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小滴吟兒

    在史書《分裂的帝國:南北朝》中記載清明祭祖發生在7世紀末或者8世紀初。

    在唐朝以前,沒有證據表明在家族居住場所之外會集體進行祖先祭拜。有兒女向父母或祖父母的墓地獻祭,但是隔了更多輩的子孫後代絕不會為其高祖組織類似的集體祭祀。這種祭祀活動通常將參加成員視作一個充滿含義的社會團體。到7世紀末或者8世紀初,親屬們開始到四代或五代之前的祖先的墳地掃墓並舉行獻祭。這些獻祭發生在清明節,即在冬至日之後再過105天左右,也就是在農曆二月末或三月的時候。

  • 2 # 人間煙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都知道清明節是掃墓、祭祀的日子,但是你知道清明節最初是用來幹什麼的嗎?

    其實,清明節原本並不是節日,而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而且,最最重要的是——這一天是用來娛樂的,用來 “嗨” 的!我們現在知道的祭祀、掃墓這些習俗,一開始和清明節半點毛線關係都沒有。

    故事是這樣的,在說清明節之前,咱們先來說說它的另外兩個老鐵——上巳節和寒食節。這三個節都在農曆三月初,時間離得很近。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或重三。

    是所有節日中最“忙”的一個節。它是紀念軒轅黃帝誕辰的日子,同時又是“男女春日相歡、婦女祈孕”,也就是相親和相愛的日子。而且還是招魂驅邪,祓禊的日子。總之,這是一個深受萬千粉絲歡迎的日子。

    寒食節,在冬至後105日,清明前二日。

    聽名字就知道這是個吃冷飯的節日。吃冷飯主要因為這天禁菸火,禁菸火的原因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晉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這裡就不再講了。

    和嗨皮的上巳節相比,寒食節這種吃冷飯的節日肯定是特不招人待見。

    清明節,在寒食節的第三天。

    它本來不是一個節日,但因為它緊跟在苦逼吃土的寒食節後面。人們剛吃完三天冷飯,急需嗨皮一下,所以清明節這天大家都無比興奮,紛紛出門郊遊、燒烤。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唐朝,在那個一騎紅塵妃子笑的任性愛玩的朝代,寒食+清明的流行組合迅速佔領了大眾市場,掃墓、踏青、郊遊也成了這個組合的標配,這是清明節第一次帶有了掃墓、祭祀的功能。

    又一晃到了明朝,上巳節和寒食節基本被人們遺忘了。但總要找個祭奠和緬懷逝者的日子吧,於是清明節就正式把寒食節的掃墓吸收過來,再加上自身的踏青、郊遊,就形成了現在我們知道的清明節了。

    結語:清明節祭祀最早是從唐朝開始的,但那時還是和寒食節連在一起的。在明朝時,清明節正式和寒食節分離,開始單獨作為祭祀、緬懷、踏青的節日。

  • 3 # 暮城煙雨遙

    華人祭祀祖先的習俗,比清明節產生的時間更早,有文字記載的時間可以上推到周朝。根據國家最新的考古發現,可以上溯到一萬年以前。不過,清明節的成形,是在中國的唐代。

    一、祭祀習俗的產生

    上古時期,人們崇拜鬼神,經常進行各種巫術活動。這種活動跟祭祀是分不開的。到了商周時候,特別是周朝的時候,華人開始重視血緣關係,對祖先的崇拜逐漸蓋過了對神明的崇敬。於是,後世的“清明祭祖”活動,就開始萌芽了。

    《周禮》中說:凡墓祭,為屍。“屍”指的是神主。就是說,掃墓是為了把祖先的遺骸當成“神主”來供奉。這就說明了,至少在周朝的時候,祭祀祖先的習俗已經開始形成。《左傳》中說:國家大事,唯祀與戎。這就說明了,當時是把祭祀活動和國家用兵看得一樣重要。但是在那個時候,祭祀活動,還沒有和“清明節”聯絡起來。

