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汽車概況
-
2 # 開啟車窗說靚話
雖然說現在的汽車技術十分成熟,我們並不要求大家冷車啟動時原地怠速熱車,但是作為一名曾經的修理工,我還是建議大家冷車啟動時,恰當的熱車,對汽車沒有壞處。
不管是自吸發動機還是渦輪增壓發動機,恰當熱車對發動機效能都有保護作用,特別是渦輪增壓發動機,熱車尤為重要。
為什麼說渦輪增壓發動機熱車比自然吸氣發動機重要呢?主要還得看機構,渦輪增壓發動機我們拋開渦輪增壓器不說,單看發動機這一塊,就跟自然吸氣發動機是一樣一樣的,只是多了幾顆連線渦輪增壓器的管道。那麼渦輪增壓發動機熱車主要問題還是集中我渦輪增壓器上。
因為我們渦輪增壓器是依靠浮動軸承來進行旋轉並且渦輪旋轉速度是相當快的,浮動軸承受熱以會加快,降溫用的油液就起到決定性作用,怎麼給浮動軸承降溫,熱車或不熱車就是兩個不同的結果。
如果我們渦輪增壓發動機冷啟動直接開走,渦輪增壓器轉速提高,浮動軸承裡面是油液處於完全冷卻狀態,潤滑效果差,流動效能不好,機油粘度高,散熱效果不好,就會導致渦輪增壓器軸承溫度升高,甚至直接燒燬,這個軸承燒了,那就代表渦輪增壓器廢了,發動機動力會下降很多,你們不要以為渦輪增壓器不工作了,發動機可以當自然吸氣發動機使用,可以是可以使用,但是動力會下來,加速會無力,油耗會上升,尾氣還會冒黑煙。
所以說:渦輪增壓發動機在冷啟動時都需要熱車。
具體熱車時間沒有固定說法,因為熱車還跟外界環境溫度,發動機效能等等因素有關,每一臺發動機冷啟動熱車時間都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觀察轉速錶,一般情況下冷啟動發動機,轉速錶在1000-1500之間,啟動發動機後大約等30秒-50秒,轉速錶會恢復到正常轉速,大概在800-1000之間,並且聽到明顯的發動機聲音的改變,由冷啟動時的悶聲,變到轉速錶正常後的輕快聲,這時就是熱車造成的跡象。
所以說:汽車冷啟動發動機熱車還是很有必要,就算是自吸發動機,汽車停了一晚上,發動機裡面的機油都已經全部流到油底殼,內部各運轉部件基本沒有機油存在,除非很好很好的機油,才會在部件表面留下一層油膜,一般機油做不到。儘管有機油泵提供機油迴圈,時間上以要4-5秒,冷機油粘度大潤滑差,對發動機潤滑是有害的,建議等待發動機溫度和水溫正常後,再起步。
-
3 # 咕咚的歲月
大家好,題主好!像熱車這種行為作為司機的話還是要多少學習一些,甚至要懂得熱車究竟是在做什麼。雖然說現在科技很發達,車上的技術也不斷的提升,但是現在熱車還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熱車過程中一定要把控時間,並不是熱車時間越長越好,而是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
不論是渦輪增壓還是自然吸氣,熱車的作用就是讓車在短時間內達到最佳磨合狀態從而穩定快速的發揮性能。其實我們所說的熱車就指的是在完成汽車自檢後打火啟動後的一小段時間裡,一般都是在一分鐘到兩分鐘之內。這樣的話尤其對長期放置的車比較有幫助,因為像一些油液能夠達到基本的迴圈甚至包括怠速能夠達到穩定的狀態。
