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成年人的悟道地
-
2 # 金嘯石吟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其中“好事”作何解釋呢?
好事,不是我們所謂的好事,比如自己職位升遷了,致富發財了,抱得美人歸了,這裡所說的好事,是利他的,利於絕大多數人的,不是利己的,比如資助貧窮兒童了,修路建橋了,救人於危難了…,不光要利於他人,還要不求回報,最好是不被人知道,這在民間叫積陰德,陰德厚重的,天必報之,和我們所講的莫問前程是一個意思。
從科學角度出發,經研究,多做利於他人的好事,可以讓人心情愉悅,周圍氣場祥和,不與人結怨,自然諸事順利,前程錦繡!
-
3 # 是夕瑤呀
《增廣賢文》裡說到: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意思是說,一個人,一輩子都做好事,從來不做壞事,不要在意以後的前程發展。
所以這句話“好事”的意思小編認為應該是要有一顆善良的心,當你善待了別人,也是在善待自己,以德報怨,放過別人,就是放過自己。正如因果報應,種善因得善果,人在做,天在看。作惡多端的人,必遭天譴;為人善良的人,終得善報。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
4 # 清川流夢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句飽含正能量的話,單從字面上來理解:只要做好事,不管結果如何。也可以認為做了好事結果是不會差的,好的起因一定會有好的報應,“好心有好報”就是這個意思。若從社會層面上來講,只要人們都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個念頭,人心向善,那麼這個社會就是和諧的,離理想大同世界就差那麼一步之遙了。人要心存善意,行善積德,不管付出有沒有回報,只要做了,且無損於人,就心安理得,即使是“草盛豆苗稀”也值了。
倘若聯絡到《增廣賢文》的原文“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河狹水急,人急計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話,那就得從另一個角度,另一個層面去理解“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了。
-
5 # 晨林6322842661576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來自《曾廣文集》?
什麼意思呢?:
就是你做了好人好事:“幫助了別人,”就不要心心念念地要求別人有所回報。.
如果你做了好事,要求別人有所回報、那就是在做交易,在做買賣。反而違背了初心。也就是在為自己製造煩惱。不如不做。.
.(已知不欲,勿施於人。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就不要強加到別人的身上。當別人把你不喜歡的東西給你。你肯定也會不高興,肯定也討厭憎恨他心中肯定也很不舒服。例如,你不喜歡別人講你的壞話,糗事,而你天天卻在講別人的壞話,糗事。當別人在你背後講你壞話,糗事,你又是如何敢想,如何感受,一定也很痛苦,氣憤,憎恨他吧?難道別人講你的壞話你還覺得很開心引以為榮嗎?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是相互的。你敬重我,我敬重你。從來還沒有所說過,別人鄙視你,嘲笑你,欺騙你,你還覺得他很好?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福雖未至,禍己遠離》
雖然你做了好人好事,好的運氣,福報暫時還沒有來臨,但是災難,壞的運氣漸漸的已經遠去。例如起初別人做了一件對不起你的事,傷害你很深的事,你肯定在心裡很憎恨他,討厭他,巴不得打他一頓。但是後來,他漸漸的幫助你,在你有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在你走投無路時,救助你。人心換人心,久後久之。你對他的怨恨,討厭已沒有了`也不再想抱復他了。對他來說。是不是福報還沒有到來。但是災難己經遠去。同樣的道理,起初你做了一件對不起他的事,傷害他很傷的事,他在心裡也一定很討厭你,怨恨你,只要他有機會,有能力,一定也很想報復你,對於你來說,那是福末到來,禍己靠近。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
