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巴位元式人物

    這真是個好問題!

    那咱們就聊聊,其實說紀曉嵐只吃肉不食五穀正史並無記載,而野史卻有描述....據記載,紀曉嵐“今年已八十……日食肉數十斤,終日不啖一穀粒”,八十歲的老翁了,每天還能吃肉數十斤,常年一粒穀米都不吃。紀曉嵐長得膀大腰圓,食量極大,平時的飲食中,也基本不吃米飯,麵食或偶爾一吃,主食就是豬肉、羊肉、兔肉、蛇肉、鹿肉、牛肉各種肉類。

    紀曉嵐平時請客吃飯,菜餚頗為精緻講究,但也只是招呼客人吃,自己就吃一盤肉和一壺茶。與他同朝為官的協辦大學士英和曾看到他吃飯的情形:到了吃飯時間,僕人捧上來烤肉一大缽,約有三斤左右,紀曉嵐一面與人說話一面大塊吃肉,不一會的時間,肉已吃完而吃飯的事也就結束了。

    作為吃貨,紀曉嵐的一大特點就是愛吃零食。家中常備各種乾鮮果品和榛子、栗子之類,“時不住口”。因為愛吃堅果,有人認為他是猴精轉世,同時飲食習慣特殊,也有傳紀曉嵐是火精託生。

    大胃王紀曉嵐什麼都吃,除了一樣食物從來不碰,那就是鴨子。紀曉嵐認為鴨子有腥穢之氣,難以下嚥。就連最出色廚師做的鴨子,紀曉嵐都不吃。

  • 2 # 小島知風

    紀曉嵐不止只吃肉,而且每天啪啪次數還得四五次。關於紀曉嵐的這些事蹟記載都在禮親王代善的六世孫愛新覺羅·昭槤所著的《嘯亭雜錄》中有詳細記載。

    昭槤世襲禮親王爵位,是滿清鐵帽子王之一,他是宗室之中喜好文學的閒散王爺,他和紀曉嵐、龔自珍、袁枚以及魏源等文人均交情深厚,所以他對紀曉嵐生平事蹟記載還是比較詳細可靠。

    《嘯亭雜錄》:公(指紀曉嵐)今年已八十,猶好色不衰,日食肉數十斤,終日不啖一谷,真奇人也。

    這段話就是出自《嘯亭雜錄》,昭槤作為宗室貴族,與紀曉嵐雖有年齡差距,但是卻也算是忘年之交,所以他對紀曉嵐的喜好品性記載還是可信度很高。

    紀曉嵐每日都要以肉為食,以紀曉嵐的俸祿實際還是不夠,也從側面說明紀曉嵐為官未必清廉,不過根據歷史記載來看紀曉嵐祖產還是比較豐富,所以他也有頓頓以肉為食的資本。

    其餘清代關於紀曉嵐喜好吃肉以及喜好美色的記載還有很多,比如採蘅子所著的《蟲鳴漫錄》、孫靜庵所著《棲霞閣野乘》等文獻均有對紀曉嵐以肉為食和喜好美色的記載,不過這些多為清朝民間野史,大多是出自《嘯亭雜錄》才知悉清代著名大學者紀曉嵐有這些嗜好,所以第一手資料還是《嘯亭雜錄》。

    《棲霞閣野乘》:河間紀文達公,為一代巨儒。……一日不御女,則膚欲裂,筋欲抽。嘗以編輯《四庫全書》,值宿內庭,數日未御女,兩睛暴赤,顴紅如火。純廟偶見之,大驚,詢問何疾,公以實對。上大笑,遂命宮女二名伴宿。編輯既竟,返宅休沐,上即以二宮女賜之。文達欣然,輒以此夸人,謂為“奉旨納妾”雲。《蟲鳴漫錄》:紀文達公自言乃野怪轉身,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日御數女,五鼓如朝一次,歸寓一次,午間一次,薄暮一次,臨臥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興而幸者,亦往往而有。

    最後再說一則關於紀曉嵐好色的趣事,紀曉嵐在65歲時納了一房15歲的小妾,兩人整整相差50歲,上面文獻記載曾提到過紀曉嵐一天啪啪五次不可或缺,所以這房年輕受寵的小妾嫁給紀曉嵐兩年後,卒。

    至於怎麼死的咱們後人就不知道了,都說這世上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不壞的地,至於這塊地是不是被紀曉嵐這頭牛耕壞了,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被紀先生折騰了兩年人就沒了。

    所以紀先生在這位小妾死後也不敢再折騰家裡的其他女人了,他只能去八大胡同疏導那些失足婦女,自此之後紀曉嵐就成了八大胡同中的VIP中P,在臨去世的頭一年,紀曉嵐以八旬高齡還堅持去八大胡同聽書把妹,為這些失足婦女進行精神和肉體上的疏導。

    因此紀先生絕對算是文獻記載中把妹年齡最高記錄者,紀曉嵐一生才華橫溢,更厲害的是他超出一般男人的體能,真不愧是大清種馬。

  • 3 # 一般冶行

    首先得承認,紀曉嵐確實十分愛吃肉。

    “昀嗜肉,日食肉數十斤,終日不啖一谷。”——《嘯亭雜錄》

    紀曉嵐出生與河北省滄州市的獻縣,家境相對不錯,算是是詩書傳家。

    大家都清楚,在孩子小的時候(斷奶之後),即便是家裡人寵愛,放縱孩子多吃肉,肯定也會讓他們吃一些蔬菜、水果和糧食。

    等到紀曉嵐到了外出做官,自由度相對大了一些,“只吃肉而不食五穀”才有了條件。

    但是問題來了,自此之後,紀曉嵐真的只吃肉而不食用五穀?

