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誠言呈語

    這也是我之前在思考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孩子能記住動畫片的細節,卻記不住我教他的知識?

    雖然已經走出校園十幾年了,但是要讓我回想從小學到大學的老師都說過哪些“金句”,我依然可以倒背如流,甚至還能完美地還原出當時的場景。

    但是,無論這些老師在課堂上講課有多精彩,時至今日我能記住的,好像絕大多數也只剩下了這些“段子”。

    這就像是我們在給孩子輔導作業的時候,同樣的問題一錯再錯,無論說了多少遍,該不理解的還是不理解,該不會做的還是不會做。

    有時我甚至在想,孩子是不是記憶力不行?

    但顯然不是這樣。

    因為他雖然記不住我教給他的任何知識,但是對動畫片裡的情節卻能記得一清二楚。而陪他一起看動畫片的我,卻什麼都記不起來。

    論記憶力,他其實比我這個中年男人要強多了。

    回想自己的學生時代,也曾經常出現這樣的問題。

    或者說,一直都存在著這樣的問題。

    雖然我們可以籠統地把這些問題概括為記憶的問題,但是有的孩子聽一遍就能記得一清二楚,有的孩子無論老師說了多少遍,下次遇到的時候也還是想不起來該怎麼做。

    其結果就是“學習效率”的千差萬別。

    大腦的記憶“記憶體”顯然是沒問題的,那麼究竟是什麼影響了孩子學習時的記憶“效率”呢?

    記憶——思考後的“殘留物”

    回想我們幾十年來記憶最深刻的事情都有什麼特點?

    造成過巨大情感波動的(注意力集中的)

    比如,第一次被父母嚴厲訓斥,會讓人時隔多年後依然記憶猶新。

    感興趣的(經過思維主動處理過的)

    就像我們雖然已經離開了動漫20年,但永遠都不會把機器貓跟白雪公主記混到一起。

    廣泛傳播或流行過的(重複獲取同類資訊的)

    你可以沒追過流星花園,也不知道什麼叫F4。但是隻要看到了這4個人,就能很快地把人物和他們的屬性標籤聯絡到一起。

    雖然讓我們記憶深刻的事情和緣由可能都不相同,但卻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經過了我們的深入思考。

    而那些我們曾經想要極力記住的事情,卻很可能轉眼就忘,或者短暫記住了之後逐漸被丟棄在記憶中的某個角落。

    就像我開篇所說的那樣,很多老師留下的“金句”或段子,時至今日我仍能如數家珍般地回憶起來。但是在那之後他們講述的課本知識,我卻忘得一乾二淨。

    客觀地講,我更應該記住的是他們之後講述的課堂內容,而不是這些段子。

    雖然我始終知道這個道理,但遺憾的是,引發了我的思考並提起了我的興趣的,是段子而不是課堂。

    科學家曾經為此做過多次相關的實驗。

    實驗中,組織者告訴所有人都必須要記住一定數量的單詞。但是隻告訴了一半人,如果記住了就會得到獎勵,另一半則沒有。

    多組實驗後的結果表明,事先知道有獎勵的人,並沒有比另一半人多記得更多。

    結論就是:“願意記住”對於記憶力的提升效果微乎其微。

    所以,讓我們能夠記住的東西,不是我們想要記住的或者是嘗試記住的,而是經過了深入思考之後被真正儲存在大腦中的那些事。

    我們思考過的事情雖然並沒有把每一個細節都裝進了大腦,但是“思考”這種從寬泛到核心的資訊提煉過程,為我們保留了還原某一件事或某一個道理的全部要素。

    一旦需要的時候,就可以從這些要素中進行提取和還原,從而讓人腦對於經歷過事實可以完成辨識、保留、再現或重複的全部過程。

    在孩子學習上,這個過程用常見而又通俗的說法來解釋就是:用心學還是沒用心學。

    記憶的“工作機制”

    我們都聽說過這麼一句話:魚的記憶只有7秒,所以在那個小小的魚缸裡,你永遠都不用擔心它們感到無聊。

    當然,這種美麗的謊言早就被人煞風景地闢謠了,但是有一個關於記憶的理論卻與之非常相近: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

    所謂工作記憶是指大腦對正在處理的資訊進行瞬時、有意識地處理時的這部分記憶。

    而長期記憶,是經過了工作記憶處理後儲存進大腦,可以在需要時進行提取的這部分記憶。

    在斯坦福大學兩名教授創辦的線上課程coursera上,對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進行了形象的比喻:

