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白糖影視
-
2 # 唯一諶
看過該電影的觀眾都知道,前四部系列電影的主角都是山米納沙利,他的馬賽飆車戲份早已是深入人心。而第五部該系列電影也打算改由年輕演員出演,近些年似乎好萊塢大製作紛紛開始走向年輕化路線。
-
3 # 影視資料
飆車喜劇《計程車速遞5》同時片方釋出上映版海報以及“土味撩妹”片段。麻煩警探西爾萬和廢柴司機埃迪極速飆車和新司機“開車”特徵得以展露無遺,全新實力班底開啟全新徵程,五大看點帶你爆笑消夏!
看點一:經典IP一鍵升級全員開掛用生命搞笑《計程車速遞》系列專業飆車20年,如今由“養成系粉絲”弗蘭克·蓋思堂彼得、馬利克·班澤拉接班重啟,實力延續飆車混搭喜劇的獨特風格。今日上映版海報中,就可見對該系列經典海報的致敬。當初一輛計程車的飛馳背影變成兩輛紅色跑車,迎向一眾表情各異的角色呼嘯而去,寓意影片搭載更多驚喜,笑點燃點一鍵升級。
弗蘭克和馬利克拍賤喜劇出身,希望用接地氣的人物和笑料讓該片更現代、更年輕化。專車司機埃迪的人設就很貼近生活,身為飆車大佬的廢柴侄子,滿腦子的白日英雄夢使其自帶蠢萌屬性。此外,擁有“肉彈砸車”必殺技的吃貨警花、迴歸後的系列靈魂人物神經市長吉貝訶等新老配角也都驚豔登場。有觀眾表示:“每個演員都在用生命搞笑耍寶,全程笑懵”。
看點二:極限玩車炫酷拽 極速爽燃堪比“速激”一輛沒有華麗外表的白色計程車,卻憑逆天效能輕鬆碾壓各款豪車,成為該系列最吸粉的“角色”。超速狂飆、無限漂移、極限飛躍等騷操作,皆燃到炸裂。為延續這則熱血傳說,全歐洲最會拍飆車戲的特技狂人幾乎都集中到了《計程車速遞5》劇組,把這輛計程車當成火箭來拍。
導演弗蘭克玩得特別嗨,不僅腦洞大開設計了飛車“吻船”的驚險重頭戲,更不惜一場連環撞車戲毀車十幾輛,向第二部結尾處的大型車禍現場致敬。風馳電掣的飆車場面和火光沖天的爆破鏡頭,令觀眾全程荷爾蒙激增,給予一致認可,“飆車動作段落很紮實,砸錢不含糊”、“出乎意料搞笑好玩,法國喜劇版《速激》”。
看點三:土味撩妹慘遭打臉 法式“開車”別樣浪漫 新曝光的“土味撩妹”片段,展示了片中新司機“開車”的浪漫元素。自詡風流的麻煩警探西爾萬對修車高手薩米婭一見鍾情,然而說好的水族館約會,卻被一隻海豹成功。看到車技了得的西爾萬被啪啪打臉,笑點十足之餘也讓觀眾覺得莫名高甜。這位新司機的表現,獲得觀眾打call:“換主角就不好看了?不存在的!”此外,片中另有廢柴司機與白富美、吃貨警花與整蠱專家、侏儒警察與火辣女友這三條感情線,足以帶領觀眾領略到法式浪漫的魅力。
-
4 # 彩色粉筆z
《計程車速遞5》是由弗蘭克·加斯堂彼得執導的喜劇電影,該片是講述了麻煩警探西爾萬與廢柴司機埃迪在陰差陽錯下組成烏龍搭檔,聯手剿滅犯罪團伙的故事。
《計程車速遞》系列借用好萊塢拍檔電影的外殼,實際卻一路開創並確立了自成一派的定位;飆車、喜劇兩不誤。
而《計程車速遞》系列影片中的兩位男主角山米納沙利、佛德瑞克狄芬塔都不會迴歸第5部。
山米納沙利 卻表示不怎麼開心,針對外界盛傳他可能會客串露臉,他語帶酸味迴應:“我必須向喜愛這系列電影以及馬賽市民說,我並沒有參與第5集,我想我應該得到的尊重。如果它們真有誠意找我談,把劇本帶過來,或者還有聊一聊的空間。”
佛德瑞克 也被詢問原因,可是他拒絕:“有警察沒有司機,根本不合理。而且我不演更好,我也早就該從這系列中畢業了,坦白講,我一點也不在乎,沒有任何的不爽。”
(山米納沙利 言下之意,就是根本沒有被接洽。而佛德瑞克表示根本就不在乎)
這也說明《計程車速遞5》就是新生代的接替。
-
5 # 十三盤娛樂
時隔11年,法國最具盛名的IP系列電影之一《計程車速遞》迎來第5部,因為某些原因,電影無奈換角,電影卻遭遇滑鐵盧,評分從系列的7分以上一下跌到了5.4,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爛片。
其實系列電影換主角一向都是大忌,原來的主角的形象早就深入人心,忽然換了主角,於觀眾而言,就像換了一部電影一樣,很難獲得好評。
那這部系列第五部的滑鐵盧,是不是真的應該由主演背鍋呢?顯然不是,細細解構,你會發現《計程車速遞5》的失敗其實是一種客觀的必然。
《計程車速遞》早就在走下坡路這不單單是計程車系列遇到的問題,絕大部分的系列電影都有類似的問題,就是遭遇觀眾的審美疲勞,評價一部不如一部。
早在二十年前,計程車系列的第一部可以說是市場上的一個驚喜,把喜劇、賽車、犯罪破案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旗幟鮮明的風格電影,這得益於編劇呂克貝松的功力。當時能夠把這些元素結合得如此有趣的似乎只此一家。
因此《計程車速遞》的第一部評分有7.8,對於一部輕鬆解壓的爆米花電影來說,相當不錯。但是觀眾並不滿足於一成不變的東西,第一第二部維持在7.8,第三部就7.3,第四部剩下7,分數一路下滑,這背後反映著觀眾的滿意度不斷下降。
換湯不換藥的電影風格,讓觀眾慢慢失去了原有的激情和興趣。
系列電影走下坡路,其實是觀眾對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系列電影走下坡路,責任是不是都在“審美疲勞”這個現象上呢?其實不然,而是競爭的結果。當市場上出現好的電影的時候,就會有模仿者和挑戰者的出現,觀眾的欣賞水平也會無形地提高。觀眾不會再滿足於電影原來的套路,而是要求作品創新。
同類的現象,我們國內電影市場就出現過一部經典,《葉問4》。葉問系列走過了11個年頭終於都拍了終章,來了一個完美的ending。但是其實你翻看原來的評價,就會發現葉問系列其實前三部也一直在走下坡路,第三部的評分只有6.4。最後一部《葉問4》成功挽回了口碑,為什麼?
