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94310417小云
-
2 # 峰峰說史
首先吳三桂如果真的想反大清朝,當時的大清朝還真不是對手!我們都知道康熙平定三蕃,當時吳三桂的實力是大清朝的兩倍之多,而且起初大清朝是一路敗退的,但是吳三桂打到江對岸就停止了乘勝追擊,因為他幼稚的想跟康熙以江劃江山,江這邊我你的,那邊是你的!說白了,吳三桂沒有奪康熙皇帝位的心,他只想保住自己的疆土!這才給了康熙喘氣之機!還有就是豬一樣的隊友,其他兩藩不但沒出什麼力,而且一直拖吳三桂的後腿!
所以吳三桂能不能成功不是看什麼時候,而是他自身的原因!並不是大清朝有多厲害,吳三桂也不是輸在實力上!如果吳三桂有奪天下的心,戰略運用得當!基本就沒有後來偉大的康熙皇帝了!因為當時的大清朝論實力來說根本不是吳三桂的對手!
-
3 # 白起106_54043
當時主政的幾個也不是善茬啊,尤其是鰲拜,吳三桂他們幾個也不敢動吧,畢竟他們都是叛將、漢奸,根本沒有民心,和滿清作戰只能說是狗咬狗。
-
4 # 辭海之魚
吳三桂(明末清初著名政治、軍事人物)
吳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長伯,一字月所,明朝遼東人,祖籍江南高郵(今江蘇高郵),錦州總兵吳襄之子,祖大壽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軍事人物。明崇禎時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守山海關。崇禎皇帝登基,開武科取士,吳三桂奪得武科舉人。不久,吳三桂又以父蔭為都督指揮。
崇禎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關大戰中大敗李自成,封平西王。順治六年(1649年),吳三桂鎮守雲南,引兵入緬甸,迫緬甸王交出南明永曆帝。康熙元年(1662年),吳三桂殺南明永曆帝於昆明。同年,晉封為平西親王,與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廣東平南王尚可喜並稱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吳三桂自稱周王、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釋出檄文,史稱“三藩之亂”。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在衡州(今衡陽市)登基為皇帝,國號大周,建都衡陽。建元昭武,同年秋在衡陽病逝。追諡為開天達道同仁極運通文神武高皇帝。其孫吳世?支撐了三年之後被清軍攻破昆明,三藩之亂遂告結束。
關於吳三桂的功過,史學界爭議不小,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吳三桂是個人物。在投降清朝之前,吳三桂人生際遇非常好,可謂春風得意,官運亨通;在叛變明朝後,吳三桂做錯了很關鍵的一件事,殺錯了一個人,最後導致三藩起義失敗。
1673年,吳三桂起義,殺巡撫朱國治,自號“周王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令部下“蓄髮,易衣冠”,起兵雲南。直到1681年,三藩起義最終失敗。後來,清朝給的定義是:三藩之亂。
-
5 # 公元前
吳三桂如果在順治剛死就造反,那大清必定會陷入一片混亂之中。順治帝執政時期,大清差一點就亡在他的手上。
順治是皇太極的第九個兒子,在清軍入關的前夕,皇太極突然病逝,而順治就順理成章的成了滿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順治在位期間做了很多不靠譜的事情。
一提到順治皇帝,我們就會想到佛教與董鄂妃,董鄂妃是當時朝中大臣鄂碩的女兒,她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知書達禮,她非常崇拜漢族文化。所以董鄂妃深受順治皇帝的寵愛,而董鄂妃也深深的愛著順治,兩人的感情非常的融洽。但是,董鄂妃的身體並不好,自從她與順治皇帝相識,僅僅四年的時間,她就染上了天花而去世了。但是在兩人相處的這四年時間裡,因為董鄂妃無微不至的關心順治皇帝,導致她去世之後順治皇帝一直忘不掉她,也正是因為她,順治皇帝差一點毀了大清。
董鄂妃生前鍾情於佛教文化,後來順治皇帝也漸漸迷戀上了佛教,這和董鄂妃也有莫大的關係。董鄂妃死後順治皇帝就開始不上朝了,朝中所有的大事都交給了大臣們處理。就在這個時候,佛教界的大師來到了京城,於是順治皇帝派人將他請到了宮中,並且每日聽大師講解佛學文化,順治皇帝對佛教越來越痴迷,對董鄂妃的思念也越來越深,順治當即拜佛教大師為師。佛教大師走後,他的徒弟行森留了下來,行森的任務就是輔佐順治皇帝繼續研究佛學。但是誰也想不到行森竟然勸一國之君順治出家為僧,以此來展示對佛學的虔誠,結果萬萬沒想到順治皇帝竟然同意了。而當時剛剛建立的清朝江山還沒有穩定,在這種情況下順治皇帝竟然出家了,因為這件事順治皇帝也為萬民所唾罵。順治出家之後,留下了年僅八歲的康熙。後來順治安排了四位重臣輔佐康熙,而這四位大臣中索尼的年紀已經非常大了,在康熙還未成年的時候他就死了,蘇克薩哈雖然對康熙忠誠,但是他的威望太低手中也並沒有實權,而遏必隆就是一個牆頭草。鰲拜我們都知道心懷鬼胎,最後差點顛覆了清朝。
這些事情都是順治皇帝一個不靠譜的人做出來的,為了一己思念放棄了天下的蒼生,後來康熙用了十幾年的精力,才將清朝的江山穩定。
周高帝吳三桂,如果在順治18年,順治剛死,康熙才八歲,利用主少國疑,手中有永曆大帝這張王牌,攜天子號召天下反清復明,可否成功呢?然後讓永曆大帝下詔,禪讓給吳三桂可否呢?畢竟天下三桂復
回覆列表
吳三桂如果在順治殯天后順勢而為天下勢必大亂,那年小皇帝康熙帝乳液未乾少不更事,隨有其祖母孝莊太后攝政,以及四大臣輔政也必會亂作一團自顧不暇。~~~其一大清入關不久人心惶惶不可終日,人心浮動內心思明。其二,三藩勢大東南半壁江山在吳三桂,耿精忠,孔有德,治理下形同於天外有天的獨立王國,而且兵多將廣光吳三桂治下有名有姓的戰將四百餘員,另外二藩相加足有可用將佐千餘名,可謂勢如猛虎天下必覆。且順治未年吳三桂亦正值盛年才四十多歲,春秋鼎盛精力充沛。起兵造反必危大清,是想吳三桂在年六十多起兵後仍混戰了八年之久,也佔據了半壁江山幾成大事。豈有盛年起兵自立不成之勢,如果吳三桂尋得大明皇族後人擁立,以天下兵馬大元帥自居。,定會一擊而定乾坤,那時的大明王朝內憂外患,南有鄭經為患,北有蒙古,沙俄忌諱。且有葛爾丹,準格爾作大,,,,大清悍將勇夫在孔有德吳三桂,耿精忠,王輔臣馬前必拆戟沉沙人仰馬翻。亦無康熙大帝的太平盛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