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美城寶雞
-
2 # 路人甲鄰居
非常簡單: 韓國人口5000萬,臺灣人口2500萬,很多企業轉移到中國大陸發展,發生了經濟空洞化、產業空洞化。總之、人口小,意味著光靠內需無法發展經濟,不得不靠出口。看看日本1.3億人口,中國大陸14億人口。如果中國只有2億人口,不會有今天經濟的崛起。臺灣無法發展汽車工業。韓國工業結構屬於發達國家,能有今天的經濟增長已經是奇蹟,最大的軟板是出口佔比達到60%。
-
3 # 輕騎行萬里
四小龍能發展起來,第一個要感謝日本。當年日本弄斷幾乎所有的基礎工業,並切開始升級產業,搞的美國爸爸很不高心,一紙廣場協議弄死還不夠,把給日本的基礎產業全部分出4分給了4小龍,為了不在出現日本的情況,讓他們各有側重。這就是為什麼彎彎沒有汽車工業的原因
-
4 # 安東尼奧古特雷斯
臺灣在機械方面還是很厲害的,機床出口世界第四。僅次於日本德國義大利。機床是工業之母,汽車是屬於機械方面的。按理說能夠發展成現代起亞這樣的汽車品牌也是有這種可能性的。汽車工業在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支柱的作用:①在產值和銷售收入中,汽車工業佔較大比重。②汽車工業的發展必然會推動許多相關工業部門的發展。汽車工業是綜合性的組裝工業,一輛汽車由千萬種零、部件組成,每一個汽車主機廠都有大量的相關配件廠,所以汽車工業和許多工業部門具有密切的聯絡。③汽車工業是高度技術密集型的工業,集中著許多科學領域裡的新材料、新裝置、新工藝和新技術。世界最大汽車生產企業德國大眾日前警告稱,歐盟對汽車工業規定過多,企業用工缺乏靈活性,西歐汽車工業有可能在激烈競爭中被淘汰出局(出自百度)簡單來說,臺灣地區兩千萬人口塑造不了一個國際級的一線汽車品牌。在電子技術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比不上德日老牌汽車生產大國。但是臺灣的汽配件領域企業很多。像熟知的正新建大輪胎。臺灣雖然小,但是產業結構合理。人民生活富足。走的是科技路線。有著名的新竹工業園。再說臺灣的強項不只如此世界百分之八十五的膝上型電腦是臺商代工的。還有所謂的蘋果手機ipad。又有臺積電聯電這樣的高新科技企業。哈哈,跑題了。最後雖然臺灣汽車不發達。但是我們熟知的美利達捷安特腳踏車是臺灣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
5 # 阿泳123
臺灣中小企業多,臺灣人小家子氣、目光短淺,只想著借歐美日產業轉移做代工和零配件,缺乏品牌意識,不想做品牌和西方國家正面抗衡!
-
6 # 9591092988
記得在1980年代末期,介紹韓國為了發展民族品牌的汽車,全民賣自產汽車以支援國產,雖然那時韓國車設計的很醜,效能也不行。
-
7 # 山高水長151580265
臺灣上世紀八十牟代是亞洲四小龍之首,在兩蔣時伐臺灣經濟大發展,尤其蔣經國時期臺灣經濟崛起起飛,但是,自從臺灣出現了民進黨打著民主的旗號,擾亂臺灣社會各個方面,臺灣出現了亂象,經濟停滯倒退,社會矛盾加劇,臺灣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綜觀過去這麼多年,臺灣民進黨沒有給臺灣人民帶來福祉,不懂不會建設,只會挑釁族群等社會矛盾和分裂!所謂臺灣民進黨其實是美日打著民主旗號,套在臺灣人民脖子上的枷鎖,害怕發達崛起的臺灣會脫離美日撐控,尤其日本更害怕臺灣會超過它,所以日本是民進黨幕後操縱人,看民進黨的言論和行為就說明了一切!臺灣民進黨是最大最惡的詐騙犯,只有消滅了臺灣民進黨,臺灣人民才能過上好日子,才能有未來!