並不是葉問更能打了,而是在葉問的基礎上,第四部更加註重人物關係、人物情感和人物的價值觀,這些東西對於原來的系列來說都是突破和創新,所以觀眾買賬了,觀眾肯定了最後一部的情感販賣。
所以系列電影走下坡路並不是宿命,重點還是怎麼拍,而不是按照原套路拍。而《計程車速遞5》卻恰恰用了原套路拍攝,也許導演是想致敬經典,只是沒想到觀眾不買賬。
《計程車速遞5》的真實觀感,非常無聊《計程車速遞5》還在用那些浮誇而一點都不好笑的法式笑梗為賣點,比如開場的一場追逐戲碼,前車乘客嘔吐到後車車窗上的噁心一幕,我的個人觀感是要多噁心有多噁心,一點都不好笑。
丹尼爾的侄子完全不會開車,然後不知道為什麼成為了警隊的一員,邏輯生硬,完全是為了搞笑而搞笑。電影中的飆車戲碼也沒什麼進步,感覺把前作的飆車鏡頭剪輯一下都可以完成替換,還是窄窄的法國街道,還是那臺改裝407。
蘭博基尼也沒覺得很厲害的樣子,壞人基本是一群智障,沒怎麼樣就輕鬆被KO了。當那臺407飛到船上的時候,居然沒有遇到任何的像樣的反抗。
還有罪犯搶劫完就開超跑逃離的設定也相當無趣和刻意,按照這個邏輯,全世界的罪犯都應該買一輛超跑,就可以甩警察幾條街,太可笑了。
整部電影的觀感,就是好像還沒進入正題,發現故事已經草草結束,鑽石追回來了,大團圓結局,無聊至極。
也許有懷舊情緒的人會喜歡《計程車速遞5》也不是一無是處,裡面有很多致敬前作的片段和人物,如果你是計程車系列迷,也許能在這部作品裡找到很多彩蛋。但是就一部獨立電影而言,這部電影顯得有點過時,都11年過去了,幾乎看不到進步,實在讓人難以想象。
更換主角是不是失敗的關鍵?顯然不是,從上面的分析你大概就能知道這部電影的核心問題,毫無創新的套路才是關鍵,電影看起來就像一部小製作,劇情平淡,整部電影幾乎沒有高潮,像一杯淡開水。
換角並不是核心問題,導演和編劇才是真正的核心責任者。這讓我想起最近國內上映的一部IP電視劇《將夜2》,將夜2也是換了主角,連配角都進行了大幅度的更換,引起一片吐槽,但是坦率地說演員也許真的不是核心問題所在。
《將夜2》的觀感並不是換個演員那麼簡單,而是感覺就像在看一部和《將夜1》沒有什麼關聯的電視劇,完全對不上號,整個品質感出現了好幾個檔的下滑。這種感覺恰好和《計程車速遞5》的觀感是完全一致的。
所以《將夜2》和《計程車速遞5》都被認為是毀了前作,主要的責任還是在導演和編劇身上,整個作品的故事情節、創新度等等才是觀眾不買賬的核心點。
劇情沒有長進就算了,連道具都沒有花什麼心思計程車系列的重頭戲其實就是街頭的飆車追逐的戲碼,那臺改裝407非常酷炫,但是都拍了5部了,還不讓這臺車退休,真的很過分。而在《計程車速遞5》裡除了407,就是一臺普通民用賓士和一臺蘭博基尼,一點新鮮感都沒有。
坦率的說,只要懂點車的都知道,在法國這些彎來彎去的窄巷裡飆車,蘭博基尼這種超跑是根本發揮不出自己優勢的,而且現在觀眾眼界都開了,蘭博基尼也沒什麼稀奇的,家裡樓下都能時不時看到一輛飛馳而過。難道就不能弄幾臺酷炫的小眾一點的定製車輛?
所以《計程車速遞5》真的有點讓人產生恨鐵不成鋼的感覺,一個大好系列IP就這樣毀成了爛片,真的太可惜。
結語也許原來的主角薩米·納塞利年紀大了不合適,換角可以理解,但是換角並不是電影成為爛片的合理理由。《計程車速遞5》成為爛片的關鍵還是在導演和編劇身上,劇情爛俗、套路滿滿才是電影失敗的核心,一個那麼好的IP,真的可惜了。
回覆列表
看過該電影的觀眾都知道,前四部系列電影的主角都是山米納沙利,他的馬賽飆車戲份早已是深入人心。而第五部該系列電影也打算改由年輕演員出演,近些年似乎好萊塢大製作紛紛開始走向年輕化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