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餐飲雜記
-
2 # 張廚匠
投資餐飲行業,需要很大的學問和經驗,而且管理得有一整套的方案,針對客戶的消費層次的定位也需要調研和論證。
現在的餐飲行業可不能像以前一樣做了,如果是老餐飲人不學習,不變通,不創新,一定是死路一條,而且還不如炒股呢?
炒股虧損50%的時候真不想玩了,隨手就可以以現價賣掉,而飯店如果不想玩了,想賣都不一定有人接手,而且投資100萬元也只是一家小店。
況且您還是“何如”投資餐飲業,不是“如何”投資餐飲業的提問。
餐飲需要門前的人流量,沒有人流量餐飲就沒有做的必要,現在房租貴,人工更貴,做餐飲業還不如做餐飲從業人員收入高的。
一般情況下,一個大堂管理一個月工資需要一萬元左右,如果再有提成會更高些。而最近幾年房地產發展迅速,遍地都門面房,門面房建在哪裡,哪裡就有餐飲店開業,真應了全民創業那句話了。而現在最不值錢的就是餐飲老闆了。
今天問了一家轉讓的飯店,老闆說200平的小店,每個月房租18000元,員工工資更高,一個月得4萬元,這樣算下來加上其它費用一年得90萬元左右,一般的生意人能在餐飲上賺得到那麼多嗎?
不虧損的都是高手了,那麼基本上都是虧錢結束,而且想轉讓得有人接手,沒有人接手每個月還得18000元給房東,最後廚具和桌椅都不敢要了,也沒有轉讓出去,還欠著房東幾萬元,嚇得連房東都不敢去見。這種例子每天都在發生著,還有人不知死活的去開飯店。
真正能夠開得好飯店的,資金一定得有儲備,比如投資100萬元,交過半年房租後還有80萬元資金做儲備,這樣能夠讓自己的餐飲店繼續虧損下去,說不定哪天生意就起來了。
而生意能夠做得好的,也是有,但不是很多,您平時走在大街上時,眼裡看到的都是有生意的飯店,而那些沒有生意的餐飲店太多,因為沒有人氣您也看不到不是?
有人能夠做得好飯店的真心不容易,第一條得有一個人流量大的位置,這就是選址最重要的,對策您的飯店生意起到決定性的,在你門口過往100人,能夠看到您飯店的人可能有30人,這30人裡面有10個人,可能有想法有機會來吃飯的可能,而這10人裡基本上有1.5人會抱著試錯風險來吃飯。如果飯菜不行,這個1.5人會把您的飯店說得一無是處。
除了資金雄厚以外,菜品的質量就是最重要的,而廚房裡能夠做得好飯菜的得由廚師長說了算才行。
您當個老闆一定得聽廚師長的話,這個廚師長得是一位,德才兼備的人,而且工資一定得開到位,低於一萬五的月工資廚師長,您最好不要用,因為不能夠養家,他會想別的辦法,對您的飯店不上心,生意一定做不起來,還得尊重這位廚師長,當爺來看著才行。
不把工資開到位,不把廚師長當爺一樣供著,不給業績分紅,他憑什麼會死心塌地的為你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而且沒有節假日?
真正的廚師長,本身就是一個經營的好手,能把利潤拉高,還能把生意給您做好,而且會保證穩定的飯菜質量,菜館質量是最主要的,別拿套路去營銷顧客,現在的顧客不是傻子,光有營銷沒有菜品,死得比沒有營銷還快些,滿大街都是飯店,現在的飯店廝殺得非常厲害,您剛把生意做好,別人就來模仿你來了。把價格拉得比成本還低,看你怎麼活著退出餐飲業吧?
-
3 # 蒸蠔柒
1.針對消費者口味,首先得自己定位,自己應該適合怎麼樣餐飲型別的投資,可以把自己擅長,喜愛的食品和你所想推廣的人群加以聯絡,所謂做自己喜歡的才會成功嘛。
2. 針對選擇店面的地理位置,你的門面是設在哪很重要,而店裡所推廣的食品也很重要,在南方,味道偏淡,在北方,味道偏濃,重。
3.針對店面裝潢,越精緻越誘人,食物亦然,這也是吸引人群的不二法則之一。
4.針對優惠活動,有時在一些節假日可以多多適度的推廣一些優惠券,買二送一,第二件半價之類的。
-
4 # 棒棒的小舒
投資餐飲!首先你明確下自己的資金,適合開什麼店!然後選擇加盟或者自主品牌!沒有技術就選擇加盟,有技術又覺得這個技術確實好,就做自主品牌!加盟的話,選好加盟商很重要!一個不小心,就會去了加盟的坑!其實如果加盟商承諾你一定賺錢,一定賺很多錢,肯定給你各種支援,聽到這些話,我覺得你基本可以不考慮這個加盟了!做餐飲要很清楚的知道,這個是做生意,沒有包賺的生意,更不可能一定能賺多少多少錢!這些都只是他們想讓你趕快加盟的!雖然開店就是為了賺錢,這個是沒毛病的,但是一定要知道,做生意不可能那麼簡單的!自助品牌的話,就比較複雜了!首先要確認好產品,然後分析自己的客戶群,然後給產品定價!想好自己的人群在哪,怎麼吸引自己的人群,然後慢慢做吧!餐飲很複雜,絕對不是一句兩句話就能說明白的!但是既然選擇做了,就不要顧慮那麼多了!前怕狼後怕虎是做不成事的!