-
8 # 海闊天空38656971
搞汽車產業需要自身有消費市場,臺灣屁大地方,搞出來賣給誰啊,自己市場都搞不起來怎麼向全球市場邁進。其實看看歐洲就知道,Volvo能回到今天他可是賣了好幾次了,不然早就完蛋。
-
9 # 立立136604961
是這樣的,1970年臺灣要蓋大汽車廠,引進豐田技術,我當年考大學時,臺灣所有機械工程系都加班,譬如原本錄取45人一班,變成90人,經過三四年,臺灣政府突然停止大汽車廠計畫,因為裕隆公司要發展自製車,而裕隆老闆姓嚴,是跟蔣介石來臺紅人,他遊說國會反對大汽車廠,整個鬧劇政治幹預始然。所以後來這批機械人才多出來投入汽機車零件,機床,資訊,電機,電子等產業,創造其他產業高峰。
-
10 # 克里奧爾
臺灣汽車工業始於1953年9月,由滬遷臺的嚴慶齡先生和夫人吳舜文,在臺北建立裕隆汽車公司,正式開啟了臺灣汽車工業。1956年7月15日,第一輛解放牌汽車下線;同年9月,海峽對面,裕隆公司也生產出了第一輛吉普車。1969年,祖國大陸開始興建“二汽”,是年,嚴先生也投資創立他的第二家汽車企業———中華汽車公司。以發動機報國為理念創立裕隆汽車的嚴慶齡先生被尊稱為臺灣省汽車工業之父。臺灣省依託當時發達國家產業轉型與升級的機會積極引進美國與日本的技術,從汽車零部件生產開始逐步建立起以引進生產日本品牌車型為主的島內汽車工業。在聚集了臺灣骨幹汽車人才悉心研發數年之後,1986年10月25日,第一部由臺灣省主導設計的汽車—裕隆飛羚101在舉行盛大的車展中首次在世人面前亮相。
-
11 # ZOTYE總經理助理
臺灣有能力的人都到大陸開廠賺錢,四小龍中的臺灣人才流失最嚴重。省下的都是一群封閉守舊,只會唧唧歪歪“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自我陶醉,所以臺灣在四小龍中全面掉隊,不僅僅是裕隆汽車沒有壯大。
-
12 # 虹口皮大王
臺灣合資車生產很早。裕隆日產通用,中華三菱,三陽現代,六合福特馬自達,國瑞豐田,成運大宇,臺塑依維柯,分分合合。裕隆的飛羚曾出口東南亞和歐美。裕隆汽車和中華汽車創始人是上海棉鐵大亨嚴裕棠之子嚴慶齡,畢業於同濟大學。
-
13 # 雲中的風23
第一:本身臺灣市場狹小。第二:臺灣滿大街跑的什麼最多?摩托車!在小確幸的影響下,臺灣省的消費水平也是很小確幸的!第三:現在說的四小龍的也都是四十歲左右的人了!現在除了臺灣誰還再滿口的四小龍,四小龍的叫!沒有前瞻性,沒有進取心!這也是臺灣省沒有發達的汽車產業的原因。第四:較小的市場,較少的人口,使得臺灣省發展幾個簡單的產業就可以安安穩穩吃飽飯!吃飽了飯!還吃的不錯!那麼誰還有進取心!我們去小確幸吧!都說大陸八零後是垮掉的一代!但是相比於臺灣省來說大陸的八零後簡直就是如狼似虎!他們揹負著房貸!車貸!養家餬口的重任!拼勁!幹勁!遠超那些臺灣小確幸!
-
14 # 三隻腳的大烏鴉
四小龍每個都有自己獨特的產業優勢,新加坡靠金融和海運,香港靠金融海運和進出口,臺灣靠電子代加工,韓國靠汽車和船舶製造業。
產業著重點不同,發展出來的東西自然不同。臺灣沒把汽車工業當重點,自然發展不出強大的汽車工業。畢竟只是個小地方,不可能如大陸這樣面面俱到。
-
15 # 耐用安全看兩田
我覺得,這與族群性格有最大關係。臺灣人主要,來源,是福建和廣東。這兩個省份的人,敢作敢為,敢領風氣之先,但是,他們不適合做重化工業和,精密機械電子。他們最適合乾的事服裝,房地產,金融。有人說,國家或地區的,市場太小,不適合搞,重化工業,特別是汽車。但是瑞典不到一千萬人,就有兩個汽車品牌呀。
-
16 # 高氏觀市
“亞洲四小龍”的得名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中國香港、新加坡、韓國和中國臺灣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一躍成為全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這四個國家和地區因此被稱為“亞洲四小龍”。
不過臺灣的汽車產業確實不怎麼樣。而且,不僅是汽車產業,應該說臺灣除了石化業之外的所有重工業都不怎麼樣。當然,這個所謂的“不怎麼樣”,是與世界市場上的那些巨頭比不行。但是,臺灣作為一個省份,它的重工業規模與其經濟規模還是相對匹配的。
說起來,臺灣的重工業起步並不晚,汽車、鋼鐵、造船、石化產業的起步並不比韓國晚,在發展早期甚至還領先韓國。當年的十大建設,主要也是投資重化工業,可見政府也是有一定扶持的。
但是後來沒能發展起來,這幾個原因起著決定性因素,首先臺灣的面積狹窄,對於發展汙染嚴重的重化工業存在先天性的缺陷,80年代環保運動興起後,鋼鐵石化專案落地非常困難。汽車、造船雖然不大牽涉環保,但是其上游的鋼鐵等行業,則對環境影響很大。
另外,臺灣市場狹窄,本身無法支撐上規模的汽車產業,那就得全部依賴外部市場,在這方面,臺灣省顯然不能與韓國財閥比。
第三,臺灣的經濟主體一直是中小企業,即便是極度發達的電子產業也多是如此。而發展汽車等重工業需要鉅額的資本投入,臺灣中小企業無法承擔得起。最大的車企裕隆曾與日產合資過,只是在臺灣紅極一時,與通用合作過,後再牽手東風在中國市場也未見起色,技術積累相比同為四小龍的韓國也並不到位。
應該就是上面幾個主要因素,造成了曾為亞洲四小龍的臺灣,它的汽車產業並不發達。
-
17 # 篳篥2
重工業的發展無不依賴國家的扶持因為與國防關係密切,沒有坦克發動機的訂單,通用、寶馬、三菱、現代等等都不會這麼厲害。而臺灣的尷尬地位導致它不能搞重工業,四小龍那個年代的臺灣不缺人才、不缺技術、不缺錢,但是它經濟政策就偏向電子和輕工業,比如臺灣出輪胎。如果臺灣發達的重工業,那可能它就有自己的先進坦克和軍艦,臺海局勢也許就不是現在這樣了,當然美國也不能賣二手軍備賺錢了,軍火商們是不會支援一個不買軍火的臺灣政府的,一個政治上看美國臉色不能自主的“小龍”,怕是一條假龍!
