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程式碼學院
-
2 # 我是大齡程式設計師
鍵盤這個東西最重要的是聲音一定要大,別說你在安靜的寫程式碼,突然噼裡啪啦噼裡啪啦格,周圍都是這樣的聲音,你不弄一個聲音大一點的概括他們多沒面子。聲音越大越好,去買的時候你就用這個標準去找
-
3 # 動物記錄大世界
這個我深有體會,FICO藍芽有線雙模,茶軸鍵盤最適合程式設計師用,我自己也在用,打字特舒服,藍芽連線精確,沒有線的約束。
-
4 # 走在路上的週週
現在都流行使用機械鍵盤,而機械鍵盤又有多種軸可以選擇。建議可以先買一個試軸器,來確認自己最適用哪種軸的選擇。
-
5 # 明哥玩程式設計
其實鍵盤這個是一個工具,大部分人的習慣其實都不大一樣,先引用一下百度百科的內容,如果看不懂其實也可以跳過。
黑軸的操作壓力在58.9g±14.7g,是四大主要軸體中操作壓力最大的軸,相對於一般使用者,打字、按壓起來是比較費勁的,特別是剛剛從薄膜鍵盤轉過來的使用者並不一定會很適應。所以並不適合普通,特別是女性使用者或者需要大量輸入的使用者,但同時黑軸又是四大主要軸體中,聲音最小的軸體,對於周圍人的影響也最小。 紅軸的操作壓力在44.1g±14.7g,是四大主要軸體中操作壓力最小的軸體(同茶軸),可以說非常適合一般和輸入量很大的使用者,特別是女性使用者,並且聲音適中,但其缺少了“段落感”,又讓人感受不到機械鍵盤獨特的打字手感,甚至很多使用者體驗過後覺得打字手感與薄膜鍵盤手感類似。 青軸的操作壓力在58.9g±14.7g,是四大主要軸體中壓力最大的軸(同黑軸),打字、按壓起來有一種獨特的“段落感”,可以理解為:按壓到一半後,要繼續按壓到底,就要增加按壓壓力,同時會產生一聲脆響,所以青軸可以說是最具“機械鍵盤”特色的主要軸體,啪啪啪的打字聲既有節奏感,又讓使用者感覺到一種歡愉,但同時,啪啪啪的打字聲卻會成為周圍人的噩夢,可以說,青軸是成於清脆,也敗於噪聲。 茶軸的操作壓力在44.1g±14.7g,是四大主要軸體中操作壓力最小的軸體(同紅軸),打字、按壓起來也和青軸一樣有一種獨特的“段落感”,但是手感和聲音相較於青軸而言偏“肉”,按壓力度沒有青軸那麼大,產生的噪聲也適中,可以說非常合適一般和輸入量很大的使用者,特別是對於第一次接觸機械鍵盤,又想體驗機械鍵盤的獨特手感,又怕引起周圍人的憤怒的小白使用者,一把茶軸機械鍵盤是你很好的選擇。我個人來說是一個程式設計師,機械鍵盤也一直在用。
只說一下我用過的軸吧。
之前在公司辦工寫程式碼的時候,因為用的是筆記本,感覺沒有程式碼敲擊的節奏感,我就去某東上買了一個小機械鍵盤,我記得應該是100以內,沒有數字鍵,青軸的。買來用 了大概一個星期,我就沒在公司繼續用過了。 不是鍵盤使用感覺不好, 而是真的對旁邊的人來說太吵了。而且我打字手速也比較快,黑軸的鍵盤聲音自己聽清來相當的清脆,好聽,但是如果你在非私密的環境中使用的話,我選NO。這個鍵盤的結局是離職送給同事了。
再說第二個鍵盤,我買了一個charry的紅軸原廠的,目前來說是我用過最貴的鍵盤。怎麼說呢,紅軸給我的感覺沒什麼太大的亮點,聲音不大,鍵盤的敲擊聲相對其它的鍵盤來說聲音較輕,charry的鍵盤很樸素,給人感覺就像老款的桑塔娜3000,一點不顯眼。鍵盤聲音低,節奏感中。目前這個鍵盤我還在使用中,自己有在抽菸,每年洗一次鍵帽,感覺起碼還有9成新的樣子。
第三個鍵盤,換了公司之後我又買了一個新的小鍵盤,這次是個黑軸的,比原來的青軸要好多了,節奏感很不錯,聲音較小。如果辦工環境使用我比較推薦。
其實你可以去體驗一下再做選擇,一個好機械鍵盤的壽命都在10年左右,如果你選一個你不喜歡的,那是非常難受的事情!
