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刀和劍到底有何異同?
22
回覆列表
  • 1 # 陶短房

    劍在說文裡通“檢”,意思是“防備萬一”,即便在先秦也並不是中原國家普通士兵的主戰武器。當時中原國家的主戰兵種是車兵,主戰武器是戈、矛和戟(戟其實就是戈和矛的合體),而步兵絕大多數時候處於輔助地位,使用的主要兵器是殳和矛。只有在吳越等車兵不發達的南方水網國家,劍才被升到主戰兵器的地位,因為那些地方戰場狹窄,水戰場合多,比較容易發生短兵相接的機會。而在北方,劍的主要職能一是士以上階層防身工具和身份標誌,二是車兵、騎兵的防身備用武器。

    劍的基本功能是刺、劈和撩,優點是輕巧靈活,殺傷功能多,缺點是每樣都不是最好的(刺不如短矛短戟,劈不如刀,撩不如雙刃斧),但青銅時代兵器很難做得很長大厚實,劍的弱點不突出,輕巧靈活多用途的優點,讓他在戰場上佔據了一定地位。

    戰國至漢初鐵兵器發展,劍的地位一度有提升,首先是可以鑄造得更長,其次發展了裝有長柄、用於步兵對付騎兵的斬馬劍。但這個勢頭很快就停止了,因為同樣的技術進步,用於鑄造取消刺擊、撩功能,強化劈和增加砍(用力剁)功能的刀(環首刀,長直刀身,鈍首,單刃)更適合戰場環境,這種環首刀既適合配備騎兵為防身輔助兵器,也適合裝備步兵,和盾牌配合成為主戰兵器,而樣樣能做樣樣做不好的劍只能退居民間。到了後漢,劍甚至在一般禮儀場合都被刀取代(三國演義裡孫權兩次拔劍斬桌角、砍石,三國志都作拔刀,但曹丕仍然佩劍,說明取代只是一部分),只剩下朝服配飾功能——而且還是木頭的。

    此後隨著騎兵馬鐙裝具的完善和步兵戰術的進化,刀的砍劈功能被不斷強化,刀身或向弧形發展,或走加厚刀背的路線,背道而馳的劍則更加在戰場上被邊緣化,不過因為刀越來越“難看”,唐代劍一度恢復了民間士人防身和裝飾品的功能(李白等人就經常佩劍),但宋代以後重文輕武,士人一般不帶兵器,而底層民眾防身則更喜歡杆棒、朴刀、腰刀一類更實用的兵器,水滸中大多數好漢民間走江湖時都帶朴刀、掛腰刀,少數帶杆棒、哨棒或杆棒槍,除了幾個道士外使寶劍的江湖好漢就只有一個鮑旭(其他幾位,黃信是軍官戰陣用劍,裴宣是文職),這基本上代表著寶劍不但在軍用武器、而且在民間自衛武器的自然競爭中,都敗下陣來,此後基本上成為鎮宅、作法或少年好事者的道具存在了。

    但例外總是有的:元代和清代作為少數民族當家,從中亞等地引進過一種短柄厚脊的劍作為輔助兵器(清八旗稱“順刀”),著名贗品刀劍愛好者乾隆則監造了一批賣相還行的龍泉劍,多少恢復了一點佩劍的裝飾/防身兩用品地位,清末洪秀全出遠門,帶的是一柄自己定做的“斬妖劍”,儲存下來的李秀成佩劍則同樣是民間工匠的手筆,說明清末佩劍的風氣有所恢復,但此時已是熱兵器為主的時代,冷兵器退居二線,更講究實用,手刀類的厚背單刃大刀,顯然比“清秀”的寶劍,更適合大規模裝備子彈不夠用的中國大兵,做最後肉搏時的趁手傢伙。

  • 2 # 冷兵器

    西漢因冶鐵技術、騎兵的發展,使得鋼鐵刀逐漸替代了劍在戰場上的位置。嚴格來說,劍退出戰場是在漢代以後。

    六大要素決定劍被刀取代而退出戰場

    刀以砍劈為主,劍以刺擊為主。這樣的基本用法決定了兩者的形制、生產工藝以及訓練。也可以看出劍退出戰場的原因端倪:

    1、劍的生產成本高,工序複雜,難以適應大規模戰爭。就中國劍來看,早期的劍是青銅造,漢代開始是鋼鐵造。青銅硬度高,但是也脆,導致劍不能做長,長了就經不起碰撞。所以春秋戰國時的劍一般都不超過50釐米。這種劍的劈砍效能基本為零,只能以刺為主。但是青銅鑄造為後來鋼鐵劍的生產積累了許多經驗,例如分層鑄造,就是後來夾鋼法的雛形。我們注意到,青銅武器的生產採用“鑄造”,而鋼鐵武器生產採用“鍛造”。

    2、刀劍自身力學特點決定劍的使用成本比刀大。而且劍是雙刃,戰場上容易誤傷自己。劍開雙刃,劍脊突出。戰鬥中難免磕碰,一旦磕碰了刃,極易損壞,所以“劍走輕靈”。實際情況是,劍再走輕靈也難保不被磕碰。一旦要發生磕碰,劍用哪個部位格擋都不是辦法,都會損壞劍,影響效能。而刀不同,刀開單刃,刀背、刀身可以格擋,而且不易給刀造成很大損壞。即使有少許損壞,也不影響刀的使用。在戰爭這種拼消耗的環境下,節約成本的選擇無疑是刀,而非劍。刀劍自身力學特點決定劍的使用成本比刀大

    3、劍術複雜難學,需要很久的訓練。刀比較容易,很快可以上手,然後再去戰場磨練。矛、槍更如此。且劍是雙刃,戰場上易誤傷自己。劍法的核心是刺擊,刀法的核心是劈砍。刺擊強調準確,對力量要求較小。砍劈強調力度,只要偏離不是太多,都可以給對手造成傷害,但是對力量要求高。劍術除了手法,步法、眼法等也很重要,只要有一點差錯,自己可能就掛了。刀術主要就是手法,而且容易掌握,步法、眼法也比劍術的要求低。就算哪裡出了點差錯,憑藉刀的力量,也可以有所挽回。戰爭中,要快速培養出能夠上戰場的軍隊,培訓刀法明顯比劍法合適。當然,矛、槍可能更加簡單。中國古代的戰爭規模一般都比較大,幾千人只能算暴動了。大規模混戰中,沒有太多時間讓士兵司考自己手裡的武器怎麼運動,只能以保命為要。這時,雙刃的劍可能在混亂中傷及同伴,造成無謂的犧牲。而刀,士兵只要管一刃就可以,刀背不容易傷人。

    4、劍兼具劈砍與刺擊,但是哪方面都不突出,也沒有距離優勢。要強調劈砍的話,大刀明顯優於劍;要強調刺擊的話,矛、槍也明顯優於劍。攻擊距離還要加長的話,可以用弓弩。由此看來,劍在戰場上是雞肋,也難怪只有少數軍隊將領裝備。

    5、防護裝備的強化抵消了劍的刺擊優勢。這裡所指的防護裝備是身上穿的“甲”。從最初的皮甲,到木甲、藤甲,再到青銅甲、鋼鐵甲,製造裝甲的材料越來越好,劍對裝甲的刺擊能力也越來越差。而且裝甲的結構也變得五花八門,典型的有鱗甲、板甲、鎖子甲。在這3種甲中,劍除了對鎖子甲有點殺傷力,對鱗甲、板甲基本沒用。要對付他們,得用鈍器,例如棒、斧鉞、錘。刀間於劍與這些鈍器中間,還有點殺傷。就算沒有劈砍開,人多少會有些痛。

    6、作戰方式轉變導致刀更適應。西漢時,騎兵大量裝備。騎戰中,劈砍的機會遠比刺擊多。當人也可以用劍刺擊,但是馬匹的速度可以把騎手也拉下馬,但劈砍就不那麼容易。很明顯,劍的砍劈能力不如刀,自然會淘汰掉劍。在歐洲,很多劍都只能當刀用。即使是步戰,大量裝備劍的弊端在前文也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聊齋志異》中哪個故事讓你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