-
5 # 江小白不是小白
首先這個問題其實不夠具體,難得本人萬年失眠一次,充當一次鍵盤俠:
1個體投資
2宏觀投資
先說一下個體投資:你瞅準瞭如果還會算賬,那就籌備下框架幹就完了,在這裡注意三個點-投多少錢&回本週期&產品競爭力,每個行業都有生存週期,餐飲行業就像時尚圈,每個週期一番風口,結合地域區域口味差異,專注經典改良產品入局就可以了,多句嘴,現在品牌觀強烈,小打小鬧,不能養家餬口。
宏觀投資:看到這裡說明你可能有這個野心,你想好怎樣入局出局了嗎?最少幾百萬,如果還想運作一個線上給力系統,準備好錢。另外懟一下那些傳統老闆,帶著傳統的成本核算思維,你歇歇吧,多聽聽新型複合型人才的建議,步子太小了人家早就彎道超車了。
-
6 # 陳超夜來香
現在去投資餐飲,總有一種死法適合你!告訴你常見的死活。
死法一:招人難,招聘來的員工剛填上那個坑那邊又有人離開!天天要招工。
死法二:用工成本高,餐飲業一線員工勞動強度大,工資待遇如果不高,福利待遇不好。根本招不到人!
死法三:廚師流動大。味道很難保持一致!客人的嘴巴你騙不了,可能他不說,慢慢就少來了。
死法四:原材料價格高,菜品價格無法同時提高。利潤空間變小!
死法五:同質化競爭激烈,效仿、價格戰。到頭賠了錢賺吆喝!
死法六:房租高,原本可以做的,租金每次的遞增,重籤合同又要茶水費!慢慢地無法承受
、、、、、、
如果你說這些都可以解決。那好,投資一個餐館,首先從選址開始,餐廳的設計風格,菜品特點和賣點,菜品訂價,消費群體,人員配置和培訓,食品安全和生產安全,裝置日常維護和維修。涉及許多的知識和細節。任何一個細節不能出現紕漏,例:每天下班後燃氣和電源檢查,下水管道堵塞,開關插座更換,臨時突發狀況等。如果你想做甩手掌櫃是不可能的。請人嗎?死更快!
我不贊成現在去做餐飲,因為整個運營成本太高了!如果真的要做,記得口味是最重要,而且品種不要多,品種多消耗多,人員配置就多。有一兩道看家菜就成了。消費群體定位適合普通老百姓的。
最後奉勸經營者不要過多依賴營銷活動!好的營銷只是讓你走得更快,只有菜品的質量才是真正的讓你活得更久!
回覆列表
有一親戚,在老家縣城開了一家鞋店,多年以來都是普普通透過得去的裝修,價格不高也不低,幾年以後,也賺了點錢,就打算把店鋪重新裝修一下。裝修之後,明顯高了一個檔次,價格還是沒變,可是,誰知道生意卻大不如從前,甚至慘淡。你說這是為啥?
