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娛圈張小娛
-
2 # 無常常在身邊
曾經年少無知,懵懵懂懂的我們長大了,有一段經歷了才知道電影就是電影,現實就是現實,兩者有別。
明明知道那是虛構的,還被它感動的不成樣子。
高中階段喜歡上了一個男孩,他就像從小說裡走出來的男生,帶著圍巾穿著長風衣,是個大學霸,人長的又好看,而我就像是路人甲,小丑,想著那些電影的片段,男女主經常能偶遇,還經常會湊到一起…而現實生活中的我呢,我跟他連個偶遇都沒有,我們上下課,基本上所有的路線都不一樣,就算在一個學校就像兩個星球一樣距離很遠,我才覺得那些小說那些電影都是假的,自從我因這段感情受傷差點抑鬱,走不出來,我再也沒看過言情小說,沒有看過愛情片,電視劇都不想追。現在我走出來了,回到了以前快樂的我,回過頭再看看以前看的那些讓我哭的稀里嘩啦的電影就覺得當時我可能是:年少無知,經歷的太少。
-
3 # 相逢何必曾相識536
以前看電影電視劇感動時流淚,現在也一樣的感動的時就流淚,不過在感動的時候是跟著劇情走了,忘記了自己。當醒悟過來時感覺自己可笑,入戲太深了。
-
4 # daan
真情實感的影視記錄片確實是令人感動流淚的,筆者看《焦裕祿》《周恩來》(片面記得不是很清楚了,就曾淚奔,實在是太感人了。
-
5 # 悠悠之綻
我不記得自己以前看電影的時候有隻會流淚的時候,更多的時候是產生很多感受,比如還會笑、會無奈、著急、憤怒、等,但不會一直流淚。
我覺得提問者想表達的意思是,以前對電影的感覺很單純,因為那時候太小了,經歷不多、沒有吃過苦,所以會讓電影的情節輕易打動自己。而後來長大了,也就是現在的自己,知道什麼是更真實的,知道電影的情節很多是堆砌起來的,或者是迎合觀眾的心理的等,其實是不真實的,現在的自己會結合經歷去思考電影的情節,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更多的想法。
所以,可笑也不是唯一多的反應,而如果覺得可笑的,我想有以下這些原因:
1、覺得自己以前太天真了,傻傻被電影帶節奏,自嘲無知;
2、電影情節太假了,騙了好多人,覺得可笑;
3、覺得電影裡面的人、情節不現實,情況應該更嚴重或者情況其實很輕微;
比如獲救的情況現實中其實是必死無疑的,比如渲染得很嚴重的災難在現實中不過就是喝杯熱水就搞定的問題,……
4、人物之間的感情不合常理;
比如有的人莫名其妙地和解了,比如偶像劇那樣的劇情,……
等等
當然我還是會哭,畢竟我還是一個人,還是會被感動流淚,但是——
因為懂得,所以不會再去看那些盲目搞笑、盲目煽情來賺錢的電影;
因為懂得,所以當發現情節太假的時候,我會理性看待,生活會告訴你什麼是真相;
因為懂得,所以不再仿照電影裡面的言行,很多事情放在現實中不可行的;
……
有時可笑都省了,那不能逃避現實。
生活才是最真實的電影,而我是最可及的主人公。
回覆列表
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每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會影響他的心境和判斷力,比如說愛情。我們經常看一些愛情影視作品會受到他們裡面劇情的感染,作品來源於生活,那劇中人物的感情發展趨向肯定會影響我們。比如很老的一部愛情電視劇《東京愛情故事》,當時都覺得是個男生就該選擇莉香,而不是悶了吧唧又無趣的小學同學,過去了幾十年,我們又覺得賢妻良母的女子反倒更適合過日子,這就是因為我們的心境發生了變化。 再比如前兩年大火的《前任三》,幾乎都在影院號啕大哭過,現在呢?心境是否完全不一樣了呢?年少輕狂無知時,愛情是最重要的,等長大了,就知道,除了愛情,還有很多是值得我們去珍惜的。我們都是在不斷成長的,成長過程中都有著磨礪和挫折,每次在磨礪中成長,心境就會更成熟,自然覺得以前很重要的事,現在都不是事兒了。總之,你每一段的情態變化其實是跟你的心境相關的,你長大了。有些事也看的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