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FIRE火力點

    遊戲畢竟不是真實的,而真實的坦克戰遠比遊戲更殘酷!

    早期的坦克戰都是以大兵團為單位集體衝鋒作戰的,很少有一對一的坦克單挑。一戰時人類開始使用坦克進行作戰,那時候的坦克就是一個大鐵盒子裝了多門火炮和多挺機關槍進行衝鋒作戰的,主要作用是跨越敵方的塹壕,帶領己方步兵突破陣線。而且一戰時有坦克的國家很少,基本都是一方有坦克的對一方沒坦克的進行碾壓式的突破,那時對坦克威脅最大的則是各種遠端火炮和天上的戰鬥機。

    而到了二戰,各國都認識到了坦克的重要性,紛紛加入研製和製造坦克大軍的隊伍中。像德國的四號中型坦克、虎式坦克等,蘇聯的T-34坦克以及美國的謝爾曼坦克等,二戰戰場上基本都是幾千輛坦克衝鋒進行對轟,而且那時候坦克裝甲是很脆弱的,只要捱上一發炮彈坦克就會喪失戰鬥力甚至是殉爆(跳彈的情況很少),而且坦克還要面對敵方反坦克火炮的射擊以及來自天空的戰鬥機的轟炸。根本不會像遊戲中那樣,可以捱上好幾發炮彈而不毀,且裝甲技術是戰後發展起來的,所以二戰時的坦克基本都是一發炮彈就斃命,像遊戲中出現的跳彈什麼的基本很少會出現。

    到了近現代,因為坦克裝甲技術以及穿甲彈技術的發展,已經到了矛與盾的較量中來,這時候的坦克統稱為主戰坦克。因為各個國家裝甲技術和穿甲彈技術發展水平不同,所以每個國家的主戰坦克效能也是不同的。目前裝甲技術最好的當屬美國的m1a2坦克以及英國的挑戰者2坦克,中國的99A坦克也後來居上趕上美國的水平,其他的像德國的豹2、俄羅斯的T-90坦克(最新型號T-14阿瑪塔)、日本的10式、法國的AMX-56勒克萊爾、以色列的梅卡瓦等裝甲稍弱一些,而在穿甲彈技術上則是美國、德國、中國的最強,所以現代坦克戰雖然不會再像二戰時那樣大兵團出動作戰,但也要面臨多方面的威脅,即敵方的主戰坦克、步兵行動式反坦克導彈、武裝直升機、攻擊機、戰鬥機等數十種武器的打擊。

    雖然現代坦克的裝甲很厚,但奈何穿甲彈穿深也很高,更不要說還有攻頂打擊的反坦克導彈了(坦克上方裝甲最為薄弱)。所以不論是過去的坦克戰還是現代的坦克戰,基本上都是靠運氣作戰,即首次發現和首發命中,這點是非常重要的。遊戲僅僅只是遊戲,真實的坦克戰拼的就是運氣,誰先命中誰先完蛋,根本不會像遊戲中那樣那麼抗揍。運氣好了或許會被複合裝甲以及主動防禦系統抗住第一輪的攻擊,運氣不好就會被一次性打爆,就算是最強的美國m1a2坦克也不例外。

  • 2 # 坤哥自媒體Vlog

    首次有坦克參戰的戰鬥是康佈雷坦克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軍在法國北部的康佈雷地區發動的戰爭。

    康佈雷坦克戰

    1917年冬,英軍趁德軍東調之機,決定在法國北部發起一次戰役,突破德軍陣線。總參謀部的富勒上校堅決主張用大批坦克來突破德軍防線,得到英軍參謀部的同意。

    康佈雷坦克戰

    11月20日早晨6時,為了不讓德軍察覺到地面坦克出動時的隆隆聲,英軍出動了大批飛機在前線上空盤旋。20分鐘後,381輛坦克同時發動,向德軍陣地猛衝過去。

    康佈雷坦克戰

    坦克憑藉厚厚的裝甲和履帶,把帶刺鐵絲等障礙物碾平了。在德軍挖掘的用來阻止坦克前進的寬十幾米的塹壕前,坦克將攜帶的用鏈條縛緊的長長柴捆投到壁壕裡,作為臨時的便橋。坦克藉助便橋越過塹壕,繼續向敵人陣地衝去。

    康佈雷坦克戰

    在坦克的突然進攻面前,德軍陷入混亂之中,不是被坦克打死打傷,就是投降逃跑。這天,英軍深入德軍陣地6千米,俘虜德軍7500名。如果沒有坦克的衝鋒,根本無法取得這次勝利。

