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知事
-
2 # 四川達州人
清代,道有幾個意思。
從級別上說,清代前期最高有正二品,乾隆中期,道的品級確定為正四品。
從職務上說,省屬的道分為兵備、分守、分巡道。清代全國守巡道員合計79,主要職責是在省內分管一個或數府州的民政、監察、軍務。如清末上海道、天津道等。
最初,道員是總督巡撫的屬官屬員擔任,之後轉為正式編制官員。嘉慶年專門重申,知府以下官員向中央奏報,必須經過道員的批轉才能進行,道正式成為地方大員。
除此之外,清代還有一些專門設定的道,如提學、驛傳、河道、糧儲。尤其涉鹽茶兩務,就有單獨設定的鹽法道、茶道、鹽茶道等。這些都是各有專務。
-
3 # 待到百合開
從歷史的經驗來看,慈禧在當時除了沒稱帝改朝換代以外,和當時的皇帝沒什麼兩樣,權傾天下的慈禧自然是任人唯親。
而在古代以百善孝為先的時代,中國又有這樣一句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你慈溪都已經權傾天下,連皇帝都要聽你的,做為你的親生父親我也要來個官噹噹,太小不當,太大當不了,與是慈禧就給他父親封了個道臺。
在這裡說一點:慈禧父親之前也是當官的,說是封是不正確的,是升,因為人家有經驗。
道臺是個什麼官?這個官很大嗎?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這個官很大,在古代道臺為四品,道臺由分為部政使(主管錢糧,又叫藩臺)放在現代就是副省長的地位,注意一點,當時的清朝土地面積可比現代的中國還要大。
-
4 # 一羽凌霄296
道臺是道員的尊稱,道員為地方官職,要弄清楚慈禧父親道臺是什麼官職,首先得略述一下清代地方官制。
清承明制,直省最高長官,本為主管行政的布政使,與主要司法刑名的按察使。
當朝者為防止地方官吏沉瀣一氣,故常派出親信的中央官員巡視地方,巡撫之名便由此來。巡撫本是臨時差遣,事畢銷差。延至清中,乃成定製,巡撫即成為,布、按之上的一省最高長官。總督形成為之類似,又稍有不同,篇幅有限就不展開說了。
道員的沿革變化,亦接近於督,撫變遷。清初,道員本是省府佈政,按察二司的佐官。為布,按二司,臨時性委派,代其巡視、監察地方州、府。故道員又有,監司、觀察之稱謂。至清乾隆時期,遂成定製。一省劃為數道,每道轄數府、州,這樣道員就演變成,府州之上的統轄一方的行政長官。慈禧的父親惠徵,就曾擔任過安徽的徽寧池廣太寧道,該道轄:徽州府,寧國府,池州府,太平府,廣德州,轄區幾佔全省的三分之一強。
定製後的道員,品銜為正四品,為此又將原為正四品的知府,降為從四品,此意為便於道員節制府,州官吏。
從四品的知府就相當於現在的地委書記,也就是說,慈禧父親這個道臺,是主管幾個地區市的行政長官,現在已經沒有這個相應的職務了。其行政級別大概相當於副省級。慈禧可以說是高幹之後。
。另外還有管理專項事務的道員,如管鹽政的巡鹽道,新官制後巡警道等等,這些就相當晚近的廳長。
回覆列表
根據清代的官階制度:道員(道臺)是省(巡撫、總督)與府(知府)之間的地方長官清初的道員官階不定,乾隆十八年(1753年),道員一律定為正四品。清代各省設道員,或有專責,或作為布、按副使。專責者有督糧道或糧儲道,簡稱糧道 ;又有管河道和河工道,簡稱河道。官則有的單設,多數為兼任。其他如驛傳道,海關道,屯田道,茶馬道等,一般由當地同品級官兼道員。作為布、按副使,有分守道和分巡道。守道由布政使下的參政、參議發展而來,巡道是按察使下副使、僉事演變的結果。初設只轄一府,或數道同轄一府,後來有的統轄全省,有的分轄三四府之地。為此,守、巡二道由原來臨時性差使變為固定的地方長官。而且前此守道主管錢穀,巡道側重刑名,久之兩者各加兵備銜,所掌漸趨一致。
也就是說,清朝省級官員是總督和巡撫。總督管一省或多省軍政,也叫制臺,正二品。巡撫管一省軍政,也叫撫臺,從二品。巡撫下設三臺,藩臺是布政使,主管錢糧人事,臬臺是按察使,主管刑名,學臺是學政,主管文教和考試,正三品。藩臺臬臺學臺之下,知府之上就是道臺。
如果說布政使是省長,按察使是政法委書記,巡撫是省委書記的話,知府相當於地級市是市長。而道臺,介於省長和市長中間,有時是副省級行政首長,有時是副省級巡視員。
值得指出的是,清朝末年大量買官的商人買的就是候補道員,而道員是清廷最複雜混亂的職務,有的道員二品銜,和總督評級,但是沒什麼權力,也就能讓清廷多收點棺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