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沉的經遠

    首先要糾正題主的一個小錯誤,俄國、德國、法國一起威脅日本是在《馬關條約》之後,並非海戰之後。

    甲午戰爭清政府戰敗以後,不得不遣使求和,在1895年4月15日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根據《馬關條約》的規定,清政府不僅要賠償2億兩白銀的軍費,開闢新的通商口岸,還要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和澎湖列島給日本。

    取得如此大的勝利果實,伊藤博文也是得意非凡,甚至還故意向李鴻章提起十年前兩人的天津會談,說兩次談判都是在4月15日結束,“可謂奇矣”。李鴻章無言以對,只能回答“實屬奇也”。

    不過伊藤博文開心的太早了。早在馬關談判期間,德國為了在中國奪取一個海港作為基地,決定拉攏俄國,互相支援對方在中國獲取利益。所以在3月23日,德國透過駐俄代辦齊爾緒基主動向俄國表示,願意支援其迫使日本退出東北,以便俄國能獨佔東北。

    而俄國也正在估量日本獲勝以後的遠東變局,但是因為此時俄國在遠東的力量有限,西伯利亞大鐵路也沒有竣工,並沒有把握和日本翻臉,因此對於採取那種行動猶豫不決。德國的建議對他們來說簡直是天上掉餡餅,在3月25日俄國就致電德國,表示願意和德國在遠東採取聯合行動。

    法國此時並無意在中國北方擴大影響。不過法國擔心俄國和德國靠近會影響歐洲均勢,所以也立即加入了這次干涉行動,以維護、加強俄法傳統盟友關係。

    4月23日,俄、德、法三國公使一起來到日本外務省遞交了3份備忘錄,要求日本放棄奪取遼東半島的打算。俄國公使希特羅渥警告日本,如果一意孤行“恐有招致衝突之虞”。德國哥特斯米德則話說的更直接,要求日本看清現實,“因為對三國開仗是沒有希望的”。

    面對俄德法赤裸裸的威脅,實力遠不如三國的日本只能服軟,同意交還遼東半島。不過日本沒有打算白白交還,要求清政府支付贖金。最終在俄國調停下,清政府支付了3000萬兩的“贖遼費”才換回了遼東半島。

    所以俄、德、法三國干涉還遼,其主導是德、俄兩國,法國只是一個湊熱鬧的角色。而德國和俄國也不是出於好心,只是想借這個機會分一杯羹而已。

  • 2 # 謝金澎

    不要又以此為據,神操作的去感謝列強幫助清朝抵抗了日本入侵。

    他們才沒有那麼好心,當時大清只不過是案板上擺著的一塊肥肉,先說好的,大家拿著小刀一刀一刀的分著吃,不能哪家嘴饞一些就多吃或者大塊猛吃。

    因為那樣一來會有兩個後果:第一、殺雞取卵,一下把老本都吃光了,以後大家都沒得吃了;第二、一旦有人壞了規矩,大家都開搶,不但肉糟蹋了,還會幾位吃客為搶肉互相打起來,最後傷筋動骨傷了和氣。

    最關鍵的是,原本那個桌子上只有英法兩國,後來加入了沙俄,就沒有日本的位置。結果日本不但上桌子了,還想一把搶了位置拿起大刀吃壞了規矩,自然,列強是不能答應的。

    由於英國是最早登陸清朝土地的,結果法德俄還後來居上,英國實際上是支援日本上桌子攪局的。他好在重新調整利益的時候佔據有利位置,重新平衡。

    但是法德俄一看日本的勢頭太猛,恐怕要分割他們的在華利益,所以不願意了。為了反對英國的調停方案,也為了嚇阻日本的膽大妄為,他們才假惺惺的以維護清朝主權的名義,把軍艦開到日本近海進行威懾,阻止日本進一步擴大佔領,越來越強大,影響他們的在華利益。

    從二戰日本侵華可以看出,俄法德當初的顧慮是有道理的。一旦日本野心膨脹,全面侵華,各國在華利益最後都被日本強佔了。

  • 3 # 狂刀斷浪

    你知道動物護食麼?例如貓啊狗啊的?

    英法之流,形同狗類,看到有猴子搶它們碗中的食物,你說它們該怎麼辦?

  • 4 # 化州大叔

    中國就好比一塊蛋糕,本來就三個人吃,現在又來了一個,正在吃的那三個人當然有意見啦。這是野獸護食的本能,目的就是要警告日本,你和中國談什麼都行就是不能觸碰或覆蓋它們的在華利益。

  • 5 # 說觀點

    這可不是他們要學雷鋒做好事替中國出頭,他們這麼做都是各懷鬼胎!

