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寰宇新史野

    子餘系春秋戰國時越國大夫,流傳最廣的是《餘造舟》是一篇記敘性文言文,其人也因此出名。先看文章再透過文章分析其對越國貢獻。

    文章如下:

    越王使其大夫子餘造舟,舟成,有賈人求掌為工。子餘弗用。賈人去之吳,因王孫率以見吳王,且言越大夫之不能用人也。

    他日,王孫率與之觀於江,颶作,江中之舟擾,則收指以示王孫率曰:“某且覆,某不覆。”無不如其言。王孫率大奇之,舉於吳王,以為舟正。

    越人聞之,尤子餘,子餘曰:“吾非不知也,吾嘗與之處矣。是好誇,而謂越國之人無己若者。吾聞好誇者,恆是己以來多諛,謂人莫若己者,必精於察人,而暗自察也。今吳用之,僨其事者必是夫矣。”越人未之信。

    未幾,吳伐楚,王使操餘皇浮五湖而出三江,迫於扶胥之口,沒焉。越人乃服子餘之明,且曰:“使斯人弗試而死,則大夫受遺才之謗,雖皋陶,不能直之矣。”

    翻譯如下:

    越王派大夫子餘監造船隻,船造成了,有一個商人要求做船長(掌船舵手),子餘不願用他。商人離開越國到了吳國,由王孫率引薦拜見吳王,並且說越國大夫不會使用人才。後來王孫率和他在江邊察看船隻。突然,江上颶風大作,江中的船隻亂撞,他就一邊收船一邊指著船對王孫率說:“某某船將要沉沒,某某船不會沉沒。”結果全被他說中了。王孫率更認為他有奇才,就薦舉給吳王,讓他做了船長。越人聽到這個訊息,都埋怨子餘錯失了人才。子餘說:“我並不是不瞭解他,我曾經和他在一起相處過,這個人好吹噓,並說越國的人沒有比得上他的。我聽說凡喜歡誇耀自己的人總是自以為是,向來善於阿諛奉迎;說別人不如自己的人,對別人的觀察必定精心,而對自己的省察卻愚昧不明。如今吳國重用他,將來壞他們事的必定是這個傢伙了!”越人不相信子餘的話。不久,吳國攻打楚國,吳國派那個商人操縱大戰艦“餘皇”號,漂浮過五湖而駛出三江,在迫近扶胥口時,沉沒在那裡。越人這才佩服子餘有先見之明,並且說:“假如這個人沒有沉船而死,那麼子餘大夫將受到失去人才的誹謗,即使是有皋陶那樣賢明的法官在世也不能使他得到公正的評判啊。”

    這篇文章啟示是:

    識人要善於瞭解其本質,而不能被其表象所迷惑,以貌取人,必錯失人才,重用庸人貽誤大事。同時,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人才接受實踐的檢驗。

    子餘以此告誡越王用人之道,這就是對越國最大的貢獻。

  • 2 # 周老頭聊歷史

    歷史上對子餘的記載較少。《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勾踐曾派大夫子餘監造船隻,組建水師。子餘明察識人,提醒勾踐唯才是用……

  • 3 # 方大傑

    告誡越王勾踐不要得意忘形,不要恥笑吳王滅亡的下場,因為勾踐對待大夫文種、範 蠡這樣的有功之臣、有才之臣,竟逼得他們死的死走的走,這樣下去越國也會重蹈吳國滅亡的覆轍,以此告誡勾踐要珍惜、愛惜人才,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 4 # 陶然亭vlog

    越國大夫子餘,善於觀察瞭解人,對那些阿諛奉承、自吹自擂和有雄才大略的人都能夠及時向越王勾踐推薦,使越王發現了范蠡、伍子胥這樣的英雄,為越國興旺發達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時對那狂妄自大、濫竽充數的人,及時向越王提醒,防止了庸人誤國。特別是越王讓子餘監工造戰船,他識破那個善於吹虛、不學無術的商人,才沒有讓即個商人把任戰船船長,否則戰爭爆發,越國就會毀於戰船,而告失敗。甚至使越國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近代亞洲史上影響最大的是什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