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知憶媽媽
-
2 # 一笑樓123
自私!小時候得大人的紅包,吃父母的,穿父母的。長大有工作了,要信小輩發紅包,要給家人買禮品,要花很多的錢!這是實話。
-
3 # 遇見小良vlog
小時候無憂無慮的,覺得過年,有新衣服穿,有雞鴨魚肉吃,可以放鞭炮,有壓歲錢拿。長大後,有生活的壓力,精神上的壓力,現在過年都形成了攀比風,現在過年都是花錢的,要花幾萬塊,平時辛辛苦苦掙的錢,過年一下子就花光了,心疼啊。還有的單身的覺得過年回家,沒面子,不好意思回家過年,擔心給人瞧不起!
-
4 # 游泳的魚兒
小時候無憂無慮,過年走親戚拜年就是吃、玩。現在長大了,先不說花錢送禮、包紅包,就是來自親友們發自靈魂的拷問,也是夠讓人沮喪的,例如:結婚了嗎?找物件了嗎?生孩子了沒?甚至直接的,一個月掙多少錢?
-
5 # 小麗在武漢
小時候只知道過年會放假,可以天天收紅包吃好吃的,長大以後所有的紅包要自己發,所有的年貨要自己準備,所有的人情關係也是自己來操心!
-
6 # 小美的幼教生活日記
小時候的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俗語就是小孩盼過年,螞蝗盼插田,還不是因為過年了有好吃的,又有新衣服穿!還不用幹農活了,我記的那時的我們,家裡窮,兄弟姐妹四個,父母又沒有文化,根本沒有經濟來源,一年到頭只有靠餵養倆頭豬,而所有的開支都是靠這倆頭豬的,穿新衣服的確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有一套新衣服穿,那一套新衣服要穿將近一年,更有一句這樣的俗語說那時的我們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說的有點誇張怎麼也穿不了九年的,但是的的確確要穿的顏色分不出了,補的不能再補了,才舍的拿來給媽媽拆了納千層底的鞋底,做棉鞋給我們穿,那一個冬天腳就不冷了。
現在的我們慢慢長大,也為人父母,當自己為人父母的時候才懂得為什麼當父母的人都起的那麼早,都不會賴床的,原來叫醒他們的不是鬧鐘!而是責任與擔當!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我們這些上有老下有小的,自己也有點老的人了,真的是害怕過年了,一個字“累”,忙著辦年貨呢!殺豬窄羊,做這做那,忙的暈頭轉向,倆個字“花錢”,一年到頭好不容易回來一趟,那不風光一下,所有行頭你不要備一下下?那現在哪樣不是要錢來打發的?風光了十幾天之後,不是又要各奔東西為來年做準備了,此時的我們錢包已是囊中羞澀,還要準備鉅款給小孩繳納學費呢?過了一個年就要勒緊褲腰帶過幾個月的苦日子了!這樣的情景你是否有同感呢?有同感的雙擊不過話又說回來,年年難過年年過,有錢沒錢還是回家過年。
-
7 # 梓心and生活永珍
1.小時候盼著過年,是因為到了過年的時候就一家團圓,樂鬧,也可以收到很紅包了
2.長大了怕過年,如果是我,需要應酬,有一點怕
3.有時候事情多了身不由己
-
8 # 古靈精怪的怪怪
哎呀,咋個我一樣呢。在我小時候北京呢,過春節年味挺濃的,可以穿新衣服,可以拿壓歲錢,可以放炮,可以熬夜,可以逛廟會吃好吃的,買好玩的。但現在長大了,也越來越沒意思了。
新衣服不見得春節才穿,天天都能穿
壓歲錢不是人家給我,是我給人家
放炮竹,在北京五環以內是要限時的
熬夜看春晚,我依然老了堅持不住了
北京廟會不逛也罷,人多地髒東西貴
-
9 # 模擬遊戲清少
一年又一年,增長的是年齡,改變的是容顏。
忘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過年”早已不再是一個讓人聽了會興奮期待的詞彙,它好像變成了一種負擔,一個讓人不想面對的詞語。
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但是過年時的儀式感卻越來越淡,期待值也越來越低。
就像有人說的:“小時候過年缺的是年貨,現在過年缺的是年味兒”。
小時候的我們,總是期待著放寒假,因為只要放寒假,過年就離我們不遠了!
