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袁衛宇
-
2 # 四川達州人
為什麼?
因為,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沒有一個民族能夠佔據絕對主體,實際上,英國德國後裔且信奉新教的日耳曼人(基本超過50%)獲得相對優勢,所以必須進行內部互相妥協,才能聯合統治國家。
具體表現是:
一、政治傳統的小政府信念
17世紀,清教徒被英國迫害而開始移民北美地區,他們先天恐懼中央集權。因此也就出現了邦聯與聯邦的爭議。
美華人以五月花號的後代為榮:
1776年,北美十三州召開大陸會議,組建邦聯式的美國,沒有實際中央政權,僅只一院式國會,邦聯層面沒有徵稅權,沒有常備軍,甚至沒有統一的郵政體系。各州則就是擁有稅收、海關、貨幣發行、軍隊、宣戰權的13個國家。
顯然,這樣的邦聯制度無法保證普通美華人的權力更無法保障資產階級的利益。1786年,謝司起義爆發,自500人迅猛發展到15000人,後被馬薩諸塞州欺騙解散,謝司及13名骨幹判處死刑,新英格蘭地區居民紛紛抗議,州法院最終改判無罪。
1787年美國憲法公佈,聯邦政府終於獲得了一些實質權力。擁有獨立行政體系,地位高於各州政府,掌握一支800人常備軍。
伴隨對外擴張的現實性剛性需求,經過互相妥協,聯邦政府逐步獲得權力擴張,1918年美國總統才得到擴張常備軍的權力,此後的美國政府才真正像一個國家政權。
二、兩黨制度的形成
前面說了,邦聯思想是美國主體居民的意識形態,如何削弱中央政權就成為了主要的制度要求,參議院眾議院因此獲得權力,以抗衡中央政權。所以,總統只能管國政,州長只能管州政,縣長只能管縣政,市長只能管市政。其餘權力都是議會所有。
聯邦派創始人,第一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在影響美國曆史的100人中高居第五:
早在1791年,邦聯派組建共和黨,1828年成為執政黨,1840年改名民主黨。該黨要求從嚴解釋憲法,保障州權。
1834年,聯邦派思想的輝格黨成立,這是反民主黨的聯盟集合,1840年獲勝。1854年北方輝格黨分裂成立新黨,也就是今日共和黨。代表北方工業主利益,要求加強中央政府權力,驅逐英國勢力對南方的影響。
三、兩黨控制政權的原因
時至今日,美國法律從來沒規定只能有兩個政黨,但兩黨實際控制政權,原因有二:
1、小選區制度的加持
美國是小選區制。也就是說,國會435名眾議員對應435個小選區,100參議員對應50個州選區,總統對應51個小選區的538票選舉人票(兩州規定選舉人票按比率分配,可忽略不計)。
勝者通吃制度,就實際逼迫競選人儘量採取中間道路,避免激進主張嚇跑選民,投票給對方。對選民來說,投票給可能獲得勝利的候選人才能給自己或者本團體贏得利益。那麼非主流的政黨就必然泡沫化,無法在美國的政治生態中生存。
2、國民思想被引導
聯邦思想與邦聯思想始終糾纏美國國民。大小政府體制,民權州權,自由派,少數族裔權力都是美華人的爭論點。而控制全美大多數媒體的財團,自然引導選民關注這些毫無意義的爭論,以支援自己的政黨。
第三任總統,民主黨的開山祖師爺傑斐遜:
所以美國傳統上就形成三大政治勢力,東西海岸支援民主黨,中部南部支援共和黨,少數搖擺不定的州就成為選舉的關鍵州,這就更令兩黨拼命爭奪搖擺州。政策也就只能更加中性化。
因此民主黨號稱代表自由派、少數族裔、婦女權益,民權等。共和黨則代表全美步槍協會、農場主、正統宗教信仰者,反墮胎等權益。其餘政黨無法切入美國社會。
四、沒有第三黨成功
自1854年兩黨制形成,沒有任何一個第三黨能夠成功。1992年大選,億萬富翁佩羅自費參加選舉,雖囊括19%普選票但沒有獲得哪怕一張選舉人票,就是證明。
國會議員中,通常只一位依附於民主黨的個人參議員。435名眾議員中,獨立議員不超過20人,是兩黨成功控制國會的證明。
-
3 # 依稀說史
歐洲和美國實行一些政治制度,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或者長時間演變而來的結果。
美國的政黨制度為兩黨制,歐洲一些國家也確實為多黨制度。但是,並不是所有歐洲國家都是多黨制,歐洲有些國家也維持了兩黨制,比如英國便是非常典型的兩黨制度。
