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鄉村翠翠

    1.土壤乾旱, 主要發生於搶墒播種,一直沒有澆水的麥田。表現基部葉片發黃,逐漸乾枯,心葉遲遲不長,次生根少,分櫱困難。對此情況應及時澆水,促進麥苗及時生長。

    2.播種過深 。由於播種過深,造成麥苗地中莖過長,出苗時種子養分消耗過多,造成幼苗葉片細長,根系發育不良,麥苗瘦弱,對於這樣的麥田可結合澆水畝追施尿素5公斤。對於已經澆水的麥田,可用1%的尿素液噴施2次,每次間隔7天左右。

    3.秸稈還田缺氧 。主要是秸稈還田沒有增施氮肥的地塊,出現了秸稈與麥苗爭氮現象,表現為小麥矮小細弱,葉片失綠,窄小直立,葉尖枯萎,下部老葉發黃。可結合澆水畝追施尿素7.5-10公斤。同時用1%的尿素液噴施2次,每次間隔7天左右。

  • 2 # 散花小幹

    南方品種春性較強,向北推移增強,華南、長江流域的品種以春性為主,海拔高的地區有少數冬性品種,黃淮平原以半冬性和冬性為主,北部麥區和新疆地區冬小麥多屬強冬性,東北、西北、北部麥區品種屬春性。

    一、良種準備

    選用良種的原則:一是要選用與當地氣候、栽培等條件相適應的品種:二是要選用與生產發展、市場需求相適應的品種。選用時應積極聽取小麥生產專家以及市場分析專家的推薦指導意見,降低生產的盲目性。

    種子的處理:經過一定時間儲藏、加工以後的種子,發芽率、水分指標等是否符合要求,要進一步測試鑑定,同時注意播種前的曬種、選種等其它準備工作,確保種子質量。

    二、整地準備

    整地是小麥生產的基本環節,施底肥與整地結合進行。

    增施有機肥,平衡施肥,增強地力。

    深耕細耙、精細整地。底肥施好,接下來整地,地好可以保證全苗、壯苗。整地要記住“一平、二勻、三松”,“一平”是土地平整,深耕25釐米以上,耕前粗平,耕後復平,避免出現墒溝伏脊等,做到澆水時畦內“寸水棵棵到”;“二勻”是墒情均勻,肥力均勻;“三松”是要鬆緊適度,沒有明暗坷垃,要細耙,做到上松下實,無漏耕漏耙,無架空暗壟等。

    三、採用精播技術

    不同播種期、播種量、播種深度等不僅能調控小麥的群體結構,還會影響小麥的生育程序、產量和品質。

    適時播種 。溫度是影響小麥生長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播種期早晚是能否形成壯苗的關鍵,必須適期播種。若播期過早,麥苗易徒長,冬前群體發展難以控制;土壤養分早期消耗過度,易形成先旺後弱的“老弱苗”:易受病蟲害、凍害等。

    播期晚會導致: 一、溫度低,出苗慢,出苗率低,苗齡小,冬前營養生長量不夠而形不成壯苗;二、根系不發達,分櫱少,體內有機養分積累少,抗逆性差; 發育延遲,穗分化開始晚,穗頭小; 成熟延遲,種子形成和灌漿過程處在較高溫度條件下,千粒重降低,顯著減產,影響品質。不同地區條件不同,播期有所不同。一般的小麥在10月5-10日播種,到12月10日,日平均氣溫下降到0℃進入越冬期,冬前大於0℃,積溫600-650℃,能滿足小麥形成壯苗的要求。

    適量播種。播量的多少,要因地因條件因品種制宜。中產田因地力不是太好,適當增加播量,可較多地依靠主莖穗爭取高產。高產田若播量過大,易引起群體過大,通風透光不好,個體生長弱,易倒伏,若適當降低播量,群體不會過大,個體促壯,抗倒,穗大,產量較高。播量的多少是建立合理群體結構的關鍵,不同的品種要掌握一定的播種量。 播種深度 。播深一般以3-4釐米為宜,深淺一致,可使出苗迅速,苗齊,苗壯。播種過淺,易落幹,缺苗斷壟,易受凍害;過深出苗率低,出苗時間長,苗弱,分櫱晚,分櫱少,次生根少,難以形成適宜的群體結構。

    四、配套田間管理技術

    小麥高產,種好是基礎,管理是關鍵。根據小麥不同生育階段的特點,要採用不同的管理措施。

    抓好冬前冬季麥田管理 。冬前冬季小麥的生育特點可概括為:三長一完成,即長葉、長根、長櫱、完成春化階段發育。這個時期管理的任務是:促苗齊,苗勻,苗足,培育壯苗,實現合理群體,為麥苗安全越冬和春季生育良好打好基礎。主要管理措施是:

