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去說歷史啊
-
2 # 陳夫子讀史
從漢朝本身的經濟角度看,開通西域並無多少價值,甚至是賠本買賣,主要的意義在於抑制匈奴。匈奴後來在跟漢朝的對抗中從佔上風到漸漸力不從心乃至潰敗,跟西域諸國的後院起火關係極大。而這一切源於漢武帝的開通西域政策,成於勇士張騫。
-
3 # 安然淡如水
擴充套件視線
開拓新路線
成就東西交流
新進新文化
促進東西方發展
-
4 # 江湖影院
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最大的戰略價值我個人覺得就是正式的從官方渠道與西域建立了聯絡。
張騫出使西域以前,西域各國與漢朝交往基本是少量的人員和貨物流動,更多的仇視和敵對,從秦始皇建長城起,一直就是對西域各國十分戒備,雙方接觸基本都是戰爭狀態。
而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各國,一方面帶去了大漢朝(中原地區)的基本情況,一方面又從官方渠道與西域各國建立了外交聯絡,而且還透過張騫,與許多西域各國簽訂了外交條約,這就促使西域各國更加希望瞭解漢朝,也方便了人員與貨物的的往來流通,西域各華人員敢於帶領貨物到漢朝來進行交易,漢朝人員也敢於去西域各國,有了通關文書可以暢行無阻,絲綢之路也是從此活躍起來的。
-
5 # 關關8188
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希望聯合大月氏夾擊匈奴派張騫出使西域,張騫出使途中被俘後逃脫抵達大月氏,歸途中再次被俘。公元前126年,張騫乘匈奴內亂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說了西域各國的情況,被封為太中大夫,因張騫在西域很有威望,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的西域各諸侯的信任。
漢武帝派張騫通西域聯合了各民族共同抗擊匈奴,溝通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往來,把中國的蠶絲和冶鐵技術傳授給了他們,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漢武帝通西域的戰略價值很大,通西域開拓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與西域各國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交流,並且正式使漢朝和西域各國建立了聯絡,使的西域各國不再追隨匈奴攻擊漢朝,使西域各國和匈奴之間出現裂痕,對漢朝打擊匈奴起了很大的作用!
-
6 # 大福讀史
漢武帝通西域早先的計劃是為了封鎖匈奴的經濟命脈。過程到底如何,圖文呈上。
公元前4世紀初,中國史料記載了一個並不強大的遊牧民族——匈奴。根據《漢書》的記載,匈奴本是夏朝後裔,因戰亂而逃奔北方草原。經過兩週和春秋時期的發展,逐漸融合其他民族形成了匈奴族。到了戰國中後期,中原諸侯與遊牧陰山北部的匈奴僅有零星的接觸,因為他們之間隔絕著諸如義渠戎國、林胡、樓煩等少數民族。秦惠文王時期和趙武靈王時期,憑藉商鞅變法和胡服騎射的軍事成就,秦、趙兩國先後襲破陝北的義渠戎國和遊牧陰山地區的樓煩和林胡。自此,中原諸侯開始直接與匈奴接壤,匈奴遂開始為禍北方。雖然秦、趙兩國構築了長城,但依舊難以抵擋匈奴的進犯。趙孝成王時和秦始皇時期,中原地區先後兩次對匈奴發動大規模進攻,但中原多步卒且匈奴盤踞的肯特山與陰山隔絕沙漠,這就極大地阻礙了華夏軍隊將匈奴徹底消滅的戰略實施,故憑藉騎兵優勢順利逃遁的匈奴人往往會在數十年的休養生息後捲土重來,這種草原民族的先天優勢也成了後世中原王朝十分頭疼的軍事難題。