但是熱車的時間一定不要太長,甚至可以啟動完的一二分鐘後低速行駛邊走邊磨合都可以,千萬別怠速很長很長時間比如十分鐘或者二十分鐘的,這樣對發動機並不利,容易產生積碳等情況出現。
-
4 # 學究又不正經的雜貨鋪
以我自己開大眾2.0T來說,當然需要熱車。只不過不是原地怠速熱車,而是行駛熱車。為什麼?因為行駛熱車能讓發動機更快達到工作溫度,減少磨損、油耗和排放,說明書上也是這麼說的。
我做過簡單對比,啟動後30秒內掛檔上路,3-5分鐘後水溫表就能升到90℃,而如果原地怠速熱車,夏天10分鐘能熱起來就不錯了,冬天更費勁。開車出門為的就是快捷舒適,要是每次都得原地熱車10分鐘以上,私家車快捷的意義何在?還不如打車坐公交。
行駛中熱車,你要注意的只有一條,就是在水溫、油溫上升到正常範圍之前避免高轉速、大油門,幾分鐘後暖機完成,再瀟灑不遲。
那是化油器時代老車的做法,因為啟動後直接上路根本就無法平穩行駛,甚至有可能熄火。現在所有乘用車不論自然吸氣還是渦輪增壓都已經是電噴車(缸內直噴和歧管噴射其實都是電噴的具體形式),不需要也不提倡原地怠速熱車。
-
5 # 俺是老張33
所有汽車,都是需要熱車的。只是看所在地區,根據季節和氣溫的不同。熱車時間長短也不同而已。冷車剛啟動時發動機轉速會較高,等發動機怠速降落到正常轉速,就可以先緩慢行駛,看發動機水溫正常後,才可以加速正常行駛了。
-
6 # 售後服務技術總監
現在的電噴發動機都是不需要熱車的,熱車是針對老式化油器車型的操作方法,已經不適用於電噴發動機的車型了,無論是渦輪增壓發動機還是自吸發動機都是不需要熱車的。我們只要在啟動發動機以後,等到發動機怠速回歸正常的時候再上路行駛就可以了。怠速熱車發動機的水溫會上升很慢,這樣反倒是會增加發動機的磨損程度,所以對電噴發動機來說熱車是錯誤的操作流程。
-
7 # 老實兄4
熱車只是針對發動機並不針對渦輪增壓器,熱車與氣溫高低和機油粘度有關,氣溫高加上低粘度機油一般可以打著火就可以低速行駛,反之也然。
-
8 # 天和Auto
不需要,原因:科技發展。
熱車這個說法是在化油器時代才有,因為化油器有最佳工作溫度區間,在沒有到達工作溫度之前,化油器不能有效的霧化燃油,所以確實需要熱車。
而現在已經是電噴發動機時代已經不存在這個弊病,所以現在的發動機已經沒有必要沿襲老司機的用車習慣進行所謂的“熱車”。這樣做不僅沒有好處,而且會增加積碳、增高平均油耗。
而不要熱車也不是說打著火就走,這樣也不好。因為冷車啟動的一瞬間轉速會有明顯的升高,正常怠速在900轉左右的車冷啟動會有一兩分鐘在1100~1200轉左右,這種情況下如果是自動擋汽車直接掛擋會有一個明顯的衝擊,對變速箱多少還是有些壞處的。
所以打著火之後繫好安全帶做好準備工作,等待30秒左右轉速開始回落這個時候再起步走車最好。當然發動機和變速箱也沒有這麼脆弱,說都是這麼說實際這麼做的一般也都是新手司機,常年啟動掛擋就走也沒見因為這個原因壞過幾臺車,汽車沒有那麼金貴。
-
9 # 新疆傻男人
哥家雷沃2804,從來不熱車,帶6張深耕梨,寬幅三米八,深度55。一趟子就跑掉了。窮人,沒開過渦輪增壓的車,除了拖拉機還有就是什麼拉PRADO,福特的家禽小皮卡,糞田的嘛陸地酷路澤。我都當拖拉機來。渦輪增壓是啥。不曉得哦~
-
10 # 60秒懂車
