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上觀英超
-
2 # 阿章之道
時間太長了,太累了,一年級還是小朋友。要注意勞逸結合,多玩一下,培養一下他們的興趣愛好,不能有這麼大的學習強度。
-
3 # 景山風
天下哪有如此狠心的父母?讓一個一年級的孩子每天學習10個小時,這不是要碎娃的小命嗎?
人不是學習機器,小孩更不是,他們是人,需要吃飯,睡覺,休息,玩耍。
家長幹家長的事情,小孩幹小孩的事情。小孩怎麼能幹家長的事情??
讓家長每天學習10個小時,持續10時間,看一下家長是什麼感受,會變成什麼鬼樣?
典型的“偃苗助長”!這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毀滅孩子。
-
4 # MsZhou說教育
如果正常的話,一年級的孩子應該是6歲。這個時候,孩子最好能保證10個小時的睡眠。早中晚餐各佔半個小時的話,孩子如果安排10個小時的學習,孩子只有2.5小時的空餘時間;這裡還沒有包括和父母的交流時間,體育鍛煉時間。
這樣的安排,對一個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有點殘酷。時間長了,會讓孩子有厭煩情緒,除非您能安排得特別有技巧。
一般來說這個階段的孩子能集中思想20分鐘就很好了。這也就是小學課堂一般有經驗的老師會在課堂的一半時間(也就是20分鐘)左右的時候,會給孩子一點放鬆的時間,如唱唱歌、做做遊戲等等。
如果您是自己在家給孩子安排學習,請按照這個時間或者15分鐘左右安排一個時間段,中間有所變化,穿插遊戲、體育鍛煉等。效果會比較好。
在這個過程中,您還可以不斷觀察您的孩子對哪項學習活動更感興趣,找到孩子的興趣點。這樣能更好地安排孩子今後的學習發展方向。
下面附上郎朗小時候的練琴時間表,以及郎朗30歲時在美國盧塞恩音樂節排練琴房的預約卡,人家那個時候,從中午12點練琴到晚上21點,也還沒有一天練十個小時!
人生要循序漸進!建議看一點兒童心理學書籍。
-
5 # 思考中年
可以不可以這點由你自己決定,但是一年級孩子不需要每天學習十個小時,一到三年級的孩子每天只需要學習四到六小時就足夠了。
-
6 # 紫葉李呀
挺好的,我覺得一年級的學生一天學習十個小時都還不夠,起碼得二十個小時,多出來的十個小時哪來的呢?做夢的時間!白天學完十個小時,必須得在夢裡加深鞏固,才能呈現出翻倍的學習效果!只是有一點不好操作,身為家長不是神,不能操控並掌握孩子的夢,不過,有這要求就好!有理想了才能有追求嘛。
而且,對這位家長的做法,真是讓人心生敬意如長江之水綿綿不絕。從這要求的背後,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一絲不苟精益求精,殫精極慮夜不能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期待一家三四口,均為人中龍鳳的深具高瞻遠矚,運籌帷幄的新生代十佳家長!
這位家長,在工作中絕對是一把好手!忘情於工作中無法自拔,按成年人的自律精神和強健體魄,每天工作十二三四五六七個小時不在話下,而且樂在其中。生活與工作中,具有高度自律精神的人,成功的機率倍增,這是毋庸置疑的!
不過有一些細節如何操作有待商榷,一年級的小娃,學習十個小時必須得有人相伴輔導,寓教於樂,指點迷津,鼓氣助力,搖旗吶喊,如若家長一門心思投入工作,一門心思想著大人努力工作,孩兒用心苦讀,各司其職,各得其所的話,這事就不好辦!如何自個的事業不被耽擱,孩兒的學業又突飛猛進,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並予以變革。既提出此問題,想必這位家長已遇到困難並有疑惑有待解決。
還有,在學習的過程中如何保護好一年級孩子稚嫩且明亮的眼睛,如何在十個小時的時間裡開展體育鍛煉,這些都需要好好謀劃。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怪只怪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只想昂首望蒼穹,向天呼籲,不求再借五百年,但求每天再借十小時!