到了公元前129年,憑藉西漢四代先王積累的殷實財富,漢武帝開始對匈奴展開反擊。此時,張騫帶回的豐富地理知識讓漢武帝在順利將匈奴驅逐出陰山河套之後產生了一個新的戰略構想:經營西域,以斷匈奴右臂。簡而言之,實施這種戰略的目的只有一個:徹底掐斷匈奴的經濟來源,讓匈奴自困衰亡。和鮮卑等少數民族一樣,匈奴所依賴的草原經濟是建立在粗放且高度流動性的遊牧生活方式上,故而其財富無法有效地加以集中和儲存。牲畜們雖能得到細心照料,但還是會不時地死亡。故而,匈奴需要從外界獲得補貼。對他們來說:中原是第一大供養區,西域則是第二大供養區。但是,若切斷匈奴和西域的聯絡,那麼漢朝則必須先控制河西走廊。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霍去病率兵兩次深入河西走廊,迫使駐牧河西的匈奴渾邪王率眾四萬降漢。此後,”隴西、北地、河西益少胡寇“。漢朝因此稍得休息,史載”減北地以西戍卒之半,以寬天下徭役“。鑑於渾邪王遷徙內地後空出的廣袤土地,漢朝遂從內地遷徙來大量民眾,並迅速將內地的郡縣制推行於河西,酒泉郡因此設立。公元前119年,漢朝大將衛青、霍去病再次深入漠北反擊匈奴,使”匈奴遠遁,而幕南無王廷“。此後十數年,匈奴再未入邊寇亂,而漢朝”亦以馬少,不復大出擊匈奴矣“。利用這一段珍貴的時間,漢朝又在河西增置二郡,即在酒泉郡東部析置張掖郡、在其西部析置敦煌郡,並”徙民以實之“。由於河西走廊迫近戎狄,漢朝除了在該地設郡置縣外,還設立了各種都尉。如既統兵又治民的屬國都尉;只控扼險關要塞的陽關都尉、玉門關都尉、居延都尉、武威北部都尉、酒泉東、西、北三部都尉等;只負責當地屯田事務的敦煌郡宜禾都尉、張掖郡番和農都尉等。他們各司其責,”撫結雄傑,懷輯諸羌“、”修兵馬,習戰射,明烽燧之警“。如此,河西走廊出現了”晏然富殖“的繁榮景象。
有感於漢朝在河西走廊的一系列大動作,匈奴遂於公元前101年將王庭向西移動,史載”左方兵直雲中,右方兵直酒泉“。於是,已經平定西南夷和控制河湟谷地的漢朝進一步加強了對西域的經營。公元前81年,漢昭帝以邊塞闊遠,取天水、隴西、張掖各二郡置金城郡。公元前67年,漢宣王又分張掖郡東部置武威郡。自此,漢朝完全控制了河西走廊。在徹底控制河西走廊前,漢朝已經開始了對西域的有限經營。比較前期的零敲碎打,李廣利攻滅大宛是漢朝經營西域的分水嶺事件。也就是從此之後,漢朝才真正在西域樹立了威信。史載”自大宛破後,西域震懼,漢使西域者益得職。於是自敦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而輪臺、渠犁皆有田卒數百人,置使者、校尉領護,以給使外國者“。
實際上,攻滅大宛之戰只是改善了漢朝人在西域的生存狀況,並未抵消匈奴的優勢地位。地當西域北道的車師等國依舊臣服匈奴,而當漢入西域咽喉要衝的Murano古國也首鼠兩端。為此,漢朝大臣桑弘羊和丞相、御史大夫聯合上奏漢武帝,建議在輪臺以東廣開屯田,然後以此地為據點,進一步向西域發展。這一次,熱衷開疆拓土的武帝卻拒絕了,因為漢朝此時正面臨著極其兇險的局勢。首先,長達幾十年的戰爭使漢朝”海內虛耗,戶口減半“。其次,漢朝因征戰而加派的鉅額賦稅使農民不堪其重,紛紛揭竿而起。最後,漢朝大將諸如李陵、李廣利等相繼敗降匈奴,也不得不迫使漢武帝重新佈置國防。於是,漢朝暫時停止了經營西域,直到漢宣帝繼位。