冷車啟動是發動機磨損的,整個使用壽命中85%的原因冷車啟動的前一分鐘磨損,相當於正常行駛1萬公里的磨損,所以呢,前一分鐘後30秒最好不要動車,因為一動車增加扭力磨損增加。。
主要原因剛才看了幾個所謂的汽車達人都沒有解釋到位,冷車啟動最主要問題是“幹摩擦”。
現在溫度已經不是主要問題了,幹摩擦就是因為發動機,停駛兩個小時以上,這時候再啟動發動機的時候,潤滑油因為重力,沉降到,機油底殼,而活塞環和缸壁之間的摩擦是幹摩擦,這個時候的磨損是所有的,使用過程中,汽車最嚴重的磨損。這個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原地,等候,30秒到一分鐘,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因為你不懂貨,這個時候的幹摩擦,再加上努力增加磨損就會增加。
再給大家舉個例子,大家就理解了,為什麼,計程車開100萬公里不需要大修,而我們家用轎車,10萬公里左右,有的不熱車的人就已經開始燒機油了,這就是因為,我們家用車每天冷啟動的次數過多,而計程車雖然跑的里程多,而幾乎他有20個小時在跑,所以每天只有一次冷車啟動,所以磨損就非常低,這個是實際的證明。
使用奈米保護劑後
缸壁邊光潔電子顯微鏡下的凹痕被添補了
實驗證明摩擦力下降70%。
而發動機有20%的動力用於克服自身摩擦力。那麼這20%功率可以有70%用於做功。
例如:100kw功率的車20%佔比用於克服自身摩擦力,也就是八十千瓦,用於做功,如果使用奈米保護劑,使金屬表面光潔度增加,降低70%的摩擦力,那麼這個車,就有80kw+20kw*70%=94kw做功。14kw/100kw就意味著節油14%。
實驗報告如此,實際節油也是如此
看節油效果
使用奈米保護劑之前效果油耗6.8升/百公里。
使用後油耗5.9升/百公里。以上兩個結果都是平均值,很客觀。
所以最終總結一下,
第一熱車是非常必要的,即使夏天,也要熱車不少於30秒再發動,第二,就是,要做奈米的發動機保護,才能有效的保護髮動機。 -
11 # 車動態
這個又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對於現在的發動機來說是不需要長時間原地熱車的。
一般熱車相對的是老款化油器的車型,以前化油器對車輛的混合氣控制的精準度比較差,由於涼車形成混合氣比較困難,所以基本需要原地熱車,車輛才能行駛。
再有就是原來的車輛使用的機油等級較低,大部分使用的基礎油都是礦物,1類或2類的基礎油調和而成,機油的泵送能力較差,低溫流動性或者是傾點比較低,這就需要熱車,讓機油溫度上來,形成很好的油膜,避免發動機的冷啟動磨損。
但是現在的電噴車,對混合氣的控制會更加的精準。車輛發動機電腦透過車上的各個感測器收集水溫的訊號。所以不需要考慮涼車熱車的問題。
再有就是現在車輛使用的潤滑油使用的基礎油就是合成基礎油調和而成,機油的低溫流動性會更加的優異一些。再次普遍機油的粘度較低。在涼車時可以瞬間泵送到發動機的各個零部件,提供潤滑。再原地熱車就是白白的浪費原料,而且對環境不利。
正確的方式就是著車後觀察發動機的轉速,等待轉速回落1000轉左右就可以緩慢行駛。而不是說原地熱車。
-
12 # 眾口說車
相對於自然吸氣發動機來說,渦輪增壓車型對於熱車的要求更高,只不過現在的汽車理論不推薦原地熱車。因為熱車不僅僅是預熱發動機,變速箱也需要預熱!
