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虹貓大俠

    劉備的蜀漢陣營,雖然人才數量比不過曹魏,但質量都非常強,手下的“五虎上將”都排進了武力前十的行列,可以說劉備是一個善於收集猛將的人。雖然收猛將是他的強項,但在爭霸過程中他也遺漏不少的人才,比如救援北海時錯失了太史慈;經營徐州時,錯過了張遼。尤其是這個張遼,“威震逍遙津”,堪稱一代帥才。

    張遼的巔峰是在合淝會戰的逍遙津之戰,這一戰張遼打出了威風。在此之前,張遼只能算是準一流的武將,尤其是在白馬之戰,他和徐晃雙戰文丑以失敗告終(關羽卻能一刀斬殺文丑),這對他的能力減分不少。但誰都有狀態起伏的時候,白馬之戰並不是他的日子,合淝會戰才是。

    赤壁大戰結束後,曹操在南邊先後佈置了三個軍團的防線,西部的夏侯淵軍團,經營漢中一帶;中部曹仁軍團經營荊州一帶;東部的張遼軍團,駐守合淝防備東吳。雖然三個軍團張遼的軍隊最少,而且還有李典和樂進的分權,但他能迅速在三人中佔據主導地位,這體現出了張遼的能力。

    張遼在鎮守合淝的這段時間,統帥能力充分發揮,武力上也有了一個穩固(對東吳來說,張遼太勇猛了,“張遼止啼”就是一個證明),是個不可多得的大將。這個狀態的張遼如果加入蜀國的陣營,是有實力擠進蜀國“五虎上將”陣營的。如果張遼加入,“五虎上將”勢必有一個人要出圈,那麼誰的地位將不穩呢?

    絕大部分的分析都認為(輪資歷和功勞)關、張、趙是最穩的,人選就在馬超和黃忠身上。選擇馬超的人普遍認為他的功績太少,加入蜀漢陣營後,就再沒有了什麼立功的表現,而選擇黃忠的人都是覺得黃忠的年齡太大,再立新功的機會不多,後來參加的夷陵之戰沒有發揮作用就是有力的證據。

    張遼的能力雖然不錯,但想把二人之一擠出圈外,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馬超武藝高強,曾經統帥西涼的兵馬與曹操大戰,並一度佔據上風,打得曹操棄袍割須,武力和統帥都是拔尖的存在。後期沒有發揮作用和劉備的戰略部署以及對馬超如何使用上(呂布是前車之鑑)有很大的關係。他的能力是沒有問題的,馬超佔據很高的位置和日後的雍涼攻略也有很大的關係,他的價值不是當前,而是往後。

    黃忠武藝也是不俗的,在長沙之戰武藝上和關羽拼得不相上下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更何況他還有百步穿楊的一技之長,這項技能無人能夠超越。後來劉備收川,黃忠的功勞幾乎佔據了一半,積功升職甚至超過了趙雲。黃忠的功勞,連趙雲都無法撼動,更別說張遼了。

    如果張遼沒有特殊的功績,他想擠走誰都難,如果非要走一個的話,“五虎上將”只能上提一位,而不能下踢。所以出圈的不是別人應該是關羽。

    關羽的能力是所有武將中最出眾的,他是五虎上將中唯一一個全能型武將,他下馬可治理地方,上馬可開疆拓土,征戰四方。論管理他能治理一州,輪武力他有“斬顏良誅文丑”的輝煌戰績。輪統帥,他水軍、步兵、騎兵樣樣精通,曾獨自發動襄樊之戰。在劉備幾度缺少人才時,關羽既能當武將使用,又能當謀士出謀劃策;以識人愛惜人才著稱的曹操都想拉攏他;劉備和諸葛亮入川后,只有關羽有能力坐鎮荊州,其他人還真幹不來。當然關羽因後來丟了荊州被人們所詬病,但這種情況屬於大局的綜合考量,強如諸葛亮不是也沒料到嗎?

