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品茶聽禪
-
2 # 品鑑世界的眼睛
土耳其是世界上地理位置最好的國家之一,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線歐亞的十字路口。
土耳其國土橫跨亞歐大陸,瀕臨黑海和地中海,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使土耳其控制著土耳其海峽。這獨特的地理位置讓土耳其有著無與倫比的交通樞紐作用。
土耳其亞歐大橋
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全長361公里。海峽兩岸國土皆由土耳其所掌控,是黑海對外聯絡的唯一通道,眾所周知,黑海沿岸有俄羅斯、烏克蘭、喬治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土耳其六國,土耳其海峽對於烏克蘭、保加利亞、喬治亞、羅馬尼亞來說的重要性如同是生命通道。俄羅斯雖然還有遠東的出海口,但是,南下地中海和印度洋的船舶必須從土耳其海峽經過。更況且俄羅斯赫赫有名的黑海艦隊就以黑海沿岸為母港,土耳其海峽的重要性對於俄羅斯來說同樣也是不言而喻的。
掐斷黑海海峽,黑海就是一淌死水
每年從土耳其海峽透過的船舶超過4萬以上,總噸位達到4億噸左右。黑海國家的進出口有70%都是透過土耳其海峽完成的。試想一下,如果土耳其掐斷土耳其海峽,對於黑海沿岸的國家那種損失無疑是無法估量的。甚至,整個世界貿易都會為之顫抖。
土耳其海峽
歷史上,土耳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一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土耳其是西亞、北非和南歐通往黑海的咽喉。如果非黑海沿岸國家的軍艦,在沒有得到土耳其政府允許的情況下,是被禁止透過土耳其海峽的。土耳其光這一條海峽就夠讓人羨慕嫉妒恨了。
土耳其領土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毗鄰,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連線,西部又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相接壤。從地理位置上看是連線歐亞的十字路口,憑藉著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重要性的因素,這也給土耳其在國際上創造了極為重要的話語權。
土耳其海峽
土耳其作為北約成員國之一,又是G20國集團的成員。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為發展中的新興經濟體,亦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佔據著得天獨厚的優越地理位置同時,近幾年也頻頻在國際舞臺展現自己的存在感,從塞普勒斯的紛爭,到敘利亞戰爭和剛剛結束的亞阿戰爭都有土耳其較為強勢的影子出現。這無疑是向世界宣稱,土耳其人偉大奧斯曼帝國夢一直沒有放棄!
END
-
3 # 世界人文通史
土耳其處在亞洲、歐洲的交界處,相當於是東西方文明的緩衝點。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在,土耳其的地理位置都十分重要。
正是由於土耳其人的祖先奧斯曼人控制了歐洲和亞洲的交接點,導致歐洲國家無法再透過陸地與東亞進行貿易往來,所以才促使西班牙、荷蘭、英國、義大利等國家發展海上貿易,並透過大西洋發現了北美洲、南美洲。
歷史上,土耳其人的祖先建立了歷史上的奧斯曼帝國,並消滅了“千年古國”拜占庭帝國,完全控制了小亞細亞半島。小亞細亞半島是亞洲西部向歐洲和地中海伸出的一個半島,北面是黑海,東面是海琴海,南面就是地中海,是連線著歐洲和亞洲的重要陸地通道。
從15世紀開始一直到19世紀為止,小亞細亞半島一直牢牢掌握在奧斯曼帝國的手中。土耳其人的祖先奧斯曼人佔領了東、西文明的交匯處,時間長達幾個世紀之久。