    二、清明節的形成

    如今我們過的清明節,其實是把清明節和寒食節一起過的。但是在古代,是先有寒食節,後才有清明節的。

    介子推拒絕了他,揹著母親一起逃進深山。重耳為了逼介子推出來,就放火燒山,沒想到燒死了他。重耳為了讓後人記住他這個過失,並引以為戒,於是把介子推死去那一天當成“禁火日”。大家都不要生火。

    這個故事講的是春秋時期名人的事,但是盛行的時期卻是在漢朝後。魏晉的時候“寒食節”特別流行,當時的“清明”還不是節,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

    等到李世民登基之後,因為李家是山西晉人,他的家鄉愛過“寒食節”。於是透過朝廷立法,就把“寒食節”加上“清明”這個節氣的名稱,讓它們“合流”了。唐朝在《開元禮》中規定:寒食通清明,每逢寒食,放假三日。後來到了唐德宗的時候,又把假期延長到了七天。

    三、清明祭祀的公祭與私祭

    清明祭祀,源於祖先崇拜,而祭祀活動又要分成“公祭”與“私祭”兩種。一方面要祭祀華夏共同的祖先,比如人文始祖伏羲、女媧、三皇、五帝;另一方面,我們也要進行私祭。

    公祭由朝廷來主持,皇帝在“天壇”進行。與此同時,地方官吏與鄉紳也會在供奉黃帝、炎帝等華夏共祖的廟宇裡面進行祭掃活動。私祭又叫家祭,就是陸游在詩中提到那個“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家祭”。

    私(家)祭在各地的習俗也不一樣。一般在進行這種私祭時,出嫁的媳婦也會被要求回到孃家,帶上一隻大公雞,殺雞澆血到祖先墳頭上,以供“血食”。另外,掃祭也是因為:春天來了,小動物活動頻繁,雜草叢生。要替祖先的墳頭除草,補好被狐鼠打穿的洞穴。

    結語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是儒家文化對華人最基本的要求。每一個人都必須做到。因為只有尊重自己的先祖,後代的人們才會更加團結,更加具有凝聚力。每一次清明前後,海外都有很多遊子歸鄉掃墓,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清明節自唐朝成形之後,元、明、清三朝都是漢人最重要的節日之一。祭祀掃墓的時間,從每年四月五號清明當天開始,持續十天左右才結束。

  • 4 # 秉燭讀春秋

    今年4月4日是清明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三月節和祭祖節等。

    清明節兼具兩種作用,首先它是一年中24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即春分過半月後就是清明節。

    另外清明節是祭祀和緬懷先人的紀念日。比如在這一天農村人都要上墳燒紙,城裡人有的是回老家上墳燒紙,有的是在網上祭祀。

    “上墳燒紙”的意思就是給逝者“快遞”一些冥幣,讓“他們”在陰間日子過得舒服些。當然這是一種迷信說法。

    清明節到底是從什麼時候成了祭祀節日的?即人們從什麼時候開始實行上墳燒紙的?

    清明祭祖的風俗從周代就有,距今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

    清明祭祖是從上古祭祀演變過來的,在上古母系氏族是沒有祭祀之說的。

    這一段時間男女關係屬於群婚性質,後人只知母不知父,也就不存在祭祀和感恩。

    當父系氏族出現後,有了家庭萌芽,後代子孫找到了根,(即知道了雙親)隨之也就出現了祭祀。

    最初的祭祀屬於慶祝豐收的範疇,也就是感謝上天賜給人們食物。

    最早人們把土地看成是母親,每逢春天時就舉行春社慶祝一番,古代的春耕也是從這裡演變過來的。

    當父系氏族代替了母系氏族後,“春社”活動慢慢發展成了“春祭”。到了春秋戰國時,春祭逐漸與寒食節融合。

    所謂寒食節是上古傳下來的一個節日,即在清明前後,人們是不能生煙火的,必須吃冷食。

    據說這是紀念火神,最早的寒食節持續三個月之多,等到宮中有了新火,由王公大臣一層層傳到民間,人們才可以生火,寒食節也就算過完了。

    其實長時間吃冷食對人民的身體健康不利。

    隨著歷史的發展,清明節的前一天被認為是寒食節。

    也有人說,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晉國大夫介子,說在晉文公重耳落難時,介子推不離不棄追隨在其身邊,在沒有吃的情況下,割股煮湯讓晉文公充飢。