    1895年,持續了一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以清政府的全面失敗而告終,1895年4月17日,中日雙方在日本馬關簽署了《馬關條約》。

    這個條約主要內容包括清政府向日本賠款2億兩白銀、割讓臺灣及澎湖列島、遼東半島給日本、開放通商口岸等嚴苛條款。這是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清政府與列強簽署的最不平等的條約,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此後,列強援引“利益均沾”的條款,加強了對中國的掠奪及滲透,紛紛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日本割讓遼東半島阻礙了沙俄在中國北方的擴張

    日本對清政府獅子大開口,立即引起沙皇俄國的不滿,特別是日本強迫清政府割讓遼東半島的行為,這嚴重損害了正在向中國東北擴張勢力的沙俄的利益。

    為了南下獲得不凍港旅順,沙俄早就把中國的北方看成是自己的勢力範圍,他們有一個“黃色俄羅斯計劃”,在這個計劃中,沙俄要吞併中國長城以北的全部土地,遼東半島也包含在內,顯然沙俄無法接受日本吞併遼東半島。

    在《馬關條約》簽訂之前,沙俄就三番兩次警告日本不得打中國東北的主意,並多次擺出不惜一戰的姿態對日本施壓。但是日本自認為有美英支援,對沙俄的警告置若罔聞,執意割讓遼東半島,這大大激怒了沙皇俄國。

    三國干涉還遼

    為了對日本施加壓力,沙俄首先拉上了自己的盟友法國(此時法國與沙俄簽署了針對德國的防衛協約),為了表達對盟友的支援,法國明確表達了沙俄對日本採取強硬態度的支援。

    當時法俄兩國已經結盟,德國的處境惡化,面臨兩線作戰的風險,為了向沙俄示好,緩和德俄矛盾,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也表態支援沙俄的立場。同時,他也想借助此事在遠東地區攫取新的利益。

    《馬關條約》簽訂當天,沙俄外交大臣立即發難,聲稱要“以友誼的方式,勸告日本政府不得割佔遼東半島。如果日本政府不接受忠告,俄國將採取軍事行動”。

    隨後,德國與法國迅速響應俄國,向遠東地區派出軍艦參加對日本的聯合施壓。不久,俄、法、德三國軍艦便出現在日本臨近海域,對日本進行戰爭威脅。

    剛剛經歷過甲午大戰的日本根本無力應對三國的軍事威脅,繼續強硬只能自取其辱,無奈之下只得讓步,宣佈放棄了遼東半島,但是又從清政府那裡勒索了3000萬兩贖遼費。

    後續

    吞進嘴裡的肥肉又被迫吐出,大大傷害了日本民族的自尊心,日本將此視為奇恥大辱,自此日本開始了瘋狂的對俄擴軍備戰,勵志打敗沙俄一雪前恥。

    俄國也沒有閒著,事後對中國以“還遼功臣”自居,向清政府勒索了東北大量權益。德國侵佔中國的膠東灣以後,沙俄以“幫助中國防範德國”為由,派兵侵佔了旅順港,此後就賴著不走了。

    義和團運動爆發以後,沙俄更是以保護僑民為藉口,派遣十幾萬大軍全面侵佔了中國東北,無論各國如何施壓,沙俄拒不撤軍。最終在英美的支援下,日本向沙俄宣戰,拉開了日俄戰爭的序幕。

    結語

    俗話說“無利不起早”,俄、法、德三國干涉還遼絕不是良心發現要幫助中國出頭,他們的目的都是撈取更多的利益。在這件事情上,清政府利用了列強之間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聯俄拒日”,收回了遼東半島的絕大部分主權。

    十年後,清政府再次上演這種外交策略,施行“聯日拒俄”,利用日本的力量擊退了沙俄的入侵,保住了中國對東北的主權,雖然失去了部分主權,但在當時,這是清政府所能採取的最為現實的政策。

  • 6 # 坐古談今

    提問者的提問是有問題的,先說最大的錯誤不是“輸了甲午海戰(1894年9月17日)後”,應該是“輸了甲午戰爭後”在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後,“甲午海戰”失敗後是1894年9月以後的事情;俄法德則是1895年4月以後的事情。

    俄法德出於對英日的制衡

    總體上這是俄德法同盟的大環境使然,三國表面上是針對日本,實際上是對付英國。當時,日本和英國雖然沒有簽訂《英日同盟條約》(1902年1月30日)。但是,甲午海戰期間英國的態度相當曖昧。這就使得與英國都有競爭關係的俄德法三中國產生遐想。

    自1840年到1890年,對華取得最大利益的是經濟上的英國、領土上的沙俄。因此,英國在佔據印度基地的情況下,對華問題上總體採取“維持現狀”。然而,沙俄對領土的貪婪一直想南下,英國也在西南地區也在挑事兒,希望北上,但雙方方向不同。最終雙方在新疆相遇,最終,英國和俄國的企圖被左宗棠澆滅。其後,英國就相對更加希望“維持現狀”。但作為“世界性大帝國”,英國的力量有限,不像沙俄,基本是歐亞大陸領土擴張。

    英國就希望找“利益代言人”。美國當時和日本關係非常好,甲午戰爭期間日本的在華利益、僑胞安全都由美國駐華外交機構管理,兩國交戰嘛,外交途徑切斷,美國幫日本代理。所以,英國就逐漸與日本關係緊密。

