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鬧中取個靜吧

    明朝軍事成就最高的將領毫無疑問應該是戚繼光。明代的倭寇曾經縱橫東南,明朝的軍隊望之既潰,甚至幾十個倭寇一路打到了南京城下,數萬明軍竟然束手無策。可見明軍糜爛到了何等程度。戚繼光橫空出世後,親自挑選訓練了戚家軍,創造了鴛鴦陣,與倭寇大小數百戰,無一敗績,而且傷亡極少,使倭寇望風披靡,徹底肅清了倭患。隨後,坐鎮北方,編練車陣,掃蕩蒙古,保證了北方邊境的安全。戚繼光最大的成就還是他編寫的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系統的總結了選兵、訓練、紮營、作戰等各個方面的要求,堪稱一部完備的軍事寶典。 除了戚繼光,明代著名的軍事家還有明初的徐達,明成祖時期的朱能,土木之變後的于謙,還有縱橫遼東數十年的李成梁也算一個,但是他扶持了女真這個最大的禍患,可謂功不掩過。

  • 2 # 棩龥

    戚繼光為什麼是明朝第一將領?

    明朝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是有著很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的朝代。最讓我們熟悉的莫過於,“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縱觀《明史》。無論在官方還是民間,流傳最廣的將領莫過於戚繼光。

    (戚繼光)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諡武毅,山東蓬萊人(一說祖籍安徽定遠,生於山東濟寧微山縣魯橋鎮)明朝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

    在其其光少年時期,常有倭寇在中國沿海境內燒殺搶掠。從而為其繼光以後抗倭埋下伏筆。後因得張居振推薦,成為都指揮使,防禦山東沿海的倭寇;而後又被調至浙江,防守寧波,紹興,台州三郡。

    戚繼光的選兵制度極其嚴格。他的選兵標準時,凡是臉皮白淨行動伶俐看見官府之人莫不驚慌。因為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市井街頭混混。經受不住戰爭帶來的挫折,一旦被敵軍俘虜,只有可能全盤托出我方軍情。而招募的大部分都是身強體壯的鄉村老實人。這些人乃是戰場上致命的利器,是保衛家國的一把利劍。這就是最初的“戚家軍”。

    軍事成就

    戚繼光鑽石了兩部兵書,《紀效新書》和《練兵事蹟》。這兩本書在軍事學上有很高的地位。鴛鴦陣,是根據與倭寇的實戰中得出來的陣法,是一種專門剋制倭寇的陣法。運用靈活機動,對倭寇有著毀滅性的打擊。戚氏軍刀,是專門針對倭寇使用的武士刀而改造的武器。根據武士刀長處而對中國刀進行改良有明顯的日本風格,刀刃幅度加大,刀刃寬度的縮小。而大大的加強了刀刃的強度。狼筅,是專門剋制倭寇的。在嫦娥多節的毛竹頂端上加裝鐵槍頭。旁邊枝節,用火熨燙帶有鉤子,灌入桐油敷上毒藥。被稱為“抗倭神器”。明朝的發展很重視火炮,而成立“神機營”。但是根據與倭寇的實際戰爭中得出。傳統的火炮過於笨重,不便於快速出戰,便變改造火炮,創造了“虎蹲炮”,比鳥銃殺傷力更大,並大量配置。

    (狼筅)

    (虎蹲炮)

    (鴛鴦陣)

    (戚家刀)

    軍事工程。

    金山嶺,為了加強北方防務,便加築長城。在建築傳承的過程中,戚繼光依據“因地制宜,用險制塞”的建築思想。在山勢低窪的地方建築城牆,算是高的地方建築敵樓。全部為磚石結構或磚石木結構。經專家鑑定,金山嶺長城是中國萬里長城中精華之所在。空心敵臺,上 中 下三部分組成。下部為基座。中部為空心部分。上部為臺頂。中部形成室內空間,以供士兵駐守存放糧食和武器。臺頂中央築有樓櫓,士兵遮風避雨。空心敵臺在防禦公事中的作用是重大的。

    (金山嶺)

    (空心敵臺)

