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王53088741

    只能說各有所長吧,諸葛長於治國理政,而司馬長於軍事謀略。劉備死時留給諸葛的是一個爛攤子,軍事上荊州、夷陵兩場大敗導致蜀國精銳盡失,丟掉荊州更是使蜀國元氣大傷。而政治上益州士族勢力同劉備集團勢成水火,互相傾軋,內耗不止。可以說蜀國是在生死存亡的邊緣。諸葛當政後,已一洲之力抗衡魏國數十年,且對外重結孫吳穩固外部環境,對內內政清明,用人唯才是舉,不偏不倚,深受蜀國百姓愛戴,可以說其治國之才能是遠大於軍事才能的。而司馬韜光養晦耗死了曹操,幹掉了曹真,磨死了諸葛,其政治手腕和手段當世無出其右。在軍事上善奇謀,與諸葛抗衡多年,又滅掉北邊的公孫,其軍事才能也是顯而易見的。若非要說哪個更強,我認為還是諸葛吧,畢竟蜀漢僅有一洲之地,而曹魏佔據大半中國,且曹操留下的家底比蜀漢可是豐厚太多,關鍵是內政穩定無後顧之憂。諸葛面臨的環境可就差了很多外憂內患,舉步維艱 而諸葛硬是憑一己之力操持蜀漢已一洲之力獨自抗衡曹魏數十年。兩廂比較諸葛還是比司馬要高明許多。

  • 2 # 琴茶禪淨一脈香

    當然是諸葛亮,死後千古流芳;司馬後人雖建立了晉,但賈氏亂政,八王之亂,且其後人都不恥於其行為,幾十年就為胡人所滅,偏安江左。又有牛繼馬後之笑柄。用現在的話說亮是正能量,懿是負能量。

  • 3 # 至清如水

    本人不這樣認為,司馬只是一心為己,且其主英明不用他操太多心,所以沒有大的心理負擔。而諸葛一心為公,且其主昏庸,所以極大的限制了自己,總的來說是二人的出發點不同。二人都是厲害角色,且諸葛更勝一籌,不然歷史會把他當作智囊化身憂國憂民的楷模?

  • 4 # libufan

    司馬懿,諸葛亮,周瑜,陸遜,郭嘉,法正,龐統,這些人裡面,政治,軍事,比較突出的司馬懿,孔明和周郎,周郎軍事才能,孔明和司馬懿都難達到,

    司馬懿PK孔明,司馬,奸,諸葛,忠,司馬軍事才能跟孔明相當,司馬懿老謀深算,站的高看的遠,孔明深思熟慮,有句話,事後諸葛,司馬懿排除異己,諸葛亮,看不慣比他有才,為什麼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彼此彼此

  • 5 # 臉黑眼小

    毫不猶豫選孔明,司馬懿很小的時候就沒聽說過,而且三國巔峰時刻都找不到司馬懿的身影,後期魏國的兵力那麼強,司馬懿在孔明面前嚇得老烏龜一樣,吹捧的人說什麼韜光養晦,小不忍亂大謀,聽著很虛假,最好的證明就是晉朝時,被胡人趕到長江以南,揭開漢族蒙羞史,五胡亂華,還裝老烏龜嗎,晉朝就是司馬家族的縮影,甚至歷史上連個光彩面都找不到,說什麼大理論都扯淡,孔明一把羽扇,一身道袍,一把輪椅,吞日月玄機,三分天下於亂世,司馬懿與之相比真是一種悲哀啊,一個忠誠,一個反臣,司馬懿完敗。

  • 6 # 非你不可143331932

    標題很明顯是想引誘噴孔明的噴子出現。歷史上已經有定斷的事情,為什麼拿出來讓當代人評判。人家司馬懿都承認了孔明比自己優秀。而且子孫都承認了孔明是最優秀的。你有十個人為什麼關緊門不敢出來和我兩個人決鬥。你好意思說我怕你嗎?只能說出這種標題的是個豬腦。