    法國和俄國之間的同盟關係,從1882年就已經開始,到1893年達到高潮。其主要針對目標是德國,英國和法國之間雖然經常合作,但在“海軍第一”這個問題上,雙方一直競爭關係。特別是1880年代,法國繼續走出“普法戰敗”陰影,殖民入侵衝動越來越強。由此,與英國關係日益緊張。

    德俄同盟,1873年、1878年,德國、奧匈、沙俄先後兩次簽訂“三皇同盟”,雖然德俄奧的同盟關係在1887年以後破裂,但是主要是因為沙俄和奧匈的矛盾太大,德國與沙俄之間的關係仍然可以調和,為了應付共同的敵人英國,雙方仍然在許多問題上保持合作。

    俄德法出於阻止日本“獨吞”對華果實的目的,而逼迫日本歸還遼東半島

    相對中國方面來說,遼東半島如果被日本佔據,日本就可以威脅我們的京津地區了,連同日本佔領北韓形成一條完整的侵略戰線。雖然甲午戰爭停戰,但日後無論以這條線路威脅清廷,還是真的發動入侵戰爭。從這條戰線可以直接進攻京津,如此至少可以迫使清朝簽訂城下之盟。這對俄法德在亞洲的利益構成致命威脅。

    俄國是俄法德三國的“核心國家”,這也是為何李鴻章在1896年與沙俄簽訂《中俄密約》的根本原因。在當時,俄國在東北方面想南下吞併中國東北、北韓,日本已經佔領北韓,沙俄的南下戰略已經受到重大挫折。在吞下遼東半島,這是沙俄極為憤怒的事情。

    德國作為新興帝國列強,世界已經被英國、法國、美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瓜分完畢,如果再在東亞地區被日本佔據,那麼,德國將無法實現自己的目標。

    法國在中南半島擁有殖民地,對雲貴、兩廣、福建、臺灣等地區都有濃厚興趣,但英國為了“維持現狀”反對法國,如今日本竟然得到英國的默許、美國的支援,這也讓法國對英國表示不滿。

    可以說,在叢林世界裡,已經對世界殖民侵略了五六百年的西方國家,不會為了被欺壓的國家發聲,之所以發聲,皆是因為利益使然。

  • 7 # 歷史堆中的胖子

    一切為了利益。

    滿清時的中國就是一塊大肥肉,這肉很肥很大,但也太大了,一個人吃不下,於是各個列強就劃分勢力範圍慢慢吃。

    而日本現在吞了北韓半島和臺灣不說,還要吞下遼東半島,這就讓俄國不舒服了。因為俄國認為東北這塊地是他自己的勢力範圍,這塊肉他還要吃呢,所以俄國就要逼著日本把遼東半島吐出來。

    對於法國來說,日本吃下臺灣本就讓法國難受了,為啥?想想誰在法國與劉銘傳幹了一仗?法國啊。法國在中法戰爭結束後雖然控制了越南,但法國還想繼續吃下臺灣啊。現在臺灣這塊肉被臺灣吞下了,法國心裡別提多憋屈了。

    德國也比較特殊,這個時候德國在華並沒有太多的利益和勢力範圍,但是德國現在想有啊,並且德國看來看去,就看上了山東半島這地,而遼東半島離山東半島太近了,德國認為不利於自己的擴張,於是也反對。

    可以說這三國家以俄國最為積極,連帶著法德,三個國家就派艦隊逼迫日本撤出遼東半島。說白了,都是為了利益。

  • 8 # 我只是一個小小的遊客

    因為日本大開口,賺取的利益過大,尤其是觸動到了俄國的利益,於是,俄國拉扯法德兩國威脅日本,要求退出遼東半島,歷史上稱此次事件為【三國干涉還遼】

  • 9 # 李厚何

    法國在甲午戰爭爆發時拒絕追隨英國發表中立宣告,黃海海戰失敗後清廷向列強要求調停,英國率先響應,推出偏袒日本的調停方案,而法國則在和沙俄協商後由外長阿諾託Albert Auguste Gabriel Hanotaux發表了回絕宣告,表示不支援英國的調停方案。

    1894年11月5日,阿諾託和俄方協商後,決定改變立場,從局外不干涉轉為支援清朝議和條件,壓迫日本讓步,12月15日施阿蘭建議法國派遣兩艘軍艦赴遠東,一艘停泊澎湖,另一艘停泊舟山,目的是阻止日本進一步入侵中國。

    法國外長阿諾託

    進入1895年,清朝敗局已定,日本逼迫割讓遼東,而英國一度持曖昧態度,法國不但和俄國協調反對,甚至不惜和德國主動聯手,形成三國干涉還遼的局面,法國駐日本公使阿爾曼(Fransois Jules Harmand)則從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三國聯合施壓迫使日本最終於1895年4月10日妥協,除金州廳外放棄對遼東半島的領土要求。

    對此法、德、俄並不滿意,法國在5月調遣“佛凡特”號(le Forfait)、“阿爾及爾”號(l"Alger)和“迪紹福”號(le Duchaffaut)三艘軍艦進駐煙臺,威脅日本,5月5日日本被迫完全放棄對遼東半島的主權要求。

