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河源微印象

    每個人對致良知理解都不徑相同,無論是個人的身心,家庭生活,還是事業,做人做事有底線有良知,本不費力,關鍵在於你心底有多大願力。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更真更善更美的自己,只需發現,不需改變。

    疫情期間如何致良知?

    這次疫情,對國家是一場大考,全社會的精力首先是解決疫情。在這過程中,我們都應儘自己一份力。如果你是房東,可以給租戶一些減免的機會;如果你是租戶,也為房東著想,大家都不容易。所以,在疫情時期時期,我們做到:要做好自己,連結好政府,站在善解人意的角度上,做好所有讓客戶安心的問題,這就是良知的體現。

    企業如何致良知?

    對於一個企業家,一個從業者而言,要激發自己心中的大我、大愛。當我們將大愛激發起來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企業要做良知企業,做產品要做良知產品,將每一個產品都用善心和良心去做。你會想著你的產品的使用者是你的朋友,你的家人,你的兄弟姐妹。那麼,你就不會做出低質量的產品和假冒偽劣產品。

    “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王陽明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 "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

  • 2 # 蘇青華

    良知就是心的呈現。致良知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就是以聖賢之心,實證聖賢之道,擁有聖賢之德,創立和成就聖賢之事。王陽明先生的致良知學說,就是告訴我們人生重大的秘密是心中擁有無盡寶藏,人生重大的戰略是建設自己的心靈品質。透過探究心的奧妙,以百千種方便路徑啟示我們: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 3 # 月亮林地的鵪鶉

    致良知就是憑良心,憑心而論該怎麼樣就怎麼樣。

    這種方式比較客觀,不是以主觀為依據,更加因地制宜。

    他是從外到內,就像裡面有臺超算,找出最合理的方式,然後做出決定。

    良是良心,知是知道。

  • 4 # 戀曲人

    良知是“物”,也就是陽明先生格“物”中的那個“物”。不可以把它等同於格“竹子”之類的理解,它是精神層面的寄託,或者叫境界。

  • 5 # 桂花甜書舍

    良知就是我心中的天理,能分辨是非善惡。天理就是有良知的大多數人對一個道理達成的共識。王陽明龍場悟道最終得道的根本就是他弄懂了:一切良知、天理都在我心,不需外求。格物致知的格是正的意思,物就是事,致知就是從內心良知探尋解決的辦法。然後必然知行合一,因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致良知就是用良知去為人處世。

    同時,每個人的良知都會被物慾、私慾遮蔽,想要獲得完全的良知,就要把物慾私慾祛除。存天理去人慾,就是要把沾染到天理上的塵埃擦拭,讓它恢復本來面目。存天理自然就是去人慾,一個人只要恢復內心天理,內心必然強大。正所謂: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善惡在你心中,遵循天理即為善,為氣所動即為惡,心所安處就是良知。

    最後,只有讓自己良知正常工作,就能做到定靜安慮得。修養自身在於端正心智。同時,要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人非要經歷一番不同平時的劫難才能脫胎換骨,成為真正能解決問題的人。練事的最終目的是練心,心外無物,心外無事。此心不動,隨機而動。大事可成矣!

  • 6 # 吾是四五六

    良知是“物”也就是陽明先生格”物”中的那個”物”不可以把它等同於格”竹子”之婁的理解,它是精神層面的寄託,或者叫境界。

  • 7 # 神一般的奇男子

    良知就是一個人處世做人的行為準則和標杆。王明陽的良知說白了就是一種精神理念,就像我們現在的弘揚的科學發展觀,八榮八恥等核心價值觀差不多。

  • 8 # 紫天雲

    陽明心學的核心是“致良知”、“知行合一”,這裡的“良知”,指的是“至善本心”,是每個人生來就具備的,根本不需要向外界去尋求。

    01 什麼是“至善本心”

    王陽明的《大學問》指出:“見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惻隱之心焉”。

    也就是說,看到嬰兒掉到井裡去,就會擔憂恐懼、同情不已,這是每個人生來具備的至善之“本心”,也就是“良知”。

    這也就是陽明後學、明代思想家李贄所說的“童心”:“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童心說》)

    既然人人具備至善之“本心”,也就是說人人生來都具備“良知”,但為什麼還會有聖人和凡人、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呢?

    對此,王陽明是這樣解釋的:“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焉。若夫間形骸而分爾我者,小人矣。……是故苟無私慾之蔽,則雖小人之心,而其一體之仁,猶大人也。一有私慾之蔽,則雖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猶小人矣。故夫為大人之學者,亦惟去其私慾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復其天地萬物一體之本然而已耳;非能於本體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大學問》)

    也就是說,聖人和凡人、君子和小人,區別只在於至善之“本心”是否被私慾障蔽,如果至善之“本心”被私慾障蔽了,那就是凡人、小人;如果心地無私、廓然大公,那就是聖人、君子。

    02 如何“致良知”

    王陽明認為:“人心是天淵,無所不賅。原是一個天,只為私慾障礙,則天之本體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將此障礙窒塞,一齊去盡,則本體已復,便是天淵了。”(《傳習錄》)

    意思是說,人心是高天和深淵,無所不包。本來只是一個天,但因為私慾障蔽,則天之本體、心之靈明就被矇蔽了。如今時時教人致良知,將私慾障蔽清除乾淨,則心之靈明便可臻於靈覺不昧、粹然至善之境。而這一過程,既是致良知的過程,也是知行合一的過程。

    因此,“致良知”,從根本上來講,就是要去除私慾之蔽,彰顯吾心本有的粹然至善之良知,從思想道德修養上達到天地萬物一體之仁的至善境界,這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氣功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