-
6 # 小胡森
我比較喜歡羅技這款鍵盤,藍芽、無聲、小巧易、攜帶,而且手感也挺好。淘寶售價大概200左右,可在鹹魚撿漏便宜很多。
-
7 # 我叫阿寶
作為一個每天手指超過10小時在鍵盤上度過並且日常還喜歡折騰折騰鍵盤的程式設計師來說,這個問題勾起了我的興趣。
先說一下目前公司在役的主力鍵盤是Leopold FC900R PD 紅軸,就是這貨:
Leopold FC900R PD 紅軸
在此之前,曾經在公司服役過的鍵盤有:酷冷至尊 87 極光 青軸,Leopold FC980M PD 暗礁 紅軸,Filco Majestouch Ninja 2 有線 104 新義大利紅 紅軸,Cherry G80-3494 白 紅軸。
我不知道別的程式設計師對於一款舒適鍵盤的定義是什麼,以下僅以我個人的衡量標準來說說什麼是舒適的鍵盤,以及為何最終選擇L的這款鍵盤作為現役的主力鍵盤。
HHKB粉之間流傳著這麼一段話:美國西部的牛仔們,會將死去的馬兒留在原地,但是仍然會扛著馬鞍長途跋涉,穿越一望無垠的沙漠。因為馬兒是消耗品,而馬鞍確實與人體融合在一起的知己。我們要有這樣的觀念:現在,電腦是消耗品,鍵盤卻是傳遞感情,陪伴我們一生的摯友。誠然,作為吃飯的傢伙,鍵盤對於程式設計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私以為,對於鍵盤舒適的定義應從這幾個維度來評判:
1 軸體
軸體應該是對整個手感影響最大最直接的存在了。針對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黑、青、茶、紅、銀五大軸體來說,不討論什麼奶、灰、白、綠等稀有軸體,個人覺得紅軸才是最適合寫程式碼的軸(當然,軸體之間沒有高低之分,只有使用的人才有偏好之別,每一個軸體都有自己的受眾群體)。
對於大多數第一次使用機械鍵盤的人來說,段落軸無疑更能增加這種“機械味”,但是用久了之後就會發現,段落軸打字打不快,尤其是青軸。是的,你沒看錯,一向被譽為機械軸的春天,最具代表性的青軸打字打不快!其實青軸確實很適合打字,但是適合打字不代表能夠極速打字,尤其是青軸這種兩段式極強的段落感,反而是高速輸入的一種阻礙。我一直認為,最適合青軸的人是作家,而不是速記員。這麼說能明白嗎?青軸適合不疾不徐的緩緩寫上一段故事,一篇散文,一首現代詩,而不是像速記員一樣爭分奪秒去記錄每一句話。
這也是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喜歡使用青軸,後來換成紅軸的原因,歸根結底其實就是青軸跟不上我寫程式碼的節奏,壓根不是什麼吵到別人的狗屁理由。
而紅軸這種直上直下的線性軸,會在你高速輸入的時候沒有任何阻礙,猶如賓士在路況良好的高速上的汽車一般,那種無任何阻礙的感覺簡直不要太好。越是高速輸入,越是能體現線性軸的優勢所在。
至於黑軸的話,短時間的輸入是覺得很不錯,特別是其比較高的壓力克數,回彈的時候更加有勁。但如果不是練大力金剛指的話,大部分人的指力長時間輸入是不過關的,按幾個小時手指頭就酸了,更別說還要我每天長達10小時以上的編碼……
銀軸的話嘛,說它是遊戲軸我倒是比較認可的,極短的觸發鍵程以及極輕的壓力克數,不僅觸發快人一步而且蜻蜓點水般的輸入,多少時間都不會覺得累。要是日常用來工作的話,如果你能接受它極短觸發鍵程帶來的容易誤觸問題,初期可能比較難受,習慣了以後倒也是不錯的選擇。
2 大鍵位
目前市面上鍵盤的大鍵位要麼是衛星軸,要麼是平衡杆。其實這兩種方式也是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沒有絕對的孰高孰低。衛星軸的優勢在於穩固,且易於拆卸安裝,而平衡杆出於先天優勢在於回彈迅速,乾脆利落,這一點縱然強如Leopold對於衛星軸的調教也很難比肩平衡杆的手感。而平衡杆的先天劣勢就是比較難拆卸和安裝,對於一些新手來說,大力不僅能出奇跡,也能出悲劇。
所以,如果純粹以手感輪高低,無疑平衡杆是大鍵位更好的選擇,可是有一點很有意思,如果一把鍵盤可以堅持用個三五年的,你會發現衛星軸越用越有平衡杆的利落乾脆,而平衡杆越用越是衛星軸的拖泥帶水。
基於以上,所以我選擇的是Leopold的衛星軸。Leopold對於衛星軸的調教絕對是業內的第一梯隊,雖然相比Filco、Das、Feenix等這樣的平衡杆來說還是略遜一籌,但絕對是在可接受的範圍內。這也是我為什麼會將3494換成900R的直接原因,3494的無鋼手感非常獨特,單純以手感論我更喜歡3494,只是櫻桃根本沒正經調過3494的衛星軸,那大鍵按下去猶如深陷泥潭,簡直不能忍。加之我又愛折騰鍵帽,雖說平衡杆的拆卸安裝對我來說並非難事,只是每次都要小心翼翼生怕拔斷了鋼絲,哪有衛星軸這樣省心省力。
3 配列
配列這種東西,只能說完全是看個人喜好了。60幾鍵到100多鍵在市場上都有各自喜好的收入囊中。就我個人而言,經常切換與各種IDE和多系統終端之間,我還是比較鍾愛全尺寸的佈局。
Filco的minila,Leopold的660M,IKBC的Poker以及HHKB,家裡都有,也都沒用。小鍵盤帶來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能讓你覺得你桌面有100多平,視覺效果是很不錯,但是各種IDE的各種快捷鍵按起來真特麼難受(比如IDEA的某些快捷鍵,在全尺寸的佈局下就需要兩三個鍵組合使用,換成60%配列的,感覺我手指都不夠用了......),尤其是我工作的時候幾乎不用滑鼠,能鍵盤的全鍵盤,數字輸入極其難受,方向鍵以及上面的各種功能鍵按起來更是難受,算了算了,還是全尺寸用的舒服。
當然,我們組有個同事一直在用IKBC的Poker,我一直挺佩服他的,到底是怎麼做到和全鍵盤一樣的行雲流水......