    “煙臺耀兵”中的法國巡洋艦“阿爾及爾”號

    法國在甲午戰爭中的對策按照其駐華公使施阿蘭Auguste Gérard當時的概括,主要有三個思路,一是制衡英國(英國支援的就阻撓,英國戰爭後期明顯偏袒日本,後來更和日本結成英日同盟,法國當然要反其道而行之),二是拉攏沙俄,試圖建立俄法軍事同盟抗衡德奧(所以幾乎支援了沙俄在甲午戰爭中的一切立場,派遣軍艦赴中國也是應沙俄要求),三是希望中日打得兩敗俱傷,趁機在越南問題上對華訛詐(因為中法戰爭法國軍事上戰敗,所以法國認為中法條約對自己是吃虧的)。這些軍艦隨後投入對中國華南廣州灣(雷州半島一帶)的侵略。法國艦隊實際上並未真正靠近日本本土。

    沙俄一直視中國東北和那個啥半島為自己的禁臠,為此日本就成為其最大的競爭對手,他當然不希望日本透過甲午戰爭攫取太多,尤其是遼東,沙俄對大連、金州兩灣和旅順不凍港覬覦已久,怎麼能容忍日本佔領,因此最初拉攏法國拒絕中立,繼而反對英國的調停方案,最後成為三國干涉還遼的主力。1895年煙臺耀兵事件中,沙俄派遣了12艘軍艦(大多從波羅的海遠道調來),比法德兩國總和還多,事件平息後這些軍艦北上透過對馬海峽,駐泊海參崴,其“逼近日本”是因為要去海參崴就必須如此,並非意在耀武(因為甲午戰爭已經結束)。1897年俄德上演默契雙簧,利用清廷“借俄抗德”的心理騙駐旅順,從此不肯離去,直到1905年日俄戰爭中被日本趕走。這些俄艦中的一部分還參加了庚子之役(即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之戰)中的大沽口之戰。

    三國干涉還遼的主角是沙俄

    沙俄干涉甲午戰爭的目的非常直白——染指遼東和那個啥半島,就必須把日本人擠走。

    德國最初對遠東的這場戰爭並沒有太大興趣,前期並沒有什麼行動,之所以在1895年轉而參與三國干涉還遼,是因為德皇威廉二世受了法國、沙俄的引誘,想借此染指中國的膠東半島,因此在“煙臺耀武”行動中僅象徵性地派出一艘“伊力達斯”(SMS Iltis,也稱“雞貂”號,甲午海戰時停在仁川港)號參與。但戰後德國艦隊表現活躍,1897年11月佔領了膠州灣,再往後就是人們所熟悉的青島德國油紙包傳說了……德國艦隊在膠州灣一直待到一戰,最終又是日本取而代之並佔領了青島,再後續,就是幾乎每個華人都耳熟能詳的五四運動了。

    德國軍艦“伊力達斯”號其實只是一艘小型炮艦

    德國軍艦同樣未直接靠近日本本土(伊力達斯號靠近日本是因為甲午戰前它就在那一帶訪問),它派軍艦摻和的目的,是想趁火打劫佔據青島——而且這個目標它在兩年後實現了。、

  • 10 # 蘇綻

    甲午戰爭以後,德法俄三國干涉日本還遼,是影響東亞國際秩序的一件大事,對歷史程序產生了深遠影響。

    首先說明,德法俄三國干涉日本,並不是出於對清朝的幫助。而是當時清朝的戰敗,嚴重影響到了德法俄三國在清朝的利益。儘管當時的日本還不是很強大,但如果任由日本的擴張,德法俄三國在清朝的利益都將受到日本的衝擊。並且另一方面,德法俄三國對日本的干涉,也加劇了列強瓜分清朝的狂潮,列強對於清朝的壓榨,也更加深入了。

    德國當時也是一個新興國家,在參與海外殖民掠奪方面,德國走在了其他列強的後面。而當時的日本,是一個比德國還要晚崛起的國家,日本在甲午大戰中一戰成名,其既得利益相比其他列強後來居上。這種狀況,引起了其他列強的普遍不滿。更何況,日本染指的遼東和膠東地區,已經被德國視為了勢力範圍或潛在的勢力範圍。所以,德國不得不干涉日本。

    再來看俄國。甲午戰爭以後,日本成為了和沙皇俄國利益重合最大的國家。眾所周知,沙俄和其他列強不同,其他列強的擴張,基本上以殖民掠奪為主,而沙俄的擴張則主要則主要以侵吞他國的領土為目的。在甲午戰爭以前,沙俄的觸角已經伸向了清朝東北地區,並且沙俄還有一項臭名昭著的“黃俄計劃”。甲午戰爭以後,日本試圖侵奪遼東,俄國自然不可能容忍。因此,沙俄是推動三國還遼的主導者之一。