公元前72年,漢宣帝詔使田廣明等五將軍率16萬騎分道並出,與烏孫聯合夾擊匈奴,匈奴慘敗。接著,漢朝使者常惠又徵發西域諸國5萬軍隊攻擊龜茲,進一步擴大了漢朝在西域的影響。截止到公元前60年,西漢已經徹底控制西域南道。隨著漢朝經營西域的力度逐漸加強,匈奴經濟陷入崩潰的邊緣。經濟崩潰促成了匈奴內亂,其人口和牲畜再次遭受損失,這從另一方面致使匈奴進一步衰敗。公元前60年,匈奴再一次爆發內亂,負責經營西域日逐王受到衝擊,遂率眾降漢,西漢旋即在西域設立西域都護。自此,對匈奴政權起到最後支撐作用的經濟來源被徹底切斷,依附匈奴的附屬部落相繼叛離。三年後,匈奴再次爆發足以令匈奴滅亡大規模內亂,即五單于爭立。史載”諸王並自立,分為五單于,更相攻擊,死者以萬數,畜產大耗十八九。“經此大亂,匈奴徹底衰敗。雖然此後又有呼韓邪單于統一漠北,但那時的匈奴已經完全成了西漢的附庸國。至此,經過60多年的銳意經營,漢朝最終完成漢武帝的宏偉戰略。
回覆列表
自從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之後,漢朝派往西域的使團就絡繹不絕,這使者多了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良莠不齊的情況,有的人把朝廷給的準備賞賜西域國家的財物,帶到西域之後低價賣掉給自己撈錢,還有的人仗著有朝廷撐腰,在西域國家胡說八道。至此,西域國家就開始輕視漢朝使團。
西域國家長期受到匈奴的威懾,只要匈奴發一份通知,他們就得為匈奴的使者準備好食物。可如果是漢使,不拿出財物去換,他們就連一口水也不提供。有些國家還乾脆攻擊使團,殺害使者,搶劫財物。漢朝使團和西域國家之間,就開始頻繁的發生互相攻擊的事情,然後這種風潮就蔓延開了。
Murano和車師這兩個緊靠著河西走廊也就是漢朝家門口的國家,也開始斷絕漢朝使團的物資供應。由於Murano所處在咽喉位置,它一斷絕與漢朝的往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交通實際上就已經斷絕了。
一、攻打Murano,震攝了不少小國,可大宛不買帳公元前108年,漢朝派遣趙破奴進兵西域,重新打通交通線。趙破奴從小就在匈奴流浪,後來又跟著霍去病徵戰匈奴,是漢武帝后期比較能拿得出手的騎兵指揮官。趙破奴脫離大部隊,親率七百個輕騎兵,用冬天惡劣的強對流天氣作為掩護,首先偷襲了Murano國的首都打泥城,抓住了Murano王,然後急行軍四百多公里,突入葉魯番地區的車師國,一戰攻破車師的首都交河城。
之後,漢軍穿過博斯騰湖地區,在今天的庫爾勒和大部隊會合,再沿著塔里木河西進,在烏孫和大宛的眼皮子底下武裝遊行了一番,沿途向西域國家宣揚漢朝的軍威,然後才返回漢朝。
Murano和烏孫是被漢朝的軍事威懾震懾到的國家。可還有未被漢朝震懾到的,比如大宛。漢朝兩徵大宛的起因是因為馬。
二、大宛殺害漢朝使者,搶奪財物,不把遙遠的漢朝放在眼裡在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之後,漢朝就已經得到了烏孫馬,漢武帝劉徹非常喜歡,還給起了個名字叫天馬。後來回來的使者彙報說大宛國有更好的馬,但是藏在貳師城不肯給我們。漢朝就重新派了使者帶著千金和金子做的馬,到大宛國去想交換汗血馬。但是大宛覺得漢朝前幾批使者送來的財物已經夠多了,又覺得漢朝離自己比較遠,不敢拿自己怎麼樣就拒絕了。
史料記載漢朝使者沒有完全任務,就辱罵了大宛還揚言要砸了金馬。大宛人覺得漢使不尊重自己,就把他們遣送出境,然後偷偷讓邊境附近的鬱成城裡計程車兵截殺漢使。大宛殺害了使者是真的,搶劫了財物也是真的,金馬從此消失了也是真的,可使者是否辱罵了大宛是無從考證的,是大宛單方面這麼說罷了。
