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裡的石頭

    這要感謝大航海將美洲高產作物傳入亞洲,又傳入中國,才有了清朝人口爆炸增長。

    美洲植物玉米、番薯、馬鈴薯在中國的廣泛重視是在清朝,玉米、番薯、馬鈴薯等多種農作物則是在明朝就自美洲經南洋輸入。傳入明朝時候大概在萬曆年間,這些高產作物傳入大多數沒有記載,唯獨傳奇的番薯傳入中國有史書記載。而且帶回中國的有三人:林懷蘭、陳益、陳振龍。

    野生番薯起源於美洲的熱帶地區,由印第安人人工種植成功,哥倫布初見西班牙女王時,曾將由新大陸帶回的甘薯(即番薯)獻給女王,西班牙水手又將甘薯傳至呂宋(今菲律賓),葡萄牙水手將甘薯傳至交趾(今越南)。自廣東傳入,為林懷蘭和陳益攜來,得自交趾;自福建傳人,為陳振龍攜來,得自呂宋。三路先後傳入,互不關聯,其中林懷蘭帶回來的是番薯,陳益和陳振龍帶回來的均是番薯藤。

    其中陳振龍的故事最為傳奇,陳振龍是福建省長樂縣青橋村人。沒有到二十歲之前就中了秀才,後來的鄉試卻一直沒考上,於是就棄儒經商,到呂宋島(今菲律賓)經商。就在呂宋做生意的時候,陳振龍見當地種有朱薯, 耐旱易活,生熟都可食,有“六益八利,功同五穀”。有愛國之心的陳振龍想帶回中國,但是當時殖民呂宋的西班牙政府不許朱薯出口,陳振龍想了個辦法將薯藤絞入吸水繩中,渡海帶回福州培植。

    帶回到中國之後,陳振龍先試種,獲得成功,剛好碰上福建大旱,糧食減產 ,於是陳振龍便讓自己的兒子陳經綸上書福建巡撫金學曾,申報呂宋朱薯可以救荒。金學曾也滅有其他辦法,先進行試種,俟收成後呈驗。當年,試種成功,金聞訊大喜,於次年傳令遍植,解決閩人缺糧問題。閩人感激金學曾推廣之德,將朱薯改稱金薯,因其由外國引進,又稱番薯。

    至於玉米傳入中國沒有非常具體的史料,據學者研究認為,玉米傳入中國的途徑分為海路和陸路。陸路又分為兩條:一條由印度、緬甸入雲南的西南路線,另一條經波斯、中亞到甘肅的西北線。海路則經東南沿海省份再傳入到內地。

    無論如何,沒有這些高產作物的傳入,清朝會跟明朝一樣,走入人口和土地的矛盾中,人口不會快速增長。歷史也有可能會改寫。

    直到現在,高產的作物依然是大家研究的目標,甚至出現了轉基因的大豆、玉米,這是魯速君一向反對的,這是走向了歧途。在主糧上面我們還是要更加慎重。

    我們國家也對糧食非常重視,長期以來,中國政府一直把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置於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之列。但是人口依然在增長,糧食的儲備依然非常重要,基於此,我們國家

  • 2 # 一休一宿

    首先需要跟正一下:人口從一億到四億是發生在清朝。

    康熙六十一年全華人口突破一億五千萬,

    乾隆六年突破一億,

    乾隆27年突破2億,

    乾隆55年突破3億,

    道光四年突破4億;

    怎麼做到的呢?個人認為有四大理由

    一、清朝農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清朝,高產作物水稻,番薯和玉米大面積種植,為人口增長打下了基礎。這三種食物在清朝都加以推廣傳遍全國。俗語“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就是當時開始流傳。

    二、清朝社會穩定已經清政府政策提供人口增長條件

    清朝自康熙平定三藩之後,總體是一個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是一個利於繁殖後代的大環境。同時清政府廢除了人口稅。對於普通百姓而言,這種稅的取消極大減輕了生存負擔,提高了生活質量。

    三、醫療水平的提高

    清朝時期已經由西方人士進入中國學習交流,帶入了西方醫療技術,中西醫的經驗結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當時的醫療水平

    四、清朝土地遼闊,提供了空間

    清朝版圖遼闊,陸地面積超過1300萬平方公里。大量的土地開墾緩解了內地人口壓力,也利於糧食的擴充。減少人多地廣而產生的紛爭。

  • 3 # 鄉下仔啊輝

    據史料記載,在明以前人口規模始終存在一個瓶頸,即使是文景之治下的漢朝與開元盛世下的唐朝人口依舊在六千萬左右,遲遲沒有超過這個數值。明朝以後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海內承平,人口數量激增,峰值時達到一億多。然而與清朝相比,明朝的人口規模仍然十分有限。

      根據《明實錄》記載,明朝在天啟三年(1623)時有51655459人,在崇禎執政以後,隨著連年的戰亂以及天災人禍,人口數量繼續銳減。明末時,有許多百姓為躲避沉重的賦稅或揭竿而起,或流落山林,並沒有被記錄在戶籍裡,所以明末人口可能不止五千萬。然而在當時的情況下,人口銳減是必然的,學者易中天認為,明末的人口在六千萬左右,大部分學者普遍認為明末的實際人口數量不會超過一億。可是清朝建立以後,人口規模迅速激增,至道光十四年(1834)時突破四億,而這時距離明末還不到兩百年。從不到一億到突破四億,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清朝人口增長如此迅速?