    康佈雷坦克戰

    康佈雷坦克戰在戰爭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標誌著陸戰裝甲時代的來臨。

  • 3 # 大馬哈魚12

    答真實的坦克戰,坦克是怎麼來的,早期坦克由英華人發明的坦克,它用來對付第一次世界大戰出現的鐵絲網,壕溝和機槍組成的防線,為此體現巨大的金屬盒子,由機器驅動履帶前行。1915年2月,英國政府採納了E.D.斯溫頓的建議,如果在拖拉機上裝上火炮或機槍,它不就無敵了嗎? 翻越壕溝並能摧毀和壓制機槍火力的裝甲車來打破西部前線的這種沉悶僵局。1916年生產了“馬克”Ⅰ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剛性懸掛,車體兩側履帶架上有突出的炮座,兩條履帶從頂上繞過車體,車後伸出一對轉向輪。該坦克能裝8人,有“雄性”和“雌性”兩種。“雄性”裝有2門57毫米火炮和4挺機槍,“雌性”僅裝5挺機槍。1916年9月15日,有48輛“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戰役,但因為各種原因只有18輛投入了戰鬥。英國為了不讓德華人察覺這樣新式武器,於是便以“水箱(tank)”這一海軍術語為這一個新式武器命名“坦克”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沒有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坦克的突防性各國都感興趣。讓它成為了二戰的主角,使它大發異彩的是德華人利用坦克進行的閃電戰

    坦克是二戰開始採用望遠式和潛望式光學觀察瞄準儀器、炮塔電力或液力驅動裝置和坦克電臺,轉向離合器或簡單差速器式轉向機構和平衡式懸掛裝置,坦克戰的巔峰對決就是蘇聯和德國的軍隊在庫爾斯克的會戰,德國的閃電戰其實我覺得就是坦克與其協同的步兵,炮兵以及飛機組成的快速部隊,為了實現這種軍事力量的快速機動德華人發明了高速公路,並且把德國的東西線貫通後實現了。軍隊在進攻歐洲時,它的東線軍隊沒有什麼不足。就源於對這種運動能力的信心。

    炮兵和坦克之間協同。坦克進攻與航空方面的支援,德國軍隊有坦克指揮車,它指揮偵察機在自己移動和行進周圍沒有敵人活動,同時有步兵,炮兵以及專門配合坦克作戰的突擊炮對於坦克行進的固體目標進行定向清理,因此在德軍坦克部隊和諸兵種組成一個打擊利器,在移動中圍殲敵人,在清除防線周圍的輔助功能後,用重炮打擊敵人,坦克作戰一定要考慮到坦克特性,制定作戰計劃,不要讓坦克脫離步兵和後勤保障(尤其是燃料和炮彈),甚至在沒有炮兵和空軍支援下盲目衝鋒,或者在進攻途中得不到修理和燃料補給,在輕傷甚至完好狀態下就被迫放棄。

    裝甲部隊有一個重要原則——坦克損失數取決於能否控制戰場。理論上,戰場上損壞的坦克大部分都是能夠修理的,因此只要在戰役結束後控制戰場,就能將自己一方坦克損失減到最少,而將敵方坦克損失增加到最大。

    坦克作戰最怕近距離接觸,早期蘇聯計程車兵用汽油做成的燃燒瓶,透過汽油燃燒液體滲進坦克後部的發動機等處,引起燃燒,到攻擊履帶使其無法移動,到德國發明鐵拳手持反坦克彈到現在,這些方法和手段都在層出不窮的花樣翻新的變化。坦克作戰的經典應該是庫爾斯克蘇德的坦克大戰,從此以後就沒有這麼精彩的坦克大戰了。

  • 4 # 夏雨風

    坦克等都是一戰中創造出來的陸上巨無霸。在二戰中德國隆美爾率坦克部隊橫掃非洲,被稱為沙漠之狐。

    坦克是攻堅的主力部隊,也是能防禦的堅強後盾。一般武器奈何不得。我軍史上都是爆破手身攜炸藥包奮勇衝上引爆炸藥。

    蘇德莫斯科大會戰,蘇德坦克大戰真正是人類史上空前絕後的大會戰,雙方几幹輛坦克投入了對攻。炮聲隆隆,火光沖天,坦克不斷倒下,場面蔚為壯觀。戰役的成敗決定了兩軍和兩國的命運。最後蘇軍取得了勝利,扭轉了戰局,並開始了戰略大反攻,直搗德國老巢柏林。

    新中國第一任裝甲兵部隊司令是許光達大將。他曾留學蘇聯軍校學習,是唯一一個兵團司令授銜為大將的,因為他組建了新中國的坦克裝甲部隊。

    如今,我軍已具備了一流世界坦克集團軍,如虎添翼!