    有一定的可能,但是肯定要吃一些蔬菜和水果。

    畢竟紀曉嵐活了快81歲,在那個時代絕對算是長壽。

    那時候,只吃按照正常烹飪方式做的肉,肯定活不了那麼長時間。

    為什麼我強調“正常烹飪方式”呢?

    因為愛斯基摩人,的確一輩子大多依賴肉食存活,他們幾乎不吃穀物食物,但是愛斯基摩人的一些菜餚保留了生食的習慣,而且會食用動物的眼睛、內臟、脂肪來補充微量元素。

    如果紀曉嵐吃肉也是這樣茹毛飲血,確實可以只吃肉存活,但是我估計他不會這樣。

    也許有人會反駁,紀曉嵐不是喝茶麼,喝茶不是能夠補充微量元素麼?

    但是就如同“拋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的道理一樣,能夠完全靠茶葉補充微量元素,正常人每天的喝茶量肯定是不夠的。

    所以紀曉嵐即便不食用穀物,但是肯定要吃一些蔬菜水果。

  • 4 # 唯一的知新

    史上的紀曉嵐還是個怪人,一天天的不吃饅頭、米飯,只吃肉。對女人也是有著常人不可想象的需求,一天五次,真是令人驚歎。

    並且這個需求還是曠日持久的,《嘯亭雜錄》有記載:公(指紀曉嵐)今年已八十,猶好色不衰,日食肉數十斤,終日不啖一谷,真奇人也。到了80多歲時,依舊色性不減,真真一個奇人、怪人也,這位大才子還活了82歲,在古代算是很長壽了。

    提到紀曉嵐,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那個兩袖清風,機智幽默的人物形象,但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真如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看到的那樣嗎?

    鐵齒銅牙是個冷笑話

    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紀大煙袋學識淵博又機敏過人,還有一口幽默的好口才,經常把和中堂忽悠得一愣一愣的。但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戲說而已。其實真實的紀曉嵐“貌寢短視”,說白了就是長得醜還近視,而且紀曉嵐還是個口吃,說話都不太利索,更談不上口齒伶俐了。

    說話毒舌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一般人都會避諱這一點,但紀曉嵐不同,雖然自己有口吃的毛病但也完全不妨礙他說話毒舌。

    紀曉嵐

    有一次,一老太監在冬天看見紀曉嵐穿著皮衣,手執一把扇子(文人的習慣),感到十分好笑,遂說:“小翰林,穿冬裝,執夏扇,一部春秋可讀否?”紀曉嵐聽老太監南方口音,對道:“老總管,生南方,來北地,那個東西還在嗎?”,差點把老太監噎死。

    幾位朝廷高官去紀曉嵐家拜年,看到他家的狗,問:“這是狼還是狗呀?”紀曉嵐說:“鑑別方法很簡單,尾巴下垂是狼,上豎(尚書)是狗。”尚書大人氣的夠嗆。紀曉嵐又微笑著說:“其實呢,還有一種鑑別法,狼很挑剔的,非肉不吃,而狗是遇肉吃肉、遇屎(御史)吃屎。”御史大人假裝沒聽見。

    超凡的慾望

    紀曉嵐最喜歡三件事——煙、肉、女人,尤其是對肉和女人有著常人難以理解的超凡慾望。

    紀曉嵐愛吃豬肉,而且他飯量奇佳,每頓能吃十盤豬肉,《清朝野史大觀》卷3中說:“公平生不穀食麵或偶爾食之,米則未曾上口也,飲時只豬肉十盤,熬茶一壺耳。”

    相較於食,紀曉嵐在性上的表現更加讓人瞠目結舌。據說,紀曉嵐日御數女,不可一天無女人。《蟲鳴漫錄》上說:“紀文達公自言乃野怪轉身,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日御數女。五鼓如朝一次,歸寓一次,午間一次,薄暮一次,臨臥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興而幸者,亦往往而有。”納尼?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一夜五次郎”。

  • 5 # 文一小墨墨

    大部分人認識紀曉嵐可能都是從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張國立老師扮演的紀曉嵐惟妙惟肖,妙趣橫生。然而,清朝乾隆時期大才子紀曉嵐,他在歷史上的真正樣子,可不像電視螢幕上那麼的輝煌。