    工作記憶相當於記憶體,一次性最多容納4個記憶單位或者記憶組塊(同時處理的外部資訊)。

    長期記憶相當於硬碟,相對於人類所能記住的資訊來說,幾乎擁有無窮無盡的儲存空間。

    所以,在我們給孩子輔導學習時,只有讓我們講述的內容進入了他們的工作記憶並稍作停留後,才可能會進入長期記憶。

    比如現在坐在電腦前打字的我,同時接收著各方面的資訊。

    但是除了撰寫內容之外,窗外雨聲並不能引起我的注意。

    我今後也不會記得今天在做這件事時外面正在下雨,但卻會記住現在正在構思的細節。

    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起的“不集中精力,學習效果就不理想”。

    總結起來就是讓知識透過思考在孩子的工作記憶中停留,並透過停留進行資訊的核心要素提取,進入長期記憶。

    這是記憶的主要工作機制。

    如何提高“記憶力”

    我們面對一再犯錯的孩子的時候,總是想讓他們長點腦子走點心,歸根結底我們都把問題歸結到了“記憶力”的頭上。

    聽起來似乎也沒錯,但是人的記憶能力其實都差不多。

    我們顯然需要透過一些其他的輔助手段來幫助他們把工作記憶“送到”長期記憶中去。

    方法一:重複

    在上一節說完了記憶力的工作機制後,我們很容易聯想到的一個解決辦法就是“重複”。

    處於學齡間的孩子都會經過一個理解力很差但記憶力很強的階段。

    這個階段,對重複的事情有極強的記憶力。

    重複雖然是件枯燥乏味的事,但是具有一定的適用性。

    比如,記英語單詞、書寫文字、背誦古詩文等這種缺乏邏輯規律可循,但又是知識進階基礎的事情。

    這裡重點要說一下的是背誦古詩詞。

    古文晦澀難懂,別說孩子理解不了,就連成年人也可能連裡面的字都認不全。但是為什麼要求他們背誦這些呢?

    網上對此也有個很有意思的回答:

    因為長大了以後我們面對三千世界裡的無數美景時,腦子裡出現的不是“我C”,“牛X”

    而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這聽起來是個段子,但並不是沒有道理。

    在記憶力強、理解力差的階段,他們的理解是以記憶為基礎逐漸展現並加深的。

    而這個重複學習的過程,始終伴隨著理解的深入,將來會對其內涵和外延有著深刻的理解,真正能夠學以致用。

    要是到了成年以後,理解力雖然是強了,但是一點都記不住,到時候看到美景可能也只能空發感慨了。

    需要強調的是,間隔性重複效果要比短時間內多次重複好。

    從“艾賓浩斯曲線”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間隔性重複透過對需要記憶的內容低頻次、長時間跨度的迴圈記憶,會有更好的效果。

    也就是說,一天之內重複十次的效果,可能不如十天內每天重複一次。

    方法二:講一個好“故事”

    如題所說,孩子可以記住動畫片裡的細節,但未必能記得我給他輔導作業時所講的任何內容。

    有人可能會把這歸結於學習的興趣,但我認為這不夠準確。

    認知心理學認為,內容並不是保持興趣的決定性因素。

    最直觀的一個體現就是,無論孩子有多喜歡看一部動畫片,他也不可能一直迴圈起來看個沒完。總有他想戶外遊玩,或者其他能夠長期吸引他注意力的事出現。

    而且人腦的本質是拒絕思考的,很難想象一個正常的孩子會把帶有難度的學習當做興趣。

    人生來就有好奇心,但我們不是天生的傑出思想者。除非認知環境符合一定要求,否則我們會盡可能地避免思考。——丹尼爾·T威林厄姆(美國心理學家)

    與其刻意強調培養學習興趣這樣的偽命題,我們不妨在講解的時候把問題引入到一個不錯的故事中去。

    因為故事的本質是中等難度的情節推演,會讓孩子的大腦處於學習區,而不是舒適區或恐慌區。

    比如歷史、地理和生物,完全可以用一個恰當的歷史故事或者人文風俗又或是生理現象來幫助他們理解知識,鞏固記憶。

    讓他們今後在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會以你的故事為切入點,梳理邏輯得出結果。

    正如前文所說,難度適中的思考會有利於工作記憶向長期記憶轉化。因此整個邏輯思考的過程,是經過了深度處理、加工的,會是孩子容易記得住的。

    但我還是想強調的是,要講一個“好的”故事。

    如果故事性過強,很可能會忽略最終引導方向的落腳點。就像我能記住老師的段子,卻記不起來老師段子背後引出的內容一樣。

    在故事中,因果關係、衝突、不同視角和個性化(也稱4C原則)都要指向最終的問題核心,而不是為了引起興趣而過度地旁徵博引,稀釋了問題的核心要素。

    方法三:“簡單”的類比

    除了吸引注意力、提高趣味性雖然是幫助孩子記憶的有效方法,但是在強邏輯性問題面前可能會有些無的放矢,比如物理和幾何。

    相比於其他科目,物理是一門抽象的課程,學習的內容要麼看不見(比如電子電路),要麼摸不著(萬有引力),需要非常強的抽象理解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這個時候,再用死記硬背套公式的辦法,顯然是很難解決問題的。儘管那些看起來複雜的公示只能算是“表層知識”。

