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關羽明明與曹操有舊情。
21
回覆列表
  • 1 # 莫聞6

    關羽自始至終都不聽諸葛亮的命令!諸葛亮知道曹操肯定會走華容道,故意讓關羽把守,進而放走曹操,留下治其罪名的口實!但無法破處劉關張兄弟情,讓關羽欠諸葛亮一個人情,關羽後期留守荊州也是諸葛亮故意為之,關羽傲慢,諸葛亮利用其弱點借呂蒙之手將關羽斬殺麥城,結束了關羽的一生!

  • 2 # 劉麗麗那隻豬

    這是三國演義裡的情節,並非歷史記載。

    演義畢竟是小說,一方面是為了突出關羽的忠義,另一方面為了突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而又不影響後續情節發展。就是要表現出,諸葛亮可以弄死曹操,只是故意沒有,這也是後面魯迅評價演義諸葛亮近妖的原因

  • 3 # 寒鯤

    演義問題,還是需要回歸文學邏輯本身看,不能僅僅從角色本身的言行出發,還需要從作者的寫作意圖出發。換言之,如果你用歷史、政治視角看演義,或者希望透過演義故事解釋一些勾心鬥角的陰謀論,就未免偏頗了。

    從史實上看,堵截曹操北逃的任務僅僅有“備與瑜等復共追”等寥寥數字概括,並未明言究竟是劉備與周瑜親自領兵追擊,還是劉備與周瑜所部人馬追擊,也沒說明到底是否發生過追及堵截與曹軍突圍,更別提“關羽放曹操”了。所以,大致可以推定,華容道的戲份純屬說書人編排,並非史實本身。

    那麼我們接下來就可以結合小說題材,談談為什麼諸葛亮允許關羽堵截曹操,或者說說書人為什麼設計華容道戲份的文學原因了。

    宋明以來,關羽逐步被樹立為一個忠義守護神的形象,而且這種形象並不僅僅是官方加持,更是民間信仰。所以,說書人為了保證作品被廣大受眾所接受,也便以“忠義”二字設計演義關羽的形象。

    而《三國演義》作為一個脫胎於民間說書藝術的文學作品,為了保證作品的吸引力,就必須利用民間熟知人物,不斷設計熱門主角之間的衝突橋段,來突出人物形象的同時,吸引聽眾來“聽下回分解”,從而增加收益。

    所以,說書人便會不斷給民間信仰中的熱點人物關羽加戲,甚至渲染曹操對關羽的籠絡,把這種曹操也可能用於其他武將上的籠絡升格為所謂的“情義”。到了中後期赤壁之戰的劇情,把關羽安插到華容道,並且設定關羽捉放曹,既是對前文劇情的呼應,又是對關羽報恩形象的豐滿,還能拉近關羽與升斗小民之間的親近感,實在是一段相當出彩的文學設定。

    而且,演義所著力渲染的關羽與諸葛亮之間的“將相矛盾”,也在華容道前的部署劇情中得到展現。從“將相不和”到“將相和”本來也是中國傳統文學中的常用套路(典型例子是廉頗藺相如之間的將相和),此處關葛之間的戲劇性衝突,也是在用這個常用套路來吸引聽眾。

    綜上,一個小小的華容道捉放曹戲份,可以呼應前文、凸顯人物、展現衝突,實在是一個頗為經典的文學設定(套路)。如果把這個虛構設定硬放到歷史學語境中分析,並煞有介事地分析出一些所謂的結論,不僅不足信,還把其中的文學技巧浪費了。

  • 4 # 巴山夜雨涮鍋

    這裡簡單說一下。

    首先關羽守華容道是演義故事。演義中,諸葛亮讓關羽去,一則因為天意不亡曹操,不如讓關羽做個人情,也讓關羽對自己心服口服。二來,留下曹操牽制孫權,劉備才好趁機獲得三分天下。

  • 5 # 滄海一滴

    我們還是就事論事,從小說再結合歷史說起吧。

    曹操赤壁兵敗,幾乎全軍覆沒。得以身免逃脫回到北方,實屬不易!應該說也是諸葛亮的戰略規劃,如意算盤。曹操可以敗,他的南征大軍可以被消滅,但是曹操卻不能死!他必須好好地活著。不然天下真的就會大亂,不好收拾了。年輕的諸葛亮對天下大勢洞若觀火,了所指掌。曹操命不該絕,這是天意!諸葛亮當時要做的,就是順應天意,順水推舟而已。