大家都知道無論是自然吸氣發動機還是渦輪增壓發動機,在冷車啟動時都會產生很大的磨損,主要是發動機長時間停放以後,發動機上部的機油物理的作用下會迴流到油底殼,在缺機油狀態下啟動發動機瞬間,就會產生幹磨,雖然啟動瞬間機油泵就會將機油泵到潤滑部位,但是發動機的幹磨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對於渦輪增壓器來說,浮動軸承的採用使渦輪增壓器使用壽命大大增強,由於浮動軸承是懸浮在機油內的,對機油流動性要求較高,當發動機在冷車時,機油粘度較高,機油流動性較差,此時如果渦輪增壓器高速旋轉的話,產生的熱量不能及時散發,就會導致渦輪增壓器軸承燒燬,這是比較嚴重的故障,因此,切記渦輪增壓發動機需要等待發動機溫度較高時才能夠急加速,也就是說渦輪增壓器對發動機熱車要求更加嚴格。
正常的熱車方法:
一般情況下夏天發動機運轉30秒以後,低速行駛,直到水溫表指標稍微動一下或者低溫指示燈熄滅,此時就可以正常行駛。但是對於北方極寒地區,冬季低溫環境下,需要延長原地怠速時間,不過一般不超過兩分鐘為宜!
-
13 # 馬頭人車庫
關於是否需要熱車這個問題一直是很多車主爭論不休的話題,南北方的戰爭甚至由此昇華。而今天的問題中題主又加入渦輪增壓發動機這一重要的因素,結論是否會因為這一條件出現轉折性的變化呢?這裡我就先來回答這個問題再詳細的討論討論。結論就是不論是自吸車型、渦輪增壓車型、機械增壓車型以及雙增壓車型都是需要熱車的,這無疑非常重要。但是我絕不贊成原地熱車,通常這都是沒有必要的,建議車主最好還是在輕負荷行駛的狀態下讓車輛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規定的工作溫度。
熱車的重要性首先我們不再花太多的篇幅去解釋熱車的必要性,相信只要知道熱脹冷縮這個基本常識的小夥伴都能明白溫度的變化是會影響材質體積的,體積的變化會導致兩個相互運轉的零件之間匹配間隙出現變化,匹配間隙過大或者過小都不利於零件本身的磨損。而我之前的文章中提及過發動機各零件只有在最佳工作溫度時才是最匹配的,而冷車時存在的縫隙都是過大的,如果不充分熱車將帶來的零件磨損老化加劇的嚴重後果可想而知。
原地熱車沒必要那麼為何我不提倡原地熱車呢?
第一,往大了說汙染環境浪費能源,往小了說就是浪費錢。
汽車在怠速的情況下噴油量是非常小的,哪怕是冷車的狀態下電腦主動進行加濃噴射最終噴油量與行駛狀態下對比仍然是非常小的,噴油量越少意味著爆炸產生的熱量也越小,熱量越小代表著溫度上升越慢,溫度上升慢則意味著熱車時間將會拉長。而對於一輛處於靜止狀態的汽車來說,任何燃油的使用都意味著浪費,而時間的加長只會意味著浪費的更加嚴重。
第二點就是大多贊成行駛狀態下熱車的人大部分持以下兩個觀點,然而它們並非正確。
1.機油潤滑不足,這裡我可以很堅決的否定這一說法,原因也很簡單。現在的發動機機油潤滑系統中都設計有止回閥這一部件,當發動機熄火時主油道中的機油會因為止回閥的存在而被儲存在油道中,並不會因為時間過長而回流進油底殼,真正迴流進油底殼的機油是那些已經參與結束潤滑工作的機油。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小夥伴,當發動機被啟動的瞬間,機油就已經完全到達需要潤滑的各個部位,真正意義上的幹磨損的情況存在的時間真的只存在一瞬間。