    所以我們需要把抽象的事物簡單化、場景化。

    比如歐姆定律。

    我可以說I=V/R,R(電阻)太大了就不能做導體,R太小了如果和電源直接連線就會短路。

    雖然我說的都對,但還是不容易理解。畢竟,電流在導體中流動你是看不見的。

    我們看不見電流,但是水流卻經常能看到。

    如果你告訴孩子,把I(電流)當做水流,R代表水管粗細有變化的部分,那麼當R無限大的時候(水管封閉了),水就流不動了。而當R趨於合理數值(水管變細)時,就會影響水流的速度。

    這樣解釋的話,問題是不是就容易理解了。

    當然,我們還可以為他們做出其他更直觀,或者更抽象的類比,但顯然只有直觀的例項才能提供幫助。

    所以,當我們為他們舉例或類比時,所選的參照一定是常見的。這樣就能讓這些知識進入到工作記憶,並重新組合,透過篩選歸入到長期記憶。

    在理解了原理的基礎上,透過試題的練習熟練之後,那些抽象的物理公式在孩子的腦海裡就會從“為什麼是這樣的”轉變為“就應該是這樣的”。

    這就是透過簡單類比的方法把抽象概念形象化(簡單化),再透過形象化將抽象概念固定化,讓知識從表層結構進入到深層結構。

    寫在最後

    讓知識從工作記憶進入到長期記憶,是我們給孩子輔導學習時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不過長期記憶雖然相對更牢固,也不代表長期記憶就不會被遺忘。

    為了鞏固這方面的記憶,多做題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

    雖然多年來,“題海戰術”飽受詬病,但是如果沒有充分的練習,我們根本就不可能精通任何腦力活動。

    就像是足球運動員在球場上時,不可能一邊帶球一邊考慮傳球的角度和速度,而是應該下意識地去完成接下來的決策和動作。

    而練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低難度的解題過程變得不假思索,這樣才能把時間和精力充分使用在拉開差距的那一部分內容上。

    大量的科學研究表明,同齡人之間的記憶力不存在明顯的差異。而同班孩子學習上的差距,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家長在課餘輔導能力上的差距。

    所以,與其抱怨孩子記憶力差,或許我們更應該回過頭來想想,我們自己在家庭輔導的過程中,究竟用對了方法嗎?

    在這裡,有故事、有觀點,有邏輯、有深度。

    期待您的關注!

  • 2 # 正義在胸2

    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急躁不得,要循循善誘,不要太嚴厲,否則他會越來越糊塗,越來越反感。字和詞讓他一個一個地讀,一個一個地記,一個一個地寫;數學題要一個一個地計算,口訣一個一個地讀熟會背並記入髒。特別是應用題,要告訴他怎樣分析題意,等等。孩子的學習要循序漸進,因為一口飯吃不成一個胖子。

  • 3 # 檸檬樹錦繡

    第一,先做後評。家長千萬不要讓孩子養成一寫作業就喊父母的習慣。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要給他安靜的空間,並且告訴他,“寫完了再問。“ 或者寫完了你給她檢查都是可以的,千萬不能讓他養成一拿出作業本就先喊爸爸媽媽的習慣。不管是什麼理由,比如說這道題你給我念念呀、我聽不懂這道題什麼意思啊之類,不要去管他,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否則在考場上遇到同樣的問題,又該怎麼辦呢?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非常重要!“說話不寫字,寫字不說話。“ 這是原則。

    第二,做作業講求持續性,思考的過程不可以打斷。我們都有一個經驗,吃飯的時候如果頻繁的起立活動就會影響食慾,做作業、學習也是一樣的。如果在思考的過程中頻繁的被打斷,時間久了一定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度。所以當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儘量不去打攪,最好能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空間讓他學習,家長不要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出言干預,也不允許孩子頻繁的找藉口離開書桌。寫作業之前,可以先喝水,上衛生間,洗手,寫作業的時候就安安靜靜的寫。讓孩子養成堅持、忍耐、專注的好習慣,對於他的一生都有積極的影響。

