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朝花夕逝
-
2 # 懶散的黃先森
狹天子以令諸侯和君主立憲制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唯一的相同的,也就是君主不再一言堂了。
從概念分析,狹天子以令諸侯是挾制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君主立憲制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透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務上的共和主義理想但不採用共和政體。本質上,前者是承認君主至高無上的權力,但是脅迫皇帝去滿足私人的某種目的;後者是承認君主的存在,但是將君主的權力透過憲法分散給人民,共同決策。由此可看出,兩者有很大的不同。
舉例來看,狹天子以令諸侯最早出自《左傳·魯僖公四年》“五侯九伯(ba),女實徵之,以夾(xia)輔周室。”最具代表性的人就是三國時期的曹操,東漢末年,政治動盪,諸侯群起,曹操救皇帝於水火,後奉天子以令天下,後在三國演義中變為狹天子以令諸侯,這也是這句話最早的出處。貫穿中國古今,能稱得上狹天子以令諸侯的也是寥寥幾人。這是一種謀逆,並不是主流的政治制度;多是諸侯實權大於皇權,但是礙於中國古代的君主專制,名義上,君王的命令是至高無上的,所以出現的,一種病態的歷史狀態。是一種個人的,滿足私人利益的違法行為。
君主立憲制是起於1688年,英國爆發光榮革命,在確立議會主權的同時保留了君主的制度。國王開始逐漸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拿英國舉例,英國推行的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透過議會,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國家的決策上,制定憲法去約束,同時一點點減弱王權的影響力。在1689年,建立制度的第二年,把法律設定在至高無上的位置上,同時,免除了國王隊法律的廢除權,進一步肯定了議會與法律的地位。由此可以看出,君主立憲制是一種隨著歷史演變而出現的新型制度,沒有否定君王的存在,但是將皇權分配給議會,變成更多人集體的權力。是一種進步的,健康的,為了人民權利的歷史產物。
從權利角度看,狹天子以令諸侯是將緊握“神權”的皇帝的手攥在手中,自己本身依舊沒有權力;君主立憲制是將“神權”從君王手中剝離,變成法律,讓每個人手上都有了權利。
由此可說,挾天子以令諸侯算不算君主立憲制的前身。
-
3 # 言午玉仁66
君主立憲制(英語:Constitutional monarchy),亦即“有限君主制”,是相對於君主專制的一種國家體制。君主立憲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透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務上的共和主義理想但不採共和政體。可分為二元制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英國的“光榮革命”為君主立憲制國家開啟了先例。一般君主是終身制的,君主的地位從定義上就已經高於國家的其他公民(這是君主與一些其他元首如獨裁者的一個區別),往往君主屬於一個特別的階層(貴族),此外世襲制也往往是君主的一個特點。 君主雖然是國家元首(head of state),但君主的產生方式與權力範圍,會依各個國家的制度而不同;縱使是同一個國家,往往在不同時期,君主的產生方式與權力範圍也各不相同。君主立憲制與一個國家的國情和文化傳統有著密切關係,它具有一定的進步性,同時也有一定的妥協性,侷限性。英國在革命後透過《權利法案》首先確定
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權臣控制皇帝,利用皇帝手中的權利來控制天下,皇帝形同傀儡。這實質上封建制的一種形式。
-
4 # 史學發微
1、先明白概念確指。
挾天子以令諸侯指的是控制天子,而命令諸侯聽命於他,這種情形典型代表是曹操、晚唐的朱溫,這二者後來都建立了自己的政權。這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
君主立憲制,源於英國,多施行與歐洲。意指議會作為政府,是國家的中樞系統,而不是國王,這種體制的目的是限制國王的權力,而不是廢掉國王。
2、挾天子以令諸侯指的是一種政治手段。
君主立憲制指的是一種政治體制。
3、挾天子以令諸侯覬覦的是皇帝的位置。
君主立憲制的目的是國王的權力,而不是換掉國王,所以,施行君主立憲制的英國,在今天依然有王室,有國王。並且這種體制之下的國王可以是女性。因為君主立憲制中的國王是一種國家榮譽的象徵。
這也就是你經常看新聞時問什麼會聽到英國首相,而不是英國國王。但凡聽到英國國王,一般都跟時尚相關,而不是和政治相關的原因。
4、很多東西曆史的東西,尤其是政治體制,法律文化是不相同的。但對有些東西的追求是相同的,比如正義、平等,自由,博愛等。
