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優程紡織
-
2 # Roangle
首先他爹1424年7月死的,他是1425年5月死的,一共也就10個月左右時間!他爹死時要國葬,他要登基。這種大事要準備妥當才能辦理的!
-
3 # 看顏色行事
朱高熾雖然在位只有八個月,但是他履歷可比他後世子孫都要強。畢竟幾十年世子和太子不是白當的,比他功勞並不低的二弟朱高煦,最受朱棣喜愛的朱高燧都沒能撼動他繼承人的地位。尤其是做了這麼多年的太子,還能和朱棣相安無事可見這個人的智慧。
朱棣在位時凡事出徵在外,國家政事基本上都是朱高熾在打理,可以說他沒登基前就已經在扮演者皇帝的角色,只是他的主張想法不能實現罷了。登基後朱高熾完全可以立馬進去皇帝的角色中來,可以從容的實現自己的主張,只是奈何精神上繼承了他爺爺和他爹勤政的優良傳統,身體確實扛不住了。
-
4 # 晶晶樂道聊歷史
永樂24年即1424年,一代雄主的明成祖朱棣同志病死在第五次遠征蒙古的路上。當時大明立國不足,他的突然去世給朝野上下帶來了很多的不確定性。
反觀他的繼任者朱高熾,這個無比巨大的胖子。能否做好這個天字第一號的工作—皇帝?!
朱高熾就像《大明風華》裡那樣,不受朱棣喜歡,在現實中更甚。一次,朱棣因為一件小事便降朱高熾的一個心腹剁成肉醬,“以警東宮”。
然而朱高熾在為期間,卻顯示出了超乎尋常執政能力!
一、針對朱棣的喪事
治喪期間,朱高熾的表現是悲天憫人,兢兢業業!朝野臣工、外藩宗室、萬民百姓無不歎服,孝感動天!也為朱高熾繼任伊始賺取了第一個政治資本!
二、針對兄弟手足的處理問題上
朱高熾的兩個兄弟,一個是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隧。這二位就像《大明風華》裡演得那樣,一個比一個壞,一個比一個陰狠。仁宗繼位之後,朝中很多臣工建議朱高熾藉機尋個藉口除掉這兩位以絕禍患(其實這兩貨平時不論在京城,還是地方早就是“墳頭上插菸捲,缺德帶冒煙了”罪狀和苦主有的是,根本不用現找,簡直就是一抓一大把)結果明仁宗力排眾議,非但沒有對二者大加撻伐,反而大大提高俸祿,以尚尊寵!
三、對待天下蒼生
明仁宗早年博覽群書,師從大儒,潛心學習,深得儒家的治國理念。算是孟子“君輕民重”思想的擁躉吧。當然他也深諳“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的道理,再加上他多年監國的經驗。摒棄了永樂以來甚至洪武年間的許多苛政,實行了輕徭薄賦,愛惜民力。從而得到了朝野上下一致的擁護和愛戴!
四、對外戰略思想
1368年,明王朝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元順帝蒼狂逃往漠北草原史稱北元。在明初蒙古諸部一直是明朝邊疆的一大隱患。僅僅永樂一朝便有5次對蒙古的大規模的征剿,雖然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但對國力損耗也是巨大的。同時因為戰爭,民間所攤派的賦稅、兵役、徭役也是不勝列舉!一時間可謂是怨聲載道!明仁宗繼位後,針對這一情況,主動採取對外戰略收縮,轉攻為守。大幅削減賦稅、兵役、徭役。大力推行“與民休息”的政策!一時之間朝野上下一片山呼萬歲,天下歸心!
結餘
雖然明仁宗在位只有短短八個月,開啟後來的仁宣之治,也為明王朝的近三百年的基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果他能像後來的嘉靖或是萬曆那樣享國四五十年,國家一定大治!可惜天不假年!