土耳其人從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世界歷史的程序,也導致歐洲國家們透過航海發展壯大,變成近代的帝國列強。在奧斯曼帝國興起之間,歐洲的商人一直是透過小亞細亞半島或者阿拉伯半島前往東亞。
古老的奧斯曼帝國興起以後,這條連線亞洲和歐洲的重要商道被完全控制在了奧斯曼人的手中。由於當時仍是冷兵器時代,所以西歐國家們均無法在陸地上戰勝奧斯曼帝國這個陸上的軍事大國,只能轉而經營各種海上貿易,從而產生了歐洲的大航海時代。
從地理位置上看,土耳其的小亞細亞半島包夾在黑海、地中海、愛琴海之間,與巴爾幹半島(南歐)隔著愛琴海相望。古時候,歐洲商人要麼透過寒冷的俄羅斯平原(莫斯科公國)進入亞洲,要麼就只能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控制的小亞細亞半島進入亞洲。
如果奧斯曼人不讓你過,那你就只能繞遠路,扼制了歐洲與亞洲的商業交流。
此外,土耳其的地理位置正處在基督教文明和伊斯蘭教文明的交匯處,是歷史上的兵家必爭之地。歐洲的十字軍東征時,小亞細亞半島是首當其衝的打擊地方。當阿拉伯文明擴張時,小亞細亞半島也是伊斯蘭的前線橋頭堡。
近代歷史上,歐洲國家憑藉工業革命紛紛成為世界列強,而古老封閉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逐漸落伍,完全不敵西方國家的堅船利炮,逐漸喪失了大量的領土。
尤其是俄羅斯帝國,簡直成了奧斯曼帝國的“催命符”,打得奧斯曼人喘不過氣來。在奧斯曼帝國滅亡之前,已經丟掉了北非、南歐、西亞的大片領土,最後僅剩下小亞細亞半島和周邊的精銳地區。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土耳其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僅僅繼承了奧斯曼帝國剩下的一小部分核心領土,但依然處在亞歐文明的交界處,牢牢掌握著小亞細亞半島。時至今日,土耳其依然憑藉自己的地理優勢和法國、希臘、俄羅斯周旋,時不時還介入地區爭端。
土耳其海峽是連線解地中海和黑海的唯一通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中國商人徐增平從烏克蘭購回瓦良格號航母(遼寧艦)時,曾經僱傭拖船經過土耳其海峽,結果遭到土耳其海軍的攔截。土耳其方面獅子大開口,藉機勒索中國,導致遼寧艦最後不得不返回黑海造船廠,未能透過土耳其海峽。
後來經過一年多的談判,土耳其在撈夠了好處之後才讓海軍放行這艘船。瓦良格號航母是前蘇聯的第三代載機巡洋艦(航母)、庫茲涅佐夫級的第二號艦,在蘇聯解體時只完成了不到70%。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的黑海造船廠獲得了這艘半成品航母,把裡面的電子裝置拆空出售,然後把空殼子賣了。這艘航母,後來就是赫赫有名的遼寧艦。
由於當年遼寧艦回國時,必須經過土耳其海峽,所以被土耳其當局攔截了一年多之久。多虧中國的積極交涉以及希臘出面擔保等問題,遼寧艦才能成功透過土耳其海峽,不過耗時太久,耗費了大量的資源。這條著名的土耳其海峽是黑海與地中海之間的唯一海上通道,不走這裡就無法運回遼寧艦的船殼,當年的艱辛也就可想而知。
-
4 # 前程說歷史
土耳其的地理位置並不好!相反處於夾縫中的土耳其也是夠苦逼的!
通常一說到土耳其,我們會想到:地跨亞歐兩洲、扼守黑海海峽、是連線亞歐非三大洲的陸路咽喉等等;誠然,地理優勢確實比較突出,但是,這樣的地理位置也使生活在這個國家的人民在歷史上付出了及其慘重的代價;所以對於一個不太強大的土耳其來說這並不是好事!
歷史上以伊斯坦布林(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羅馬、東羅馬(拜占庭)、奧斯曼帝國都是呈X型擴張,立足伊斯坦布林便於將黑海和地中海納入帝國內湖,同樣只要掐住伊斯坦布林,帝國就會頃刻間瓦解!
現代土耳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從建國的那一刻起,安納托利亞就是土耳其的歸宿而伊斯坦布林只是帝國主義列強爪子下的肥肉,從安全形度而言,伊斯坦布林優越的地理位置反而成了土耳其國家最大的安全隱患,接下來安納托利亞上的安卡拉就成為土耳其首都,標誌著土耳其國家屬性從歐洲政權轉向亞洲國家,儘管土耳其以歐洲文明自居,但突厥裔和伊斯蘭的雙重民族身份很難被歐洲所接納!
