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恩璽陽光之教育大家談
-
2 # 幼兒園老師李貓貓
每個孩子心裡都住著一個善良的天使和一個小小的惡魔,有時候孩子心中的小惡魔會偶爾出來搗亂一下,大部分時候孩子都會化身天使……
一、首先看看孩子偷竊的原因:
有的孩子是因為缺乏父母的愛和關懷,被忽視、得不到認同感;孩子偷竊不是為了物質慾望,而是滿足心理慾望,想引起父母的重視。
也有家庭對孩子過於苛刻、寬鬆,讓孩子有貪小便宜的心理,家裡管教過送,孩子在第一次偷竊成功之後,家長沒有發現,沒及時給孩子足夠的教育和重視;導致孩子膽量增大,慾望增強,逐漸養成了偷竊的習慣。
孩子剛開始偷竊的時候,心理很矛盾,認為偷竊行為不對,怕被人發現後丟人、捱揍、焦慮恐懼;同時又不能抵禦錢、物的誘惑。
二、如何讓孩子意識到錯誤呢?
孩子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判斷是隨著年齡增長和心理發展而逐漸形成,對於孩子的偷竊行為,最關鍵要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
1、正面教育應首先從詢問孩子“為什麼要偷東西”入手,如果是因為“我想買什麼東西”,家長可以教導孩子應該怎樣透過正當的途徑,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2、告訴孩子,不論是家人、同學、朋友之間,大家相互偷拿別人東西,或者報復對方也偷拿,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
3、若孩子“並沒有覺得不好”,家長可以促使孩子站在被偷的位置上,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妥當,讓孩子認識到這麼做是不好的,應當收到譴責。
在這個基礎上,家長可以給孩子提出一些具體的道德要求,促使孩子這麼去做。
4、想辦法找到證據,在懷疑或者說知道孩子有偷東西的行為之後,先不要著急驚動孩子,而是要先掌握證據,避免去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孩子不認賬。
5、找原因,孩子偷東西總是有原因的,比如說有可能是因為零花錢不夠用,有可能是因為對這個東西過於喜愛,所以說可以先找一下原因。這樣才好對症下藥。
6、對孩子進行暗示,一般來說,聽話的孩子在別人的暗示之下,只要是他聽懂了暗示,都會改正自己的錯誤,甚至有的孩子還會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
7、和孩子進行溝通,好好的和孩子進行溝通,找到問題的所在,及時糾正孩子一些不正確的想法,將孩子引導到正道上來。
8、注意孩子平時的行為習慣,很多偷東西的孩子,平時總會刻意的小心謹慎,並且還會有一些反常行為,這一點要尤為注意。
9、對於屢教不改的一類,進行嚴厲的批評教育,這隻針對於一些孩子在屢次教育之後依然不改的情況,教育了之後依然去偷東西,這種就要引起重視,小時候偷針,長大 了偷金。
10、家長要滿足孩子正常的物質需要,給予孩子更多關愛。
相信孩子都是善良的天使,他們也希望做個好孩子!
-
3 # 袁天東
撒謊不是問題,因為是偷東西引起的連鎖行為。如果偷了東西還很老實,那他就不會去偷了。因為偷了,然後又要主動老實跟你說,那其實就是硬搶的性質了。所以處理問題,要學會分析和找根因。那麼,我們該如何處理這種問題呢?首先,我們要學會尋找問題的根因。先試著回答五個為什麼:1.為什麼他要偷東西/錢?答:他想要錢。2.他為什麼想要錢?答:他沒錢,要錢去上網玩遊戲。3.他為什麼想去玩遊戲?答:因為上學沒意思,不上又無聊,只好偷東西換錢去上網。4.為什麼他會覺得上學沒意思?答:以前和同學打過架,從此老師一直不重視他,同學們也長期疏遠他,讓他覺得在班上很孤單、很失落,無心學習。5當時為什麼打架?老師能不能給他改過的機會?答:同學打飯時插了他的隊,所以大家沒控制住,互推了幾下,結果老師誤會他了;經與老師溝通,老師也覺得確實疏遠他太久了,並同意以後改善。問完並回答完五個連環“為什麼”之後,終於找到偷錢偷東西的根因是:老師誤會了他,並且疏遠他太久,讓他在學校長期得不到關心和關愛,直至產生厭學情緒,學業退步,最終逃離學校去上網,結果又沒錢,導致想去偷錢偷東西的連鎖行為。也終於找到了解決的辦法:老師改變溝通方式,多關心多關愛,針對落後的內容適當幫忙補習,並協助他在班上建立良好印象,讓他可以重新融入同學之中。
-
4 # 小綜情感線上聊
我是小綜百科,有問題就找我!