    而且關羽是最早享受假節鉞的人(在地方可以代表皇帝,戰時不用請示彙報,有權斬殺觸犯軍令的將士),這種待遇在三國時期非常少,他的地位已經在其他四虎之上。在冊封“五虎上將”他質疑黃忠,並非是看不起老將,而是他的功勳和能力已經在四人之上,需要一個肯定。而諸葛亮也非常清楚,給了他一個充分的肯定“孟起雖雄烈過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超群也。”

    如果蜀漢陣營有張遼,且張遼要進“五虎上將”的行列,那麼關羽絕對有能力凌駕於五虎之上。

  • 2 # 史研

    誰都不能夠被踢出來,張遼並不是最厲害的,甚至連給關羽提鞋的份都沒有,關羽的一招就可以斬殺張遼,張遼在5個武將之中,根本不夠看,他的實力實在是太差了,雖然可能說是1流武將,可是面對這種超一流的武將怎麼能夠和他們相比呢?

    五虎將都是經歷了無數次生死,更重要的是他們天賦都是非常強大的,在這個亂世之中能夠展露自己的鋒芒,實在是太厲害了,就連曹操手底下所有人都對他們敬佩,就連曹操他自己也是不例外的,甚至都想要得到這其中的任何一個人,但是這些人都是劉備的,所以他對劉備非常的嫉妒,也非常的痛恨。

    蜀國虎將是真正的英雄,張遼算什麼東西,武功並不是最厲害的。

    如果我不像每一個人都是真人英雄,就比如其中的一個關羽,他的武功是裡面最強大的,也可以說是裡面的老大哥,但是這個人非常的有義氣,不光是武功厲害,更重要的是對自己的兄弟特別的好,尤其是那些有骨氣的人就特別敬重。

    因為他從小的出生就不好,而且長大後還殺死了人,這個是他無可忍耐的情況下才殺死了人,但是他一直都沒有去禍害別人,沒有做壞事,在他取得成就之後還是慢慢的成長了起來,尤其是他終於還是對所有人都非常的忠誠。

    在他剛剛上戰場的時候就表現的非常出色天賦,尤其是打董卓的時候,就一刀斬殺了董卓手底下最厲害的一個英雄,可是面對這樣的結局,他沒有得到很好的好處,可是他從來沒有自卑過。他只是為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為了漢室重新的繁榮起來,一直都在做自己的努力而已。

    而且他到了曹操這裡之後,曹操立刻就把他當做真正的英雄了,曹操是非常的喜歡他的,就是因為手底下沒有人能夠和關羽相比,關羽是最後還把曹操打得落花流水,差點就要遷都了,這個時候關羽已經在劉備的身邊了,而其他蜀國五虎將都是具有關於這樣強大的勢力,怎麼可能和曹操手下的人比呢,就算世界維和居住也只能夠說是差不多的,怎麼可能把它踢出來呢?

    你們認為五虎將到底是有多麼厲害?

  • 3 # 一貳一橙

    蜀漢五虎將的排列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如果把張遼安排進去,我認為可以踢出黃忠,要是在勉強一下的話,張遼可以位居馬超之上,也就是排名第四,在關羽、張飛、趙雲後面。

    黃忠在五虎將裡的戰績排得最低,單挑關羽一百回合不分勝負、益州擊敗冷苞、斬殺鄧賢、兩次救援魏延,定軍山是黃忠最閃光的時候,一刀把曹魏名將夏侯淵砍死,可那也是曹軍士氣低落、棄馬歇息的情況下,黃忠趁夏侯淵措手不及才得手的,真要打起來,夏侯淵未必不是黃忠對手。相比起張遼來,黃忠這點事兒就不夠看了,張遼成名比黃忠要早,早先在丁原手下做事,跟隨呂布投靠董卓,後呂布自立又是其手下的先鋒大將,多次和曹操、袁術、劉備大戰,戰功比黃忠要多得多了。張遼剛出場就是呂布手下八虎將之首,和臧霸地位同等,首戰就擊退夏侯惇。