-
5 # 九月讀歷史
先糾正一下,是十個月,雖然影響並不大。明仁宗朱高熾,從表面上看,他確實只在位十個月,但仔細深究的話,可以發現他治理國家的時間並不僅僅是這樣。因為他很早就被立為太子,只要是明成祖朱棣出征,都是他負責監國,從中自然積累眾多的治國經驗。
朱高熾做太子,朱高煦的不滿朱高熾是朱棣的長子,在朱元璋在位時期就被立為世子,後來燕王起兵“靖難”,朱高熾便以世子身份留守北京。
之後因為朱棣在前方和建文帝的軍隊打仗,這時候李景隆率領50萬大軍圍攻北京城,準備偷掉朱棣的老巢。原本李景隆這一計是“圍魏救趙”,沒想到朱高熾臨危不懼,僅憑萬人就阻擋了李景隆的進攻,北京城被成功保衛。
正是朱高熾成功保衛北京城,朱棣在前方便沒有了後顧之憂,可以說,朱高熾這一場保衛戰,對整個戰爭都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而朱高煦則是朱棣的二兒子,和老大肥胖之軀不同,老二孔武有力,作戰甚是勇猛,頗有朱棣的風範,在靖難之役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朱棣為了激勵他,就給他開了一張空頭支票,說世子身體不好,你要加油幹啊(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朱高煦聽完,以為朱棣將來一定會立自己為太子,便在戰爭之中更加賣力。
靖難之役之後,朱棣成功做了皇帝,按照老朱家的傳統,嫡長子繼承製,朱高熾應當被封為皇太子,但是朱棣卻猶豫了。第一確實是因為朱高熾身體不好,走路都需要人扶著,這一點朱棣很不喜歡,第二點就是曾經和朱高煦承諾過,朱高煦也確實是個很不錯的人選。
但最終朱棣還是立朱高熾為皇太子,原因自然是規矩不能破,自己奪位本就是不和禮制,在選太子這件事上不能再不符合禮制。同時還因為他比較喜歡自己的孫子,也就是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就像當初朱元璋喜歡朱允炆一樣,老朱家都是隔代親。因此,在朱棣即位的第二年,便立朱高熾為皇太子,對此朱高煦甚是不滿,但又無可奈何。
表面在位十個月,實則掌權很久明成祖朱棣去世後,朱高熾僅僅做了十個月的皇帝就去追朱棣的腳步去了,但就是這僅僅十個月,他的廟號卻是“仁宗”,這看似很不合理,其實仔細深究其中原因的話,會發現“仁宗”二字,他完全配得上。
明成祖朱棣五次親征漠北,在這期間,完全是他在處理國家大事。在他的治理下,朝局不僅沒有混亂,反而更加穩定。再加上之前他能憑藉萬人阻擋李景隆五十萬人,這一切都說明他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
他即位後,憑藉多年的治國經驗,一改朱棣在位時的弊端,同時放出朱棣在位時反對朱棣征討蒙古的前戶部尚書夏原吉,停止鄭和的遠洋,赦免靖難中被牽連的官員,併為方孝孺等人平反。可以說,他一即位,就把朱棣多年來的錯事逐一矯正。
他的這些舉措,看似有些大逆不道,剛上位就和自己父親對著幹,但是正是他的這些舉措,使得百姓有了喘息的機會。數次北伐,國家早已快掏空,他掌管國家財政,對此甚是瞭解,可以說,他要是同意繼續北伐,百姓一定會起暴亂。
儒家思想教育下的百姓本就如此,如果不是過不下去,誰也不會想著去造反,因為造反畢竟是殺頭的死罪。而如果繼續北伐和繼續遠洋,國家財政支撐不了,只能增加賦稅,增加賦稅,老百姓就沒有了活路,那時候就只能造反。
這種局面顯然不是朱高熾想要看到的,因此他才會在即位之初就開始改變朱棣的政治主張,正是他的改變,挽救了大明王朝,同時為“仁宣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位十個月,為明朝續命超過百年可以說,正是朱高熾這在位的十個月,為大明王朝續了命。為社麼這樣說,因為仁宣之治的成功開啟,離不開朱高熾的這些決策。
朱高熾之後,他的兒子朱瞻基即位,也就是明宣宗,他上位之後,繼續他父親的決策,整治財政和吏治,重用有才之人,實行休養生息,有效的緩和了當時社會的矛盾。
仁宣之治和西漢的文景之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與民休養生息,但是明英宗朱祁鎮卻破壞了這一良好局面,土木之變使得大明元氣大傷。
正是因為仁宣之治的與民休養生息,才得以在北京保衛戰抗擊瓦剌進攻,使得大明王朝得以繼續統治,如果沒有明仁宗的這些決策,明朝很可能在這次戰爭中變得和南宋一樣,丟失半壁江山。所以說,明仁宗在位十個月,卻為大明朝續了百年命。
【結語】
明仁宗朱高熾,儘管只在位十個月,但實際掌權卻遠遠不止這點時間,同時正是他在位的這些舉措,才開創了仁宣之治,為大明王朝成功續命。所以說,明仁宗的“仁”,他當之無愧。
回覆列表
雖然只有八個月,但在他手中,明帝國開始減少戰爭,大幅恢復生產。連線朱棣和朱瞻基,仁宣之治的建立者。朱高熾赦免、平反靖難遺孤,讚賞忠臣,溫和但有勇氣,老實並且仁厚。總之,朱高熾在位不到一年,但在位時的作為、政績值得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