    第三,不要過分關注。很多父母生怕自己會不會一個疏忽就導致孩子跟不上學校學習進度了。其實大家可能不知道,孩子在學校裡和在你面前是完全不一樣的面孔,在學校裡他其實非常獨立自主,既能聽得懂老師交代的任何任務,也能獨立完成所有作業。家長的過分關注和緊張,會讓孩子有一種唯我獨尊的感覺,從而心生驕縱。愛要適度,家長要做的是默默關注,統籌調理;鼓勵支援,放手成長。

    所以說,輔導孩子寫作業這個事,發展到今天已經成了一個普遍的社會性問題。其實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妨借鑑一下西方的父母,西方家庭裡孩子一般都很多,但是一般來說都不會給父母帶來巨大的困擾,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們能做到講原則、懂放手、適度關注與陪伴鼓勵。

  • 4 # 家庭教育諮詢叢冬旭

    1.一回憶乘法表,想到的是被打,痛苦的表情。

    2.一回憶乘法表,想到的是成功,開心快樂的表情。

    以上兩種你更願意回憶哪一種呢?

    那麼孩子寫作業時,你希望孩子帶著愉悅的心情完成作業呢?還是帶著痛苦的心情完成作業呢?

    當孩子做作業感到的是痛苦,他一定會盡快逃離這個痛苦,遠離寫作業,就會厭惡學習,厭惡學校。

    即使上大學了,也會把時間和精力用到非學習的事情上,現在這樣的大學生不是很多嗎。

    總結:趨樂避苦是人的本性,寫作業是快樂的,有成就感的,孩子才更願意去做。

  • 5 # 六和麥田

    如果真是打幾回就能解決好的問題,那還用我們老師幹什麼呀?

    首先,我們回顧一下,你記憶中乘法記不住,打幾回就好了的本質是什麼?打只是外在被看得到的表面現象,真正讓孩子對乘法表記憶的不是打,而是他內心的學習方法與策略的調整。為什麼會調整,因為受到外界的刺激,外界的刺激讓他對學習的態度發生轉變,那麼,什麼樣的刺激會有這樣的作用呢?有人說是打!那麼表揚會不會起到刺激的作用?環境的改變,學習氛圍的改變會不會也是一種刺激呢?肯定是,所以並不只是一個打才產生這樣的作用。

    打,刺激了孩子,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敬畏感,因此,他的內心就會做出策略調整,他就會想盡自己的努力去尋找一種自己的方法來解決這樣的危機,或是應對這樣的刺激。接著學生就會用反覆讀、就會用倒著讀,就會用連加的方法等等,一遍來一遍去,直到自己熟記了乘法表為止。

    因此,我們只要給孩子的身邊刺激作出調整,那麼孩子的內在應激狀態就會作出調整,直到他的學習方法、態度、情感發生轉變,最終掌握知識並形成優秀的能力。

    其次是家長如何輔導學生作業的問題,方法肯定很多,家長也是受到刺激了才會思量這個問題的。但是,我認為要把握好這樣幾條原則:

    第一是給孩子時間,一個限定的時間段,我們家長不干擾,我們不說話,孩子也不能走動,也不能問我們問題,他必須是專注地寫自己的作業。這個時間可以根據孩子的年級高低,定15分到25分鐘,還可以更長的時間限。過了這個時間限了,我們可以安排幾分鐘的時間供交流用,可以說點別的事,說點學校裡的事,也可以問作業的問題。然後時間到,就繼續進入一個時間限。

    第二條原則是孩子幹,孩子要多幹,家長不幹或是少幹。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遇上難題,家長在那裡用力地解,孩子在邊著玩著等你家長的答案或是解題思路,那可不行。我們家長可以提示“你知道這題中的哪些資訊?這些資訊有什麼用?我們要解決什麼問題?我們已經知道的條件是什麼?我們還不知道的條件是什麼?那我們第一步可以幹什麼?……”用一些問題帶著孩子自己幹,讓孩子自己多說多做,那麼他的自主學習能力自然會得以提高。

    第三條原則,可以問老師,少藉助某些工具。有些家長面對孩子的問題,第一反應就是你自己上網查吧,孩子一下子就可以在網路上找到答案並寫上了,可是孩子並沒有真正懂得這題,效果不好;有些家長面對孩子的問題,首先就是代勞孩子,最後讓孩子養成不思考的依賴品性,獨立學習能力不能得以提升;可以讓孩子自己問老師,有些孩子因為不好意思問老師,或是這個問題不值得問,也就不問了,自己解決了,如果真問老師了,在老師的指導之下,也是很快真正學懂了,這個效果肯定強。

    總之,家長的智慧,並不在於家長自己多幹,而在於想方設法讓自己的孩子自己多幹,家長可以做的,就是改變外界的環境刺激因素,以此喚醒孩子內在的變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動牙刷哪個好用?求個實惠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