    在徐州時,張遼和高順攻打有關羽、張飛兩人駐守的小沛,張遼攻打西門,張飛要出陣和他較量,被關羽叫住說:“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張飛“乃悟”。縱觀整本演義,能得到關羽誇獎的人不出五個,他看顏良都如“插標賣首耳”,張飛更是連呂布敢不放在眼裡的猛將,可是關羽一句話就讓他不去追擊張遼,足見張遼的武藝,雖然未必能和關、張持平,但也不會有過大的距離。

    黃忠雖然在長沙能和關羽大戰一百回合而不敗,但其實當時關羽並沒有盡全力,第二天一招拖刀計就差點把黃忠給收了,後面劉備封五虎大將的時候,關羽更是說出了“不與老兵為伍”的狠話。可見關羽對五虎將的安排很不滿意,而這不滿意就在於黃忠身上,可要換了張遼,或許關羽就不會這麼排斥了。至於為什麼說張遼可以勉強把馬超擠出第四名呢?就是因為張遼逍遙津那一戰,八百人大破孫權十萬大軍,幾次差點就把孫權給捉了,敗淩統、谷利、呂蒙、甘寧等部,威震逍遙津,“江東小兒聞張遼名號而不敢啼哭”,留下了“張遼止啼”的成語。有張遼坐鎮的合肥,孫權始終跨不過淮南一帶,就連張遼已經七十幾多歲,且還在生病當中,孫權都告誡諸將:“張遼雖病,不可當也”。

    而反觀馬超,在潼關之戰和曹操對抗,雖然多次致曹操於險地,可曹操卻始終不懼怕他,相反還被曹操看出馬超此人和呂布一樣,有呂布之勇卻也同樣毫無智謀,只有了一招反間計就把潼關拿下,馬超棄軍逃亡隴西投靠張魯去了。要知道打仗不止要有勇氣,還得講究策略,這恰好就是馬超的弱點,所以張遼在勇氣、武藝、謀略方面都勝於馬超,可以排在五虎將第四名。

  • 4 # 不沉的經遠

    講五虎上將就是《三國演義》,在演義裡張遼和五虎之間差距還是挺大的,所以沒法踢掉任何一個,真要硬提拔上來,那就只能湊六虎將了。

    五虎上將雖然藉著《三國演義》眾所周知,但是實際在正史上並無五虎上將這個說法,因此討論五虎上將就只能從演義角度來說。在演義中,劉備稱漢中王以後要關羽等人被封為五虎上將,這主要還是靠的他們武藝出眾,因此要入選,只能看武力,而張遼的武力顯然差著關羽等人一個檔次,沒法替代任何人。

    張遼還在呂布手下奉命和高順一起圍攻小沛時,曾經去城下挑戰,先被關羽勸走,後來張飛出戰張遼主動退走,張飛要追,結果關羽趕來,勸阻他不要追趕,說“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而且有自悔之心。關羽這裡雖然誇了張遼武藝不錯,不過從後來張遼的實戰表現看,關羽勸阻張飛主要還是因為看他有自悔之心,並非忌憚張遼的武藝。

    張遼曾經先後和夏侯惇、張郃、太史慈、淩統等人戰平。這幾人中張郃曾經和五虎將中的四人交過手,結果都以失敗告終,最差是面對馬超二十合就敗了。甚至張郃和徐晃聯手,都沒法擊敗老將黃忠。

    綜合看的話,張郃的武藝至少差了五虎上將一個檔次,因此張遼和關羽等人武藝差距也是很大的,即使加入蜀漢集團也無法替代任何一人。如果說劉備一定要把張遼抬高,和關羽等人並列,那麼只能把張遼也加在後面,變成六虎上將。

  • 5 # 我家的貓叫皮蛋

    張遼是曹魏著名的“五子良將”之首,也是曹魏集團唯二的入選古代六十四名將的,另一個是有滅蜀漢奇功的鄧艾。假設張遼進入蜀漢陣營為劉備效力,那麼能不能擠掉五虎呢?這個問題要從演義和正史中分別來說。