從奧斯曼光環褪去下來的除了大國雄心,只剩下憋屈和無奈!歷史上最讓土耳其反感的是俄羅斯人,雖然現在依然反感,但不可否認,縱觀歷史沒有強大的俄華人,土耳其地緣價值一文不值;或者說黑海出海口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有不同意識形態的對立。如果俄羅斯不是黑海國家、如果黑海國家都屬於西方陣營,如果黑海都是像喬治亞和保加利亞這樣的小國,那麼土耳其地理位置或許就沒那麼好了,至少在戰略層面!所以在大國勢力禁錮下的土耳其一方面想壓制俄華人,另一方面又不希望俄華人徹底被打垮,著實矛盾!
土俄歷史恩怨,大家都很熟悉,我們今天主要來說說另一個讓土耳其地理位置大打折扣的國家—希臘!
土耳其與希臘:一說到土耳其的世仇,我們常常想到俄羅斯;被俄羅斯狂揍的土耳其,其實還有一個國家讓自己如鯁在喉!
希臘與土耳其的矛盾比俄羅斯人更久遠,早在羅馬帝國時期,受古希臘文明的影響,生活在巴爾幹半島和愛琴海地區的各民族都以東正教為信仰,羅馬帝國分裂後東正教成為東羅馬帝國的國教,雖說君士坦丁堡不是希臘人建立的,但參照希臘文明的東羅馬帝國和拜占庭的信仰與文化卻是希臘人為之振奮的榮耀,大國光環不僅僅屬於土耳其,也屬於希臘;然而當奧斯曼土耳其攻入君士坦丁堡的那一刻起,希臘人成為了伊斯蘭教統治下的異教徒,伴隨著清洗與壓迫,希臘人與土耳其人在長達四百多年的奧斯曼帝國曆史裡同床異夢;導致希臘人時刻為尋求獨立而奔走,經過長達十多年的獨立運動,希臘於1832年擺脫奧斯曼獨立;同時向搖搖欲墜的奧斯曼發起了反攻,截止1914年,經《倫敦和約》和俄、英、法等國的仲裁,希臘獲取了除意控區外所有的愛琴海島嶼和安納托利亞半島沿海的大部分地區,隨後的《色佛爾條約》和《洛桑條約》確立了土耳其疆界,土耳其除了近海的少量島嶼外,幾乎喪失了整個愛琴海,二戰後,意控區被希臘接管,至此希臘十一段國界線將土耳其擋在近海,因此土耳其在地中海被戲稱為守著海灘的國家!
愛琴海成為希臘“內海”,意味著掌控黑海咽喉的土耳其也成為甕中之鱉!土耳其為打破局面尋找地中海出口,在東地中海的塞普勒斯建立了北塞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將希臘裔的塞普勒斯共和國一分為二,然而多國勢力交織的塞普勒斯,並沒有使土耳其被困的局面有所改善!不管是干涉塞普勒斯也好,還是出兵利比亞也罷,都是不想受夾板氣!
如此悲催的地理位置和地緣環境,怎麼能說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好呢?恐怕就連土耳其人自己都覺得他們國家的位置太爛了,北有巨人俄羅斯、東有一心復仇的亞美尼亞和混亂的庫爾德地區、南有動盪的敘利亞和希土對陣的塞普勒斯、西有強勢的希臘,四面楚歌的土耳其實在想不出地理位置哪裡好?
