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聽雨悟禪3
-
2 # poul羚羊飛渡
我認為黃巢是令人敬仰的大英雄,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來看一下,詞典上對於英雄的定義,主要有三重,第一重是詞義上的定義,指才能勇武過人的人;第二重是狹義上的定義,指無私忘我,不辭艱險,為人民利益而英勇奮鬥,令人欽佩的人,第三點是廣義上的定義,具有英雄品質的人。
而黃巢全部符合上述三重英雄的定義,所以我認為黃巢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
1.黃巢是英雄,因為他才能與勇武均過人黃巢生於鹽商家庭,善於騎射,勇武過人,黃巢起義從公元875年六月到公元884年六月十五日兵敗身死,都是親自領兵作戰,多次打敗唐廷的圍剿部隊。
黃巢的詩詞才能也一樣過人,其詩品雖然不高,但詩風甚雄,留下兩篇流傳千古,蓋過同時期唐朝末年的詩人,他們可沒有詩篇流傳。
題菊花 (黃巢少時作品)
颯颯西風滿院載,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賦菊花 (黃巢科舉不弟後所作)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2.黃巢是英雄,因為他無私忘我,不辭艱辛,為人民利益英雄奮鬥。
黃巢軍為了突破朝廷的圍剿,先後轉戰山東、河南、江蘇、安徽、廣州、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陝西諸省,以一己之力將革命的戰火之種,撒遍大半個中國,拉起了人民反抗地方藩鎮剝削、反抗中央封建唐朝剝削的序幕。
黃巢多次將身死置之度外,以解放唐朝人民為崇高的事業,最後雖然失敗了,但是其英雄奮鬥的身姿留在了人們的心中。
二十五年之後,他的衣缽繼承者朱溫,滅亡了唐朝,開啟了五代十國的新時代。
3.黃巢是英雄,因為他具有英雄品質。
黃巢生於公元820年,起兵之時為公元875年,這算黃巢已經55歲,在現代來說這都已經算是年過百半的老人不可能再從事什麼高強度高風險的工作,何況在唐代過了三十歲就可以自稱老夫的那個時期,黃巢如此高齡還扛起起義大旗,這不是為了夢想,是什麼?
公元880年,不拋棄不放棄的黃巢,經過五年艱苦卓絕的戰鬥,挺進了長安,把唐僖宗趕到了四川,建立起大齊政權,兌現了自己四十歲時的諾言“沖天香陣透長安”,這一年他已經60歲了,白髮蒼蒼,但是意氣風發。
自古成大事者有三,一為堅毅,二為沉謀,三為果敢。而黃巢就是這一者也,堅毅!
-
3 # 徐小仙說歷史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了解過,歷史上出現過一個國家,名字叫做大齊,而且還曾經因為這個國家的建立,當時的第一位帝王大赦天下。那麼,這位帝王為什麼會這樣做呢?其實這位帝王在很久之前只不過是一個普通人罷了,在他考上進士的時候,卻被當時的皇帝嫌棄太醜,於是他就起了謀反之心。多年來一直都在豐厚自己的羽翼,並且推翻了那位皇帝的統治,自己稱帝。
事情是這樣的,他的名字叫做黃巢,不知道你是不是瞭解過這個人。曾經我們都聽說過一句名言,那麼就是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這句名言講的就是黃巢曾經所發生過的事。那個時候,黃巢家裡一直都在做著賣鹽的生意,雖然說在當時而言這也是違法的,然而這確實是能夠暴富的生意。就這樣,黃氏一家都變成了富貴之家,而黃巢也是從小生活在這樣的家庭條件當中。
家裡人還特意給他找了一位先生來教給他文化課,他也是一個特別聰明的人,可沒有想到後來他卻沒能過進士是這個門檻。他總是想要靠進士,可是怎麼也考不上,一直到後來他考上了進士,那是唐僖宗一統天下的時候。他雖然考上了進士,就在他進入金鑾殿之後,他就有了謀反之心。因為,他雖然面見到了皇帝,皇帝卻嫌他長相醜陋,就直接說這個人不能要,把他趕走了。
於是,他明明有機會可以高中的,只是因為長相問題就被皇帝嫌棄,也失去了大好前程,因此他才懷恨在心,想著要推翻這位皇帝的統治。在那之後,他不僅繼續發展自己的生意,還結識了很多有實力的人。到了後來,他開始招兵買馬,就連一些地方的軍隊也都成為了他隊伍當中的人。這樣一直到了公元880年,他覺得自己已經有足夠的能力可以打敗當時的皇帝,他就直接推翻了唐朝的統治,也把之前嫌棄他的皇帝給趕走了。
在那之後,他就成立了大齊王國,而且他自己成為了一位皇帝。那個時候,唐僖宗正在路上逃跑,估計他應該特別的懊悔吧,如果他把這個人重用的話,就不會出現這樣的事。因為這名長相醜陋的男子,不僅推翻了他的統治,而且還害得他無家可歸,就連江山也丟掉了,真的是太可惡了。
不知道看到這種事情之後,你作何感想呢?