  • 5 # 隱形的普通人

    事實上,你在這裡問這個問題沒有用。要想知道真實的坦克戰是什麼樣,除非他們都上過戰場。我一個坦克兵都不知道,坦克戰怎麼樣,你指望這些偽軍事專家告訴你?

    但我能告訴你,現實的戰場不會單獨列出來一個坦克戰,現在的戰爭是資訊化戰爭,所有的武器只有相互配合,才會產生作用。也只是二戰那種戰場才會以坦克為主,相互轟擊。

    這幾天有新聞說亞美尼亞戰場上有坦克被無人機幹掉了,所以說坦克遲早會被淘汰,這簡直就是胡扯。再說一遍,沒有任何一種武器是可以單獨列出來獨擋一面的。只能作為戰場的一部分而產生。與其說是坦克戰,倒不如說是坦克參與的戰爭。

  • 6 # 山河以南

    建議你去看部電影,相信你可以從中看到你想要的答案

    《莫斯科保衛戰》

    本片是蘇聯紀念二戰時期蘇聯人民獲得偉大勝利的史詩巨片,全片分為《侵略》、《颱風戰役》兩部,每部分為上下集共4集,手哥看了5小時,如果你要觀看本片的話,建議買上零食,不然很難熬過。言歸正傳,看了這部電影后,最壯觀的莫過於最大的還原了歷史上,德國這次進攻有多少輛坦克,電影就有多少輛。

    或許只有蘇聯才能拍,換做哪個導演也做不到為了拍電影,而調動那麼多坦克。即使是這幾年的商業戰爭片,所使用的坦克也只有幾輛。能與這部戰爭史詩大片拍披靡的,也只有《遙遠的橋》了。

  • 7 # 戰爭史

    什麼是真實的坦克戰,恐怕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感覺,本人就來說說中國當年打過的一場坦克戰吧,比起國外的那些坦克戰,可能更讓人有代入感。

    冷戰時期的60、70年代,正是美蘇兩大體系的坦克激烈角逐較量的時期,歷次中東戰爭、印巴戰爭都方式過大規模現代化坦克戰。這也體現著一個國家現代化作戰能力的高下。

    中國在在這一重要時期,儘管也擁有強大的坦克部隊,中國產坦克出口到中東、巴基斯坦,也都在戰場上頻傳捷報,但中國坦克部隊卻缺乏在實戰中磨礪鍛鍊的機會,不能不說對我軍戰略戰術的及時更新帶來不利的滯後影響。

    不過自衛反擊戰中,我軍坦克部隊倒是獲得一次難得的實戰錘鍊,不僅在步坦協同作戰、坦克攻堅戰中收穫量多,而且還有機會與越軍坦克的較量中,打出一次漂亮的小型版“坦克會戰”,獲得全勝佳績!

    這場中國坦克部隊迄今唯一的一次坦克戰發生在諒山攻堅戰中,1979年3月2日,解放軍第55軍軍坦克團4連奉命在奇窮河鐵路橋沿河岸開闢火炮陣地,以支援友軍打過奇窮河,佔領整個諒山市。

    3月4日上午6時50分,解放軍發起了衝擊。這時隱蔽的越軍坦克和火炮開始反擊,企圖阻止我軍進攻。我坦克4連發現越軍坦克陣地後,立即號召全連坦克官兵勇敢作戰,堅決殲滅敵人。並對連部坦克進行了火力區分,在鐵路橋右側的5輛坦克負責摧毀敵人炮兵陣地;在鐵路橋左側的4輛坦克,則負責攻擊敵坦克陣地。

    鐵路橋右側的5輛坦克對準越軍火炮陣地打了4個齊射,當即摧毀敵炮兵陣地。接著,全連坦克一起對準隱蔽在掩體之中的越軍坦克,頓時窮奇河畔炮聲隆隆,火焰閃閃,一場小級別但高烈度的坦克“拼刺刀”展開了!