      高產量農作物的引進,是清朝人口激增的現實基礎。隨著大航海時代來臨,世界的聯絡愈發密切,美洲的高產量農作物玉米透過南洋商人進入中國土地。同時期還有土豆、紅薯等許多作物來到中國,並廣泛種植在中國各地。這些作物易種植,即使在貧瘠的土地上依舊有較為可觀的收成,種在肥沃的土地上收成更是普通作物的數倍,這為清朝人口增長提供了糧食保障。

      除玉米、土豆等高產量作物的引進以外,清朝人口規模擴大還要得益於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穩定。明朝末年,天下大亂,烽煙四起,人口銳減,清朝入關以後,許多人死於戰亂以及屠殺,人口規模進一步縮小。不過清朝在渡過初期以後,基本上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戰事。即使清朝在北方常年用兵,但戰場主要位於北方草原,中原沒有被戰火波及。而且在戰後,青藏高原、蒙古高原等地都成為清朝疆域。

      在對少數民族的關係處理上,清朝實施“改土歸流”,緩和了中央與西南土司的矛盾,同時進一步擴大了人口可以活動的面積。在西北等邊遠地區,清朝先是進行大規模移民,在土地面積日益緊張以後,清朝則不斷開墾荒地。臺灣問題解決以後,清朝重新利用沿海地區,圍海造田,耕地面積增多。儘管這些擴大耕地的政策從科學發展觀的角度來看存在弊處,不過它們對於擴大人口規模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清朝時科技與醫學水平的進步,也是人口規模擴大的重要保證。在古代,傳染性的疾病往往意味著災難。三國時期,瘟疫頻發,曹植就在《說疫氣》裡描述道:“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晉書.食貨志》記載:“永嘉年間,雍州以東,人多飢乏,更相鬻賣,奔迸流移,不可勝數。又大疾疫,兼以饑饉,……流屍滿河,白骨蔽野。”明朝時疫病情況更加嚴重,尤其是崇禎繼位以後,瘟疫頻發,《明史紀事本末》中記載:“崇禎十六年八月,上天降災,瘟疫流行,自八月至今(九月十五日),傳染至盛。有一二日亡者,有朝染夕亡者,日每不下數百人,甚有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排門逐戶,無一保全。”

      清初時,疫情依舊嚴重,但隨著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帶來西醫,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比如在隆慶年間,清朝發現可以抵禦天花的人痘接種法,並開始大規模普及,死在天花等傳染病下的人數大幅下降。

      在明朝末年時,小冰河時期來臨,全世界都陷入嚴寒當中。同時期的歐洲發生糧食危機,日本不斷髮生民變,明朝則頻發自然災害,世界人口數量都在這一時期銳減。然而在清朝建立以後,小冰河時代卻隨之結束,萬物開始復甦,土地肥沃,氣候溫暖,極其適宜農業耕種。而清朝統治者亦抓住機會,在這一時期改革賦稅制度,先是繼承明朝的“一條鞭法”,隨後康熙宣稱“聖世滋丁,永不加賦”。雍正時清政府採取“攤丁入畝”、“地丁合一”的方法,一體徵收,廢除了以前的人頭稅。清朝的稅制改革減輕了少地農民的負擔,抑制了土地兼併,解放了生產力。在這種情況下,百姓自然敢於多生,也有能力多生,於是人口規模不斷擴大。

      同時,清朝還實行了種族隔離政策,加強了對於地方的控制。清朝實行保甲法,將勢力延伸到鄉村。在民族政策上,統治者則實行種族隔離,設立滿族聚居區與漢族聚居區,在蒙古實行盟旗制度,西南地區實行“改土歸流”,東南沿海地區則實行海禁。這些政策從長遠的角度來看貽害無窮,但在客觀上則有利於減少戰亂,維護社會秩序,保證了人口數量的增長。

      清朝人口規模的擴大,得益於清政府適宜的政策以及時代背景,正是在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會誕生出清朝的人口奇蹟。而清朝的人口政策與人口規模對後世的影響極為深遠,它奠定了中國龐大的人口規模的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用大白話解釋一下《易經》的“乾卦”,並講解一下“乾卦”的普遍指導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