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鴿子看世界
-
2 # 震長
現在以民航飛機為例來回答這個問題。
各航空公司的航線油量,是根據執飛機型效能來確定的,包括飛行、籤派和配載等所使用的油量,這個資料是經過嚴格計算得出的結果,完全能夠滿足航班正常油量的需要。
不考慮經濟成本的話,對於機組而言,多加油意味著有著更遠的巡航,所以普遍認為多加油更有利於保障飛行安全。由此看來,飛機沒油的情況幾乎不會發生。
根據這個問題的假設,飛機在半空中沒油了,而民航飛機也沒有空中加油的設計,這就意味著飛機的發動機不能工作,最直接的影響是不能給飛機提供動力,飛機若沒有動力的話,那就會快速下降高度,可控狀態下的飄落,像樹葉一樣。
飛機在空中沒有航油的潛在危險還有一個,那就是飛機的導航系統,以及機艙裡的的空調系統和供電系統等,在備用電源耗完的情況下,飛機的尾翼、機翼、起落架等都不再可控,這時的飛機會像一塊重物快速下落,甚至翻滾,快速砸向地面。
-
3 # 老鷹航空
無論是軍用飛機還是民用飛機,如果空中飛行時發現沒有燃油了,那麼發動機就熄火了。發動機熄火,主發電機也就停止工作了,就連APU(輔助發電機)也沒法提供電力,那麼只能靠電池來供電,確保作業系統維持工作。
接下來,根據不同的機型,就會發生下面的幾種情況:
第一,對於固定翼飛機。
失去前進動力即意味著前飛的速度在快速下降,那麼根據升力公式(升力=動壓*機翼面積*升力係數)就會發現,升力也在快速下降,那麼在重力的作用下,飛機姿態就會自動的由水平調整到低頭俯衝,進入到俯衝滑翔狀態。這種狀態對於固定翼飛機而言是非常危險的動作,因為,在整個俯衝過程中,速度是不斷增加的,且如果姿態控制不好,飛機很容易在下降的同時進行橫滾,導致飛機發生翻轉。飛行員此時操作不當或者不及時,就會進入到失速尾旋。戰鬥機還好一些,畢竟機體結構結實,如果是民航客機,可能就空中解體了。此外,實在不行,軍用飛機的飛行員還可以跳傘。
第二,對於直升機,發動機熄火之後,旋翼就停止旋轉,但是在慣性的作用下,直升機機身還會呈現出相反方向旋轉的運動狀態,並且伴隨著高度快速下降,雖然不會像固定翼飛機那樣翻滾或者尾旋,但是墜機也是不可避免的。況且,直升機墜機的慘烈度要大的多,畢竟不好跳傘。
所以,總的來說,飛機一旦沒有燃油,後果會非常嚴重,正因為如此,所有飛機在確保正常飛行任務能夠完成的前提之下,都會注入一定比率的安全燃油,以確保飛行安全。
對於軍用飛機來說,某些時候還可以依賴於空中加油機提供的額外燃油,這樣就能夠有效避免出現這樣的問題。
OK,關於問題就回答到這裡吧。
-
4 # 山鄉逸夫
答:這種情況一般不會發生的,因航空公司會根據飛機的載荷和飛行距離會提供足夠的、有盈餘備用燃油的。除非在長途飛行中發生燃油洩漏事故,可是洩漏是需要持續時間的,現代飛機都有自動報警裝置,一旦報警漏油機長會透過無線電話請求在最近的機場降落。
回覆列表
這正是飛行員需要面對的緊急情況之一,其實這種情況還是挺“普通”的,而且通常算不上致命,要回答會發生什麼,還需要考慮其他因素,
大致說來有3種情況:
1) 沒油在飛行員的意料之內,而且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這還是很常見的,因為很多航空公司故意讓他們的飛機搭載飛行所需最低油量。他們這麼做有兩個主要原因:
¡ 搭載最低油量確保飛機在起飛時飛機質量達到最小,這樣可以確保油耗最低,因為飛機越重,油耗越大;
