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石頭記筆
-
2 # 米格
漢名將陳湯在沒有得到皇帝命令的情況大破郅支國,事後向朝廷彙報:“臣聞天下之大義,當混為一。匈奴呼韓邪單于已稱北藩,唯郅支單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為強漢不能臣也。郅支單于慘毒行於民,大惡逼於天。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並應,陷陣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懸頭槁於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中國歷史上,還有哪句話比得上這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更爺們!
-
3 # 大李冠軍侯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殺一人為賊,殺萬人為雄,屠得九百萬,即為雄中雄
敢同惡鬼爭高下,不向霸王讓寸分
-
4 # 耀強不是小強
中國自古以來就不缺真英雄真爺們,下面就來帶大家瞭解一下古時候哪些人都說了哪些雄心壯志爺們話語。
1 陳勝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發動隨從起義, 就說過: 且壯士不死則已,死既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可見陳勝心存鴻鵠之志。最後發動了反抗暴政的農民起義, 成為了中國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首領。 至今讀來也是熱血沸騰。
2 霍去病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西漢大將霍去病17歲就領兵打仗出擊匈奴,俘虜一眾匈奴貴族,還斬殺敵人2028人,是人盡皆知的少年英雄。當時的霍去病是所有年輕姑娘迷戀的物件。對於男女之事霍去病卻說: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當真是夠爺們了 沒有國家的大家,哪有小家。真是大胸襟,大格局
3 陳湯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西漢時期,匈奴、烏孫等西域國家都對漢王朝蠢蠢欲動,而這個時候,陳湯橫空出世,並說出了震鑠古今的千古名言: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陳湯為將一生,曾經矯改詔書,脅迫西域都護甘延壽出兵,功殺匈奴郅支單于,威震西域,也算是對得起這麼霸氣的名言了。
4 漢宣帝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漢宣帝時期,打敗匈奴,設立西域都護府,管理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漢朝最鼎盛時期。在《漢宣帝定胡碑文》中,就記載了: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這句話真是令人血脈僨張,熱血沸騰
5 岳飛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這首詞是岳飛30歲之前寫的, 岳飛在第二次北伐時,朝廷既無援兵,也無糧草,他只能撤回。此時壯志難酬的岳飛寫出這句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至今讀來也是血脈僨張。
我大中華有太多血性男兒, 在國家民族大義面前,從不退縮,當真是大格局,大抱負,大胸襟。
-
5 # 王松林
聽聽古代60句最“爺們”的話:
1、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3、百學須先立志。
4、直搗黃龍,與諸君痛飲耳!
5、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6、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7、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8、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9、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10、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11、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12、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13、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14、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15、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16、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17、掃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18、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19、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20、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1、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22、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3,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4、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25、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26、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27、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28、長安何處在,只在馬蹄下。
29。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
30、原得此生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3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32、濁酒難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
33,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3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35、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3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7,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38,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39,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
40,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41、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
42、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
43、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44、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45、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不妨有臥龍。
46,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
47、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
48、鎮心帷車坐,偏愁雲氣晴。客行殊望雨,敢說為蒼生。
49、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50、詞源倒傾三峽水,筆陣獨掃千人軍。
51、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52,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53、五嶽尋仙不辭遠,一身好入名山遊。
55、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56、會挽雕弓如滿月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57、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58,男兒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59,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60、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6 # 志者遠翔2
犯中華者,雖遠必誅" 這原話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出自西漢名將甘延壽和陳湯在攻滅匈奴郅支單于對漢宣帝的上疏中所說的!這是中華民族對外發出的最強音!
-
7 # 家有梧桐
“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即當遺臭萬年耳。”這句話比較爺們。此是東晉權臣桓溫的名言。相傳桓溫剛出生時,有人聽到他哭聲響亮,就斷定他長大畢竟是人中英傑,後來果然做了東晉的將軍,還差點奪取了東晉王朝的江山。
當時的北方正是五胡亂華的局面,西南是李氏成漢割據政權,東晉王朝偏安於東南,首都在建康,就是現在的南京。兩漢封建自然經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魏晉時期,士族勢力強大,壟斷著經理、政治、和文化的主導權,再加上東晉西晉八王之亂後,皇族勢單力薄,皇帝年幼又多英年早逝,所以整個東晉基本上是江南士族集體執掌朝政,生活奢侈腐化,政治黑暗,社會矛盾尖銳,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東晉王朝內憂外患,根本無暇收復中原。
但在桓溫執掌兵權後,主張收復失地,他首先西征滅掉了成漢,進而威望大漲,一時權傾朝野,接下來的北伐也是節節順利,一舉打到了中原地區,眼看西晉的江山就要恢復了,可天不遂人願,桓溫在河北地區大敗,倉皇而逃回江南,北伐功敗垂成,北方重新陷入混亂。
這時候的桓溫威望大減,惱羞成怒的桓溫為了樹立威權,既然想起了廢帝自立的念頭,說出了“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即當遺臭萬年。”這句狂妄的名言,找了個奇葩的理由(陽痿),將皇帝廢為海西公,另立新君,準備逼晉禪位。安排謝安等人籌備禪位事宜,當時桓溫有病,謝安等人故意拖延辦理,最終拖死了桓溫,保住了東晉王朝。當時的大夏皇帝赫連勃勃聽到桓溫兵敗而廢掉了皇帝,就說了一句非常瞧不起桓溫的話:“怒於其室而作色於父者,桓溫之謂也。”
-
8 # 廚鄉名村
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宣告世界: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在沁園春,雪最後一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最有底氣,也最豪氣!我覺得最具爺們!我最佩服的爺,你呢?