    及早查苗,補種補栽 。小麥出苗後,及時查苗補苗,採用於缺苗處澆底水或浸種催芽的方法。小麥3-4葉期進一步疏密補稀,將疙瘩苗疏開,栽苗後普澆一水,確保早發趕齊。

  • 3 # 沃鯨孫文

    那要看看你們的小麥是怎麼回事:

    1.土中嚴重缺氮,葉片黃,苗弱,抓緊時間補氮肥。

    2.病害,拔出根系看根有變化沒,莖基部有無病斑,若有及時噴施殺菌劑。

    3.病毒病,葉片有黃色條紋,噴施防治病毒藥+葉面肥。

    4.除草劑藥害,發黃不長,苗弱,及時噴施解藥。

  • 4 # 瓜哥來了呀

    你好,我家種麥子吃麥子長大的 ,但也僅僅是吃和種比較在行,關於你的問題我就充一回大頭吧,說起來沒吃過豬肉也算是見過豬跑的人嘛[呲牙]

    有句諺語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說明了一個明確的道理,就是冬季的麥田少不了雪水雨水的滋養,雪如果能下三場的話,那麥根就能盡情的吸收水分,水分吸收的足夠了,等到來春的時候麥苗就會長得很壯,發族的時候也會發的特別多

    而根據你的描述,現在剛進入春季的情況下,有可能就是在冬季的時候,麥根吸收的水分過少或者是不夠,形成分族不夠充分,看起來比較單薄。有條件的話可以澆水補充一下看看怎麼樣

    當然,這也只是我的一面猜想,也有可能是需要追肥了等等吧

    反正為了興趣認證過關我也是拼命盡心了,還有兩三天就到時間了,請快給我過關吧

  • 5 # 老阿姨看劇

    小麥播種太稀基本苗不夠,很難取得高產。俗話說:有錢買種,無錢買苗。但透過採取以下措施還是能起到一些補救增產的作用。

    一是移密補稀,可以從同地塊較密地方的苗移到稀處栽植或從其他地塊同品種密苗移些過來栽,此方法可在小麥長到2-4葉時進行,若遇陰雨天氣可隨雨補苗。若遇睛好天氣,移苗補苗宜在下午進行,做到隨時澆足活棵水。

    二是以肥促壯爭早發,此類田塊最好採用以肥促壯,最佳化個體,走稀植栽培奪高產的路子,在管理上要早施、重施苗肥,在1葉1心時,每畝追施尿素7.5-10公斤。睛天每畝再澆不少於1500公斤的薄人畜糞。這樣即防凍保曖又利麥苗生長。起到促根增櫱,以櫱增苗,秋髮冬壯的效果。

    三是適時化控增櫱促壯,抓住前期氣溫下降不大的有利因素,在小麥2-3葉期及早採用多效唑進行化控,方法是每畝用10%多效唑可溼性粉劑200克,兌水50-60公斤均勻細噴霧,促進壯根早分櫱,增強抗寒能力。

    總之,只要認真採取措施,就一定會有較為豐厚的回報。

  • 6 # 哇塞姑娘愛生活

    1、品種問題

    小麥品種引起的苗稀有可能是購買的種子不適合當地的種植條件,比如氣候、溫度等;第二種情況就是買到假種子了。

    2、耕地,整地問題

    小麥在播種前,整地沒有整好,比如秸稈還田的地塊,犁地和旋地不均勻,還有在播種後的鎮壓不實,導致小麥種子播在秸稈上面,根系扎不好,營養跟不上,導致發苗稀。玉米秸稈還田,可以起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現在秸稈還田量大,耕層一般都不足20釐米,使田間部分小麥出苗後根系紮在疏鬆秸稈上,難以從土壤中吸收養分,造成麥苗稀,因此提倡深耕深翻,每隔3年應深耕一次,深度達25釐米。

    3、地下害蟲

    小麥種子播下去後,地下害蟲如:金針蟲、地老虎、蠐螬、螻蛄等,對種子進行啃食破壞,導致要麼不出苗,要麼出苗後苗弱發黃,主要原因還是播種時沒有拌種。

    4、肥害。化肥引起。

    5、病害。看其根部是否腐爛,一般根腐病的表現症狀之一就是腐爛,如果是,主要還是因為沒有拌種引起的。

    6、藥害

    藥害引起的麥苗發黃。1. 拌種量大,造成葉片黃死;2. 上茬作物除草劑殘留,如農民在玉米上施用煙嘧磺隆類除草劑,即便正常用量的話,也要與後茬種植小麥間隔3個月以上,才能保證對小麥沒有影響。

    7、及時澆灌麥苗

    一定要1、正確選購品種

    2、整地

    3、排水保墒

    4、做好病蟲害防治

  • 7 # 卡片愛鄉村

    答:蟲害發黃:麥蚜和麥蜘蛛吸取葉片汁液而造成的葉片發黃,主要發生在越冬期前後。每畝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65-75毫升對水50公斤進行噴霧防治。