    演義中的張遼VS“五虎上將”

    我們知道《三國演義》添加了不少名將在正史中不存在的事蹟,杜撰了不少無雙開掛的武勇場景,而演義中張遼的事蹟卻基本沒有新增基本上按照史書來描述的,這樣的張遼雖然依舊很威猛,但是畢竟不如那些無雙大將,所以和演義中的“五虎上將”來比,張遼很吃虧的。

    張遼VS關羽:演義中關羽三英戰呂布,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發起神威來一人擊退了許褚和徐晃的聯手,襄樊大戰水淹七軍威震華夏;而演義中張遼連文丑都打不過被一箭射翻坐騎跌落馬下,最好的戰績也就是合肥大戰和太史慈大戰了八十合,自然是不如關羽的。

    張遼VS張飛:張飛虎牢關和呂布大戰五十合不分勝負,小沛暴怒狀態下和呂布居然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還二次擊敗了曹魏武力的天花板許褚;二次擊敗了和張遼一個檔位的張郃;當陽長坂坡嚇退曹軍百萬,嚇死夏侯傑;這些張遼自然也是比不過的。

    張遼VS趙雲:演義中趙雲開了掛的,也是羅貫中加戲最多的角色,趙雲一合能秒殺“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覽,和高覽齊名的張郃被趙雲三十合擊敗;趙雲在長坂坡七進七出殺死曹操有名字的部將就高達50多員,殺死小兵不計其數;趙雲殺將數量居演義第一,而且一生沒有敗績,這樣的趙雲張遼拿頭比?自然也是比不過。

    張遼VS馬超:"五子良將”中的于禁三合就被馬超擊敗了,另一個張郃二十合也迅速的被搞定,這讓五子之一的張遼情何以堪?馬超還在葭萌關和張飛大戰幾百合不分勝負,張遼表示我壓力很大,比不過下一個。

    張遼VS黃忠:老當益壯的黃忠在長沙和關羽大戰一百合不分勝負,張遼壓力很大;黃忠有在葭萌關擊敗了張郃,張遼依然壓力很大;漢中之戰黃忠突襲斬殺了曹魏宗室大將武藝不在張遼之下的夏侯淵,張遼表示比不了比不了。

    按演義而言,“五虎上將”戰績太亮眼,張遼一個都比不了,一個也替換不了,不過張遼倒是可以頂替魏延當漢中太守,北伐估計可以和諸葛亮配合的很默契。

    正史中的張遼VS關、張、馬、黃、趙

    正史中沒有五虎上將這個說法,陳壽作《三國志》時,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並列合為一傳,所以這裡是張遼和關、張、馬、黃、趙相比。

    正史中張遼的功勳是實打實的,張遼在白狼山之戰擔任先鋒大將大破烏桓大軍並斬殺烏桓單于蹋頓;驅逐遼東大將柳毅;擊滅陳蘭、梅成叛亂;合肥之戰,張遼率領八百將士衝擊東吳數萬大軍,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東吳大軍聞風喪膽、潰不成軍 ,之後張遼又陸續大破孫權、甘寧、淩統等人,張遼威震江東是東吳孫權最為忌憚的人物。

    張遼為歷代所推崇,歷史地位崇高,官拜曹魏前將軍,不僅是曹魏“五子良將”之首,也是古代六十四名將之一。

    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五人中,關羽、張飛歷史上就很有名被時人稱之為“萬人敵”,關羽斬顏良是有歷史記載的,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也是史書明確記載的,張飛隨劉備戰功赫赫在漢中更是大敗曹軍張郃,而關羽、張飛本身也是古代六十四名將序列,所以張遼、關羽、張飛是一個檔位的。

    馬超是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少年成名,歷史上就很出名,割據西涼給曹操造成不少威脅,蜀漢建立後,馬超官至左將軍、斄鄉侯,馬超在蜀漢名義上的地位很高,所以就在各自陣營而言,馬超和張遼是一個重量級的。