進了寒冬臘月,年味兒就越來越濃了。
作為北方的孩子,我們格外重視過年,特別是在東北還有這樣一首民謠: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初二初三滿街走。這可謂是覆蓋了過年的大部分年俗。
終於熬到了年三十兒,我們早早就爬起了床。
小時候總是不知疲倦,只要到了過年,什麼煩心事兒都煙消雲散了。趕緊去衣櫃裡穿上那件挑選了很久的新衣裳,紅豔豔的,喜慶得很。
過年好像是一種“神藥”,能治癒一切不快樂,現在這種藥好像花多少錢都買不到了。
年夜飯的籌備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根本不用思考做什麼,因為選單早已貼在了緊靠灶臺的牆上。
現在呢,年夜飯好像沒有那麼重要了。
隨便在飯店訂上一桌,吃完就結束了。缺少了家人全員參與制作的年夜飯好像總是少了一種特殊的味道。
小時候過年的娛樂方式也是花樣繁多。
打麻將可謂是最傳統的一種。不是為了贏多少錢,只是享受遊戲時的氣氛。有的時候一打就是一夜,從不覺疲憊。
而如今,人手一部手機,低著頭過完了整個年。我們的喜怒哀樂只存在於手機裡,早已忘了分享和陪伴的樂趣。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我在你身邊,你卻在玩手機。”這聽起來像一句玩笑話,可是它卻實實在在的扎著我的心。
小時候,過年最期待的要數收到壓歲錢了。不管紅包裡是多少錢都無比開心,但總是害怕突然聽到媽媽說“壓歲錢我幫你收著”這句話了。
就這樣,小時候的壓歲錢大都不知了去向。一瞬間從“大富豪”又變成了“小平民”,即便如此,也依然喜歡過年。
現在電子支付如此方便,一個紅包發過來,媽媽再也不能“騙”我的壓歲錢了,但同時也少了一份“被騙”的樂趣。
我們就這樣一天天長大,匆忙的腳步早已停不下。
小時候總愛幻想什麼時候能夠長大,總覺得長大後快樂會增多,幸福會放大。
殊不知現在已經是大學生的我們有一天也會懷念過去,懷念當初單純的小美好。
長大後害怕過年,怕過去的一年空空如也,只剩遺憾。怕看到父母兩鬢多出的那幾根白髮,而我卻不能小時候一樣每天圍在他們身邊。怕自己又長了一歲,孤單又多了一層。
小時候常掛在嘴邊的“我愛你”卻很難再說出口。時常想逃離現在的境遇,回到小時候的自己,又彷彿聽到有人在說“想要的真多”。
年年都在唱的難忘今宵,卻始終唱不回童年的味道。在這個物質豐盈的社會里我們早已丟失了當年的自己。
不求回到從前的自己,只願每個春節都能成為你的獨家記憶!
-
10 # 安玲生活日記
小時候,平時都沒什麼好吃的,新衣服,只有過年才有的,天天盼著過年,而且還有紅包拿。長大瞭然後就各種花銷,各種攀比,甚至沒錢都不敢回家,回家就一大筆花銷,以前小時候不用想事情,現在長大了自己卻沒那麼喜歡了
-
11 # 張健坤
小時候盼過年是因為小時候無憂無慮的,過年可以得到許多東西,比如說新衣服啊,壓歲錢啊等,還可以在大人忙碌的時候休息一下陪著自己玩。長大了就不一樣了,長大了就要扛起家庭的責任了,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壓力,經濟的壓力都落到肩上了,所以有些害怕也很正常。
-
12 # 薇爸百家談
1、怕熱鬧,感覺自己的生活節奏被打破了。
2、怕攀比,總有一些厲害的可視為人生奮鬥目標的親朋好友刺痛你脆弱的小心臟。
3、怕花錢,過年紅包你送我,我送你的,但最後算總帳總是吃虧了。
4、怕問答,總有一兩個人問你一些難堪的問題讓你很不爽
5、怕作假,有些人你明明很討厭她,但她是長輩你還得表現出禮貌的樣子
-
13 # 怡情76468248
一是心理壓力:工作和家庭生活處於不能自傲的境界,怕親戚和朋友看不起;
二是經濟壓力:來回一趟開銷很大,除來往車費和孝敬父母的費用外,還要給親戚朋友送禮物和紅包,額外開支很大,給少了人還怕得罪人;
三是應酬很累,不僅要陪人吃飯喝酒,還要陪打牌聚會,時間不由你安排。
-
14 # 後灣院子
轉眼又過年了,日子彈指一揮間,小時候過年最快樂的日子,有新衣服穿,還有好吃的好玩的還有壓歲錢,不幹活還不會遭罵,那日子過得是要有多舒坦就有多舒坦… …
可是等到長大後,讀完書、找工作、找物件、買房子、買車子一大堆的事情,也就有了一大堆的煩惱… …過年了,本來的閤家團聚,開開心心的日子,可是現在回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概括了一下,主要還是有以下幾個原因:
1 很多人進城務工,然後在城裡買了房,老家也沒有什麼人了,一家大小都在城裡住著,回家也就失去團聚的意義的了,所以這一部分人也就不願意回家了;
2很多在外打工的人,一年下來,除去吃的用的花費的,剩不了幾個錢,回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回到老家還得給長輩,小輩紅包,現在紅包是越來越大,給回家的人帶來了一定的經濟壓力。沒找到錢,與其回家難堪,還不如不回家。所以有的人寧願把回家的念頭藏在心裡,也不願意回家。
3現在生活好了,年味越來越淡了,盼望過年吃好的穿好的日一去不復返了。現在新衣可以經常穿,好吃的天天可以吃,那還回家幹什麼呢?
4現在農村攀比心裡還比較重,是開車回家?還是坐車回家?哪家的車又比較高檔?哪家的媳婦俊俏?哪家的女婿是帥哥?哪個回家又怎麼的怎麼的,反正一個村,一個組就那麼大,大家都認識,這樣無形中就給混得不怎麼好的人一個心理壓力,近鄉情怯就是這個道理。
5過年假期也不是很長,除外打工的回一次家,舟車勞頓不說,還經常買不到車票,雖然現在有長途客車、火車,就是飛機,高鐵也很發達了,但還是架不住人多啊 ,經常一票難求,回家也就成了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了。
回覆列表
小的時候過年會有新衣服穿啊,有很多好吃的。長大之後覺得應該是攀比風太嚴重了。壓力大的很怕沒有其他人混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