      病害發黃:小麥紋枯病為害根系和莖稈,阻礙養分和水分的運輸而造成小麥葉片發黃。每畝可用12.5%禾果利20克,或20%井崗黴素50克對水50公斤進行莖基噴霧防治。

      肥力不足發黃:主要發生在土壤肥力差、底肥嚴重不足的地塊,主要表現為色黃、分櫱力差、幼苗弱。此類麥田除要施足有機肥外,還要增施適量化肥,每畝開溝深施尿素7.5-10公斤、磷肥30公斤;每畝用尿素1公斤加葉面寶5毫升對水50公斤進行葉面噴霧,可促使葉色迅速轉綠。

      密度過大發黃:播種不均勻或播量過多,使麥田群體密度太大,也會導致小麥發黃。其補救措施:迅速間苗並及時追肥,若已進入拔節期,可採取壓苗方法補救。

      僵苗發黃:主要發生在土質粘重、地勢低窪的田塊。補救措施:及時清理水溝,排除漬水,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間溼度,及時中耕鬆土,並追施速效氮肥。

  • 8 # 偶遇丫

    麥苗越長越細有以下幾點原因,1.麥種本身出苗率就不高加之土壤乾旱是一點2.播種過深造成麥苗地莖過長養分被大量的消耗致使根系發育不良麥苗越長越稀少,3.麥苗缺尿素引起的不長

  • 9 # 話說新農村

    咱家是種小麥的,根據我的經驗,有兩種可能,一是乾旱,如果冬季乾旱的話,春季季就得給小麥澆水。植物和人一樣沒有水,也是不能活的。還一種情況可能是施底肥的時候,尿酸用多了,尿素是比較受歡迎的化肥,使用方便,肥力高見效快,持續時間久,所以會用在很多作物的底肥,和追苗。但是尿素是不能使用多的,一定要按量使用,一次使用多了會燒根。所以可能是你底肥或追苗的時候用多了。希望可以幫到你。

  • 10 # 三秦老趙

    麥苗越長越稀是怎麼回事?

    答:越長越稀有二種情況。

    第一種:地裡缺肥了,一般情況下,在冬前一個麥根要分十二個頭,也就是十二個枝,這是在冬前麥子看來還比效稠滿,當地力缺肥時,來年春季反青麥苗就沒有多大的氣力了,中心主枝麥苗繼續上長,而分孽的小枝就不長了,甚到一點不長,養分讓旺長麥苗吸收走了,所以小苗不長,這就是為什麼冬季麥苗滿苗,而到了春季稀苗的原因。

  • 11 # 鄉村李瑞

    麥苗越長越稀的原因有很多種

    1麥種不適合土地地質

    2假麥種或品種不好

    3播種量過大導致麥苗生長擁擠,個體發育差

    4小麥播種過早,生長高,冬季易遇凍害

    5小麥播種過晚,溫度不足,生長瘦弱分櫱少

    6小麥播種過淺,不耐旱易受凍和早衰

    7小麥播種過深,出苗緩慢,分櫱少且小,生根少弱麥苗黃瘦

    8乾旱,麥苗根系吸收不到水分使生長髮育受到嚴重影響導致死亡

    9昆蟲危害

    10收玉米時秸稈還田

    11農藥量大,濃度高,導致腐爛

    12施肥過多燒根

    13施肥過少營養不良生長慢

  • 12 #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麥苗越長越稀是怎麼回事?

    你這個情況太不正常了,一般別人都是在生長期控旺等,莊稼越長越好。你的越長越稀?就不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和邏輯了,肯定出問題了。分析原因,應該是:整地質量、種子、病蟲害導致。抓緊防治對付吧。

    一、整地質量差。墒情不好,秸稈還田量大且不細碎,麥種種在不利於發芽生長的環境中,偶爾有不出苗、出苗晚,或出苗弱、死亡現象的。

    二、肥料質量、或施入不勻。也會導致燒灼種子、或出苗後根系扎於肥料多的地方燒灼燒死麥苗。

    三、種子質量。發芽率低、弱,甚至免強出苗,爾後衰弱而死。種子分櫱率低。

    四、病蟲害侵擾所致,引起病苗、死苗。如小麥根腐病、地下蟲害侵害等,可致苗越來越稀,因為部分苗死了。

    應對辦法:補種是不現實了,主要保住現有的苗,找出原因,治病、治蟲,產量肯定受影響了,俗話說“見苗三分收”,連苗都保不住,還談什麼產量高呢!是小麥病害引起的如全蝕病、根腐病等,要噴藥、灌根處理。可用50%多菌靈等藥物噴霧。地下害蟲如蠐螬、地老虎、金針蟲、螻蛄等,可用藥灌根處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汽車啟動電瓶不用鋰電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