這個問題,咱們後面再回答。
在我所在的城市,有一家“口水留砂鍋串串”,環境差,幾張桌子往露天壩裡面一擺,每個服務員都很忙,對你愛理不理的。但是一到飯點就人滿為患,摩肩接踵,那情景堪比每天八九點鐘的菜市場,怎一個火爆了得。
我很好奇,這家店一定有什麼過人之處,於是在某個不太忙的晚上,我懷著美好的期待去光顧了它,吃完之後給我的感覺卻是一般。後來有人眼紅,在它附近開了全國有名的“馬路邊邊麻辣燙”“鋼管廠五區串串香”,最後都敗走麥城,丟盔棄甲,落荒而逃,唯有它屹立不倒,至今依然每天迎來送往,生意火爆。
在某乎上,有位老闆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老闆是一個高階知識分子,並且有十年的餐飲經驗,某次去到朋友所在的縣城,看到一家生意非常火爆的火鍋店,就是下面這家店。
吃完之後,他從專業角度得出結論:
1.店面---裝修不合理及陳舊,沒有明顯主題和特色.2.服務---服務員服務意識不強,儀容儀表,精神面貌,服務流程,都有缺陷.3.出品---菜品擺盤混亂不精美,調料臺髒亂差,高檔菜品沒有設計.餐具有缺口4.口味---整體就是油膩,辣,沒有標準也經常有輕微的變化,沒什麼特別人能記得住的東西5.營銷---沒創新,發傳單已經讓人很厭惡了.6.管理---混亂,作為客人你能明顯感覺到管理不到位整體就是隻滿足客人基礎的需求能接受不優秀,是一家比較傳統的火鍋店,而且他家以前還用地溝油被罰款50萬。
沒品牌,沒定位,憑藉餐飲人的敏感,他覺得這是一個商機,現在處於消費升級的時代,於是和朋友在離渝之味1000米左右的地方開了一家總投資240萬的“品古今”火鍋。裝修是港式裝修, 超出全市競爭對手不止一個檔位,面積1500平...並且制定了詳細的系統性的方案,從上到下,從定位\裝修\口味\服務\體驗\出品\營銷\模式等各個環節細節做了十分詳細的計劃,並落實執行。
三個月的熱鬧過去之後,現在店鋪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最後他總結到:做餐飲就是苦活, 你能當好一個市長也不一定能開好一家飯店。再說一點就算你所有的所有工作做的像教科書一般完美, 你的生意也不一定好。
一開始我也不太明白這些蒼蠅館子為什麼會這樣火爆,在經歷過自己開店失敗和看過無數失敗和成功的案例之後,好像悟出了點什麼。
老闆說“渝之味”沒品牌,沒定位,在我看來,恰好是他,對品牌和定位有所誤解。
“渝之味”是有定位的,在一個小縣城,它的定位就是那些普羅大眾,這些普羅大眾恰好是人群基數最大的,這些人不太講究環境和服務,服務員不給我倒茶?不存在的,我自己倒就好了啊,這麼點小事,不用麻煩別人。他們更講究的是價效比,自在熱鬧,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而“品古今”的店面形象給人一種高階大氣上檔次的感覺,給人一種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感覺,就更別說進店了。即使他的定價和“渝之味”保持一致也很難去抗爭,咱小老百姓,享受不來那個。這就像我本人是農村人,小時候去城裡親戚家,看著那個家啊乾淨整潔,窗戶玻璃一塵不染,搞得自己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這也就解釋了開篇的問題。
“渝之味”沒品牌嗎,不是的。我們往往很多時候把品牌理解為logo,品牌名,品牌宣傳語,這些都只是品牌的表現形式,卻不能代表品牌。品牌是消費者對店鋪和產品的一個總體認知,最好的品牌是像老朋友一樣親切,並且經常出現在你身邊。而“渝之味”作為一家老店,完全符合上述特徵。想想看,如果小時候你吃過的一家米線店,現在還開著,你路過的時候看到它會不會覺得很親切,是不是很懷念那個味道。
往往人們說吃火鍋,腦袋裡第一個冒出來的就是“渝之味”,佔領了特勞特《定位》裡所說的心智階梯的第一階梯,是消費者的首選。
至於口味,更不能作為判斷一家店生意好壞的指標,因為眾口難調,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家“口水留砂鍋串串”,我第二次去吃的時候覺得味道其實還不錯。
沒有什麼事情是一蹴而就的,餐飲行業更是如此。那些蒼蠅館子除了環境服務不好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共同點,就是經營年限很長,培養了很多老顧客。所以蒼蠅館子火爆的背後的底層邏輯是定位精確和時間賦予他們的巨大能量,而時間形成的競爭壁壘最是難以逾越。
在餐飲行業“三月死”,成功者“九死一生”的行業規律下,那些能堅持十幾二十多年的老闆更像是暗夜裡浴血奮戰的勇士,拼搏廝殺,不敢停歇,終於不知過了多久,晨曦微露,天空泛起一抹魚肚白,環顧四周,還站著的所剩無幾,腳下是磊磊屍首,他們終於撐到了天亮,活了下來。
PS:這些蒼蠅館子也有自己的侷限性,只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如魚得水,要想擴張到其他城市,面對激烈的競爭,往往也舉步維艱,這是後話。
所以,做餐飲必須做好自己的定位,清楚自己的目標顧客,然後圍繞他們打造出適合他們的產品,再加上一個好的位置,再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