4 鍵帽
很多人都覺得鍵帽的作用,較之手感上的影響微乎其微,比起視覺上的好看來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恰恰相反,個人認為,對於手感上的差異,除了軸體之外,影響最大的當屬鍵帽了,材質、高度、工藝等等,每一個因素都會造成手感上的千差萬別。
舉個栗子,無論你承認與否,你會發現Filco的那套原裝鍵帽就是最適合Filco鍵盤的,Filco的鍵帽我折騰了何止十幾套,ABS的,PBT的,POM的,鋁合金一體CNC切割的,二色成型的,熱昇華的,絲印的,鐳雕的,正刻的、側刻的等等等等,折騰來折騰去,就跟老婆一樣,還是原配的好。Filco的鍵帽完全服務於手感,雖然極易打油,但是敲起來也不是一般的爽。之前就是因為Filco的手感,那把新義大利紅忍不住帶去公司,尼瑪不到一個月就油了,鍵帽也不知換了多少套,可是每當再敲起來的時候,始終少了當初的那種感覺,終於還是在閒魚上收了兩套原裝鍵帽,拿回家老老實實供著。
現在用的900R的鍵帽已經不想再折騰了,也是因為足夠好了,促使我現在主力使用900R的一個很大原因就是因為Leopold的這套鍵帽極其耐艹。如果說鍵盤的做工,軸體的手感都與Filco打個平手的話,那麼原裝鍵帽這一塊絕對是良心之作。Leopold的高階PBT鍵帽分為PD版和PS版,也就是二色成型和熱昇華。撇開鍵盤本身不說,光是這套原裝鍵帽市面上在售的PBT鍵帽沒一個能與之一教高下,很難相信一個不是做鍵帽起家的廠商給你的原裝鍵帽能做到這麼好,這什麼騷操作?
如果你只是需要一個看起來賞心悅目的純粹的輸入工具,Leopold和Filco都是很不錯的選擇。但我個人並不是十分推薦Filco,一來Filco的溢價真的太高,除非你真的極端地追求手感,尤其是大鍵的手感,那確實只能去買Filco,因為你沒有別的選擇;二來Filco的鍵帽不好折騰,除非你可以做到對打油後油光滑膩的鍵帽視若無睹,或者打油後去閒魚上收新拆的原裝鍵帽換上,否則只要你換了非原裝的鍵帽,Filco那獨孤求敗的手感便不復存在。
PS:其實我一直沒懂,既然Filco自己也知道自己的鍵帽極易打油,為什麼不提供原裝鍵帽進行銷售?價格你定就是了唄,反正你家的鍵盤都買得起,何況只是一套鍵帽。
-
8 # 看清的soida
買顯示器送的49.9的鍵鼠套裝每日長時間伏案寫程式碼我手累了嗎?你們會發現相比於手,腰和眼睛才是最累的。買個護眼的顯示器和護腰的座椅不是更棒。
回覆列表
如果是高階程式設計師,推薦 HHKB 可以自定義,同時可以對 VIM 進行特殊設計。
如果是普通程式設計師,推薦cherry 青軸。
機械鍵盤。分很多型別,我自己比較喜歡青軸。青軸的機械鍵盤敲起來啪啪啪的感覺,真是爽!敲程式碼的時候,同時也能反映自己的心情,如果敲的比較high或者生氣。那聲音真是爽爆了。同時也可以隔離其他人對自己的干擾。如果整個辦公室都是青軸的聲音那和過年差不多。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