-
18 # 黃毛毛6
臺灣島的面積三萬七千平方公里、人口二千萬、島上的平原集中在西北狹小的一側、而韓國就不一樣、朝鮮半島的平原都集中在韓國一側、另外人口基數也不一樣、韓國人口為五千萬、如果一個國家要發展年產百萬的汽車工業、人口基數必須達到五千萬以上、另外、臺灣地區的街道狹窄、也不適合大面積的發展汽車工業、所以有些時候細心觀察臺灣、韓國還有日本的工業佈局我們應該向人家學習
-
19 # 小拉車
亞洲四小龍是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韓國的汽車工業跟中國差不多都是從50年代中期開始起步的。朝鮮戰爭剛剛結束,韓國的經濟狀況遠遠不如朝鮮。韓國的經濟百廢待興,對各種機械的需求量很大,對於作為主要運輸機械的汽車需求更為迫切,這種現實需求成為韓國發展汽車工業的主要原因。
80年代中期以後,韓國政府又向汽車產業提出新的發展目標,即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加速技術開發,增加對外出口,努力使韓國成為汽車生產和出口大國。到1988年時,韓國出口汽車數量達57.6萬輛,佔當年汽車產量(108.4萬輛)的53.2%。1994年,汽車出口數量增加到73.8萬輛,佔當年汽車產量的31.9%。從而使韓國不僅成為汽車生產大國,而且成為世界第5位的汽車出口大國,僅次於日本、德國、法國、美國。
在看看臺灣,目前,臺灣十多家汽車生產廠大部分集中在前5家汽車企業,生產車型達70多種。5家整車廠的產量集中度在90%以上,但是沒有一家企業達到壟斷地位,規模遠達不到最低的汽車生產經濟規模。
1954年裕隆成立第一家汽車製造公司,1957年試製推出第一輛吉普車為其標誌,開始了與中國大陸,韓國基本同步的臺灣汽車產業發展歷程。不僅臺灣就連大陸沒有發展出如同韓國那麼發達的汽車產業。在其半個多世紀中,臺灣汽車產業有十餘家汽車製造廠家如雨後春筍地島內誕身,形成散、亂、雜、慢的發展態勢。臺灣大部分整車主機家商皆與日本有合作或合資關係,臺灣汽車工業發展和日本汽車工業發展有相當密切的依附關係。零元件廠中95%以上合作物件為日本廠商,因此對日本的依賴性極大,同時受日商技術母廠的箝制與制約性也最大。臺灣的汽車廠絕大多數是與外資的合作,但真正到臺灣投資設廠的大企業很少。 在長達30多年的保護下,臺灣汽車工業仍沒有形成應有競爭力,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忽略了汽車工業發展最關鍵的問題,結果導致市場的喪失,競爭力得不到提升,所以跟韓國的汽車工業也無法相提並論。
-
20 # loh2
起步決定發展,臺灣車輛機械製造業開始初並不把大陸當成主要市場,錯失開端佈局,而韓國在當了幾年日本車輛加工廠以後,佈局自主品牌,策略和臺灣完全相反,將大陸市場作為主要傾銷市場。在大陸汽車銷售業蓬勃發展時代,韓國賺了第一桶金子,而臺灣開始意識錯誤,但是為時已晚!
回覆列表
只能說,各國,各地區都有自己的強項和獨到之處,如果都千篇一律那就沒意思了,美國綜合能力強大,但是也有缺點,臺灣有自己的優勢,不過可能不側重於汽車產業,能進口就足夠了,當然,臺灣一些缺點,和他的政治地位,面積人口也有關係,發展不可能比日韓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