2.行駛狀態下發動機負載大,會加重磨損。對於持這部分觀點的人來說我只想問一句話,你是透過哪裡的實驗資料得出的這一結論?長時間怠速狀態下的磨損就真的一定小於短時間低負荷狀態下的磨損?在沒有實際資料支撐的情況下任何說法都站不住腳。原地熱車與低負荷行駛熱車都會導致發動機內部零件磨損,那麼這個時間自然是越短越好,很明顯行駛起來發動機升溫要快的多,並且考慮到燃油經濟性相信更多車主願意選擇短時間低負荷的行駛狀態下熱車。
對於渦輪增壓的車型來說,渦輪增壓器在車輛啟動後就一直處於執行的狀態,只是渦輪轉速在低於一定值時是沒有增壓效果的,並不是很多車主認為的渦輪增壓在沒有介入前是停止的狀態。所以說怠速熱車和短時間低負荷的行駛狀態下熱車對於渦輪增壓器的影響差異是比較小的,以上結論也不會因為是渦輪增壓的車型而發生太大的轉折。
極端天氣要考慮每次提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一些北方的車主會跳出來槓一下。誠然我們中大部分的小夥伴都沒有生活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氣溫中,汽車在這樣極寒的室外停上一晚後發動到底會遇上什麼樣的阻礙,我也只在理論上給出過分析,並不能代表100%的現實情況。真的需要熱車才能正常行駛的北方小夥伴,在冬天裡原地等上個一根菸的時間,其實也並無大礙。
綜上所述,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型是需要熱車的,但是並不需要原地熱車。放心大膽的讓汽車跑起來,儘快讓水溫升上來才是要緊事,這個時間不會太長,一般幾分鐘就可以了,不過在水溫升上來之前切記不要和別人飆車哦。
-
14 # 閃光ae
不單單渦輪增壓發動機需要熱車,發動機的構造、工作原理都是一樣的,冷車狀態機油潤滑達不到最佳、活塞環等金屬材料之間的配合由於熱脹冷縮,也達不到最佳狀態,所以未到正常溫度這個階段是發動機磨損最嚴重狀態,現在有的車未達到可以行駛前有提示燈,這個一目瞭然。有的是預熱怠速:當預熱怠速(高怠速)下降到千轉以下,和提示燈效果一樣,可以行駛。還有未有預熱怠速,說明書提示無需原地預熱的,可以行駛。以上不管哪種型別的車輛,在溫度未達到正常都需慢行至正常溫度,整個階段都屬於預熱。不管哪個預熱型別車,在發動機未達到正常溫度前的行駛預熱中,主要靠車輛行駛中的自身慣性,來減少發動機阻力降低磨損,慢行方法,低速(轉速不可過高,經驗在預熱怠速以下、我的預熱怠速1500轉)、還要勻速
-
15 # 非專業車評
到底該不該熱車的問題困擾各位車友已經很久了,鄙人也回答不下10個關於熱車的問題,該不該熱車其實只要看看車輛手冊就好了,手冊上不要求熱、那麼咱們就不熱,這個道理很簡單吧?信誰都不如信手冊,如下圖所示,多品牌的車輛首冊大合集(覺得不夠還有),仔細讀一讀是否會有些啟發?現如今幾乎所有的車輛首冊對熱車的要求就是,不要原地熱車、應立即啟動車輛,讓車輛正常行駛(避免過高的轉速),寫的清清楚楚,為什麼還有無數的朋友覺得熱車好?難道主機廠的要求比不上一些老司機的經驗?
咱們國內汽車普及晚,即便是今天汽車也沒能徹底完成普及,對於絕大多數家庭來說,車子依然屬於高值商品,所以平時用車精心、愛護可以理解,所以對於那些自然吸氣的車子來說想熱就熱吧,既然心裡有擔憂,那就盡情的去熱車,對車子沒啥大影響,還能換來一個心安理得,所以自然吸氣車主要熱車,鄙人並不會反對;但對於渦輪增壓車型來說,鄙人建議別熱車、應起步就走,因為渦輪的特殊結構根本不適合原地熱車,尤其在冬季熱車時,極其容易因為渦輪前後壓力差過大,導致機油被負壓給吸出來,誰都不願意看到自己車子的渦輪頻繁漏油吧?