    曹操是北方曹魏政權的當家人,主心骨。只要有他在,統一的北方就不會亂。在赤壁之戰後,曹孫劉三足鼎立的格局初步形成。曹操新敗,實力受損,但基礎依然雄厚,但他也需要一段時間來消化和療傷。以便重振旗鼓,捲土重來。因為曹操統一天下的理想和雄心沒有變,他不會輕易放棄,他不會被一時的失敗所打到!從哪裡摔倒再從哪裡爬起來。那時的他將會更加強大,勢不可擋!

    赤壁之戰後,形勢一片大好。趁曹操疲憊,無暇南顧,劉備要做的工作就是趕緊向西搶佔地盤,實現《隆中對》確定的戰略方針,為立國定鼎做好準備。因為東吳也一直都在盯著西部那一大片富饒的土地。想借著赤壁大勝的餘威,將其一舉收入囊中。共同的強敵促使孫劉聯合。如今曹操被打敗了,這一對貌合神離的盟友就開始了勾心鬥角,暗暗較勁了!展開了擴張地盤的激烈爭奪。儘管他們在表面上還沒有正式翻臉。在這一輪的爭奪、較勁中,劉備佔了上風,成了大贏家,佔據著荊州,還向西奪佔了益州,北進再次打敗了強敵曹操,攻佔了漢中。

    這些成果全部都在諸葛亮的意料之中。如果當初曹操要逃跑,要選擇逃跑路線,必然會走華容道。如果採取中途伏擊,曹操肯定是跑不掉的,不戰死就會當俘虜。但是又不能不演一齣戲給東吳,給周瑜看看,而且還要演得逼真,不露痕跡,能掩人耳目。在劉備陣營中,主角就非關羽莫屬了。他才是當仁不讓的不二人選!這是建立在關羽的個性人格上,是建立在他與曹操的特殊關係上(關羽曾經被俘虜,投降過曹操,為曹操效力過,曹操愛才愛英雄,對其不薄),也是建立在諸葛亮對關羽為人、個性的充分了解,理解與信任的基礎上的。在這其中,除了諸葛亮自己心知肚明,其他人全都是配角,全都被被蒙在了鼓裡,配合諸葛亮這位戰略大師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好戲!劇情的發展演變果然是按照諸葛亮事先的設定的步驟在一步步推開。結局也沒有出乎諸葛亮的意料。關羽果然是太重禮義,礙於情面,不忍心下手,縱虎歸山,放了曹操一馬。表面上看是違背了軍令,是殺頭之罪。事實上卻達成了諸葛亮高明的戰略目的。如果關羽真的魯莽行事,把曹操殺了。諸葛亮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就會弄巧成拙,前功盡棄了!留下曹操是各得其所,是皆大歡喜的結果。保持住了三足鼎立的微妙平衡。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了曹操這個大敵,野心勃勃的周瑜回過頭來,首先要對付的就是劉備了。他會率領士氣正旺的東吳大軍毫無顧忌地掩殺過來。兵微將寡的劉備肯定是抵敵不過的。被周瑜趕盡殺絕也就是時間問題了。那樣一來,就該是東吳的孫權一統天下了!明智如諸葛亮,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這種局面出現的,不能讓孫權和周瑜得逞的!

  • 6 # 薩爾馬特ss28

    就按小說中來說,諸葛亮讓關羽知道關羽重情義會放走曹操,以報答當年曹操的器重之情。那為什麼諸葛亮要放走曹操那,主要是當時曹操雖然大敗但仍是魏蜀吳中最強的,為了避免曹操舊部為其報仇,所以放走曹操。避免不必要的仇恨,所以這件事只能讓關羽去做。

  • 7 # 冬至迎春

    其實在三國志中,沒華容道一說,等劉備領兵來時,曹操早跑了。羅貫中為了立起關羽這個人物形象,才“讓他去了華容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季後賽如果雄鹿和凱爾特人相遇,你們覺得誰會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