-
9 # 白雲歸處3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任他風吹雨打,勝似閒庭散步!”、“笑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
10 # 劉方華ios
使我有洛陽二傾田,安能佩六國相印-蘇秦
早年的蘇秦家境貧寒,以務農為生,後到齊國求學,拜鬼谷子為師,學習縱橫之術,學成之後的蘇秦並沒有即刻顯達,反而是混得窮困潦倒,最後狼狽回到家鄉。
回到家的蘇秦並沒有得到家人的安慰,甚至被人譏笑逞口舌之能。蘇秦萬分慚愧,但還是沒有放棄,於是閉門不出,遍觀所藏之書,頭懸樑、錐刺股就是在這段時間發生的。
蘇秦終於在趙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趙王熱情接待了他,並且最終聽從了他的建議,決定聯合燕國、韓國、齊國、楚國、魏國,實行六國合縱,以對抗強大的秦國。
蘇秦被任命為從約長(合縱聯盟的聯盟長),並且擔任了六國的國相,同時佩戴六國相印。蘇秦獲得了相當於各諸侯國王的地位。
正所謂鬼谷傳人“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息”,都是不世出得奇才。
-
11 # 一生隨他去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犯大漢者,雖遠必誅。
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慾封侯。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
12 # 韓少春於無聲處聽驚雷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古代中國從來不缺慷慨悲歌之士,這些豪言壯語,今天讀來,依然讓人熱血澎湃!
-
13 # 袁衛宇
中國歷史上,以下這些話,應該是最霸氣、最爺們的話: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最讓國人興奮、最引以為傲、最昭聾發聵的一句話。這句話標誌著一個嶄新的中國,出現在世人面前。
這是中國人期盼已久的聲音,也是中國人民期待了很久很久的事情,而今終於成為現實。中國人終於有了一個光明的未來。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西漢將領陳湯出使西域時,先斬後奏,在未得到朝廷許可的情況下,攻殺了郅支單于全族、取得大勝。後來朝廷追究陳湯先斬後奏的責任,把陳湯下獄,陳湯在獄中上書為自己辯護稱“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句話由此流傳至今,得到了後世許多人的認可。到了現代,國內一些熱血青年把這句話改為“犯我中華天威者,雖遠必誅”。一時間雖遠必誅成了熱血的詞。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
東晉初期的北伐名將祖逖,一生都致力於北伐大業,也一直再用實際行動來踐行自己的北伐志向。可惜當時無論是皇帝司馬睿還是士族門閥琅琊王氏都不熱衷北伐,只有祖逖一個人,還在苦苦支撐。
祖逖上表請求北伐時,朝廷雖然同意了,卻沒有給予任何支援,兵員、糧草、軍餉全讓祖逖自己解決。祖逖北伐途中,曾坐船過江,面對著滔滔江水,祖逖感慨萬千,用船槳拍打江面說:如果我不光復中原,以後不在過這此江。
既不能流芳後世,亦不足復遺臭萬載邪
東晉權臣桓溫,早年默默無聞,沒什麼名氣,他曾經歪躺在床上和親信說,“如果一直這樣寂寂無名,恐怕要讓晉景王和晉文王恥笑”。然後“騰”地一聲坐起來,說了一句足以流傳後世的名言,“做人如果不能流芳千古,那就應該遺臭萬年”。
這句名言,真是令人髮指,喪心病狂。桓溫終究沒有流芳千古,也沒有遺臭萬年。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不說我多介紹,想必大家都知道,這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將岳飛說的,出自他的經典詞作《滿江紅》。
靖康之變中,北宋滅亡,王孫公子淪為金人的奴隸,中原故土淪於敵手。這些恥辱,在岳飛看來是無法容忍和接受的。岳飛悲憤地寫下了那首著名的《滿江紅》。以示自己不忘故土,立志把金人驅逐出中原的志向和決心。
回覆列表
匹夫受辱,拔刀相助;
三軍可奪其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士可殺,不可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