    黃忠隨劉備入蜀立下許多戰功,更是在定軍山斬殺曹操宗室裡的大將被譽為“虎步關右,所向無前”的夏侯淵,劉備對黃忠信任有加,到了劉備進位漢中王的時候,任命黃忠為後將軍,賜爵關內侯。黃忠後將軍職務很高,在蜀漢的地位不比張遼在曹魏低,所以就地位而言張遼、黃忠二人在各自陣營中地位都是很高的。

    趙雲很奇怪,按說跟隨劉備很早了,漢水之戰黃忠還歸趙雲指揮,但是劉備奪取漢中進位漢中王的時候,連黃忠都被封為後將軍了,當過黃忠上司還在漢水之戰立下大功的趙雲官職沒有任何變化,依然是雜號將軍。

    所以如果按正史而言,關羽、張飛和張遼都是一個水平的大將,而馬超的左將軍、黃忠的後將軍和張遼這個前將軍都在各自陣營屬於重量級的人物,所以算來算去,如果張遼加入劉備的話,恐怕就只能把趙雲這個雜號將軍的位置再向後排一排了,史書就會變成關、張、馬、張、黃列傳了。

  • 6 # 始終先生

    如果排張遼為五虎將,必踢趙雲無疑。

    首先我們得先分析五虎將都有誰,為什麼要這麼排?

    劉備漢中封王,與此同時,冊封了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五人為五虎將。

    從表面來看,這五人在當時的蜀漢陣營裡,武藝屬於第一流的,被稱為“虎將”完全沒有問題,但如果單論武藝的話,魏延的武藝就真的比黃忠低嗎?且不說關平、關興、張苞等年輕一代翹楚,雖並無甚名望,但武藝也未嘗遜色。

    真正的五虎將,其實並不是按照武藝來排名的。劉備在這裡是費了心思的。

    關羽、張飛,劉備的結拜兄弟。從十八路諸侯討董卓開始,關羽、張飛一直隨劉備左右,戰呂布,抵抗曹操,古城重聚首,直到劉備取益州,封漢中王,歷經多少苦難,立下多少戰功,這是其他人比不了的,無論從各方面考量,這二人封為五虎將,其他人沒有異議,既是功勞的體現,亦是情感上的重視,彰顯二人的地位。

    馬超,涼州“天將軍”。劉備入益州,馬超是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勞。馬超被涼州人,特別是當地的羌人尊奉為“天將軍”,在涼州、漢中的威望很高。劉備攻打成都時,是馬超親自率兵圍住成都,導致成都城內的軍民迫於他的威名,心理防線崩潰,劉璋迫於無奈開城投降,才使得劉備沒費一兵一卒,輕鬆入城,取得益州。

    漢中之戰,又是馬超,召集當地羌人萬於眾,為劉備造勢,為實力明顯弱於曹操的劉備增添了強力助力。封馬超為五虎將,既是對馬超功勞的表彰,也是基於馬超在西涼,漢中的人氣,為日後統治漢中、佔領西涼做鋪墊。

    黃忠,劉備取荊州時的降將。曾與關羽大戰一百回合,武藝高超。劉備入蜀時,黃忠率軍從葭萌關向成都用兵,一路上衝鋒陷陣,冠絕三軍,表現十分勇猛。漢中之戰,又在定軍山一刀斬了曹軍主帥夏侯淵,立下赫赫威名。黃忠是荊州降將的表率,是劉備陣營中荊州系的翹楚。漢中封王,作為劉備自然要平衡各派系,益州派系中的文官都得到了重用,像法正、李嚴等,那荊州派作為劉備入蜀前的根基,自然不能冷落。封黃忠為五虎將,既是對黃忠的表彰,更是對荊州派系的肯定。