    法國與日本在北方的利益倒沒有什麼糾纏之處,因為法國攫取清朝的利益,主要是在南方。而法國最終也參加了對日本的干涉,一方面來源於德國和沙俄的拉攏,但根本上還是法國為了世界霸權的佈局。因為當時的法國,也可以算得上是近代的“超級大國”之一,對國際格局經常指手畫腳。更何況,甲午戰爭前後的日本與英國走得非常近,如果強大起來的日本和英國形成同盟,那麼對於法國在東亞的利益,自然會帶來巨大的擠壓。畢竟,當時的英國是法國的頭號對手。

    所以,三國干涉還遼,以及三國的軍艦迫近日本,根本上還是利益使然。

  • 11 # 暢享明亮1706

    晚清輸了甲午海戰後,俄德法為何要把軍艦開到日本近海進行威脅?個人看來,俄國、德國、法國在甲午海戰之後,對日本的諸多施壓,絕對不是什麼大發善心,這一切對日的行動,背後終究還是利益使然,這同時也造就了,歷史上著名的“三國干涉還遼”事件。

    歷史上的中日甲午戰爭,表面上看似是中日兩國之間的較量,以及日本在華利益的掠奪,但實際上,日本從甲午戰爭中獲得到的利益,同時影響到整個遠東地區,政治、經濟等利益格局的重大調整。

    西方列強對這場戰爭的走向十分關注,他們並不想所有利益皆被日本所佔有,以防日本藉此經濟和地域優勢,阻礙他們自身的發展,同時他們也想趁火打劫,利用這個機會來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在華利益,當然最終的結果,受欺負的還是落敗的清政府。

    俄、德、法三國之中,對甲午戰爭後的談判議和條件,反應最早,同時最為強烈的是俄國。因為起初晚清落敗之後,在對日議和的條件中,願把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這一舉動引起了俄國強烈的不滿和憤慨。

    因為日本在此戰之後,若是長期佔據遼東半島,即可進而控制北韓半島,這與俄國的遠東戰略相悖,而且日本佔據遼東,此後必將成為俄國未來獨霸中國東北,以及稱霸太平洋的直接威脅。但是俄國畢竟獨木難支,所以俄國便拉著德、法兩國作為夥伴,由德俄法三國共同威脅日本退還遼東半島。

    日本在三國威脅之下,無奈歸還了遼東半島,但是日本並不甘心,當時日本同時向清政府,索取了鉅額的“贖遼費”,高達3000萬兩白銀。

    俄、德、法三國自然也不是什麼善類,首先俄國在日本妥協之後,與清政府簽訂了《中俄密約》,此後俄國可以在東北修建鐵路,特殊情況下可以進駐軍艦,俄國此後便可以將自己的勢力,快速深入到東北地區,進而控制整個東北。

    另外,德國透過干涉還遼,趁機向晚清索要了漢口租界,此後德國開始干涉遠東事務。

    1898年3月,清政府在德國的武力下,簽定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膠澳租借條約》,將青島“租借”德國99年。

    最後,法國藉機強佔了雲南邊境的勐烏、烏得等地,同時取得雲南,廣西,廣東的開礦優先權,以及鐵路、郵政等特權,這些都為法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

    除此之外,法國要求清政府,在此之後,絕不可以將海南島,以及中越邊境的雲南,廣東,廣西三省,割讓給其他國家,所以,當時隸屬於清政府的西南方,曾經一度成為法國的勢力範疇。

    總結:俄、德、法三國,在甲午戰爭之後,對日的所有舉措,最終目的皆是為了趁火打劫,瓜分中國,牟取私利,實在是可恥。

  • 12 # 優秀的米老鼠96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清朝戰敗,於第二年4月簽訂《馬關條約》,主要內容是割讓遼東半島、澎湖列島、臺灣全島,賠償日本軍費兩億兩白銀。條約簽訂後,立刻引起俄、德、法三國的不滿,要求日本歸還遼東半島,同時派遣海軍到黃海,準備實施武裝干涉。那麼,為什麼中國戰敗,割地賠款,卻引起西歐列強的干涉呢?他們是因為同情中國還是因為別的什麼原因呢?我來淺談一下,歡迎大家指正。

    首先,中日甲午戰爭的結果是《馬關條約》的簽訂,日本獨佔遼東,對俄國在東北的利益構成威脅。

    俄德法三國干涉還遼與《馬關條約》的內容慼慼相關,特別是俄國,早在1858年俄國根據《璦琿條約》強佔中國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大片領土,此後,大有南侵之勢。

    如果日本佔領遼東半島,勢必對俄國南侵造成困難,使俄國無法獨吞東北。從這一點來說,俄國妄圖獨佔東北的野心已久,絕不允許日本染指東北。對於日本透過一紙條約得到如此大的利益,俄國決不會坐視不理。

    第二,如果《馬關條約》生效,日本把勢力伸入遼東,德國在山東青島的利益必受影響。

    德國勢力伸入山東沿海,而山東的特殊位置與遼東互成對角,對山東沿海的海路支援較為有利,如果日本佔領遼東,必使山東的補給站被切斷,對山東的影響很大,作為新興的帝國主義,德國決不允許日本透過並不複雜的戰爭獲取如此多的權益。