關於渦輪增壓器的漏油問題渦輪增壓器採用的是壓力密封的方式,所以在一些壓差特大的情況下,極為容易出現漏油的問題,簡單點說就是壓縮機(進氣端渦輪)一側如果壓力過低、中間體機油壓力過大,那麼壓縮機一側就沒辦法封住機油,如果壓力相差太大,那麼中間體中的機油就會被頂出,而壓縮機一側就會依靠較低的壓力將中間體內的機油給吸出來,然後順著進氣道就會被送入氣缸給燒掉,原地熱車、尤其在冬季極容易導致渦輪漏油的問題。。。發動機本身以及絕大部分零件都對機油壓力極為依賴,所以在車輛冷啟動時為了機油快速產生壓力,所以依靠高怠速轉速來迅速減壓,不過現在機油建壓都是秒建,所以秒建的壓力就足以應付發動機的潤滑問題了,甚至部分車型都已經配備了電子機油泵,只要車子完成了通電,就已經建立了油壓,所以您覺得還有必要長時間原地熱車麼?機體上的零部件是否能得到充分的潤滑,從來拼的就不是水溫、而是機油壓力,確切的說水溫的高低與機油壓力的高低沒有本質聯絡,所以等水溫升高、來保證潤滑的方式是不科學、是違背客觀規律的;所以只要機油壓力夠了,水溫高低對潤滑不產生任何影響。。。現在咱們模擬一下冬季冷起動車子時,渦輪增壓系統的狀態;低溫下的車子進行冷起,為了保證足夠機油壓力,怠速會飆的很高,確保瞬秒建壓,比如一兩秒時長的1500轉就足夠機油建壓了,結果在這一兩秒之後、機油建壓已經完畢,而您偏偏要等水溫上來而選擇繼續原地怠速,此時持續維持高怠速,機油壓力始終維持在高峰;而這個時候渦輪增壓器中間體內的機油壓力能飆到5、6個大氣壓,而車子處於怠速狀態,排氣端渦輪旁通閥開、進氣端洩壓閥開,此時的渦輪是不建壓的,而進氣端渦輪一側的空氣由於穿過空濾時受到的阻力,導致近一步減壓;這麼一來進氣端渦輪一側的實際壓力是小於一個大氣壓的(可以簡單理解成歧管內壓力小於一個大氣壓),現在就比較容易理解了,進氣端渦輪一側壓力很低,而進氣端渦輪背後的中間體機油壓力超大,所以中間體內的機油就極為容易被進氣一側給抽過去,然後送入發動機給燒掉;如上圖所示,冬季冷啟動車輛時,中間體內機油壓力大、飛濺劇烈,一旦有機油飛濺到活塞環(非發動機活塞環)的上面,那麼就很容易被吸到低壓的進氣側,此種狀態下甩油環是無法甩掉的,所以最終的命運就是被抽出、然後送入氣缸燒掉。。。為什麼車子跑起來能避免這種問題?那就是因為車子即便跑慢點(跑快點也沒事,只要別把轉速拉到高轉區)進氣端渦輪多多少少的都能建立一些壓力,歧管內有了一定的壓力,封住中間體內的機油就變的容易很多,再一點就是保持低轉速行駛,機油壓力可以適當降低,這樣一來中間體壓力降低、進氣側渦輪又開始建壓,機油被抽出的機率就小了許多!渦輪增壓系統最容易受到影響的工況就是低速、低負荷狀態,而冬季熱車恰恰就是這種狀態,所以渦輪增壓發動機在冬季原地熱車絕對沒有任何好處,完全是毀車大法;即便您依然認為不原地熱車會導致磨損,但磨損與渦輪頻繁的漏油您覺得哪個更討厭?這就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道理,渦輪頻繁漏油可比磨損嚴重的多,況且即便不熱車也不會導致發動機磨損。。。還是那句話,發動機零部件是否具備了充分的潤滑能力看的不是水溫高低,而是機油壓力是否夠用,現如今車子機油建壓極快,都是在一兩秒之內完成建壓,也就是說您只需原地怠速一兩秒、三五秒就可以正常起步了,水溫的高低並不會影響機油的潤滑能力,機油壓力很重要!不要整天磨損、磨損的,拿一輛自動擋車型來說,冬季冷啟怠速1500轉、切換D擋後轉速下降到700轉左右,然後保持1千多的轉速行駛不可以麼?