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魏晉到隋朝統一不也是軍閥割據時代嗎,同是亂世怎麼這個時代沒有那麼火?
11
回覆列表
  • 1 # 千山暮雪28288241

    其一,雖割據,但三國時政權相對少的多而南北多。其二,三國角逐者以漢人為主體,成王敗寇,輸的一方有極強的民族歸屬感,降而再叛者少而南北相互攻伐只找自己的存在感。其三,三國時,霸主們雄才大略心懷天下,南北朝的那些跳樑小醜狹隘短視,有一塊地盤就不思進取了。說到底是各民族文化、政治之間的矛盾在短時間內得不到調和!

  • 2 # 劉傳哲1

    ​從時間上來看三國進百年,南北朝進四百年。從政權來看三國是三種勢力,南北朝勢力雜而多,使人民不便記憶。從矛盾來看三國時是漢民族自家糾紛,南北朝是民族糾紛。從統一看三國中他們不管怎麼說,怎麼做都是要統一天下的,而南北朝時是偏安一域的,沒有統一的思想,這於中國大一統是不符的。最後是從現代來看國家也不允許南北朝的人或事傳播,這不利於民族

  • 3 # 大正的問答日記

    南北朝就不行了,五胡亂華後,衣冠南渡,北方被蠻夷攪得烏煙瘴氣,漢家皇帝被殺被廢,民族脊樑第一次被打斷,失去傳統中原地區,實在屈辱,此乃民族傷疤,很多人不願意寫這些屈辱史也是正常的,特別南渡後的的南朝真的出來出類拔萃人物真是乏善可陳,真是沒有發藝術加工,能數到也就算南朝宋開國皇帝劉裕劉棘奴這樣的雄主,其他大多數都是很慫很沒有故事的人。

    反而北方中原被各族胡人建立的政權反而出來不少英雄人物,比如匈奴劉耀和氐族人建立前秦大帝苻堅,卻出來不少廣為流傳故事(主要只淝水之戰出來的幾個成語,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鮮卑拓拔氏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後更是史書留名,宣告大震。

    我認為總體來說,是因為南北朝是屈辱史,和三國性質上有本質上不同,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提起自己的傷痛過往,這是人之常情。

  • 4 # 坑蒙拐騙的是商人

    因為三國鬥爭的時間相當的長,形成長期的拉鋸戰,又是一個能人輩出的朝代,三國時使懷才藝的人都有用武之地可謂五花八門,更重要的是有人把它詳細的記錄了下來,三國鬥爭是人類鬥爭智慧的結晶!有很好的教育標本。德智行全備

  • 5 # 樂視大海軍

    我想說的一點是涉及到現在的民族政策問題,有些歷史事件被輕描淡寫一筆帶過。其實南北朝還好,畢竟存在漢人王朝,元宋和清明政權更迭時期歷史事件,為了團結根本都不提及!

  • 6 # 玉成3536729

    亂世最精彩排名:

    1.春秋戰國,諸子百家

    2.東漢末年,三國鼎立

    3.五代十國,戲子皇帝

  • 7 # 使用者5960560918

    最主要的原因是。三國是經過羅貫中大俠的藝術加工,使一段原本苦澀乏味的歷史變成了曲折生動的故事。而南北朝的形式雖然在歷史上比三國更加複雜,時間跨度也更長,也是英雄輩出謀士遍地,但就是缺乏一位大俠進行藝術加工,所以可讀性不強。所以才不被普通大眾所熟知!

  • 8 # 手機使用者24818529031

    南北朝是什麼狀況,清楚嗎?漢族幾乎滅族,甚至還出現了專吃漢人種族,稱漢女子為“雙足羊”當糧草隨軍,簡直無法想象的殘暴,武悼天王是那個時代唯一的曙光,然而有人敢宣傳嗎?這些東西,不符合現在所謂的正確價值觀。三國,是漢族內部的矛盾,無論誰贏,人民都不會淪為奴隸,不像有些虛偽的,以漢制治國,卻將漢人列為四等人,甚至後來還有了什麼包衣奴才制度。

  • 9 # 無言以對沉默

    三國是中國內鬥,沒有外族,而且人才雲集,雖然內亂但是對外幾乎完虐,可是南北朝就不一樣了,北方人少數民族的,

  • 10 # 三千痴纏130828106

    三國分為前期和後期。前期:人才輩出、亂世英雄,都想建功立業、統一天下。曹操統一北方,孫權割據一方,劉備稱霸漢中。前期的火爆,源自於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以及諸葛亮北伐中原……,雖然魏國國力強盛,但魏國沒有實力統一天下;蜀漢和東吳也想積聚實力,以待統一天下! 後期:蜀漢和東吳人才凋零,國力不濟,魏國國力強盛,大有統一天下之勢。雖然,姜維九伐中原,但成果不大,蜀漢最終被鍾會和鄧艾所滅;東吳末代帝王,殘暴至極,百姓也渴望統一,長江天塹也擋不住統一大勢!我們在看三國的時候,著重點都在前期。其實,前期的誇大成分很足,三國最精彩的部分還是後期!