所以還是那個比喻:你不能說西方的橙子中有vitamin(維他命),中國的橙子中就沒有維他命vitamin。而西方的橙子叫orange,中國的橙子叫橙子。所以,可能東西方文化中不同稱謂的東西可能本質是一樣的。但也有可能聽著很相似的東西,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
-
5 # 老阿Q正傳
按照今天觀點,算一半!形式上皇帝的權力被限制,很像今天君主立憲制,皇權被限制,管理由挾天子的重臣把持!但挾天子的人一般位高權重,皇帝在其手中,其目的不是為了限制真正的皇權,而是為了利用天子身份令諸侯,讓諸侯不造反,甚至歸順,但一旦目的達成後,就拋棄了原來天子取而代之,又徹底進入一個專制王朝
-
6 # 牧龜仙人
這只是不好意思撕破臉皮,到底還是想要自己做皇帝,和君主立憲沒有一點關係,比如曹操自己不敢兒子來,還不如日本的幕府制,至少人家再怎樣為難天皇,但也沒有推翻或殺他們,更沒有自立為王,幾千年來雖然幕府一直掌權但多自稱將軍。
-
7 # 笑談古和今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君主立憲制。
君主立憲制,也就是“有限君主制”,它是相對於君主專制的一種國家政體體制。在保留君主作為國家名義上的元首這個前提下,透過立憲確保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實上的共和但不採用名義上的共和政體。
說的白一點,它是介於君主制和共和制之間,更接近於共和制的一種政體。
所以從本質上說,君主立憲制已經完全脫離了君主專制,是一種相當民主的政體。
挾天子以令諸侯,從中國歷史上說,事例也是很多的。但凡皇帝(天子)羸弱,大臣專權,都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這個做法最早不是曹操先發明的,齊桓公和晉文公都挾天子以令諸侯過(周天子好像很慘,一天到晚被人挾來挾去)。當然最出名的,就是曹操了。東漢末年,曹操控制漢獻帝,以皇帝的名義號令天下,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奉天子以令不臣”,用別人的話說,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那麼挾天子以令諸侯,算不算君主立憲制的前身?
不算。因為君主立憲制,它的本質是民主,限制甚至取消專制。而挾天子以令諸侯,只是權臣弄權,換了一個人專制獨裁而已。不是皇帝說了算,而是挾持了皇帝的人說了算。它的本質還是專制的,毫無民主可言。
-
8 # 那擱夾裡的草
從根本上來看,不算。君主立憲制是保證君主地位,透過憲法確立相權的執政權力。而挾天子以令諸侯,是透過武力控制君主,假君主名義行駛執政權力。
-
9 # 信仰為青春導航
不算!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君主立憲制!
世界上第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是英國。1688英國爆發光榮革命,這是一場由英國資場階級和新貴族發動的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統治、防止天主教復辟的非暴力政變。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限制王權的《權利法案》在確立議會主權的同時保留了君主,奠定了國王統而不治的政治基礎,國家權利由君主轉移到議會。
大部分人看到“挾天子以令諸侯”都會想到曹操挾持漢獻帝號令天下諸侯,然而這句話最早出自《後漢書·袁紹傳》:“今州城粗定,兵強士附,西迎大駕,即宮鄴都,挾天子以令諸侯,蓄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但不管是誰挾天子以令諸侯其本質還是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還是皇帝統治著國家。而君主立憲制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透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利、很明顯東漢末年曹操挾持漢獻帝不符合此種政治制度。
-
10 # 愛嘮叨的小黑黑
從制度來說是不算的。
君主立憲制有兩個前提,1,議會制度,2,議會選舉制度。
挾天子以令諸侯,只不過是換了一種形式的封建制度而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董卓,君主只有名義而已,國家的實際領導人還是董卓。
回覆列表
不算的,君主立憲制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透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實上的共和政體。
以曹操為例,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明顯是把權利集中在自己手中,並沒有把權利下放到人民,他也不是人民選出來擔任丞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