡防艦隊。其實遠洋巡防艦隊早在洪武七年春正月就開始組建了,朱元璋死後,明朝陷入長達4年的靖難內戰之中,在內戰當中這支新生的遠洋巡防艦隊隨即覆滅。

    朱棣登基後便下令重建遠洋巡防艦隊,到了永樂六年十二月底的時候,朱棣完成了遠洋巡防艦隊的重建工作,並從編制體制上強化了對沿海各省海警衛艦隊的控制和管理,明朝海軍恢復了“遠洋—近海—岸基”的三層防禦體系。

    實戰是檢驗戰力的唯一標準,遠洋巡防艦隊第一次大展神威是發生在與安南的對戰當中。當時的安南權臣黎季犁在誅殺前國王后自立為王,公開與明朝武裝對抗,試圖擺脫藩屬國的地位而獨立。為了打擊安南的囂張氣焰,朱棣一方面委任張輔為為征討安南的總兵官,率領數十萬明軍去征討安南;另一方面則是派遣鄭和率領強大的艦隊遠下南洋。

    南下的鄭和艦隊,首先到了占城給予占城國王強大的軍事支援,迫使原本在北部抵抗張輔的安南士兵南下。陷入南北作戰的安南在幾年之後便再一次被納入了中國的版圖,而鄭和繼續踏上了南下的道路。

    永樂四年六月鄭和艦隊到達闍婆(今爪哇島),當得知在爪哇島明朝官兵受到了爪哇西王的伏擊,170 人被殺。鄭和立即組織大部隊前去救援,並準備討伐西王。寬宏大量的朱棣知道這件事後,“賜敕切責之,命輸黃金六萬兩以贖。六年再遣鄭和使其國。西王獻黃金萬兩,禮官以輸數不足,請下其使於獄。帝曰 :‘朕於遠人,欲其畏罪而已,寧利其金耶?’悉捐之。自後,比年一貢,或間歲一貢,或一歲數貢。”自知不敵大明遠洋海軍的爪哇國王,選擇了歸順明朝,從而喪失了對南洋、西洋地區的貿易壟斷地位。

    以鄭和為首的大明遠洋海軍,所取得的成就還不止這些。在舊港,鄭和消滅了海盜陳祖義集團,設立舊港宣慰使司,成為明朝在南洋地區的最高行政機構。

    永樂六年,鄭和第二次南洋,在錫蘭山(今斯里蘭卡)與其國王亞烈苦奈兒發生了武裝衝突。在衝突平息之後,亞烈苦奈兒及其妻子官屬被明軍俘虜,錫蘭士兵嚮明軍投降。

    永樂十年,鄭和第三次南洋,在蘇門答剌遭到了與蘇門答剌新國王敵對的蘇幹刺軍隊的襲擊。鄭和指揮明軍還擊,大敗蘇幹刺並將其活捉。最終憑藉著這支強大的海軍,朱棣實現了自己與父親重建朝貢體制的戰略目標。

  • 6 # 歷史的塵埃HISTORY

    說到水軍,我覺得不得不讓我想起的就是二戰時候的義大利,作為世界法西斯軸心國之一,義大利的軍隊真的笑料百出。不過也不怪他們,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義大利的國民生活水平質量非常高,什麼義大利咖啡啊紅酒啊義大利麵等,生活好導致這個國家的人民基本都只想享受美好的生活,確實,放著這麼好的生活不過跑去戰場送死。

    所以在當時義大利的軍對在對反法西斯陣線對戰時,他們朝天放槍,放空炮,然後自己出來投降,有一回不接受他們的投降結果他們自己繳械,自己建了戰俘營自己關起來在裡面享受生活,讓盟軍也很無語,所以還有比這個還水的嗎

  • 7 # 影視職員

    大明水師又稱明朝水師,是曾經世界第一的中國海軍。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水師就是大明水師,明朝三百年基業,大明水師未嘗敗績。

    明朝水師實力綜合作戰能力可以列前七位,嘉靖到萬曆年間,僅僅在江浙一帶,戰船的型號就達到了二十一種,如果加上福建和兩廣,型號更是繁多。

    隨著火器的大量應用,海軍戰術也隨之發生了重大改變,抗倭名將俞大猷適時提出“海戰不過是以大船勝小船,以大銃勝小銃;以多船勝寡船,以多銃勝寡銃。”在嘉靖年間,明軍的戰船一半以上的戰鬥人員都使用火器,而到了萬曆年間,比例達到了99%。

    明朝水師主要以福船為主,誕生於福建沿海的一種船型的統稱,其底尖上闊,首尖尾寬兩頭翹。建材主要為福建的松、杉、樟、楠木。共有六號,海戰用的福船,是指一號和二號。按曾在1560年取得數次大勝的抗倭名將戚繼光雲:“福船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驅,全仗風勢,倭船自來矮小如我小蒼船,故福船乘風下壓,如車碾螳螂。鬥船力而不在鬥人力”據《武備志》雲“用火器與浪漕間,起伏盪漾,未必能中賊。即使中矣,亦無幾何,但可假次以嚇敵人之心膽耳。所恃者有二:發射佛朗機。是惟不中,中則無船不粉,一也。以火球之類於船頭,相遇之時,從高擲下,火發而賊船焚,二也”。由此可見中國海軍船型大,幹舷高,在衝撞等近戰場合有明顯優勢。

    一:一號稱大福船,柁樓三重,底尖上闊,首尾高昂,能容百人“吃水太深,起止遲重”,機動效能不好。

    二:二號福船:二號稱福船較一號稍小,“合常用之”。福船高大如樓,可容百人。底尖上闊,船首昂起張開,尾部高聳,吃水約3.5米,艦首備紅夷炮1門、千斤佛郎機6門、碗口銃3門,迅雷炮20門,噴筒60個,嚕密銃10支,弩箭500支,火藥弩10張,火箭300支,火磚100塊,及冷兵器上千。乘員64人,水手9人,戰士55人。

    三:草撇船:福船型中的第三號稱為草撇船,又名哨船,比福船小。

    四:海滄船:福船型中的第四號稱為海滄船,和哨船差不多,比福船稍小,吃水約七八尺,風小時機動,配合福船。武器裝備有千斤佛郎機4門,碗口銃3個,嚕密銃6,噴筒50,煙罐80,火炮10,火磚50,火箭200,藥弩6張,弩箭100。乘員53人,水手9人,戰士44人。

    五:蒼山船:海滄船中最小的叫蒼山船,船體較小,高出水面,吃水5尺,設有櫓,風順則揚帆,風息則蕩櫓。此船輕便靈巧,主要用於追敵和撈取首級。裝備千斤佛郎機2門,碗口銃3個,嚕密銃4把,噴筒40個,煙筒60個,火磚30塊,火箭100支,藥弩4張,弩箭100支。全船37人,水手4人,戰士33人,編三甲。第一甲佛郎機與鳥槍,第三甲火器,第二甲冷兵器。

    這樣強大的水師陣容是前所未有的,在當時的歷史時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水師。

  • 8 # 人醜話不多的濤哥

    大明水師又稱明朝水師,是曾經世界第一的中國海軍。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水師就是大明水師,明朝三百年基業,大明水師未嘗敗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比較好看的重生逆襲小說。現代的。不要那種爛大街的。有什麼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