  • 11 # 拙筆翁

    很簡單,一部小說《三國演義》。隨便問個上過小學的中國人,應該都知道《三國演義》吧,在我們國家可謂家喻戶曉。後來各種藝術形式都借鑑了這個大IP,電影,電視,戲劇,相聲,評書,歌曲,遊戲中都出現過以三國為題材的作品。反觀兩晉南北朝時期,能被大眾所孰知的文學作品或者說是藝術作品根本沒有。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會透過這些藝術作品瞭解過去的時代,不會通過歷史典籍瞭解。退一萬步講,即使通過歷史典籍,一部《三國志》就可以全面瞭解三國的情況,而瞭解兩晉南北朝則需要讀《晉書》,《南史》,《北史》等等,時間成本也是比較高的。這就造成了三國曆史比兩晉南北朝歷史火爆的現象。

    再深究下去,為何會出現膾炙人口的《三國演義》,而沒有出現《南北朝演義》呢?我們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羅貫中老先生根據以前的評話(評書底稿)整理加工而成的,但是卻沒有以兩晉南北朝為背景的評書,當然就不會出現類似《南北朝演義》這樣的小說了。評書裡有《東周列國傳》,《東漢演義》,《三國》,《隋唐》,《七俠五義》,《岳飛傳》,《包公案》,《施公案》,《三俠劍》一大堆故事。仔細看一下我們會發現從三皇五帝到如今,評書裡只有兩個時代很少涉及,一個是兩晉南北朝,一個是元朝。

    在當時的說書先生眼裡,這兩個朝代都是深受異族壓迫的朝代,當然沒有心情去說這兩個時期的事了。評話在宋元時期已經很發達了,你讓深處蒙古鐵騎下的說書人怎麼評說當時的事?說他們想說的,腦袋不保;說不想說的,心裡不爽。乾脆不說。

    另一個原因,當時的漢人缺少大英雄,沒得說。兩晉南北朝的漢人政權,從上到下,都是在蠅營狗苟,得過且過。東晉的皇帝都是傀儡,南朝的皇帝多是暴君。出個劉裕只能守住半壁江山,出個蕭衍沒事就往和尚廟裡鑽。大臣們不是無能就是想著篡位,士大夫的清談不是扯淡一樣的嗎?王導謝安這樣的大臣更多的是為了家族利益,桓溫更是為後世的將領塑造了一個竄位的典型。

    這兩個原因,造成了說書先生不說這段歷史的書,從而沒有相關的小說,自然這個時期沒有三國時期火爆!

  • 12 # 會飛的小雨點

    這主要貢獻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讓大家能夠通俗的瞭解三國時期發生的事情,尤其是明朝後期,「三國演義」已經是說書人的主要題材,即使目不識丁也能隨口說出幾段經典段子。在底層勞動人民起到了傳媒的效果。

    ​ 另一方面,三國時期人物個性鮮明,懦弱的漢獻帝,天真的大將軍何進,殘暴的董卓,雄才大略的曹操,草根的劉備,忠勇的關雲長,神一樣的孔明。這些人物讓三國曆史精彩繽紛,而三國發生的事情更是文學作品優良的素材,有農民大起義,有宦官當政,有諸侯紛爭,有美色,有智鬥如蔣幹中計,有武鬥如關雲長萬軍中斬殺顏良。再者經過赤壁之戰後,進入了相對穩定的三國時期,雖然沒有大一統但社會還是進步的,最後歸於晉也是眾望所歸。

    而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事情,五胡亂華,北方漢人被大規模屠殺,少數民族政權更替,一時間,血雨腥風。而東晉偏安一隅無力北上,進入南北朝以後,北方和南方政權更替更加頻繁,幾乎都是內部沒人取代,雖然這時期也出現出色的帝王,如南梁蕭衍,但終歸時間太短,而沒有更大作為。

  • 13 # 到底要怎樣起使用者名稱

    第一,三國演義佔了很大一部分。第二,三足鼎立的局面是最不容易打破,鬥爭是爾虞我詐,聯合中帶著欺騙,交戰中帶著聯合,局面看似簡單,三家互相猜忌又互相合作,所以要比其他亂世更值得人回味