    遼東半島對山東的戰略意義很重要,是中國東部沿海的屏障,德國對遼東這一地區早就覬覦,並有一定規劃,一旦日本透過條約實現獨佔遼東,對德國在華利益衝擊很大。

    第三,日本獨佔澎湖列島和臺灣島,對法國在福建沿海的利益構成威脅。

    日本透過《馬關條約》把澎湖列島和臺灣地區劃入勢力範圍,嚴重危及福建沿海,1885年透過中法戰爭取得對福建沿海實際控制權的法國,早就把臺灣作為自己的吞併目標,現在日本獨吞澎湖列島和臺灣島,嚴重破壞了法國獨佔福建沿海的戰略目標。臺灣地區是福建沿海最重要的一環,日本如果佔領臺灣,勢力必然伸入福建。因此,法、日矛盾由來已久。

    法國透過干涉還遼以確定自己的在華利益,法、日兩國在中法戰爭期間就明爭暗鬥,在遠東地區是競爭對手,遼東半島被日本獨佔,不符合法國對中國侵略的戰略意圖,為了獲取更多的在華利益,就必須削弱日本的在華勢力。日本從《馬關條約》裡獲得的利益遠遠超過了《中法新約》裡法國獲得的利益,這是法國決不允許的。

    第四,歐洲的勢力博弈影響三國干涉還遼。

    歐洲各帝國主義勢力在非洲的利益爭奪,直接體現在三國干涉還遼一事上。英國是老牌帝國主義,佔領非洲的地盤最多,法國與英國爭奪殖民地,在十九世紀末期達到白熱化。而新興帝國主義德國為了開拓非洲殖民地,直接與英國發生衝突,法德兩國形成統一戰線,一致與英國爭奪。

    俄英矛盾直接體現在巴爾幹半島的爭奪上,至此,形成了法德俄三國反英同盟,而中日甲午戰爭,美英兩國為了各自在遠東的利益,支援日本對北韓的侵略,在甲午戰爭中直接支援日本,把日本作為遠東的馬前卒。《馬關條約》簽訂後,為了防止美英日瓜分中國權益,法德俄三國以干涉還遼來限制日本獨佔中國遼東。

    第五,西歐列強決不是好心援救,而是妄圖形成共同瓜分中國格局。

    法德俄三國干涉還遼,決不是帝國主義有什麼好心,而是各自從自己的侵略目標出發,防止日本獨佔遼東影響他們共同瓜分中國的格局。三國干涉還遼的目的是為了形成共同奴役華人民的集體瓜分形勢,迫使日本勢力退出遼東,進而形成擴大德法俄對中國的侵略權益。三國干涉還遼後,俄國逼迫清朝政府同意他們在東北修建中東鐵路,首開外國勢力在中國建鐵路的惡例。同時成為日俄戰爭爆發的導火索。

  • 13 # 李青蒿

    清朝在甲午戰爭失敗之後,俄德法國三國的軍艦開遠東地區威懾日本,並不是這三國對中國有多好,而是因為日本影響到了他們的在華利益。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如此的現實,沒有利益幫助你做甚?清朝在他們眼中只不過是一顆搖錢樹罷了,有人要動這顆搖錢樹得先問問他們答不答應。

    如果你和他們有同樣的地位當然可以坐上參與瓜分這棵搖錢樹的位置上來,日本贏得了甲午戰爭也就取得了這個位置。有了這個實力也不代表可以為所欲為,畢竟日本只是一個“新來的”

    日本一上來就要把這棵樹的根給挖了,俄德法這三國怎麼可能答應?他們還要指望這棵樹不斷的給他們掉下錢來呢!

    早在日本之前,其他國家早已逼迫清朝簽訂了各種不平等的條約。各個國家之間早已形成了微妙的平衡,日本這樣橫插一腳影響了他們的利益他們當然要進行干涉。

    這每幾國家的出發點不同,但是他們的目的都是隻有一個,就是獲得更多的利益。怎樣獲得更多的利益呢?那就是阻止日本侵佔遼東半島。德國出出兵威脅日本的動機是,想要從山東索要港口,這樣可以和俄國接近動搖俄法同盟的關係。

    俄國的目的就更加的簡單了,日本如果佔領了山東將會威脅俄羅斯在中國東北的利益。如果這次俄國幫助了清朝,根據清朝的尿性肯定會退讓甚至讓出一部分國土都有可能。至於法國,在當時德國和法國是聯盟,法國當然和盟友站在一起了。英美兩國則是中立的態度,因為馬關條約並不影響他們的利益,所以保持觀望是最好的選擇。共同利益

    有了共同的目的這三個國家組成了一個聯盟站在了一隊,對日本進行警告。

    這個這幾個國家想出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日本侵佔了遼東半島,有可能會威脅到清朝國都的安全。我們同清帝國為友邦之國,當有理由維護友邦安全。如果執意要侵佔山東半島,將不會承認北韓獨立的事實。這樣將會對遼東的和平局面造成障礙,希望日方三思。