-
5 # 雙樵
士耳其的地理有多好?這不是一般的好!士耳其佔據全部小亞細亞半島,面積七十多萬平方公里。從資源,宜居看,也無甚出奇。出奇的是戰略位置。一,小亞細亞為高源地形,對四周有居高臨下的威勢,。二,北部佔據黑海全部的南海岸,影射烏克蘭,俄羅斯。三,西部控制黑海與地中海之間的咽喉海峽,可封鎖黑海門戶,又可威脅巴爾幹諸國,南順地中海,與中東非洲相鄰望,遙控敘利亞,黎巴論。伊拉克。東連外高加索,延及伊朗,格魯及亞。亞美尼亞。可以說一國連三洲,居高震八方。
士耳其有利的位置造就了統治北非,阿拉伯,巴爾幹半島,外高加索,部分東歐的龐大奧斯漫帝國。既便是奧斯曼解體後的繼承者士耳其,依然佔據著歐,亞,非三洲要衝之地,世界戰略格局中得天獨厚。在北約的戰略中不可或缺。這也造成了士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敢於擊落俄戰機,入侵敘利亞,叫板美國,威脅北約的底氣所在。
-
6 # 廣雅君觀世界
謝謝誠邀答題。土耳其絕大部分領土位於亞洲,有一小塊土地及該國最大城市伊斯坦布林位於歐洲。土耳其亞洲部分緊靠中東諸國,有利於土耳其向中東輻射影響力。同時土耳其還位於黑海之濱,從黑海通往地中海的黑海海峽(土耳其海峽)掌控在土耳其手中。土耳其掌控黑海海峽,既可以使土耳其獲取巨大經濟利益,又能使土耳其佔據地利遏制從黑海北面南下的強國的擴張,又可以遏制從地中海方向企圖北進黑海的大國。但前提條件是土耳其必須有強大的國力。
土耳其有一小塊土地在歐洲,憑此地利優勢土耳其可以向東南歐國家輻射影響力,發展與東南歐國家的全面經濟合作。由於歷史上奧斯曼土耳其曾經統治過東南歐多國,某些東南歐國家甚至成了穆斯林佔多數的國家(例如阿爾巴尼亞),土耳其發展與這些國家的密切交往,既可促進本國經濟發展;也可有利於土耳其與東南歐國家發展一體化經貿聯絡,進而增強土耳其與歐洲其他國家的深度交流。
土耳其還毗鄰高加索地區,由於該地區基本上是穆斯林佔多數的地區,土耳其可以憑其相對較強的經濟實力以及與該區域穆斯林民族在文化上的相近性與高加索地區的穆斯林區域加強合作、互通有無,實現雙邊共同發展。
-
7 # ruixuezhaofeng
“像一匹烈馬,從亞洲狂奔而來,一頭撞進歐洲大陸“,該國詩人這樣生動形象地描述了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及國土形狀。它一國跨兩洲,連線亞、非、歐,手牽巴爾幹、外高加索、中亞和中東四大敏感地區,土耳其地緣意義舉足輕重。
土耳其共和國位於亞洲至西,地跨亞、歐兩洲(3%的國土在歐洲),它地處小亞細亞半島,北、西、南三面分別瀕臨黑海、馬爾馬拉海、愛琴海和地中海,海岸線長約3500多公里。陸上邊境線長2648公里,西北部與希臘、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自北向南毗鄰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南部地中海以東陸地與敘利亞、伊拉克交界。
土全境78萬平方公里,國土長寬之比約為2.5:1。地勢東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沿海最低。
從地形看,高原、山地佔全國總面積80%,耕作區集中在沿海狹長平原、內陸谷地和南部與敘利亞接壤地帶。海拔800—1200米的安納托利亞高原是該國地形之主體,高原南北山脈環繞,東部是亞美尼亞高原,最東端大阿勒山海拔5165米,是土耳其最高峰。
按照地質構造和地形特徵,全境分為北部褶皺帶、中央板塊、南部褶皺帶和阿拉伯臺地四個區。以地理又可分為黑海、海峽、地中海、中安納托利亞和東安納托利亞等地區。該國地處地震多髮帶,尤以黑海地區和凡湖以北的東安納托利亞地區為甚。
土耳其座落於北溫帶,四季分明,氣候多樣,適合多種經濟作物的生長,被地理經濟學家稱為適合人類繁衍和發展的地理區域。由於沿海山脈的影響,呈現出不同的氣候特徵:地中海、愛琴海沿岸屬地中海式氣候,夏熱冬雨;安納托利亞高原腹地屬大陸性氣候,夏熱少雨,冬寒多雪;東部山區屬內陸山地氣候,夏熱乾旱,冬季寒冷。各區域年降水量差別較大,黑海東部沿海達2500毫米,安納托利亞腹地不足200毫米,地中海和東、南安納托利亞地區年均溫16℃,最寒冷的東部為9℃。
境內自然資源較豐富,蘊藏多種金屬、稀有金屬和非金屬礦脈,如硼、鉻、鐵、銅、鋁礬土、煤、硫、天然鹼、大理石、海泡石等,其中硼儲量佔全球65%,天然石和大理石儲量佔世界40%,品種產量均居世界第一,鉻礦儲量1億噸,居世界前列。石油、天然氣匱乏。境內河流多湍急,不利航行,且來水季節變化大,總體上水資源短缺,人均擁水量只有1430立方米。一半以上國土適於耕種,實際開墾佔國土的20%。