怠速高達1500轉不磨損,切換成前進擋後1000轉以內的轉速反而磨損了?這不科學吧?轉速降低、磨損加劇?物理課上有這麼講麼?更高的轉速、必然會帶來更大的摩擦損耗,所以冬季冷啟原地怠速是最磨損發動機的狀態(只是比喻,實際都不磨損),因為原地怠速的轉速最高,這麼理解可以麼?這當然是個笨法,既然都不擔心原地怠速時1500的轉速會造成磨損,那麼為什麼卻擔心行駛間低於1500轉時會造成磨損呢?總結一句就是車子好修、心病難醫!其實誰都不用信,咱們仔細看看車輛手冊不好麼?既然車輛手冊都要求不原地熱車,那麼您還有什麼理由就非得原地熱車呢(再給您送上一幅手冊合集)。。。
-
16 # 使用者52414116438
關於是否熱車,這我比較有發言權。我買了2017款豐田LEVIN1.2T小車,有一次氣溫較低,又下著雨,因為停車棚沒地停車了,我就停在外面,後來大概兩個小時後,有停車位了,我發動車子,沒熱車,停在停車棚裡,在此過程中,聞到了很濃的汽油味。前天,因為事比較急,發車後沒熱車,也聞到了很濃的氣油味,而其他氣溫高不熱車,或氣溫低熱車半分鐘到1分鐘,從來沒有聞到過汽油味。結論:渦輪增壓的車子氣溫低時最好熱車30秒以上。
-
17 # 羅密歐與朱麗葉26
在很多情況下,我發現一個問題,很多人認為自己的開的車是豪車,所以根本沒有必要熱車,我經常見到他們啟動發動機後直接掛上檔就走,速度還是非常快的,然後就是在倒車的時候輪子還在轉他們就直接掛上前進檔走了,這樣的操作對車真的沒有危害嗎?我認為危害肯定是有的,渦輪增壓的發動機也是一樣,渦輪增壓發動機首先要考慮的是需要一定轉速才介入的問題。
有的車我開過,如果不原地熱車30秒,直接開上走,會發現他們轉速基本在1000轉以上,而通常情況下轉速會在1000轉以下的,這個時候如果不原地熱車幾十秒,或者直接猛烈駕駛,對發動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的。甚至會出現不升檔的情況。起碼我的愛車就是,啟動後直接駕駛不會升檔。
寫在最後:不熱車的情況下,汽車的噴油量是非常少的,無法很快通到各部件,如果直接行駛,各個部件來不及磨合,就會造成磨損。
-
18 # 手機使用者遊者
只要是汽車就都需要熱車,沒有其他,個人認為五分鐘以上,因為我都是在十分鐘以上,因為沒有哪一種傳動機械不需要預熱潤滑。
-
19 # 寶叔論道
汽車啟動後是否需要熱車,一直是一個熱點爭議話題。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有必要知道“熱車”這個概念的前世今生。
熱車的概念,或者說是習慣由來已久。最早是來源於發動機化油器時代。化油器發動機在冬天啟動時的規定動作,首先開啟風門,配合勻速油門,重點是油門不需要給太高,發動機轉速控制在1000-1500轉附近,如果發動機工況好的話,基本上一分鐘不到就能穩定著車,僅靠怠速就可以運轉;但是工況差的或者老車發動機則需要多次深踩油門配合打火,需要原地等待時間,感覺怠速穩定後,需要關閉風門,踩離合器掛檔,才可以慢車上路。
這是標準原地怠速熱車,因為必須原地熱車等待怠速運轉平穩,否則無法正常起步行車。
進入發動機電噴時代,過去怠速原地熱車流程就沒有必要了,如果依舊照做,就屬於浪費燃油和時間,另外,怠速空轉還可能因燃燒不完全而產生積碳,對發動機造成傷害。
特別是有些車主還喜歡在怠速空轉時猛踩油門,屬於加倍浪費燃油,加速發動機磨損。
那麼是不是完全不需要熱車了呢?
