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孚鑑

    花雲,字時澤,他是明朝功臣,為淮西二十四將之一。其身高七尺,面貌偉岸,英勇善戰、力氣過人。

    花雲追隨朱元璋後,朱元璋就讓他帶兵攻城拔寨,其兵鋒所指,每戰必克。有一次朱元璋讓他去寧國,當時部隊陷入山中長達八天,賊盜們阻攔道路,花雲就拿著兵器拼殺,殺了成百上千的敵人,他自己卻沒有身中一箭。

    後來陳友諒和朱元璋爭鋒,陳友諒帶領船師舟隊來攻,花雲和朱文遜等人迎戰,朱文遜戰死後,花雲繼續死戰,陳軍雖然來勢洶洶,但卻強攻三日還是不能攻下。直到之後陳軍趁著漲潮,陳友諒的大船才攻進城。城被攻破後,花雲被擒。

    被擒後的花雲不願投降,並大罵陳友諒,於是就被陳友諒下令亂箭射死,當時他三十九歲。後來朱元璋稱吳王,追封花云為東丘郡侯,並立忠臣祠祭祀。

    那花雲被擒,大罵陳友諒被亂箭射死,他的妻兒結局如何呢?

    花雲的妻子郜氏,在花雲和陳友諒大軍交戰的緊急時候,她帶著她三歲的孩子對身邊侍女孫氏說“此城若破,夫君必定會死,我也不會獨活,但卻不能讓花家無後,希望你好好的撫養這個孩子”。

    果然,後來城破,花雲被擒,其妻郜氏料花雲必以死報主,於是她就投水而死。而她的侍女孫氏則帶著花雲的孩子逃出了城外。

    當然,孫氏帶著花雲的孩子逃走,也並不是一帆風順,她曾被掠到九江,也曾在渡江的時候被丟棄在江中。不過好在她千辛萬苦終於來到朱元璋所在的地盤。

    孫氏抱著孩子去見朱元璋,並把孩子的身份說了,朱元璋就說“這是將軍的後代”,於是就賜孩子名為花煒,同時還收為撫養。花煒後來還做了太平知府。到了明世宗時期,花雲的五世孫則向皇帝請求,追贈郜氏為貞烈夫人,孫氏為安人,並修建祠堂祭祀。

  • 2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朱元璋和陳友諒的大戰中,陳友諒兵強馬壯,大軍來犯。當時朱元璋讓大將花雲鎮守當塗。不過最終,花雲把當塗丟了,花雲也戰死了。但是,就算花雲把當塗丟了,朱元璋對他也非常敬重,對他大加讚賞。建國後,把花雲追封為東丘郡侯,立忠臣祠祭祀他。這是怎麼回事呢?

    (花雲)

    實際上,朱元璋之所以在和陳友諒的大戰中,兵力明顯居於弱勢,最終還能全殲陳友諒。除了他的戰略戰術得當以外,更重要的,就是朱元璋還有一大批忠勇善戰的將領。而花雲,就是朱元璋最忠勇善戰的將領之一。

    花雲是朱元璋的淮西二十四將之一,早年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他非常勇敢,對朱元璋也非常忠誠,多次把朱元璋從危險的境地救出來,朱元璋把他提拔為自己的禁軍總管。這也就顯示出朱元璋對花雲的高度信任和肯定。

    後來,當朱元璋和陳友諒對峙的時候,朱元璋派花雲作為樞密使,和當塗的知府許璦一同鎮守當塗。

    很快,陳友諒的大軍就已經蜂擁而來,把當塗團團圍住。陳友諒不但人多,更厲害的,他還有數不清的樓船。那些船在大江之中,如同樓房一樣高,陣勢相當嚇人。而當塗城裡當時只有三千人。許璦把城中的父老找來商量對策。花雲說,這有什麼可商量的呢?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們只有積極備戰,與城共存亡。

    許璦也知道花雲說得有道理,於是對花雲說,一切都仰仗花將軍了!

    花雲組織城中軍隊和百姓,與陳友諒的軍隊大戰了三天三夜,城中士兵死傷了一大半。可這時候,又遇到了江水暴漲,城牆一下就矮了幾尺。而陳友諒又把大石頭放在船尾,使得船頭翹了起來。這樣一來,船頭就與城牆一樣高了,於是陳友諒就率軍衝進城裡。

    (陳友諒)

    這時候,花雲知道,城破了,他將與城共存亡。於是,他手提大刀前後衝殺,結果被敵軍捉住,送到陳友諒面前。陳友諒勸他投降,誰知他不但不投降,反而衝陳友諒大罵,而且又掙脫了繩子,朝陳友諒衝去。陳友諒嚇慌了,命令士兵蜂擁而上。最終,陳友諒計程車兵打破了花雲的頭,才將他捉住,綁在船的桅杆上。陳友諒不敢再勸花雲投降了,也沒人敢上前殺他,最後陳友諒命令士兵用亂箭把花雲射死。

    花雲戰死後,花雲的妻子郜氏把自己三歲的孩子託付給丫環孫氏,讓她好好照顧自己的兒子,然後也投水自盡,隨自己的丈夫而去了。

    孫氏帶著花雲的兒子隨著逃難的人群,衝出城外,到達九江,投奔了一個漁家。把身上值錢的東西都拿下來,送給漁家,請求他們收留花雲的兒子。

    後來,等到朱元璋打回來,重新收復失地,打退陳友諒的軍隊以後,孫氏又去那個漁家,悄悄偷出花雲的兒子,準備給朱元璋送去。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當他們乘船渡河的時候,遇到陳友諒的敗軍燒殺搶劫。結果這條船被亂軍搶走了,船上的人全部被亂軍扔進江中,自生自滅。而孫氏幸好在江中找到了一塊漂浮的木頭,才終於沒有被淹死。她抱著花雲的兒子,在漂浮的木頭上過了七天七夜。餓了的時候,孫氏就靠剝蓮子給這個可憐的三歲孩子吃,終於得以不死,熬了過來。

    (朱元璋)

    孫氏就這個帶著這個三歲的孩子,又過了一年,終於才見到了朱元璋。

    當孫氏把花雲的孩子抱到朱元璋面前的時候,孫氏忍不住跪在地上,大哭起來。朱元璋把這個孩子抱在懷裡,也跟著一起哭起來。感嘆地說:“將種也!”於是給孩子取了一個名字叫花煒,對他進行細心的照顧和培養。

    後來,這個孩子長大以後,朱元璋任命他擔任太平知府,鎮守他父親曾經用鮮血保護過的城市。

    到了明世宗的時候,花雲的五世孫向朝廷申請,也應該給予花雲的節烈妻子郜氏封賞。明世宗感嘆花雲一家的忠烈,封郜氏為貞烈夫人。

    花雲一家人忠勇節烈的事蹟,不但得到了朱元璋的肯定,得到了朝廷的嘉獎,在民間也得到了大家的頌揚。當塗當地的老百姓,還專門修建了“忠烈祠”祭拜花雲,同時還把花雲的事蹟編成歌謠,在孩子中普及傳唱。

    (參考資料:《明史》《明太祖實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週練出流利的英語最快用什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