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鵬學天下

    華人最大的事是婚喪嫁娶,通常把婚慶大事叫紅喜事;把上年紀的老人去世,就稱白喜事。

    那麼如果紅喜事隊伍和白喜事隊伍在路上相遇,應該誰先行誰後行呢?這裡面是有講究的:

    1.如果是相向而遇,一般紅喜事一方會主動讓白喜事,也就是殯喪一方先行透過,中國禮儀裡叫“死者為大”;紅喜事一方主動讓行表示對逝者的尊重;願逝者一路走好的意思!

    2.如果紅白喜事雙方同向行駛,紅喜事一方在前,白喜事一方在後,殯喪一方會主動放慢,讓婚慶隊伍先行,這是對新人的祝福;

    3.如果紅白喜事雙方同向行駛,喪葬一方在前,婚慶一方在後,一般婚慶隊伍會繞行,不再與喪葬一方同行;

    這就是中國的禮儀!

  • 2 # 肆拾有客

    白事和紅事是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事情之一。

    白事是人身的一種結束也是生命的另一種開始,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文化更是豐富多彩且地域性差異較大。就喪葬而言,從帝王到貧民,從漢文化中心到邊緣少數民族地域性差別可謂天差地別,但從民族精神傳承中的孝、愛的文化精髓講又大同小異,喪葬可分喜喪和哭喪兩種,喜喪多為南方,哭喪多為北方。

    紅事是人生八喜之一,可謂人生開始的一個重要起點,正所謂男兒先成家後立業,後又有春宵一刻值千金,可見紅事對一個小家庭的重要性。

    自古百事孝為先,出於禮儀或者孝道當紅事遇到白事都是白事優先。

    有些地方兩者相遇也預示著紅事遇棺大富大貴的含義!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 3 # 一哥於一

    一哥“俗眼看社會”之——

    輕重緩急說禮讓

    婚喪嫁娶尋常事,偶然路遇也會有,如何辦?大體上講究個原則,“活人讓死人,死人讓病人,小事讓大事,常事讓急事”.

    先說紅白喜事路上相撞之事,實在是有點突然,一般說辦紅事的一家肯定不是本村本屯的,如果是的話應當是提前商量過的,會錯開的。真的相撞了,以死者為大,黃泉路上沒有回頭客,這是人家最後一程,新人一方要懷著尊敬的心情,止樂靜立,避讓通行,死者一方執事也要及時止哀樂並施禮相謝。

    當然相撞這事也得分個實際情況,一是直路一條迎頭相撞,一是丁字路口相撞,一是十字路口相撞,直路相撞又無岔路,新人一方靠右靜立默讓,至於後兩種情況,是可以透過快速透過或是稍加後退來回避的,但有一樣,雙方最好止樂。

    再說紅事白事如若佔了道路,遇到救護車輛,是必須相讓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遇到救火車輛更要相讓,救人於水火是天大的事,至於執行警務等國家之事也是必須要讓的,家事再大也是小,國事再小也是大啊,當然公務人員如若執行的是一般性公務,也會主動避讓的,畢竟衝了人家的喪事、好事總是不太好吧。

    千年傳承是個禮,文明大度是個讓,一個讓字,讓出你的人格光輝,為何不讓,讓好。

     

     

  • 4 # 王熊堃

    這個問題會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給出不同的處理方式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逝者為大這是流傳千古的一句話,這也是表示任何生者都要尊重逝者的意識,也表示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生者對逝者的最高敬意

    然而,在中國的傳統風俗中有一詞彙叫“紅白喜事”

    在幾千年來文化傳承中,紅事在先白事在後,也就是人生中的先進再出之道理,沒有進來就不會有出去這一說,所以很多地區會先辦紅事再辦理白事,這樣也可以讓逝者在天上祝福這對“相遇在陽間”的新人,同時逝後還能積累功德