-
8 # 一森移民快訊
土耳其戰略位置優越,連線歐亞,連續多年世俗化執政理念,經濟發展非常不錯,土耳其也一直在努力脫亞入歐,抱團歐盟,但是一直沒能成功。近三年土耳其發展形勢不太樂觀,也在效仿南歐國家推投資移民政策,2018年9月18日開始,只要在土耳其購買價值25萬美金以上房產,或者在土耳其銀行存款50萬美金,就可以給投資人護照身份,房子三年後還可以出售,存款也是三年後可以取出。
-
9 # 走進伊拉克
土耳其是一個佔據獨特地理位置的國家,部分位於亞洲,部分位於歐洲。縱觀其歷史,它既是兩大洲之間的障礙又是橋樑。
土耳其位於巴爾幹、高加索、中東和東地中海的十字路口。就領土和人口而言,它是該區域較大的國家之一,其陸地面積比任何歐洲國家都大。包括小亞細亞的長方形半島,也被稱為安納托利亞,在東部,是一個有時被稱為亞美尼亞高地的山區的一部分。剩下的土耳其色雷斯位於歐洲最東南部,是一個曾經延伸到巴爾幹半島大部分地區的帝國的一小部分。
這個國家有一個南北延伸的範圍,從大約480到640公里。土耳其北部以黑海為界,東北部以喬治亞和亞美尼亞為界,東部以亞塞拜然和伊朗為界,東南部以伊拉克和敘利亞為界,西南部和西部以地中海和愛琴海為界,西北部以希臘和保加利亞為界。首都是安卡拉,最大的城市和海港是伊斯坦布林。
在總邊界長度約6440公里中,約四分之三是海洋性的,包括沿黑海、愛琴海和地中海的海岸線,以及連線黑海和愛琴海的狹長地帶。這些狹窄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統稱為土耳其海峽;土耳其對海峽的控制是其與其他國家關係的一個主要因素,而這些海峽是黑海的唯一出口。愛琴海沿岸的大多數島嶼是希臘的;只有哥克薩達島和博斯卡達島仍在土耳其的手中。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與希臘的海上邊界多次成為兩國爭端的根源。
土耳其是一個多山的國家,真正的低地僅限於沿海地區。大約四分之一的地表海拔在1200米以上,460米以下的不到五分之二。許多地方的山頂超過2300米,特別是在東部,土耳其最高的山峰阿拉拉特山,在靠近亞美尼亞和伊朗邊界的地方達到5165米。在東南部,烏魯多魯克峰高達4744米;儘管再往西,德米爾卡茲克峰3755米和艾多斯山3479米也是重要的山峰。陡坡在全國都很常見,平坦或緩坡的土地僅佔總面積的六分之一。這些地貌特徵影響到自然環境的其他方面,產生的氣候往往比土耳其緯度國家預期的要惡劣得多,並降低了農業用地的可用性和生產力。從結構上講,土耳其位於歐亞大陸地質年輕的褶皺山區內,在土耳其主要呈東西走向。土耳其地質複雜,沉積岩從古生代到第四紀不等,侵入體眾多,火山物質分佈廣泛。可確定四個主要區域:北部褶皺帶、南部褶皺帶、中部地塊和阿拉伯地臺。
-
10 # 大正看世界
土耳其的地理位置真是特別好,甚至說土耳其的良好的地緣位置讓土耳其這個國家贏得最大的國際資本。
目前在中東地區,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就以仗著土耳其的優勢的戰略地位,為土耳其謀得太多的好處。也是因為土耳其有那麼好的位置,美國和俄羅斯都不敢過於得罪土耳其,必須要與土耳其搞好關係。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土耳其是一個地跨歐亞兩大洲的國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
它的絕大部分領土是在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上,還有一小部分領土在巴爾幹半島上。土耳其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地緣政治的戰略意義,它是歐亞大陸連線的十字路口。
而且土耳其還正好卡在黑海到地中海的出口上,這可是俄羅斯南下中東的必經之路,若土耳其完全倒向美國,就可以阻擋俄羅斯的南下中東之路;反之,俄羅斯將在中東的行動非常順利,從而保障在中東地區的利益。
也是土耳其重要的地緣戰略位置,二戰後美國就是與土耳其結盟,並拉著土耳其加入北約組織,美國同時也與另一箇中東國家伊朗結盟。
美國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依託著土耳其和伊朗,一東一西,讓美國更容易的控制中東地區,也同時完全阻擋了蘇聯勢力的南下中東地區的步伐。
直至今日,土耳其已經和美國之間的關係已經貌合神離,特別在敘利亞問題上的分歧非常大,已經逐漸走上對立面。即便如此,美國也沒有拿土耳其怎麼樣?