  • 7 # gaosheqin

    諸葛亮和司馬懿二人誰更勝一籌,對於這個問題必須要正確評價。諸葛亮是我們襄陽隆中出山的,我不能以感情用事來袒護諸葛亮,而且把司馬懿否定的一無是處吧。

    司馬懿是一個統一天下的功臣,我們把他當奸臣罵了一千多年,這是不公平的。把曹操說成奸臣也不合適吧,最起碼曹操在世時候是於大漢朝的丞相身份,沒有建立魏國。魏國是先建國稱帝,劉備是跟其後建立蜀國稱帝,再後來是孫權建國稱帝。如果曹操活著建國稱帝,我們說曹操是漢朝叛臣,那沒有一點質疑。可是,打著漢朝旗幟的劉備卻建立了蜀國。劉備開始拒絕稱帝,說漢朝沒有恢復江山社稷,稱帝乃是不忠不孝,可最後還是想過一把皇帝癮。曹魏劉蜀和孫吳這些分裂大漢江山社稷的魏獨,蜀獨和吳獨們反而成了人民的英雄,統一大漢江山社稷的司馬懿卻成為奸臣,這與世界觀和人生觀是不是有些不妥當呢?曹操死時候是漢朝承相,而劉備呢?曹操兒子不懂事,那劉備呢?由此可見曹操要比劉備有智慧。魏國是220年建立稱帝,蜀國是221年建國稱帝,吳國是229年建國稱帝。吳國建國稱帝要比劉備晚八年,可見孫權也是有智慧的人。赤壁之戰時,周瑜要投降曹操,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們武拒統一,是千古罪人啊!”,這一點劉備怎麼沒有想到呢?而孫權也領悟了這個道理,劉備智慧不如孫權嗎?曹操可是打著大漢旗幟來的,皇帝還是姓劉的。司馬懿篡權是篡魏國的權,而非大漢江山社稷,曹氏都是篡權來的,司馬懿又有何不可呢?司馬懿是建立的整個大漢朝的江山國土,比魏國可大多了,憑什麼司馬懿不能改朝換代?司馬懿不滅了魏國皇帝,難道還要做第二個韓信嗎?要知道,功高蓋主必須死的,司馬懿不明白嗎?其實,司馬懿比諸葛亮活的還累,即要對付諸葛亮,還要對付曹操父子。沒有諸葛亮北伐,司馬懿沒有軍權,甚至還得死。司馬懿即要消滅蜀國軍隊的有生力量,還要顧忌諸葛亮的安全。即是有意敗給諸葛亮,也不能讓曹氏看出問題。有時候,故意打敗仗的司馬懿老是嘴邊上的一句話:“我不如孔明也!” ,這是說給曹帝聽的 。 強大的魏國軍隊為什麼不滅了弱小的蜀國軍隊?因為長期打仗的司馬懿,可以籠絡人心,控制軍權。

  • 8 # 清風明月lnb

    這個問題當然是諸葛亮更勝一籌了,司馬懿和諸葛亮作戰基本沒有勝過,司馬懿只是堅守,一座一萬人堅守的城池要用五萬人攻。最後司馬懿勝了是勝在了年齡和時間上了,可以說是天意。諸葛亮的智慧是空前絕後的。

  • 9 # xfl7233890

    諸葛亮操心事太多,兵源不夠,需要考慮成本的憂慮始終無法擺脫。司馬只需注重軍事,以長久的耐心贏得最後的戰爭。諸葛亮時常陷入巧婦無米的狀態。如果諸葛亮單純去經營戰爭,司馬還是要差不少。

  • 10 # 六0堅兵

    這二人在三國時代都是響噹噹的人物。他們之間怎麼比呢?在軍事計謀上,諸葛亮孔明當然更勝一籌。在軍事對抗中,諸葛亮唯一一次關鍵敗筆,是失街亭。爾後揮淚斬馬謖。劉備多次提醒過諸葛亮,此人不堪重任。諸葛亮看人用人方面不及司馬懿。司馬懿一生當中的確未見過在用人方面有過關鍵的失敗。其二。諸葛亮太過精功了,真是勞動摸範,一定能評為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事如過細,生怕別人做不好,這是諸葛亮最大的優點,也是最大的缺點。其三。在取政方面,諸葛亮有愚忠表現,俗話說扶不起的阿斗,先帝忠告他,知子莫若父,劉備知道阿斗做不了大事的蠢才,可以取而代之。諸葛亮沒有。而司馬懿就不一樣了,野心勃勃,曹操,曹丕一死立即取而代之,可他為統一中國,結束三國分裂建立晉朝。司馬懿的功勞遠在遠勝諸葛亮。

  • 11 # 盤古論今天下事

    剔除情感,剔除三觀,單純以論而論,

    1、我們會從歷史評判的角度去分析兩者,看看到底能否分個高低,

    2、引入假設,角色變化及角色所在變化後論戰績

    3、會引入權衡方式,具體方式會在比拼完後公佈結果

    首先,第一個比拼,看人生

    看看履歷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

    三國時期曹魏政治家、軍事謀略家、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這些不過多敘述了

    如圖所示,這圖就是我想表達的,

    至忍梟雄,大大的黑眼圈

    忍人所不能忍,幹人所不能幹,真所謂梟雄!