給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當你幫助於了別人,只要這個人神經還正常,那他一定在心中很感激你。等到你有困難時,他也會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你,或許他也會把你幫助過他的事告訴他的父母`兒子、親戚,朋友。當你有困難時,他的親人、朋友,也會幫助你。小周與小潘是一家公司的同事,小周為人和善,平時就很喜歡與人交往,做些好人好事。倆人本是一家公司的同事,小潘當然也少不了得到小周的幫助,但是因為最近業務好、所以經常加班。小周本事身體就虛弱、再加上經常加班身體就更弱了。一次小周在去上班的路上、突然感到眼前一片膝黑暈倒在地上。恰巧小潘與小周在去上班的是同一條路,見到此景,二話不說立馬把小周送到醫院救助。所以要想別人給自己方便,自己先給別人方便。己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晚。放眼過去。古往今來放過誰。
-
6 # 柒零說
這句話可以透過佛法的道理去看,佛學教育中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因果”,因果定律是誰都逃不開的,連佛祖都不能避開。故事如下:
久遠劫以前,釋迦牟尼佛還沒有接觸到佛法,他是個外道,有五百個徒眾,那個時候,在世間也有佛出世,有一天國王齋僧,請出家人應供,佛帶了弟子們去應供。精舍裡面,有一個比丘生病不能去,所以大家吃完飯之後,就帶了一份回去,給這個比丘吃。這個飯菜很好,香味很濃,這一群外道遇到應供回來的這些出家人,聞到這個香味,生了嫉妒心,就罵這一群出家人,說:“這一群禿頭(出家人剃頭),不配吃這麼好的供養。餵馬的麥,他們有得吃就算不錯了。”這個外道頭罵這些出家的比丘,他的徒弟也跟著罵,就造這麼一個口業。
一直到這一世,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了,還要遭受這個果報。話說當時有個國王請釋迦牟尼佛去應供,請到那邊之後,過了幾天,國王被魔迷惑,把世尊這一群人忘掉了,沒有人送供養。
那時候剛好遇到荒年,人民都沒有東西吃,佛和弟子們託缽,也討不到吃,幸好遇到一個養馬的善心人,他說:“世尊,我沒有東西供養,這個馬吃的麥子,你們如果可以吃,我分一半給你們。”
釋迦牟尼佛吃了三個月餵馬的糧食,這就是經典上記載的“馬麥之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一念嫉妒心,罵了幾句話,後來都要遭果報,這是說這一段的因緣。
佛過去生中造惡業,“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成佛也沒有辦法逃過果報。釋迦牟尼佛的福報殊勝第一,沒有人能跟他比,佛還遇到荒年,託缽託不到,沒東西吃,何況你是六道凡夫!
因此,但行好事,其實是在種因,果報(前程)自然不會錯。
-
7 # 大江原創短篇小說
好事,對自己有宜的事,讓自己進步的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傷害他人,不投機取巧,踏實,但要學會專營,認真,但要學會變通。圖片僅供娛樂
回覆列表
我覺得這句話的核心不是好事,也不是前程,而是但行,莫問的轉折。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恆十居七八。作為人類而言,我們對於自己的未來是盡人事,聽天命的。
這個盡,是態度,是活法,這個聽,是豁達,是坦然。
盡與聽的轉折和但行與莫問的轉折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在說明一個人生的態度。
一個努力去做,不留遺憾,一個接受不完美,接受自己,接受世界,接受終生的明理。
理從何出?
一個一心想要教育貧苦孩子透過學習改變命運的老師,被自己學生挑戰威嚴,他一直都是透過威嚴來維持次序,對此他能怎麼辦?
他知道學生不喜歡被強制,於是學習新的教育理念,運用新的方法瞭解學生,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讓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得到高等教育的機會。
他重新摸索電腦,摸索網紅,摸索網路遊戲這些新東西,只為了親近學生,讓學生把他當做同類。
學生成績很好,畢業98%的上線率。
可是畢業後三年,沒有任何曾經的學生來看自己,一個都沒有。
他盡力了,但是他要做的不是在家喝酒消愁,而是拿著新課本,奔赴學校。
他只能豁達,也必須這樣做。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便是如此。
你要問我怎麼解釋,我想一切盡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