    面對這三個國家的警告,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想了很久想出了三個對策。一是拒絕這三個國家的勸告。二是召開國際會議,讓更多的國家參與來處理這個事情。三是退讓一步,不佔領遼東半島只佔領其中幾個港口。第1個選擇是絕對不可能的,日本的國力還不足以對抗這三個國家。況且他們剛打完甲午戰爭,現在正是休整之時和這三個國家打起來絕對沒有什麼好結果。第2個選擇只會讓形勢更加的複雜,也沒有這個必要。

    在深思熟慮之後,他們選擇了退讓。當然只是對這三個國家而退讓,作為放棄的條件他們要求清政府賠償3000萬白銀交付給日本,作為贖回山東的條件。

    獲得的利益

    這一次俄德法三國取得了外交上的勝利,這更加凸顯了清朝的軟弱腐敗,激起了其他國家瓜分清朝國土的野心。

    俄國也得到了想要的這次幫助清政府逼退日本,作為回報清朝如俄國所想,秘密與俄國簽訂了中俄密約。俄國獲得了東北的鐵路建造權、所有港口對俄國軍艦開放,德國則趁機佔領膠州灣。看到了這三個國家在一起華得到了這麼多的利益,其他的國家也按耐不住。各國列強爭先恐後,在清朝租借土地。

    這件事情可以說開啟了各國列強,瓜分清朝國土的開端。

    俄德法三國出兵威脅日本,不是因為他們有多麼的仁義,而是因為日本威脅到了他們的利益。為此他們也能夠得到更多的利益,這就是這三個國家出兵的原因。

  • 14 # 達摩說

    這件事叫三國干涉還遼。

    起因是甲午戰爭戰敗,清廷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條約中規定要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澎湖列島給日本。而俄、德、法三國因忌憚日本在華利益的擴張傷及他們的利益,遂聯合出手干涉。

    反應最強烈的是俄羅斯。因為俄羅斯自第二次鴉片戰爭以來便一直覬覦中國東北領土,並企圖在中國東北和北韓地區建立勢力範圍,獲得不凍港。但日本在甲午戰爭之中先是佔領了北韓,接著又打敗清軍,並逼迫清廷割讓遼東半島。日本勢力染指遼東,這對於俄國來說顯然是不可接受的。

    其次是德國。德國作為剛剛崛起的帝國主義新興列強,對獲得海外殖民地、瓜分世界的需求更甚於英、法等老牌列強。而中國作為世界範圍內為數不多的仍然保持獨立的封建大國,顯然會成為德國的目標。但同樣是新興列強的日本竟然率先動手了,這令德國極其緊張,故決定支援俄國,干涉日本。

    再次是法國。作為老牌列強,法國在亞洲地區的擴張顯得有些星光黯淡,所以也想適當擴張自己在東亞的利益。中法戰爭期間,法國得到了越南,並在中國福建獲得了一些利益,但對臺灣的作戰卻受挫。而日本卻橫插一腳,佔領了臺灣,法國也對此難以接受。加之俄國和法國在1892年建立了俄法聯盟,俄法之間也有互相扶持的義務,法國遂與俄、德兩國一道參與干涉日本。

    面對三大強國的干涉,日本雖然深感屈辱,但在甲午戰爭中早已耗盡國力,也不得不作出適當妥協。遂在1895年9月做出決定,放棄永久佔領遼東半島,並要求清廷給予三千萬兩白銀的賠款,以贖遼費的形式交給日本。

    俄、法、德三國之所以干涉,其目的在於擴大或捍衛本國的在華利益,並非遵守國際道義的正義之舉。而在此之後,日本意識到俄國的重大威脅,遂發憤圖強,並於1905年在日俄戰爭中擊敗了俄國,從而躋身世界強國之列。

  • 15 # 飛哥說史

    日本在甲午戰爭後,在中國得到了那麼便宜,著實讓西方列強們很是眼熟,特別是俄國,他們對條款中晚清把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是極其不滿和憤慨,他們讓人日本此舉是對其獨霸中國東北和稱霸太平洋的直接威脅。所以,俄國就向德、法兩國建議,由德俄法三國共同勸告日本退還遼東半島,併發出通告:“今日本國割佔遼東,既有危害中國之首都(北京)之虞,也讓北韓國之獨立有名無實,有礙維持遠東之和平,故今勸諭貴國確認放棄佔領遼東半島。”並限時日本十五天內答覆,否則就動粗!

    面對俄德法三國的干涉,日本也是著急啊,打晚清行,打這西方三列強,他還是不敢。日本就只有向美、英兩國求援,但美、英兩國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們也不願意看到日本在華的勢力過以強大,所以也勸日本接受三國的要求。

    日本在近於這三國的壓力,於1895年5月4日宣佈放棄遼東半島,但要中國支付3000萬兩白銀的“贖遼費”。簡直是強盜!