-
7 # 鬥牛豪車
嚴重錯誤的行為,小學是養成學習習慣的,主要以鍛鍊身體為主,關注身心健康,現在的教育出現問題跟各個環節拔苗助長,貽害無窮
-
8 # 安妮媽親子關係修復
孩子一年級,孩子七歲,身體和大腦發育都不是很完全。
學習是很耗費精神的,如果不及時休息,那麼精力就不集中,學習效率就會低下。
上小學一年級,上課的時候學習新知識也就是十到15分鐘,
剩下的時間老師都是在指導孩子複習寫作業。並不是一直都是在學習的狀態。
合理安排學習和休息的時間,
保證睡眠時間和玩耍的時間,這樣他才能學得好。
學的好的基礎是高效學習,注意力集中。7歲的孩子,注意力集中一般10-20分鐘。在這段時間內正確率高,過後孩子的反應速度和思考能力會下降。
寫作業也是這樣。寫完一項作業讓孩子休息一到2分鐘,再接著寫,他會寫的快有好。如果不休息連續寫,會出現磨的情況。其實不是孩子想磨,是精神累了,疲倦。
玩的好,才能學的好,是有一定道理的。
所以說你讓他寫十個小時學習十個小時的話,真是太難為孩子了,那麼對他對孩子的身心和健康都非常的不利
-
9 # 淺見薄識572579
我兒子現在在一個英制的國際學校讀小學二年級。
一個一年級7歲的孩子需不需要每天10小時的學習呢?在我們國家,從大面講,這是涉及國家教育體制、社會氛圍與心態,以及家庭氛圍和心態問題,暫不做探討。
我現在只想說我為什麼將我兒子放在這樣的學校!其一,學校設有從幼兒園直到高中三年級的所有教育(分兩個校區學習);其二,每週五天學習(早8:00~下午2:30),一學年三個假期(寒、春和暑假);其三,學校設有按不同年齡段的課外課(有收費和不收費的,後者佔多數),比如應試課本知識加強般,英法德西中文等語言興趣班,體育類,機械類,戶外累,生物類,藝術類,專業類(如數學等)興趣班;其四,也是我最感興趣,也是最關鍵的就是:閱讀培養和發散性思維動手能力培養。例如:閱讀,學校有圖書館,書是按等級借閱,最低一級0.1級,超過7.0級後才可自由借閱。這閱讀是每天必須的作業,在等級範圍內由老師根據孩子興趣愛好提供課外書,家長指導閱讀,老師考評,只有達到標準才可上升一級再閱讀。動手能力更是更是培養創造思維和專注力。我身邊幾個朋友的孩子,基本10歲以後,孩子的自學能力,專注力和愛好學習已經變得自律了,時間分配能力也顯現出來了。
所以,我個人認為,一個上小學的孩子,應該一半學習一半娛樂,寓教於樂,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自律與專注能力、興趣愛好能力。也希望家長老師們,我們培養孩子,是要將來做一個“造鐘的人,而不是一個報時的人”。
各位看官,覺得呢?
回覆列表
說孩子前,先問問你要學習10個小時可以嗎?
一年級的孩子在6歲和7歲間,有的孩子還不滿6歲。所以每天10個小時學習,學什麼內容?需要合適的安排。
根據孩子發展目標,學習文化課時間在6個小時左右合適,還是要培養好的生活習慣,可以透過藝術學習和體育鍛煉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一年級校內課時表上除了語文、數學、英語還有體育、音樂、美術,也開設了道德與法治、科學、生命生態與安全。其中體育占課時比例最大。
所以在家學習生活也要合理安排內容,在這個特殊時期讓孩子參與適當的家務是非常好的,比如擺放碗筷可以訓練孩子的次序感,手洗襪子可以培養孩子的細緻等等。
安排好內容,孩子在家是可以學習10個小時的,家庭本就是孩子的第一課堂。
分享一幅6歲一年級男孩子的繪畫作品,感受快樂的家庭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