    當晉文公登基後,大封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的功勞。

    介子推雖沒說什麼,但已經傷透了心,心灰意冷回家背上老母親隱居到了綿山。

    事後經大臣們的提醒,晉文公工這才想起了介子推。他親自上山去請,但介子推看淡了仕途,堅決不出山。

    最後晉文公想出了用火燒山的辦法,目的就是逼出介子推,結果介子推和母親活活被火燒死。

    晉文公後悔莫及,為了紀念介子推,傳旨清明前幾天禁止生煙火,必須吃冷食,於是出現了寒食節。

    不過這是一種傳說,不足為信。

    真正意義上的清明節出現在春秋戰國以後,進入了陰曆三月,天氣轉暖,清明節氣不冷不熱,正適合於人們踏青訪友。

    據說在這個時候,相傳閻王爺開啟地獄大門,讓一些鬼魂出來透透氣。

    為了防止這些鬼魂在踏青時碰到人們,於是人們上墳燒紙,意思是給他們些冥幣,趕緊讓他們回去,不要亂跑,以免衝撞了人們。

    隨著歷史的發展,寒食節和清明節逐漸融合 ,也出現了一些新的活動,比如植樹栽柳,放風箏等,到現在清明節和春節、中秋節、端午節,已經成為了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 5 # 送歷史個放大鏡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因為它在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中國的四大節日。

    清明節有2個功能,一個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氣溫的升高,萬物復甦,人們也開始了播種和農耕,也就是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另外一個就是作為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會迴歸故鄉,祭拜祖先,或者回不去家的,就遙遠的想念下已故親人,就當做祭祀,甚至現在部分年輕人還流行網上祭祀。

    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但是真正人民開始重視和上墳祭祀起始於周代,距離現在已經2500多年曆史了。在古代周朝時期,群眾是很封建的,對神的祭祀和對已去之人的懷念很隆重,那時候的清明還沒現在一樣賦予了很多功能,比較單一。

    清明節的傳承與發展

    在上古時期,春天的禮儀是很多的,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開始不斷的融合了一些節日,尤其是清明節,它就在發展的過程中融合了寒食節和上巳節。因為寒食節和上巳節在今天來說已經沒有單獨拿出來過,所以很多人是不知道的。

    寒食節的起源也是上古時期,那個時候有改火的舊習,因為新火還沒有到,所以期間要禁止生火。寒食節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上墳祭掃、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

    相傳春秋時期,著名的晉文公重耳早年顛沛流離,常常餓肚子,有一次快餓死的時候,身邊又沒有可以吃的東西,隨從中有一個叫做介子推的,他為了挽救重耳的生命,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熬了湯去給重耳吃,重耳醒來之後感慨萬分。但是後來重耳當上了國君之後,重賞了很多人,卻沒有想起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打抱不平。介子推很歧視那些重利之人,就背起母親,住進了綿山。重耳知道了之後,羞愧難當,想馬上重賞介子推,但是他已經躲進了深山,重耳派了很多人去找也沒有找到。最後有一個人出了個主意,放火燒山,把介子推逼出來,結果把介子推燒死了。介子推留下了一道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晉文公失聲痛哭。從此,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就把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第二天定為“清明節”。當然,介子推是有其人,但是並沒有說墳山而死的故事,這都是後人為了推廣寒食節作的故事罷了。

    隨時時間的發展,尤其是唐朝之後,寒食節慢慢的就被清明節取代,清明節掃墓也逐漸成為了風氣,寒食節賦予的活動也逐漸向清明節靠攏。同時,在清明節前面還有一個比較傳統的節日,叫做上巳節。上巳節,俗稱三月三。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後面又增加了一些比如祭祀等和清明節類似的功能,於是後面也統一被清明節所融合。

    以上便是清明節的由來。融合後的清明節增加的活動很多,人們想到清明節的更多是祭祀。其實還有:踏青、植樹、放風箏、插柳、拔河、盪鞦韆、鬥雞、射柳、蹴鞠、蠶花會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生日吃蛋糕的說法?這個有什麼典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