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小迷糊2
-
2 # 斷舍離
要求孩子做到的,你做到了嗎?01
儘管還沒孩子,但我一直願意跟小孩子接觸,喜歡跟他們玩,在玩的過程中試著觀察他們,理解他們。
這頗有點農耕社會的小民心理,自己家想置辦個什麼物件,先上鄰居家掃聽掃聽,圍著物件翻來覆去看看,問問客戶體驗,最好再能試用一下,才好安心去買。
當然,我的目的不限於此。我更想試圖解答自己心中的一些困惑:我見過太多父母口中不聽話的孩子,也見過同樣數量孩子眼裡粗暴專橫的父母。單獨來看,這些父母沒有一個不是一心撲在孩子身上,為他們操碎了心。這些孩子也沒有一個不是聰明伶俐,對世界充滿著好奇和探索。
可奇怪的是,一旦配對,放入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模式中,事情就起了變化,像出了狀況的化學實驗,發現失控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它進行下去。
本該親密無間,卻互相不滿。本該相親相愛,卻互相傷害。本該共同成長,卻漸行漸遠。隨著年齡增長,彼此間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父母心裡一肚子苦水,花費這麼多心血和金錢,把孩子養成了處處作對的仇人。孩子同樣委屈,天天活在高壓政策下,被呼來喚去,沒有自由,一點也不快樂。
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換句話說,如果問題的出現是環環相扣的,第一環又是什麼?
02以前,我對孩子的教育問題發表一點淺薄看法時,經常會有做了父母的朋友欲言又止:你又沒有孩子……
我明白,他的意思是,你沒有親身經歷,親自參與,就沒有發言權。就像只有馬雲王健林才有資格大談成功之道,普通人嘴裡講出同樣的話語就顯得輕浮荒謬,毫無半點可信。
這話乍一聽起來沒錯,但細細一想,可以歸結到這樣一種邏輯:人人生而不同,沒有兩個人的人生軌跡能夠完全重合,所以,你不是我,你又怎能談論我,給我建議?
那麼問題來了,持有這種觀點的父母不妨可以問問自己,你又不是孩子本人,又憑什麼能全面指導甚至干涉孩子的成長髮育呢?僅僅因為孩子是自己生的,擁有產權嗎?
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會搖著頭說,當然不是。我們生孩子是因為愛,撫養他、教育他也是因為愛。
這就對了,我談點看法也是因為愛呀。
03藉著這愉快氣氛的熱乎勁兒,我們不妨再達成一個共識: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分歧很快又來了。這些老師一般會分為兩大派別,一類是理論派,一類是行動派,而且前者的人數往往更多。
理論派的特點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做不到。
比如,下班回家,吃過晚飯,覺得自己工作一天好辛苦,癱在沙發上刷手機,約幾個人打麻將,開啟電視追劇,然後對孩子大喊一聲:快去好好學習!孩子會怎麼想呢?我上學一天也蠻辛苦,也想娛樂放鬆一下。再說了,你都不學習,憑什麼要求我?
對父母產生懷疑的想法一旦在孩子心中建立,問題就接踵而至。
而行動派呢,深知一個行動勝過一筐語言,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說得少,做得多。相比言傳,更重身教。
父母總是喜歡學習,有時間就拿起書,電視很少看,遊戲很少玩,那麼,在孩子的潛意識裡,讀書學習就會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同小動物的印隨行為,從模仿開始,喜歡才會變為可能。
04以上並不是空洞的理論,感謝上天,賜給我2個外甥和1個外甥女,讓我有了本文最具說服力的論據。雖然樣本太小,但足夠精確。
2個外甥是一對雙胞胎,今年9歲,讀四年級,最大的興趣是玩電腦遊戲。去他們家,兩人很開心地邀請我一起玩,並自豪地向我展示他們的精湛技術。在一款線上射擊網遊中,大外甥的盲狙技術讓我印象深刻。我以前也玩過類似《CS》的射擊遊戲,一直很羨慕會盲狙的隊友,自己苦練卻沒練成。沒想到,年僅9歲的外甥竟然練成了。由此不難推測,在玩電腦遊戲這件事上,他是多麼專注。
聯絡上下文,你一定能夠推測出,他們的興趣源起何處,沒錯,他們的爸爸平時就喜歡玩電腦遊戲。
再說說外甥女,7歲,二年級的小豆包。玩起媽媽的智慧手機那叫一個溜,會自拍,會看影片,會玩小遊戲。好不容易做完作業,入睡前,要求要在手機上再看一個影片才睡。於是,媽媽在電視前追劇,外甥女在手機上看影片,頗有點相安無事。
聊家常時,兩位姐姐說到孩子的教育問題,有些苦惱,也有些困惑,我安靜地聽她們傾訴完,輕輕地問了一句:要求孩子做到的,你做到了嗎?
回覆列表
不過分吧,每個父母都想孩子成為學霸,不過要用對方法,讓孩子學習的情況下,父母也要學習,作為一個榜樣去引導而不是去逼孩子學習,而父母玩手機,或者看娛樂節目。
孩子要看父母去主動學習,被動學習只會把學習當做任務,而不是真的想要去獲取知識,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