-
4 # 軒轅說文史
歷史教科書中對黃巢(820~884年)大多是這樣描述的,黃巢,唐曹州(山東曹縣)人。出身鹽商,積財聚眾,善於騎射,粗通筆墨,少有詩才,黃巢五歲時便會對詩,但成年後卻屢試不第。
黃巢是唐末農民起義的領袖人物,由於他的人格魅力和過人膽識,最終取代王仙芝而成為這場大起義的總領袖。
由他領導的這場大起義摧毀了唐懿宗以來,因皇室奢侈過度而導致賦稅沉重,黑暗腐朽的李唐王朝。打破了唐末因軍閥割據混戰,而導致的黑暗社會的僵死局面。
為社會由分裂向統一過渡準備了條件,從而推動了歷史繼續向前發展。王仙芝、黃巢,先後分別提出了以“平均”或“均平”的稱號,這正反映了農民痛恨貧富不均的根源。
這是對黃巢天使的一面的描述,那麼他魔鬼的一面有嗎?俗話說得好,瞭解一個人不能只聽他怎麼說,關鍵要看他怎麼做的。是的,太多的人是言不由衷的。
我們來看一下黃巢說了什麼又做了什麼,本人認為要從深處瞭解一個人說的和以後做的基本上相不相符,最好看他留下的文字,文字中以詩為最。
為什麼,不做過多解釋,詩言志,更多的是詩人自己內心志向的寫照。那麼黃巢留下了多少詩句呢?
據有關史書記載,他的一生只留下了五首詩,幾乎全部都是和菊花有關。《全唐詩》收錄了其中有代表性的三首。
讓我們從詩產生的時間順序來解讀一下,看他是否詩如其人。為什麼寫的多為菊花,詩文如下:
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載,
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與桃花一處開。
黃巢為什麼寫的多是菊花為主題的詩呢?唐末詩人林寬的《歌風臺》裡書寫了英雄豪傑的詩意人生:“蒿棘空存百尺基,酒酣曾唱大風詞。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盡解詩。”這是寫漢高祖劉邦曾作《大風歌》的。
是呀,古往今來,有多少“解詩”的英雄豪傑呀,自古英傑多寂寥,幾無知己也,唯詩哉!黃巢當是其中突出的一個。
菊花自古就是孤標傲世的高士、隱者精神的象徵。自晉陶淵明的飲酒(其五)中“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對菊花的讚賞,此後更多的文人對菊花賦予了推崇和孤傲的氣節。
這首題菊花詩應是黃巢在參加起義和應試之前寫的,菊花是一種經得起風霜考驗的植物。詩詞中對菊花的歌頌著實不少,但大多都是文人孤高精神的象徵。
但作者的這首詩是完全脫離出文人詩詞的窠臼,一反歷代詩人感懷悲秋之氣,賦之以憤世濟時的新境界。作者不以菊花比喻自己的清高,而是以菊花表達對貧富不均這一現象中的勞動人們的同情。
首句直書菊花的性格,在蕭瑟的秋風中,滿院的菊花傲霜開放。這意境就不同尋常。“西風”是對節令的點名,“滿院栽”表達和象徵了受剝削的人民群體,不同於一般文人的自憐,孤傲,盡顯作者不凡的氣概。
第二句寫菊花的處境,在颯颯的秋風之中菊花似乎帶著寒意,散發著幽冷細微的芳香。由於天氣的寒冷,連平時喜歡在花間飛舞的蝴蝶也難來光顧了。
從側面反映了當下唐末社會的現實,從字面的意思理解是詩人為菊花的開不逢時而惋惜不平。實是對作者本人的現狀和社會現實的不滿,蘊含了要改造社會和改變自身處境的夢想,再次凸顯了於一般文人的不同。三、四兩句直抒胸臆,可以放一起解讀。作者充分運用瑰麗的想象、大膽的誇張,抒發自己要主宰世界、改造世界,為菊花為廣大眾民重新安排命運的豪情壯志。
此兩句狂飆突起,轉折極為有力,可看出詩人的格局和境界。“青帝”是司春之神,即管理百花的神,喻指了詩人的志向。
在作者的現實生活中,後來參加農民起義的黃巢在打進唐王朝的心臟長安時,“他的部下就宣告民眾,“黃王是拯救百姓的,不像李家不愛惜你們,照常安居,不要害怕。
起義軍遇到貧民,即贈送財物”這當是“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的均平天使一面的具體表現了。