    詩文 書法

    戚繼光除了在軍事上的著作,還留下了《止止堂集》等詩文篇章。他的書法行筆流暢,具有很強烈的個人藝術表達,頗受黃山谷書風的影響。表達出意氣風發的氣息,作品透露出的他內心的沉靜與剛毅。有不少流傳於世的書法作品。

    (戚繼光書法作品)

    戚繼光的歷史評價是極高的。它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已經深深的刻在了人民的心中,是永遠的中華民族英雄。他的事蹟隨著人類的流傳而流傳下去。

  • 3 # 舊書齋

    明朝是漢民族建立的最後一個朝代,一度恢復漢唐雄風。有明一代,名將燦若星辰。很難說誰的軍事成就最高。我只能從不同的角度,來說明一下。

    最佳進攻將領:

    候選人:徐達、常遇春、馮勝、藍玉

    這四個名將,都是明朝初年的將領,他們的特點都是擅長進攻,而且代表著明朝軍事的巔峰。孫子兵法有云,善攻者,翔於九天之上。也就是說,真正善於進攻的將領,往往擁有高超的軍事指揮能力,頑強的戰鬥意志,以及強烈的冒險精神。這樣的人物,徐達、常遇春是滅亡元朝的功臣,馮勝在河西七戰七捷,名動天下。但若說是善於進攻,還要數藍玉。

    藍玉創造了一次明朝唯一的軍事奇蹟,那就是千里奔襲,大戰捕魚兒海,徹底掉滅北元黃金家族,讓北元分裂。

    藍玉在第二次北征之時,就擔任先鋒官,完成最為危險,最為艱鉅的任務。在捕魚兒海一戰,他率領十五萬大軍,長途奔襲,克服缺水,缺糧,路途不熟等各種困難,終於徹底消滅北元政權。這是明朝最遠的一次進攻,也是唯一一次能和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相媲美的進攻。最佳進攻將領,非藍玉莫屬。

    最佳防禦將領:

    候選人:朱文正、鐵鉉、于謙、袁崇煥

    這四個名將,貫穿了明朝初年,中期和末年,都有著自己的巨大功勳。在鐵鉉的防禦下,濟南城固若金湯,朱棣望城興嘆。于謙,在明朝危亡之際,帶兵苦守北京,完成了北京保衛戰的壯舉,袁崇煥守衛關錦防線,成為後金軍隊的噩夢。

    但同時,這三位都擁有者最為堅固的城防,較為先進的裝備,而朱文正面臨的危險,更超過其他三人。洪都城的城防,遠不如北京、濟南、關錦防線這般堅固,陳友諒擁有水軍,步兵六十多萬,大量先進的戰船,水陸並進,而朱文正手頭,只有不到兩萬人而已。朱文正沒有最堅固的城防,沒有精銳部隊,面對數十倍敵軍水陸並進的打擊,生生堅守85天,而且並沒讓陳友諒攻破洪都。可以說最佳防禦將領,非朱文正莫屬。

    最佳戰術將領:

    候選人:戚繼光、祖大壽、鄧愈、陳友諒

    戚繼光代表明朝步兵戰術的最高水準,祖大壽代表明朝騎兵戰術的最高水準,鄧愈代表了明朝火器戰術的最高水準,陳友諒則代表了元末明初舟軍戰術的最高水準。

    但戚繼光是唯一一個,只被模仿,沒有被超越的存在。祖大壽的關寧鐵騎,雖然強悍,但並不是獨一無二,鄧愈雖然是火器高手,但後來有神機營,陳友諒雖然造船歷害,但後來有鄭和。唯有戚繼光,將步兵戰術運用到了極致,成為中國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蹟。

    最佳忽悠將領:

    唯一候選人:王陽明

    因為王陽明實在太會忽悠了,按道理說,王陽明根本不應該出現在名將的行列。但不務正業的王陽明的確做了一件,即使是名將,都很難完成的任務,三十天平定叛亂,而且沒用政府軍一兵一足。

    王陽明做的,只是忽悠各地方部隊,忽悠民兵,湊成了一支三流部隊,然後忽悠叛軍,在王陽明最強嘴炮的加持下,一場準備了十二年的叛亂,幾乎可以席捲江南,卻被稀裡糊塗的擺平了。論忽悠,終明朝一代,還真找不出第二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預估《後來的我們》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