    我軍主力坦克是裝備了鐳射測距儀的62式坦克,有了高科技火控裝置,使得我軍坦克射擊精準,命中率大大提高。越軍坦克完全處於被動挨打境地。有些坦克甚至連身上的偽裝網都沒有撤去,車都沒有動窩就被報銷。

    戰鬥僅僅持續15分鐘,我軍就以擊毀擊傷敵坦克11輛的壓倒性戰績完勝越軍,(連同3月2日,我軍擊毀的3輛坦克,共計14輛)痛殲越軍坦克的同時,我軍坦克還“摟草打兔子”擊毀越軍37高炮4門、122榴彈炮1門。4連的坦克無一傷毀,戰士無一傷亡!當時美國媒體對此戰的戰果報道為,擊毀越軍坦克14輛、裝甲車(中國援助的63式)2輛,繳獲1輛坦克。與我軍記錄有些微的差距,但並不影響最終的大體戰果判定。參考文章:中越坦克大戰

  • 8 # 薩沙

    真實的坦克戰是很殘酷的,坦克兵傷亡率其實比步兵要打。

    而且坦克一旦被擊中,坦克兵往往是不得好死,很多是被活活燒死的。

    緬甸新維,駐印軍唯一的坦克戰

    緬甸新維,駐印軍坦克營以2個連的坦克部隊,協同新38師115團步兵作戰。

    在1945年2月18日新維附近,同日軍坦克部隊激戰,一舉殲滅對手8輛坦克。

    新維城外,國軍有1個連的M4A4謝爾曼中型坦克,還有第3連M3A3輕型坦克!

    這2個連協同步兵進攻,作為自行火炮進行火力支援。

    緬甸北部地形非常複雜,新維城外到處都是茅草,高達1米多,無法看到日軍步兵,連遠處坦克也不容易發現。

    好在,打了一年仗,駐印軍坦克兵們的經驗非常豐富。

    所有坦克車長都站在車頂上,用望遠鏡密切觀察敵情。

    事實證明,如果沒有這種冒險的觀察,坦克戰的結果可能是我們全軍覆沒。

    突然,有一個車長髮現異常的情況。

    不遠的小山上,一大片茅草在不尋常的波動。

    他調整望遠鏡仔細觀察,頓時吃了一驚。

    茅草之上,隱約有有8輛坦克的車頂。

    這是日軍坦克部隊的偷襲!

    後來我們知道,日本在這裡的坦克部隊退無可退,決定拼死出擊。

    在2箇中隊步兵掩護下,8輛坦克偷襲我軍坦克部隊,試圖將我們徹底消滅。

    然而,日本坦克被這個車長及時發現,隨後發出了戰鬥警報。

    當然,屬於坦克14聯隊的日軍坦克兵,也是身經百戰的高手。

    他們發現國軍坦克開始發動,知道偷襲已經失敗,迅速率先開炮了。

    日軍坦克為:95式輕型坦克和97改中型坦克。

    日軍的坦克手的實戰經驗,比我軍還要長,他們的炮擊非常精準。

    在日軍第一輪炮擊中,我軍2輛M4A4謝爾曼坦克中彈。

    如果被擊中的是M3A3 斯圖爾特輕型坦克,當場就完了

    不過,這是M4A4謝爾曼坦克,使用37毫米火炮難以對它構成威脅。

    日軍炮彈僅僅在M4A4坦克上打出2個彈坑,全部發生了跳彈。

    而駐印軍坦克兵立即開炮還擊

    10分鐘的互射後,勝負已經有分曉了。

    日軍8輛坦克全部被擊中,6輛坦克被擊毀,包括1輛97改中型坦克。剩餘2輛坦克帶傷飛奔,藉助茅草才勉強逃脫追殺。

    我軍僅有1輛M3A3輕型坦克被擊毀,雙方損失比是6:1!

    M4A4 謝爾曼坦克裝備部隊以後,日軍裝甲部隊根本不敢和駐印軍對抗,因為根本不是對手。

    在佔領八莫以後,坦克第1營百戰百勝,已經根本不把日軍放在眼裡。

    該營的M3A3 斯圖爾特輕型坦克,居然肆無忌憚的沿著八莫到南坎的公路追擊。輕鬆擊潰日軍逃跑的少量部隊,繳獲1門火炮和5輛日軍坦克。

    在收復細胞的戰役中,我軍發現日7輛坦克,被丟棄在公路邊的草叢裡面。

    其中有2輛是嶄新的。

    國軍坦克兵爬進去以後,發現連油料都是滿的,一下就將這2輛坦克開動了。

    為什麼丟掉?

