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7
回覆列表
  • 1 # 古曲古風

    病死的!

    正統七年十月崩。當大漸,召士奇、溥入,命中官問國家尚有何大事未辦者。士奇舉三事。一謂建庶人雖亡,當修實錄。一謂太宗詔有收方孝孺諸臣遺書者死,宜弛其禁。其三未及奏上,而太后已崩。遺詔勉大臣佐帝惇行仁政,語甚諄篤。—《明史·列傳一后妃》

    朱瞻基母親誠孝張皇后,堪稱有明一代后妃中最典型人物,歷經明太祖、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五朝,一生盡心輔佐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鎮三位皇帝,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被世人譽為“女中堯舜”。

    極力周旋,力保明仁宗朱高熾繼位

    張氏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八年被封為世子妃,朱棣在靖難之役後稱帝第二年封長子朱高熾為太子,張氏為太子妃。朱高熾雖然聰明好學,生性沉穩,但是他體型肥胖,不善於騎射,朱棣一度想廢掉他改立更像自己對次子朱高煦。

    張氏一邊安慰丈夫朱高熾,一邊“事成祖及仁孝皇后甚謹重,得仁孝心”,最終張氏的孝心打動了朱棣,朱棣因此對徐皇后說:“ 新婦賢,他日吾家事多賴也”。並且張氏生的兒子朱瞻基聰明好學深得朱棣喜歡,朱棣將其立為皇太孫,因為這些,朱棣最終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頭。

    朱高熾繼位後,張氏作為皇后,對仁宗治理朝政常常出謀劃策,極力輔佐。明史記載“ 及立為後,中外政事,莫不周知。 ”

    潛心輔政,輔佐明宣宗朱瞻基,開創仁宣之治

    明仁宗朱高熾繼位不到一年就駕鶴西去,朱瞻基繼位後封母親張氏為皇太后。此時國內大小事宜都是聽命於張太后裁決。

    當時仁宗駕崩突然,太子朱瞻基此時還在南京祭陵,漢王朱高煦覬覦帝位已久,預防不測,張太后臨危不亂,先命內閣起草仁宗遺詔傳位朱瞻基以安民心,並且先後派出太監海壽和內閣首輔楊榮前去迎接並保護朱瞻基,才得以逃過朱高煦的半路劫殺。

    宣宗繼位後,張太后時常不忘教導他如果體恤百姓,同時勉勵老臣們要盡心輔佐宣宗,還不忘告誡孃家人不能幹政。宣宗一朝,在張太后和“三楊”楊榮、楊士奇、楊溥等人的治理下,四海生平,百姓安居樂業,大明國力達到了第一個高峰時期,創造了仁宣之治。

    拒絕垂簾,打壓宦官,攝政明英宗朱祁鎮

    明宣宗死後,因為太子朱祁鎮年幼,朝野傳言張太后要立年長的襄王為帝,老臣們聽聞後趕緊覲見孫太后探聽虛實,張太后遂後召集文武百官,一邊哭一邊指著八歲的朱祁鎮說:“此新天子也”。

    朱祁鎮繼位後,大臣們以“主少國疑”為由屢番勸阻張太后垂簾聽政,被屢次拒絕,並說:“毋壞祖宗法。第悉罷一切不急務。”意思是不能破壞朱元璋定下的規矩:後宮不得干政,當務之急是取締一切不要緊的事物。並且經常勉勵英宗朱祁鎮做個好皇帝並且任命英國公張輔、內閣成員楊榮、楊士奇、楊溥、胡瀠為輔政五大臣。

    張太后極力打壓宦官勢力,時不時把英宗的心腹太監王振召到跟前嚴加訓斥,並且常常過問內閣事務,以防王振專權亂政,所以張太后在世時,王振一直不敢造次。

    臨終不忘國事,遺詔一心為大明著想

    張太后為大明竭盡全力,付出一生。臨終之際還不忘國事,彌留之際召見老臣楊士奇、楊溥,問他們朝廷裡還有什麼大事兒沒有做的。楊士奇隨即奏上三件事,第一件,為建庶人(建文帝朱允文)撰寫實錄;應解除凡收集方孝孺等人書籍者死的條令。楊士奇的第三條還沒來得及說,張太后就死了。

    在遺詔中同樣勉勵大臣們好好的輔佐英宗朱祁鎮實行仁政,張太后攝政但不幹政,唯一的遺憾是在世時沒有徹底除掉王振,給土木堡之變留下了禍患。張太后和三楊的先後去世,王振失去制衡,開始興風作浪,在他的攛掇下英宗將大半個朝廷葬送在了土木堡,明朝由此逐漸走向衰落。

  • 2 # 伊琳娜家政

    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開始,太皇太后張氏(也就是朱瞻基的母親)相繼離世。從這句正史的資訊解讀,朱瞻基的母親是病死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陳羽凡吸毒會對其聖誕演唱會的冠名方企業小米、售票方大麥造成怎樣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