¡ 當到達目的地時,搭載最低油量的飛機可以請求緊急降落,這樣飛機就可以享有優先降落權,這樣你就可以免去因等待降落而繼續消耗汽油。
2) 飛行員沒有料到飛機會沒油,但飛機在緊急降落範圍內:當你因意外,比如飛機漏油,導致燃料提前用完,飛機會開始滑翔。這個其他的回覆者已經說過了,但有一個問題,滑翔是個技術活,你需要將你的螺旋槳放置在正確的位置,還需要監測風速和風向,從而採取正確的措施,確保摩擦力最小,這樣可以讓飛機在空中的滑翔時間儘可能長,爭取時間到達機場跑道。有些時候,也可能是靠近海洋或是河流,相對來說,靠近水域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你能到達地面跑道,那再好不過。但是,如果你飛機著陸的跑道質量或是長度並不符合你的飛機,那就有問題了,你的飛機很可能遭受其他損害,降落過程也不會太舒服,不過好在最終還是可以安全降落的。
3) 飛行員沒有料到飛機會沒油,也不在緊急降落的範圍內;或者因為飛行員浪費了太多時間,導致飛機錯過了緊急降落點:這種情況又分兩種可能性:
3.1) 飛行員已經意識到飛機已經沒油了:在這種情況下,它可以迅速決定接下來需要做什麼,需要採取什麼樣的步驟:是水上迫降呢?還是搜尋合適的陸地,嘗試緊急著陸?這種情況算是比較“好”的了,因為至少飛行員不會浪費太多時間,他會很快重啟飛機引擎,尋找解決的辦法。
3.2) 飛行員並沒有意識到飛機即將沒油:總的說來,這是最悲劇的情況,因為飛行員已經浪費了重啟引擎的寶貴時間,他們最終只剩僅有的幾個著陸選擇,但一般結果都不是太好。突尼西亞國際航空1153號航班事故就是如此。事故發生在2005年8月6日,當時飛機由義大利的巴里飛往突尼西亞的吉爾巴島。ATR 72和ATR 42採用相同的油量指示,可實際上ATR 42的油箱比ATR 72的小,因此ATR 42顯示的油量比實際油量多。結果,在飛行過程中,油用完了。在駕駛艙內,機長和副機長多次嘗試啟動引擎,但由於飛機油量已經耗盡,都沒有成功,可惜,當時的他們還並不知道引擎無法啟動的真正原因。等到他們發現,一切都已經晚了。正因為此次事故,ATR修改了他們的模型,ATR 42和ATR 72也長得不一樣了。
後來的調查顯示,如果飛行員能在飛機油量耗盡之初,立刻嘗試緊急降落,他們是有可能降落在巴勒莫機場的。
調查組檢查了引擎失效後的飛機。在發動機失靈後,飛行員必須開啟螺旋槳,減少螺旋槳葉的負擔,這樣飛機可以滑翔更遠的距離。儘管在空難之後,調查人員發現飛機螺旋槳是完全開啟的,但這並不是機組人員開啟的,因為他們當時正忙著重啟發動機。不僅如此,由於飛行員忙著啟動引擎,他們並沒能讓飛機以最適速度滑翔,也就沒能延長飛機的滑翔距離。
模擬結果顯示,如果操作得當,飛機以最適速度滑翔,在順風的幫助下,是趕得到巴勒莫機場的。兩名工作人員在法國以同樣的飛機,相同的起飛狀況做了模擬。透過開啟螺旋槳,減速至最適滑翔速度,一個在巴勒莫機場降落了,另一個則迫降在了離跑道一英里的地方。這和實際空難的區別就在於,模擬飛行員知道飛機發生了什麼,並及時採取了相應措施。相比之下,突尼西亞國際航空的機長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一開始並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只是一味地希望重啟發動機,卻不知道飛機已經沒油,一切努力都是徒勞。
在那架航班上,39名乘客中,16人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