就從最近土耳其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和平噴泉軍事行動),把美國在敘利亞的盟友庫爾的人打的丟盔卸甲,可以說是公開打美華人的臉。
然而美國最終只能派副總統彭斯過來與土耳其談判,還出賣了盟友庫爾的人的利益,把庫爾德人控制的敘利亞北部大片領土交給土耳其控制,與換取敘利亞局勢的平衡。
從上材料就可以看出,如果土耳其沒有那麼好的地緣戰略位置,它怎麼敢公然挑戰美國和俄羅斯兩個世界大國的利益。其實當年我們也吃過土耳其的虧,這個虧也是因為土耳其的特殊的地緣位置造成的,如果不是希臘及時出來給我們幫助,還真可能被土耳其訛上了。 -
11 # 趙凡丁201
〇土耳其的地理位置不算好,也不算壞。國土中部扼守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為黑海進入地中海必經通道(反之,也是地中海進入黑海咽喉通道)和平年代土耳其憑此戰略要地,在美丶俄2大國間走鋼絲,謀取自身利益。但在戰時,這裡是兵家必爭丶引火燒身丶烽火難息之地。歷史上沙皇俄國為爭奪出海口,與土耳其發生長期戰爭。再上溯歷史:十字軍東征時期,奧斯曼帝國與拜占庭帝國對抗時期,這裡也是敵對雙方爭奪的要衝。
〇土耳其國土分為亞洲及歐洲2部分。土耳其既想做亞洲國家,又想做歐洲國家。亞洲的事它要參予。歐洲的“光”它也要借。為此土耳其長期以來,堅持不怠地申請加入歐盟,許多歐洲國家認為它是信仰伊斯蘭教的西亞國家,不同意它加入歐盟。土耳其至今仍被關在歐盟的大門外。
-
12 # 熙熙光明
土耳其,突厥突厥,漢語讀來,幾乎相同。不過是自唐代始,被我強大中華戰敗後逐到西方去的突厥人在西方建立的一個國家而已。
地理位置也還不錯,一邊臨黑海,一邊臨地中海,還佔著黑海至地中海的一條通道兩個海峽。對俄羅斯黑海艦隊有封閉作用。
整體上看,土耳其周邊基本上無強國。唯一強國俄羅斯由於蘇聯解體而不再與土耳其接壤。實際上,自沙皇時代起幾百年間,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壓抑了俄羅斯向海擴張的宿願,俄土戰爭從未間斷。假以時日俄羅斯重新強大,必武力奪取黑海海峽。所以土耳其的地理優勢其實也是招災的優勢。所謂福兮禍所倚。
另一方面,去地中海方向均被希臘阻隔。希臘背後有強大歐盟支援,希土發生海上油田爭執時,法意等基督教歐盟國家一邊倒支援希臘,土耳其一個伊斯蘭國家是沒有什麼優勢而言的。
近期中國到土耳其的貨運中歐班列也巳通車,土耳其這個歐亞大陸橋樑也開始發揮陸上交通作同。
回覆列表
一個國家位置的好壞取決於該國家實力的強弱。
土耳其位於巴爾幹、高加索、中東和東地中海的十字路口,北靠黑海,南臨地中海,連線亞歐大陸。按說地理位置是不錯,可是由於多年來缺少英明政治家和雄才偉略的人物,國家實力一降再降,空有一手好牌打不出好的結果。
近幾十年來,虧得有美國成為世界霸主,扼住了俄羅斯和法、德、伊朗。否則,兩面臨海,又無縱深,反而成為易攻之地。
現總統埃爾多安也還算個人物。但是過於騎牆、滑頭,弄不好土耳其會被他拖入無休止的戰爭泥淖裡還不被世界各國真正同情和支援。
我個人預測,埃爾多安在敘利亞若不懸崖勒馬,一年之內土國必然內憂外患,其本人將會遭遇政變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