三、一徵大宛,雖成功渡過羅布泊地區,可軍隊疲累,戰敗而回得到了使者被殺的訊息,漢朝就準備武力解決了。之前出使過大宛的人都覺得大宛的軍隊戰鬥力不行,直接用弓箭射他們就能把事情搞定。漢武帝劉徹也覺得之前趙破奴用七百人就能解決Murano,大宛比Murano大一些,多派一些人應該就可以了。同時他為了讓自己的寵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取得軍功封侯,就任命他為貳師將軍。並徵發了六千屬國騎兵和幾萬郡國惡少年組成西部軍團。惡少年就是當時的流氓無產者,漢唐時期經常征伐他們進行對外戰爭。
李廣利帶著幾萬漢軍進攻大宛,首先要穿越鹽澤,鹽澤也就是羅布泊地區,這裡別說人的食物,就連馬吃的草都長不出來。大宛國在殺害漢使之前就公開的說過,漢朝離我們這麼遠,道路險惡,沿路沒有補給,就算來幾百人都要死上一半,更別說大部隊了,肯定拿我們無可奈何。可漢軍最終還是通過了鹽澤,但是沿途的小國都害怕漢軍不肯提供補給,漢軍只好硬搶,終於走到了天山腳下的疏勒。
從疏勒到大宛,主要是透過今天的別迭裡山口,再沿著河谷到達鬱成城,進入費爾幹納盆地,也就是大宛首都所在地。李廣利到了鬱成漢軍就只剩下幾千人了,這些飢餓疲憊的人還是發動了進攻,他們被鬱成的反擊打敗,又陣亡了好些人,李廣利只好退兵。前後折騰了兩年,只剩下十分之一的人活著回到了玉門關。
四、二徵大宛,進行了大規模動員,戰勝面對失敗,漢朝的考慮是如果連大宛都解決不掉,那西域的其他國家必然會更加輕視漢朝,為難漢使,這股反漢朝的風潮會更加嚴重。所以在公元前101年,漢朝再次發動大宛戰役,這就是二徵大宛。
這次進行了大規模動員,針對導致前一次戰敗的補給和兵力不足的問題,漢朝給李廣利軍團補充了六萬人和三萬匹馬,同時準備了十幾萬的牛和駱駝用來運輸補給,還徵發了18萬戍卒,加強河西地區的守備保護軍團的後路。為了長期圍困大宛和戰後挑選馬匹,漢朝還準備了水利工程師和馬匹專家。為了緩解沿途的補給壓力,漢軍分路開進,從塔克拉瑪干沙漠南北兩邊同時進軍,當漢軍再次浩浩蕩蕩開過去的時候,沿途的小國都自動地向漢軍提供補給。就算是這樣活著到達大宛的也只有三萬人。
李廣利率領主力走北道,放棄鬱成城,直接圍攻大宛的首都貴山城,也就是今天烏茲別克的卡桑賽地區。漢軍先用劍陣擊敗了大宛的軍隊,然後開始圍困城池,大宛貴族最後殺死了大宛王,把首級獻給漢軍,投降了。
攻下大宛首都貴山城後,李廣利派搜粟都尉上官桀分兵進攻鬱成城,鬱成城很快被攻破,鬱成王逃往了康居,漢軍緊追不放,挺進到了今天的哈薩克地區,康居人害怕也受到攻擊,就把鬱成王送給了漢軍。
第二次大宛戰役結束,漢軍帶著三千多匹馬返回了漢朝,沿途的所有小國都派貴族子弟,跟著漢軍到長安朝覲天子,順便留下來做人質。
結束語兩徵大宛確立了漢朝在西域的權威,南道諸國包括西域的西部地區,在整個漢代都不再有大的反覆。漢武帝發動如此大規模的戰爭,只為了進攻一個遠在西域的小國,在當時的很多人看來是勞師動眾,傷民傷財的行為,但是從大方向來看這次的戰爭對之後消滅匈奴是有很大的戰略意義的。
漢朝開拓西域的原始動機就是打匈奴,每當漢朝開始進攻匈奴的時候,西域方向也會進行配合。如果西域諸國不配合,甚至在匈奴的威懾下也出兵攻打漢朝的話,漢朝深入西域、攻打匈奴的部隊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有可能就不會有之後對戰匈奴的大勝利了。兩徵大宛讓西域諸國知道了漢朝征服西域的決心,與漢朝的軍事實力,從此以後,他們再也不敢輕視漢朝了,這對漢朝的外交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