首先孩子的成長,與父母的教育,是不可分割的!孩子喜歡偷東西,這是心理問題,不是病!需要注意,大人要適當的滿足孩子的需求, 不要一味的責備打罵,會適得其反的。孩子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行為,有時是為了自我保護或者是心理防禦機制!
在孩子面前,不要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對孩子冷臉,打罵!這樣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有很大的傷害的!
樹立父母威信的八個誤區:
1.忌高壓:父母動輒怒罵、打罰孩子,使孩子懼怕。
2.忌疏遠:瞧孩子“不順眼”時,就不理不睬,故意疏遠。
3.忌傲慢:在子女面前擺出一副了不起的樣子,這在子女缺乏鑑別力的時候還有些“用”,但很難長期起作用。
4.忌嚴厲:事無鉅細,不分是非,都要子女絕對服從。明知自已有錯,也不承認, 而要子女照辦。
5.忌教訓:用沒完沒了的訓話指責來要求子女服從。
6.忌溺愛:對子女百依百順,即使不合理的要求,也給予滿足。
7.忌姑息:對子女的錯誤姑息遷就。
8.忌濫獎:隨便許願,輕率獎勵,使有價值的東西喪失其應有價值。
孩子是做父母的最大的一門學問,要用一輩子去學習、去實踐!要和孩子多溝通,瞭解孩子的心理活動!
讓孩子放鬆心情,不用在意別人是怎麼看待我們。無論孩子做了什麼,父母都要無條件的,相信孩子!做錯了爸媽陪你,一起可以改正,獲得其他人的讚賞了,爸媽陪你一起高興!
成長是一個孩子經歷的身體以及心理的蛻變,是一個孩子在無形中形成的一種道德的底線,以及一種性格。但是成才與之完全不同,成才是一種對於未來發展成果的肯定,是一種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錦上添花。
要想讓我們的孩子成才,那就陪孩子度過每一個成長期!讓孩子在父母的悉心呵護下,健康成長!
-
5 # 瀘源小妹
小孩不管是偷錢還是偷東西都是不對的。也要分什麼年齡段,教育的方法肯定不一樣。說說上個月發生在我和我家女兒的事。
我有個5歲女兒,一直是我自己在帶,在沒有經濟的支援下,做點小臨工,上個月,這有一家服裝加工廠開工了,去裡面找了個事情做。疫情期間學校沒開學,小孩一直在網上學習,5歲女兒上幼兒園大班,我了也想讓她過一個快樂的童年,就沒有特別要求她要學多少東西,讓她放飛自我,快樂飛翔。就是因為我的放鬆,在一個下午,我正做著衣服,鄰居帶著她的小孩來找我,說:你怎麼給淇淇(我女兒名字)100元買零食吃,小店老闆娘都在說你今天怎麼會拿這樣多。我還在糊塗中說:沒有,只給了5元。想想都不對,就回家去問女兒。當我面對著女兒時,問她今天買了什麼東西吃,花了多少還剩多少?女兒支支吾吾說,就買了糖,還有72塊錢。你怎麼來的70多塊,我只給你5元。我在你包裡拿的。今天為什麼要去媽媽包裡拿錢,拿錢前有沒有問過我,我有沒有點頭同意,和你說過小時偷針,大時偷金的故事,還記得嗎?女兒一直不說,就低著頭。氣的我用手打了她屁股。一直打到她哭的斷斷續續(呵呵我自己是邊打邊在哭)。哭過後,抱著她,問為什麼要拿錢,她才說,是丫丫(另一會小朋友名字)叫我拿的,媽媽我以後再也不拿了,你別哭我錯了,我屁屁好痛。
棍棒下出孝子,黃荊條下出好人。雖然是一句老話,可我認為實用。
-
6 # langlang80
我小時候就偷錢。爸爸賺的錢,我幫忙點,就會偷偷的藏5塊,然後去買好吃的。姐姐儲藏罐裡的錢,我也會偷走,去買東西。
媽媽打我,我記得很清楚,晚上讓我罰站到夜裡2點多。好的壞的都說了,我就是不改。
這段記憶印象非常深刻。我之所以寫出來,是因為,當時我真的沒覺得這是不好的事情。那時我雖然已經上小學了,但是,我還是沒有覺得偷錢這個行為不對,對我來說,偷拿錢花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爸媽管的越緊,我越這樣。
後來,也就持續了一年多吧,我就不感興趣了。自動就好了。
現在看您的問題,孩子偷錢偷東西是因為家長限制的太多。而且總是不給孩子基本的零用錢。也沒有傳遞給孩子:想要錢就要考自己的努力去賺。
您最看到孩子偷錢偷東西,卻沒問孩子,偷錢偷東西是為了什麼?你要了解孩子背後的需求。我其實就是饞了,父母又不給錢。那時候1塊錢都是錢。父母管的嚴。所以,我就只能偷錢了。
其次,撒謊是很正常多啊。遇到害怕的時候,誰不是靠撒謊來解除懲罰呢?