    趙雲,趙雲並沒有什麼亮眼的軍工,但趙雲的身份卻介於關羽、張飛之下,馬超、黃忠的眾將之上,更像是家臣。長坂坡七出七入,單槍匹馬救回阿斗,這已經超出了一個普通臣子的責任,明顯是一個家臣做的事情。後來,劉備入蜀時,孫權想騙孫夫人帶阿斗回東吳為人質,要挾劉備還荊州,又是趙雲橫江截住,救回了阿斗。因此,趙雲在劉備心中的地位,也絕對不是其他武將可比的。漢中之戰,趙雲救黃忠回營,曹軍緊追不捨,直到趙雲營前,趙雲大開營門,偃旗息鼓,曹軍懷疑趙雲設有伏兵,引軍退走,趙雲趁機反擊,曹軍驚駭,自相踐踏,死傷極多。封趙雲為五虎將,更主要的目的就是像大家表明自己對趙雲的態度,是對這種忠心的肯定。

    如果張遼入營,漢中封王的時候,論功行賞,而且只能是五虎將而不是六虎將時,我認為劉備會把趙雲踢出這個排名。

    張遼的實力

    論武藝,關羽曾對張飛說過:張遼武藝不在你我之下。

    《三國演義》第十六回,呂布發兵攻打小沛,劉備不敵,攜家眷逃離,在突圍過程中,張飛在前開路,劉備居中,保護家小,關羽斷後。就是在關羽斷後的時候,張遼來追,關羽和張遼交了手。

    原文:玄德令飛在前,雲長在後;自居於中,保護老小。當夜三更,乘著月明,出北門而走。正遇宋憲、魏續,被翼德一陣殺退,得出重圍。後而張遼趕來,關公敵住。呂布見玄德去了,也不來趕,隨即入城安民,令高順守小沛,自己仍回徐州去了。

    關羽的性格大家都知道,目中無人,自視甚高。但他能說出張遼武藝不在他之下,可見張遼的武藝確實厲害。

    論軍謀。曹操帥軍追擊袁譚袁熙,在白狼山的時候,曹操率領的先鋒部隊遇到了烏恆的主力部隊,眾將皆勸曹操暫退,等大部隊到了在一決死站。獨張遼力排眾議,反對畏敵不前,極力勸說曹操應當趁著胡虜的陣勢不整,立刻進行交戰,而不是等待後援。張遼勸戰時的語言、神態皆是壯氣奮發。曹操十分欣賞張遼的雄壯鬥志,便採納了張遼的意見,並將部隊的指揮權交與張遼。此一役,張遼大破烏恆,降二十餘萬眾。

    建安二十年,曹操重兵征討張魯,此時孫權發兵十萬進軍張遼駐守的合肥。又是張遼,在眾將皆心驚疑慮之時,審時度勢,根據曹操遠征漢中而合肥缺乏後援的現狀,做出了分析,提出在合肥城還沒有被孫權大軍完成合圍之前,率先出擊,“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後就可以守住城池。張遼此番分析消除了諸將的疑惑。李典也對張遼所說的話表示贊同。於是,張遼率八百精銳,披甲持戟,親自殺入孫權大營,並親自斬殺了數十名東吳士卒和兩名東吳將領,並直殺到主營之前,嚇得孫權士氣大落。

    由此可見,張遼有勇有謀,與關羽不相上下。

    論軍工

    張遼何時入劉營?只能是白門樓的那個時節,建安三年,比趙雲加入劉備還要早兩年。

    那麼作為劉備軍中的老班底,張遼在後面的博望坡之戰,赤壁之戰、取荊州、入益州、乃至漢中之戰,一定都是主力選手。

    所以在五虎將的封賞上,用張遼替換趙雲,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並且像張遼這樣在劉備陣營中沒有派系的武將,劉備自然更要好好拉攏。

    而作為劉備,也一定不會虧待趙雲。畢竟五虎將只是一個名分,並不是實權。劉備完全給以給趙雲一個實權更大的官銜,來表彰、安撫趙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一下現在能出差嗎,請各位幫我看下!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