  • 14 # 使用者周文建

    三國時主要還是寫曹操。

    曹操是過後方知,而恰恰這個過後方知卻表現出了大忠,大義。 大忠,曹操已是行皇帝權了卻未稱帝。而劉備、孫權都稱了帝。 大義,識英雄,重英雄。有人勸他殺劉備,他未殺,最值得稱頌的就是他對關羽的義氣。 而司馬家族才是真正的竊國賊,他們的後代都不好意思歌頌晉朝的先人,既然權力到手,你倒是把國家治理好,那知弄得烏煙瘴氣。同樣不擇手段的李世民,他讓百姓安居,國家穩定統一,後人們從不計較他玄武門殺兄殺弟之事。

  • 15 # 使用者4624732243

    什麼原因,還不是三國演義 要是有南北朝演義,而且家喻戶曉 那也是火爆 用現在來說叫炒作

  • 16 # 黃土高坡西北娃

    我想,假如沒有三國演義,沒有羅貫中,人們就會遺忘三國演義。所以,我們應該感謝羅貫中,感謝他耗費數十年精力寫就的鉅著,為我們呈現了那樣一個亂世紛爭的年代,一個熱血澎湃的年代。拋開文學層面,我們來看看歷史上的三國。歷史上的三國野史精彩紛呈,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讓人著迷,三國是個英雄輩出的年代,也是一個出大師的時代,文學,武功,玄黃,風水,醫學,水利,亂世出英雄,概莫如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即使沒有三國演義這本書,三國也是非常火爆的!

  • 17 # 舊史重談

    好多人會說是因為《三國演義》,其實不對,要在三國演義出來前,三國的話題就老生常談,比如關羽封神,武侯託夢,到三國演義出來時走向頂峰,一直到現在!三國之所以火,在乎內容豐富而不雜亂,故事清晰而不拖贅,情節飽滿而不做作,整個故事有情,有義,有武,有文,明爭暗鬥,爾虞我詐,確又不失人之本性,也就是說社會各色的人物都能在故事中先到本色,堪稱完美!

  • 18 # 心易涼56704901

    三國跟魏晉南北朝不是一個概念,不能相比。先說三國吧,東漢末年桓靈兩帝昏庸無道,公元184年張角舉行黃巾起義。幾十年都沒有把他滅掉。再加上外戚專傳,鬧了幾十年才有了後來的曹操劉備孫權三國鼎立的局面。這是歷史推動的局面,而不是個把關鍵人物能夠改變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外族侵入鮮卑等族。哦,西晉東晉發生八王之亂後已經一日不如一日。正如周幽王,曾經的烽火戲諸侯一樣。不過東周還是存在了500年。但是魏晉畢竟比西周,東周要強,歷史是不會退步的,而是不斷地向前發展,所以當時的人們對世界的看法也不同,所以造成統治者對實事的造勢也不同。

  • 19 # 球球的砣砣

    主要是書寫的不好。你看春秋列國志的人物刻畫不如三國演義,所以就沒火起來。以前大部分老百姓是不認識字的,更不可能去讀史書,歷史知識全靠說書的普及,所以小說好不好直接影響那段歷史在民間的普及程度。到現代80後開始普及歷史的主力是從電視逐漸過度到遊戲,所以你看日本戰國時代普及度也很高。現在的年輕人很多不知道齊小白乾啥的,但是卻知道阿市是誰。

  • 20 # 林原博士

    三國時期為何引人關注?能否將三國時期與魏晉南北朝時期對比?

    從所提問題,能看出提問者的知識水平。對三國感興趣者眾多,大部分其實對歷史缺乏基本常識,因此提出這樣的問題(“同樣亂世,為什麼三國火爆程度遠勝於魏晉南北朝時期”),也可以理解,不應苛責。

    魏晉南北朝時期包括三國時期,不能將三國時期與魏晉南北朝時期對比。

    所謂魏晉南北朝時期,在有的史書中,被稱為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比如白壽彝總主編的《中國通史》第五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用的就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這個提法應該更準確些。用“魏”指代三國,一是不夠全面,二是將曹魏視為正統,而這是有爭議的。

    因此,如果真要對比,也應將三國時期與兩晉南北朝時期相比,或者將三國時期分別與兩晉時期、南北朝時期相比。

    在此還要指出的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並非全是亂世。實際上,西晉滅東吳後,中國進入了統一時期,而這也是和平時期,但時間不算長。

    至於三國時期為何比兩晉時期或南北朝時期更受人們關注,這確實與《三國演義》這部小說有關,但又不僅限於此。

    三國時期英雄人物輩出,英雄事蹟異彩紛呈,這些都對後人有強大吸引力。而無論兩晉時期還是南北朝時期,在這方面都遜色於三國時期。

    至於《三國演義》這部小說能成為中國古代文學“經典”,原因有多種,而其中之一就與它寫這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有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到底什麼是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