    電視影片中,也選擇了一位充滿了忍字角色的狠人作為演繹者,很容易混於茫茫人海中,氣質十分相符。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其實從圖片可知,諸葛亮一直被冠以非常正面的形象出現,甚至有一絲的帥氣,身上似乎非常少隱忍的成分;

    在此,我們對比一下雙方,

    雙方年紀相仿,司馬懿大兩歲,

    打架很難比較;

    司馬懿,從評判的字眼中,我們只看到了政治、謀略、權臣等字眼,實打實是一位政治家、陰謀家,從事政治行業是絕對的狠角色。

    諸葛亮:在評判的字眼中,雖然也有政治家字眼,但還充斥著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等等,是從多方面去發展了,很明顯,身體精力用於政治謀略方面,肯定不如司馬懿。

    可以從這裡下一個簡單的判斷,

    諸葛亮花了更多的精力在其他方面,

    而司馬懿更專注于思考謀略、政治等,而在人生中,這些往往會起到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因此在長久的生涯中,即使司馬懿天賦不及諸葛亮,但後期會慢慢追趕甚至完成超越,

    因此在更漫長的歲月裡,

    司馬懿確實完成了對諸葛亮的超越

    簡單地說,司馬懿更單純地完成了一件事,而諸葛亮完成了幾件事;

    政治影響力,司馬懿>諸葛亮

    司馬懿得分:9分(滿分10分)

    諸葛亮得分:8分(滿分10分)

    社會影響力,司馬懿<諸葛亮

    司馬懿得分:7分(滿分10分)

    諸葛亮得分:9分(滿分10分)

    該項權衡比分會佔比相應高一些,政治影響力權衡18%,社會影響力23%

    第二比拼,看戰績

    正史中,

    諸葛亮與司馬懿交手兩次,

    (空城計和上方谷都僅僅是虛構的,不作為論據)

    只能說,諸葛亮戰績一勝一平,

    而司馬懿則一平一負;

    但去除雙方交戰後,

    對第三方交戰均取得輝煌戰績,因此

    毫無疑問,

    單論軍事對壘戰績,

    諸葛亮>司馬懿

    司馬懿得分:7分(滿分10分)

    諸葛亮得分:9分(滿分10分)

    但僅僅是這樣的對壘,無法對雙方的實力進行一個真實的比拼

    因此,該項權衡比分不高,佔15%

    第三比拼,引入一個假設

    1、假設同朝為官,雙方誰能笑到最後?分別在劉與在曹中?

    2、假設雙方對調,戰績能否有變?

    問題一,如果均在劉中同朝為官,由於劉與曹生性不一,劉自知能力有限,因此十分願意任用能人,也願意相信能人,

    因此,相信司馬懿與諸葛亮均能得到重用,

    但於服人這一方面,諸葛亮無疑更勝司馬懿;諸葛亮能是一個非常好的官,但格局被限制在官字,最多就是一個打工皇帝,不願突破;

    但幸好劉營中的政治鬥爭較小,使諸葛亮能有機會逃過司馬懿

    而司馬懿有點不一樣,格局稍微大一些(並非馬後炮,所有王,均非“官”的格局),到某些程度,一定突破,

    一旦同朝為官,政治的覺悟就非諸葛亮能比

    而在曹營中則完全不一樣,曹自詡英雄,不易接受太多意見,

    在此情況下,諸葛亮很可能在某些時候就退居二線,不參與政事了,即使繼續參與,也僅僅能以一個絕頂聰明人自居,容易剛愎自用,必然無法笑道最後

    司馬懿就完全不一樣了,隱忍,不錄光芒,伺機而動,最終一定勝出;

    問題二,對調後,同一個道理,諸葛亮有可能變成平庸的一位謀士,

    而司馬懿依然能得到劉營的賞識,儘管戰績不一樣能有諸葛亮閃亮,但成功機會必然大於諸葛亮

    因此,在這一假設比拼中,

    司馬懿>諸葛亮

    司馬懿得分:9分(滿分10分)

    諸葛亮得分:6分(滿分10分)

    權衡比例:25%

    第四比拼,比智商,比情商

    這問題真不太難

    智商方面,

    諸葛亮在小聰明方面應該比較高,太多一小打大的戰績了,類似於下棋能想很多很多步

    當然情商方面也不低,相信這一評價無太多爭議

    司馬懿在智商方面稍遜諸葛亮,

    至少在看得到的歷史中,

    我們都一致認為,司馬懿更善於思考比較長遠,似乎有點跳出下棋的侷限了,但智商可能不及諸葛亮

    情商方面,毫無疑問,

    司馬懿完敗大部分人,包括情商也厲害的諸葛亮

    因此,第四比拼,

    智商諸葛亮>司馬懿

    情商司馬懿>諸葛亮

    司馬懿得分:智商9分,情商10分(滿分10分)

    諸葛亮得分:智商10分,情商8分(滿分10分)

    權衡比例智商9%,情商10%

    最終,在雙方的全方位比拼中,司馬懿勝出,

    因此,判定司馬懿實力還是要比諸葛亮強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節快到了,放假你會回家相親嗎?單身好還是已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