這首詩意境開闊,情調高昂,所抒寫的思想感情是豪壯的,作者絕不流俗於文人學士的花間俗語。而是獨具一格,意境深遠,具有強烈的現實性和革命性。(本人一家之言)
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首詩從題目便知是什麼時候寫的了,此詩透過對菊花迎霜怒放,香陣透長安的詠贊。抒發了作者決心起義,推翻唐王朝的革命志向和必勝信念,洋溢著無堅不摧的英雄氣概。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此兩句不用過多解讀,從字面便可知其意。九月重陽,百花凋殘。正所謂“萬花紛謝一時稀,天寒唯有傲霜枝”我有我時也,時至天翻地覆,扭轉乾坤。
我花開後百花殺是寫菊花的威力,展示了菊花怒放,百花凋零的景象。這一句顯然是在暗示,農民起義勃興之日,就是統治階級滅亡之時。黃巢生命的演繹也是如此,這也是他魔鬼的一面。或許是因殺氣太重,黃天不佑吧。
新中國的締造者毛澤東在解放戰爭時期寫的一首詩《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中說道“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是呀,同樣是戰爭,同樣要殲敵,戰爭是離不開人民的支援的。死人是不可避免的,但毛澤東的詩詞卻沒有如此的直抒殺伐之氣。
據有關史書不完全的最保守統計,戰爭中因無糧,黃巢的“起義軍”至少吃掉了三十萬老百姓。黃巢及其士兵吃人,並非空穴來風,也並非是對農民起義者的惡毒攻擊。
879年,在攻佔廣州後製造屠城血案、劫掠財貨,屠殺回教徒、基督教徒、猶太人及平民共12萬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是前兩句的昇華,菊花散發出的陣陣清香,直衝雲天,遍佈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句似有相識,呵呵,著名的張導的一部片名曾引用此句)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在不到6年的時間裡,攻佔了京都長安,建立了“大齊”政權,黃袍加身。
詩中的理想變成了現實,迴應了詩中暗示的願望。黃巢起義時自稱“沖天大將軍”,正與詩中“沖天”一句吻合,正是詩如其人的黃巢把宏偉的報復都賦予了菊花。
但黃巢的政權沒有得到鞏固,建立不久,就被李唐的勢力重新打出了長安。最終以失敗告終,黃巢的最終結果是怎樣的呢?歷史上並沒有給予一個確切而統一的說法,各種不同的史書說法不一。
有的說黃巢是自殺的,有的說黃巢是在敗逃的途中被外甥殺害的,還有的說黃巢是被他的手下大將尚讓殺害的。更有的說黃巢出家為僧,出家為僧一說源自一首詩:
自題像
記得當年草上飛,
鐵衣著盡著僧衣。
天津橋上無人識,
獨倚欄干看落暉。
詩意不難理解,寫的是一個當年叱詫風雲的人物,而今隱了理想,做了僧人,不再為人知曉。獨自閒看自然風景,恬淡了。
《全唐詩》裡歸為黃巢所作,本人以為當不可信。首先全唐詩是後人編撰的,也是引用,不足為正。這詩意和格調與黃巢的為人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還有就是當時現實環境,黃巢把李唐鬧了個底朝天,統治者是不可能會輕易的放過他的,恨不得掘地三尺也要滅了他。所以本人以為他最大的可能性是兵敗後被殺,如此當才和他的性格相符吧。
黃巢
軒轅
齊魯大地多豪俠,
詩意人生賦菊花。
使魔兩面酬壯志,
世間豈可君獨發。
回覆列表
《資治通鑑•第二二五卷》:“巢益怒,營於州北,立宮室百司,為持久之計。時民間無積聚,賊掠人為糧,生投於碓,併骨食之,號給糧之處曰‘舂磨寨’。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卞、曹、濮、徐、袞等數十州,鹹被其毒。
一個吃人魔王罷了,沒有建設,目光短淺,時無英雄,才讓他縱橫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