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墉上閒人

    戰國時期,秦孝公繼位後,為了增強秦國的國力,決心變革,便廣招天下賢士。當時最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從此登上了歷史舞臺。

    商鞅是衛國國君的後裔,人稱衛鞅,姓公孫,又稱公孫鞅。

    公元前359年,商鞅來到秦國,便著手進行變法。變法的主要內容有:政治上,推行郡縣制,把鄉、邑和併為縣,設縣令,實行連坐法。定秦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制。

    軍事上,廢除官爵俸祿世襲制,設立軍功襲爵制度。這樣一部分舊貴族和平民透過軍功可以成為新貴族,調動了人們建功立業的積極性,同時增強了軍隊的戰鬥力。

    經濟上,“廢井田開阡陌”改變了舊有的生產關係,確定土地私有制,調動了人們開墾荒地的積極性。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富。透過商鞅的變法,秦國一躍成為戰國七雄之首。

    商鞅變法,促進了秦國的經濟發展,增強了軍隊的戰鬥力,加強了中央集權制。雖然使秦國迅速增強了國力,但是卻觸動了秦國宗室和貴族的利益。

    秦孝公死後,秦惠文王繼位,以公子虔為首的秦國舊貴族告發商鞅謀反。因為變法的成功,商鞅在秦國的威望很大,君王最忌諱的正是功高蓋主的人。自古一朝君子一朝臣,秦惠文王也想培養自己的勢力,自然容不下商鞅。商鞅最終落得車裂的下場。

    戊戌六君子譚嗣同曾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班困的話,你們是怎麼變得清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