也不是,只是傳統熱車概念發生了變化。無論是渦輪增壓還是自然吸氣發動機,電噴時代正確的熱車方法,啟動發動機後,30秒至一分鐘,注意觀察發動機聲音和轉速,一般情況下就可以起步行車了。但不可以高轉速行駛,應保持在低車速,低轉速,一般保持在2000轉左右。待發動機溫度上升至正常工作溫度後,就可以正常行駛了。
所以,現在“熱車”目的是給汽車“熱身”,給發動機各個零部件有一個甦醒的預熱階段,使發動機水溫和油溫從低溫靜止狀態升溫至正常流動狀態,並且完全到達需要的地方,以此保證發動機處於良好工況,避免故障隱患,延長髮動機使用壽命。
愛車有門道,懂車有方法!
回覆列表
熱車非常重要,操作不當小心車輛報廢,赤裸裸的教訓,讀者謹記!
發動機熱車的目的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為了提升發動機的潤滑效果,防止發動機摩擦磨損;另一方面就是為了提升發動機的燃燒效率,防止發動機產生積碳等。無論是渦輪增壓發動機還是自然吸氣發動機,都需要熱車,這是毫無疑問的。
車輛冷啟動,熱車有利於減緩發動機摩擦磨損我們都知道發動機在冷啟動的情況下,摩擦磨損非常嚴重,主要原因就是,我們的車輛在晚上停車後,基本上都靜置八九個小時,發動機各個零部件表面的機油全部沉積至發動機油底殼,發動機各個零部件表面並沒有機油潤滑,發動機只要一啟動,便會產生實實在在的幹磨,雖然發動機啟動後,機油泵也會隨之工作,但是機油泵將機油泵送至各個零部件,也需要七八秒的時間,在這個時間段內,零部件會產生較為嚴重的摩擦磨損。
所以,我們在早晨冷啟動發動機時,都需要進行熱車處理,待發動機各個零部件表面充分潤滑後再開車,具體熱車多長時間,這個並沒有明確的概念,現在理論上的說法是,只要發動機機油泵送至零部件各個表面,車主既可以駕駛,但是機油的潤滑效能還與溫度有關,機油溫度越低,其潤滑效果越差,所以,車主們在車輛冷啟動之後,應該緩慢踩油門,緩慢加速,待機油溫度提升後,車主便可以隨心所欲的駕駛。
對於渦輪增壓發動機來說,除了發動機各個工作零部件的潤滑之外,還有渦輪增壓器的潤滑,渦輪增壓器在工作時,其旋轉速度非常高,基本都達上萬轉,渦輪增壓器在正常工作時,旋轉軸承位置會產生非常多的熱量,因此,渦輪增壓器的旋轉軸承乃是浸泡於油液中的,透過油液進行潤滑及冷卻,但低溫情況下,油液粘度角度,流動性較差,車主如果激烈駕駛,渦輪轉速很高,便會容易造成渦輪提前損壞。
車輛冷啟動,熱車有利於提升燃油效率除了潤滑之外,熱車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提升發動機燃油效率。
發動機工作分為四個過程,進氣、壓縮、做功、排氣,發動機在進氣的同時,也需要噴油,如果發動機溫度太低,發動機缸體內部汽油會以液體、氣體混合的形式存在,汽油與空氣難以均勻混合,這樣的燃燒過程,熱效率非常低,只有當發動機缸內溫度提升之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冷卻液達到85℃以上時,汽油噴入氣缸內,才會形成均勻連續的油氣混合體,發動機燃油效率才會顯著提升。
所以,我們總是說,發動機在低溫情況下,燃油效率非常低,汽油燃燒也不完全,非常容易產生積碳。
車主如何熱車?一般正確的做法就是,車主先怠速30s,待發動機機油全部覆蓋於各個零部件表面後,再緩慢行駛,發動機冷卻液溫度提升後,車主可以肉眼看到水溫表上升,此時,車主可以正常駕駛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