    因為日本坦克兵已經不敢和我軍坦克作戰,又怕坦克會暴露目標,還是徒步逃走安全一下。

    其實就是一句話,被我軍坦克嚇破膽了。

  • 9 # 榮華之武器堂

    真是的坦克戰實際非常殘酷,讓我們舉個蘇軍坦克第1集團軍在庫爾斯克會戰中的片段。

    坦克第1集團軍在庫爾斯克會戰中

    1943年7月6日,德軍傾巢出動實施兩面攻擊:一面從切爾卡斯科耶地域指向東北的盧哈尼諾;另一面從貝科夫卡地域沿奧博揚公路。德軍160輛坦克分4路進至恰巴耶夫、謝比列夫卡地域,企圖從行進間一舉突破蘇軍防禦。但在此卻遭到坦克第6軍和蘇軍步兵部隊的阻擊。德軍以40-50輛坦克為一批,發起4次衝擊,但均被蘇軍擊退。德軍約400輛坦克沿奧博揚公路實施進攻,遭到機械化第3軍的迎擊。該軍2天內擊退敵軍8次衝擊。

    油畫-庫爾斯克戰役德軍進攻

    雅科夫列沃地域的戰鬥最為激烈。蘇軍首先迎擊德軍的是近衛坦克第1旅第2營,該營和德軍70輛坦克頑強戰鬥。德軍黨衛軍希特勒警衛旗隊師在雅科夫列沃南部1千米高地遭到了近衛坦克第1旅預先在別爾哥羅德-庫爾斯克公路設伏的博奇科夫斯基中尉坦克連的伏擊。蘇軍在近距離擊毀了德軍先導3輛坦克中的2輛。之後,德軍15輛搭載步兵從左側繞過該連,隨後頻頻出擊,但進攻依舊被擊退。德軍隨後進行大規模空襲和炮擊,之後出動30輛坦克和1個營步兵,不過這次進攻也同樣敗北,被蘇軍擊毀9輛坦克。德軍繼續加強進攻,由於兵力過於懸殊,該連3輛坦克被擊毀,3輛坦克故障,只有4輛還能使用,因而決定在10時撤出戰場。 由於該連的英勇作戰,延誤了德軍進攻近5個小時。直到10時德軍才從南面進攻該旅,但被擊退。

    行軍中的蘇軍坦克部隊

    坦克第1集團軍全力反擊,個別地域每千米正面上的蘇軍坦克、自行火炮密度達到100輛。奧博揚方向發生了開戰以來最為壯烈的裝甲會戰。當時德國第48裝甲軍集中160輛坦克分成4路縱隊向恰帕耶夫、舍佩列夫卡地域推進企圖突破蘇軍防禦。蘇聯近衛步兵第90師和蓋特曼指揮的集團軍所屬坦克第6軍和獨立坦克編隊從正面迎了上去,德軍坦克排成尖頭楔子梯次衝擊,蘇軍坦克則從兩翼包抄攻擊,坦克互相傾軋絞殺。雙方多半採用零距離射擊的方式決戰,失去坦克計程車兵用衝鋒槍、火焰噴射器和車載刀斧工具展開拼殺!

      德軍被擊毀的IV型坦克

    在奧博揚公路另一側,德軍派出第4裝甲軍和第52軍所有的400輛坦克鋪天蓋地地向坦克實力較弱的坦克第1集團軍所屬機械化第3軍壓來,四號坦克在三號支援坦克的榴彈掩護下以行進間射擊後猛然發動超速衝擊的方式席捲蘇軍陣地。機械化第3軍軍長克里沃舍因主動迎戰,採用近戰肉搏抵銷德軍坦克火炮的優勢。德軍一共發起8次猛烈衝擊,裝甲大軍形成巨浪翻滾般前所未見的進攻體系,雖然蘇軍步兵和炮兵時常被分割包圍,但是出色的單兵素質使得蘇軍擊潰德軍的所有衝擊。巴巴賈尼揚在戰後回憶錄寫道:“大地在呻吟。交戰的規模超出了人們的想象。無數的坦克、火炮和飛機堆成了廢鐵山。成千上萬的炮彈、炸彈同時爆炸,天空煙塵瀰漫。太陽在濃密的煙霧中,也只能透出微弱的光線。炮彈打在甲板上砰砰啪啪的尖叫,燃燒著的車輛上空豎起一根根濃黑的煙柱。。。”。

    1945年初的巴巴賈尼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世界》中關押著哪些秘密的囚犯?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