    那俄、德、法三個幫晚清出頭的國家,當然也不是善茬,沒有好處是絕對不會幫忙的,正所謂“無利不起早”。

    首先說俄國,在日本退遼之後的1896與晚清簽訂了《中俄密約》,在共同防禦的名義下,規定一旦與日本發生戰爭,俄軍艦可以駛入中國所有口岸;允許俄國在東北地區修建俄軌鐵路,在鐵路範圍內,俄享有行政司法權,實際上是讓俄國控制了東北地區。

    德國在日本退遼之後,借“退遼”有功向晚清索要了漢口租界,後又與晚清簽訂了《膠澳租界條約》,把山東省納入了德國的勢力範圍。

    最後說說法國。法國則強佔了雲南邊境的勐烏、烏得等地,迫使晚清增開了雲南的河口、思茅為商埠,並取得了廣東、廣西、雲南的開礦優先權;他膠還要求晚清不得將海南島割讓他國等,後來法國又在這三個省獲得了鐵路、郵政等特權,從此廣東、廣西、雲南三省便成了法國的勢力範圍。

    表面上看,三列強幹涉讓日本退遼,是列強幫助了中國,其實是19世紀末西方列強進一步瓜分中國的開始。

  • 16 # 藍白旗幟

    日本人在甲午海戰之後,本想拿下遼東,結果被俄羅斯、法國和德國三個國家施壓,導致日本狼子野心被壓制。那麼有人可能會問了,這些擅長殺人放火的強盜們怎麼突然扮演起了好人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德國、俄羅斯和法國都想爭奪蛋糕,多一個玩家就等於少一塊肉,所以日本少吃一塊,其他國家就自然能多吃一塊了。

    (1)盤踞東北亞的惡熊

    俄羅斯這個國家對土地有變態般的執著,他們一直夢想擁有合適的港口,所以他們一直再南下侵略,東北亞是俄羅斯的重要目標。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前,俄羅斯就已經在搶大清的地盤了,甚至還製造了很多慘案,所以俄羅斯人已經把滿清皇室的老家看成自己的囊中之物了。現在日本人一下子要割走遼東,俄羅斯人自然不答應,因為這被俄羅斯人視為自己的東西,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雖然現在東北那地盤是大清的,但是大清純粹是窩囊廢,也只是早吃晚吃的問題,但是現在美國和英國的狗要吃掉這塊肉,很明顯會影響到俄羅斯的佈局,所以俄羅斯人堅決不答應。俄羅斯人絕不會對遼東半島被日本割走視而不見的,因為這件事一旦成了既定事實,那麼想拿走日本人的地盤就難了,對於俄羅斯來說,日本不可怕,可怕的是背後的美英財團。後來的日俄戰爭也驗證了這點,日本和俄羅斯經過一番血戰,錢都被美英財團掙走了,甚至日本和俄羅斯媾和的時候都是在美國的地盤。

    (2)渴望更多殖民地的德華人

    其實中日大戰關德華人的事不多,為啥德國要出來說話呢?答案很簡單,中國是少數幾塊沒有被徹底瓜分乾淨的地方,所以德華人把目光盯在這上面,日本人現在多分一塊,就意味著德國佬在未來很有可能就少分一塊。這一點在一戰的青島攻防戰上面看得出來,德華人佔據的青島被日本人盯上了,日本人為此跟德華人打了一架,最後德華人因為青島遠在東亞,根本守不住,可以看出殖民者之間也是存在很大的分贓不均。中國的青島又被日本人搶走,所以大家要是去過青島,就會發現那地方的路口街道的名字都是中國的各地地名,為的就是消除殖民者留下的影響。

    除此之外,德華人還看不慣英國,所以英國的走狗贏了,它也不樂意。於是在甲午戰爭之後,俄羅斯人要當出頭鳥去教訓日本,德華人就跟《亮劍》裡的楚雲飛一樣,不管是誰在給英華人難看,我肯定也是要去捧捧場子。

    (3)狼子野心高盧雞

    事先說明高盧雞並沒有侮辱法華人的意思,因為法華人的圖騰就是高盧雞,不信大家看看法國足球隊的圖示。

    法華人參與到三國干涉還遼這件事主要是有兩個願意,第一個是基於俄法聯盟,因為法國佬都答應跟俄羅斯人一夥了,所以在出面教訓英美走狗的時候,它必須發聲啊,再說了法國佬其實也看不上英華人,兩國之間鬧騰得不行。第二個原因是法國佬自己也想在中國大撈特撈,日本人多佔點,那就會讓法華人少吃點,這是法國不能忍得,特別是中國臺灣,法國佬早就盯上了,結果被日本截胡了,法國佬這個氣啊,因此支援與兩國一起幹涉條約之簽訂。

    (4)結語

    總而言之,三國干涉還遼是列強出於自己的利益而採取的行為,不過客觀上幫助了窩囊廢的大清,不然真把遼東半島割走,大清皇帝真的是要去老家溜達下都得辦護照,那丟人可就丟大發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準備考一級建造師,該如何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