    綜上所述,無論紅事還是白事,都要尊重每個地域的文化,同時無論誰讓誰,都能體現出中華民族幾千年優良文化的傳承

  • 5 # 祝福29920228

    類似的提問以前答過,今天算老事新談。

    白事隊伍和紅事隊伍路上相遇,我們這裡一般都遵訓"死者為大",讓白事隊伍先過去,而且紅事認為"遇棺(官)",視為吉兆。

    另有一種說法,喜事是擇日,白事是撞日,擇日不如撞日,這喜煞與白煞相遇,犯講究。

    講一個小故事。

    劉家娶兒媳,排場很大,光高檔轎車就二十幾臺,為了炫富,繞濱海路轉一圈。

    半路上遇上週家老太出殯。

    本來車隊一打停,對方就過去了,偏偏劉家財大氣粗,硬是衝了過來,把殯葬隊伍從中間衝開。

    當天晚上,新娘就開始胡說八道,說著說著開始哭起來,說新郎喜新厭舊,把相戀十幾年的女友逼死,然後娶了富家女。

    此言一出,滿屋皆驚,好端端的一場婚禮一片混亂,人們再看劉家,滿臉鄙視。

  • 6 # 我喜愛這片熱土

    此事天下古今一理(禮):先紅後白,幾千年如此。這不單是禮制也是天下俗風。

    舊時紅白禮儀制度,今人多不瞭解,所以也就會有多人的不認知。

    古人說的死者為大,是指民間在一般事情上都要以死者為要。如莊上有人去逝了,莊鄰們無論你有什麼事,無論你有多忙,在去逝的人入土之前,莊鄰們必須以人性化和仁義情感為主,要放下手中一切忙務,必須到死人家中去幫忙料理各種雜務,直到死人埋入墳中為止。無論主家請與不請,只要知道,必須前去。還有就是兩家有恩怨的家庭,在知道對方家中有人去逝時,要擯棄前嫌,積極前去幫忙料理,一切本著以死者為大的倫理原則,再大的仇恨,也要跟著人死而一筆勾銷。達到兩家以借白事而和好為目的。這就是人死為大的根源。

    而民間若有同村莊同一天出現了紅白之事,那就必須是要本著生者為大的倫理原則,則雙方同道相遇時,必須是白後而紅先,先讓紅事先辦。

    民間紅事,講究忌諱,講究吉利,忌諱衝撞。

    古人辦紅事時,無論步行,坐車或坐轎,新人頭頂紅蓋頭,就是為了避煞以求吉。逢橋,井,墳,十字路,廟宇,河坑和古樹等,都要撒錢,就是為了買路去惡邪之煞撲身的緣故。

    死人家辦白事,為兇喪,為陰邪,為惡,為撲邪。正常情況下,白不怕紅而紅則怕白衝犯。

    當紅白事相遇時,即是十里八鄉不認識的雙方,在路上相遇而別無它路時,辦白事的一方必須拿紅帳遮棺,人員護棺讓辦紅事者先過。但有一條,就是紅事主人現場主事者必須要向死者棺木三鞠躬以示哀敬之意而後起轎上路。

    若是本村紅白兩家趕在了一天,日子躲不開了,這樣的話,紅事家庭的主事人必須提前和辦白事家庭作一協商,通告白方,看誰家先辦,若白事先辦,只要不同紅事走一條路也可,若白事出殯隊伍必經紅事家庭門前時,必須關閉大門以閉陰氣。

    若是紅方先迎娶正好路過白事家庭門前而無它路可走時,紅方家庭應懇請白方在紅轎隊伍路過時,應把白事家庭大門關閉,以躲衝撞。

    正常情況下,同村中這樣的事不會趕在一個時辰上。但若真的趕在一起相遇了,白事家庭應出於同村老少爺們的感情之中,理應自覺先行避讓。待紅轎過後方可上路,這是古代民俗之規。

    此事一是出於人倫,二是出於莊鄰感情,三是出於紅事求吉的原則,四是出於道德上。所以當紅白雙方相遇時,自是以生者為上的原則而論事。

    這樣的事情在民間,在鄉村中,又不是一家兩家這樣,家家都是以紅為吉的原則,家家都懂了,人人都清楚了這個道理,那白後紅先的禮儀也就不會再產生對抗或矛盾了。所以民俗禮儀也是民間和諧的一大根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換一部新手機,預算3000左右,想要拍照好看一點的,稍微薄一點的,請問有什麼推薦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