    野史裡的紀曉嵐更奇怪,《清朝野史大觀》卷三中說:“公平生不食谷面或偶爾食之,米則未曾上口也。飯時只豬肉十盤,熬茶一壺耳。”採蘅子的《蟲鳴漫錄》卷二說:“紀文達公自言乃野怪轉身,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一輩子不吃大米,偶爾吃一些麵點,其餘只吃肉喝茶,紀大吃貨嗜好不一般!傳說有一次紀曉嵐與朋友去小酒館喝酒,點了許多萊品,老紀沒一味中意,朋友即興賦詩打趣:“司徒府上宴,把酒祝奉先。不說殺董卓,即雲醉貂蟬。”“即雲醉貂蟬”,即紀昀嘴刁饞。

    由此可見,歷史上的紀曉嵐天天的不吃饅頭、米飯,只吃肉。並且這個需求還是曠日持久的,《嘯亭雜錄》有記載:公(指紀曉嵐)今年已八十,日食肉數十斤,終日不啖一谷,真奇人也。是的,這位大才子還活了82歲,在古代算是很長壽了。

  • 6 # 山人聊歷史

    人有偏食習慣,這不奇怪。說紀曉嵐偏食肉類,尤其是豬肉,這也可信。但如果說不吃五穀,有點太絕對,我覺得不能當真。理由如下:

    1、說他不吃五穀不符合實際生活事實情況。應該說是不喜歡吃五穀,或者說是在有豐富肉食的情況下,不選吃五穀類食物。當然,一般情況下,憑他的官位俸祿,也吃的起。但問題是哪有三餐都只吃肉食的道理,從生理角度說,消化的了嗎,不拉稀才怪;換個角度說,即使他消化系統或器官系統有特異功能,也有可能一時供應不上肉食,不吃五穀,那不得餓肚皮嗎?這種情況絕對有的,也許他在朝廷供職時候不會發生有斷肉食的情況,但他被髮配新疆烏魯木齊的這三年時間,以戴罪之身,還有什麼資格天天只吃肉食,而不吃五穀?

    2、說他只吃肉不吃五穀的依據,除了來自民間傳聞外,有證可舉的也就是清朝採蘅子撰寫《蟲鳴漫錄》卷二中的記載:“紀文達公自言乃野怪轉身,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日:吃吃麵食,大米未曾上口。就是不吃米,麵食難道不屬於五穀之類?

    終上所述,說紀曉嵐一生只吃肉,不吃五穀,不能當真。只能說以肉類為主食,或嗜好肉類。

  • 7 # 人生客棧

    乾隆三十八年,開四庫全書館,昀為總纂。從永樂大典中搜輯散逸,盡讀諸行省所進書,論次為提要上之,上覆命輯簡明書目。

    昀遂撰四庫全書提要,進退百家,鉤深摘隱,各得其要指,始終條理,蔚為巨觀。懲明季講學之習,宋五子書功令所重,不敢顯立異同。

    四庫全書成,表上。上曰:“表必出昀手!”命加賚。四庫全書寫成,乾隆給發了點獎金,以示鼓勵。

    畿輔災,饑民多就食京師。故事,五城設飯廠,自十月至三月。昀疏請自六月中旬始,廠日煮米三石,十月加煮米二石,仍以三月止,從之。

    嘉慶二年,遷禮部尚書,疏請婦女遇強暴,雖受汙,仍量予旌表。紀曉嵐當了禮部尚書,幹了一件好事,保護了婦女一項權益。

    十年,卒,賜白金五百治喪,諡文達。勤學好問曰文,質直好義曰達。

    時人記載了紀曉嵐很多典故,摘錄如下。

    《雨窗消意錄》(牛應之):紀文達公昀,喜詼諧,朝士多遭侮弄。

    《國朝漢學師承記》(江藩):紀昀胸懷坦率、性好滑稽,然驟聞其語,近乎詼諧,過而思之,乃名言也。

    紀曉嵐喜歡跟人開玩笑,朝中大臣多數人都被他戲弄過。說的話當時覺得是開玩笑,事後一想,還真的很有道理,用現在一個詞,挺幽默。

    《知足齋詩集·續集》:宗伯河間奼,口吃善著書。沉浸《四庫》間,《提要》萬卷餘。抑揚百代上,浩博衡錙銖。食肉不食粟,清濁同一盂。非真佛不度,憑君意踟躕。

    紀曉嵐生性節儉,又是個口吃,所以挺會寫書,跟韓非一樣。與韓非不同的是,韓非口吃,只會寫不會說,說話費勁。但是紀曉嵐口吃還挺能說,可能是為了彌補自己的短板吧。也不知道時人聽見他吭吭哧哧說笑話是什麼感覺。

    紀曉嵐自稱自己是野外怪獸轉世,一輩子沒吃過一粒米,就愛吃肉,一年能吃幾十斤肉,吃飽了喝上一壺濃茶。偶爾吃點面,一年也吃不了幾頓。

    紀曉嵐晚年寫了《閱微草堂筆記》一書,流傳後世,跟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並稱清朝兩大解讀怪力亂神的述異之書。

  • 8 # 大康良農

    《蟲鳴漫錄》有載: 紀文達公自言"乃野怪轉身,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日御數女,五鼓如朝一次,歸寓一次……“

    《嘯亭雜錄》:公,年八十,猶好色不衰,日食肉數十斤,終日不啖一谷,真奇人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現在的影視作品大多數都脫離現實!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