您可以和孩子好好溝通。制定家庭工作。比如打掃衛生多少錢啦這種財商教育。既可以讓孩子賺到錢,又讓孩子知道,靠勞動獲得才是最好的。
最重要的一點,我看您的問題有“改不掉”三個字。那就錯了。您只看了表面就對孩子下這樣的結論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好的。你的這種自我放棄的情緒會傳遞給孩子,情況會越來越糟糕。
你要知道,偷錢只是行為,不代表他知道違法。哪怕你再生氣,打他,他都不會往心裡去。就像小時候的我。瞧,我自己治癒好了自己偷錢的毛病。照您的想法,我這一年多的行為也可以算的上您認為的“改不掉”
要看清行為背後的需求!這才是最重要的
-
7 # 南山一縷雲
可能一直以來,孩子想透過比較常規的辦法:比如直接開口問父母討要自己喜歡的東西,能夠達成心願的機會比較小,他們因為特別想擁有這樣東西,就會漸漸養成撒謊或偷竊的習慣。其實家長以後可以跟孩子這樣溝通;不總否決孩子的心願,但一定要讓他同時滿足一些前提條件:比如考試不低於多少分,或者用幫家長做家務的方法慢慢賺足支付這樣東西的費用。只要他知道自己的心願是有正規的途徑正大光明可以實現的,可能漸漸就會戒掉偷竊與撒謊的毛病。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確實挺令家長揪心的啊!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我相信是很多因素造成的。
首先家長要反思,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行為?要把主要的原因找到。在這裡我可以換位思考,設想一下:
第1種原因可能是家長管得實在太嚴格,平時孩子所有的要求,包括那些合理的要求也得不到滿足,而他自己又確確實實有這個興趣和愛好,因此只能鋌而走險。這個跟一些偷偷摸摸打遊戲的孩子道理是一樣的。如果父母蠻恨的,禁止他們打遊戲,如果發現就是嚴厲的懲罰,那孩子就只能偷偷摸摸的,而且肯定會撒謊。這就是遊戲規則與孩子的實際需求之間產生的矛盾無法解決。天生喜歡偷竊和撒謊的孩子是沒有的。這個是我們需要的反思之一。
第2個,就是要搞清楚孩子偷錢偷東西到底是拿去做什麼?有的孩子可能就是貪個嘴偷偷買個冰淇淋吃,而父母認為這個東西有害健康,對牙齒不利,因此不給他,而冰淇淋對孩子是如此的有吸引力,他也就偷偷的拿個10塊8塊的出去了。父母問到的時候,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能夠透過撒謊遮掩過去了。如果只是這種輕微的情況呢,我覺得應該有辦法好解決的,也就是說適當的給他一些零花錢,告訴他不需要偷偷摸摸的去爸爸媽媽的錢包裡拿錢。
如果他偷東西偷錢,是拿來用在別的更加令人不恥的目的,比如說拿去賞網紅,拿去打遊戲拿去賭博,甚至拿去幹更加下作的事情,那這個就要非常果斷嚴厲的禁止了,而且要把道理給他講清楚,家長之所以懲罰他是因為什麼原因 讓他心理上有準備。同時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把這些危害給他一一撕開看。
第三,就是要反思家長對孩子的關愛是不是到位。沒有哪個孩子喜歡撒謊,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喜歡偷摸。平時多跟孩子交交心,觀察一下孩子的興趣愛好,自己跟他交流的過程當中也要注意平等尊重,孩子感覺到自己的家長是很愛護自己的,是關心自己的。這樣的話他就不會有什麼逆反,即使你管教他,他也認為這是對他好,慢慢他也會接受的。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出現這樣的問題,我相信父母也是很難受的。那麼最重要的問題不是埋怨孩子,不是一味的呵斥責罵他。真正要解決問題,就如上述所說要找到根源,特別是父母自身的根源,父母和孩子交流互動的方法方式,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是否到位。如果這些問題都想透了,找到原因了,那這個偷竊和撒謊的問題就很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