英國的兩黨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出現了代表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輝格黨,以及代表地主階級和封建貴族的託利黨。輝格黨和託利黨既是最早的政黨雛形,也是英國兩黨制度的起源。
後來,輝格黨演變為英國自由黨,託利黨演變為保守黨。英國政局上出現了自由黨和保守黨兩黨交替掌握政權的局面。
此後自由黨的地位被工黨取代,英國開始了保守黨與工黨輪流執政的局面。到目前為止,英國也是保守黨和工黨兩黨制度。
美國的政黨源於獨立戰爭之後的民主共和黨,後來民主共和黨又分裂出一個國家共和黨。此後國家共和黨演變為美國輝格黨,民主共和黨剩餘部分改組為民主黨,形成了美國早期的兩黨制度。此後輝格黨的一部分和一些反對奴隸制的派別組成了共和黨,並且取代了原輝格黨的地位。美國形成了共和黨和民主黨輪流執政的局面。共和黨成立不久,林肯便在總統大選中獲得了勝利。
美國民主黨此前的黨徽核心圖案為“驢”,所以民主黨也被稱之為“驢黨”;美國共和黨黨徽主圖案為“象”,所以共和黨也被稱之為“象黨”。美國曆史上的總統大選,也被稱之為“驢象之爭”。1860年以後,美國的歷次大選總統候選人都是出自於民主黨和共和黨。美國也形成了典型的兩黨制度。
歐洲現在一些主要國家並不僅僅兩個黨,而是多黨制度。德國、法國、比利時、瑞典、盧森堡、丹麥、瑞士等歐洲國家都是多黨制度。
為什麼美國一直維持兩黨制度,而不效仿一些歐洲國家那樣實行多黨制度呢?
美國沒有必要效仿歐洲某些國家的多黨制度。多黨制度有相互監督、有利於減少腐敗、更多人參與政治等優點,但是也有應對緊急事情反應差、政策穩定性不夠、競選醜聞不斷等缺點。兩黨制也有自身的優缺點。美國沒有必要摒棄兩黨制度,採用同樣具有優缺點的多黨制度。
美國的兩黨制度是美國長時間歷史發展的結果。美國建國之初就存在南北方之間的差距與分歧,存在資本主義制度和奴隸制度的分歧等。由於美國各方面出現了主要的分歧,所以也就出現了代表不同利益的政黨。美國也就出現了代表南方奴隸主利益和北方資本主義的政黨,美國實行兩黨制度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的結果,也是自身歷史演變的結果。兩黨制在美國有實行的土壤,兩黨制也是符合美國的實際情況。
歐洲各國實行多黨制也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的結果。之前有些歐洲國家也曾經實行過兩黨制度,最後由兩黨制演變為多黨制度。多黨制度適合歐洲一些國家,並不代表一定適合美國。美國放棄兩黨制度實行多黨制度未必能讓美國變得更好。
美國曆史上曾經是英國的殖民,相當於是英國的“長子”。美國建國之後,各方面都深受美國的影響,當然也包括某些政治制度。英國的兩黨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國的政黨制度。比如美國的國家共和黨演變為美國輝格黨,和英國的輝格黨同名。英國的兩黨制度不僅影響了美國,還影響了英國其他殖民地。比如澳洲、加拿大、紐西蘭等國都深受英國影響,也都建立了兩黨制度。
美國獨立之後,和英國的關係也非同一般,各個方面也和英國相互影響。歐洲各國中,美國和英國的關係最為要好。美國若是效仿歐洲的政黨制度也是效仿英國的兩黨制度,而不是其他國家的多黨制度。
美國兩黨制度的歷史更加悠久,美國的力量也更加強大。美國建立相對完善的兩黨制度的時候,歐洲許多國家還沒有進行資產階級革命,還沒有建立政黨制度。美國的“驢象之爭”開始於1860年,此時的德國和義大利還沒有完成統一,法國還處於第二帝國時期。歐洲各國先後建立資本主義制度之後,美國和英國的兩黨制度反而可以為歐洲其他國家提供借鑑。不少歐洲國家一方面以啟蒙思想家的政治規劃為藍圖,一方面以英美製度為模板。歐洲各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美國的影響,美國又怎麼會反過來效仿他們的多黨制呢?
美國是當今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整個歐盟的整體實力也比不上美國。強大的美國非常自負,也認為自己各方面都是最好的。美國將歐洲各國當成自己的小弟,自己始終以大哥自居。做為“大哥”的美國,又怎麼會反過來效仿小弟們的多黨制度呢?
綜合以上原因,可以看出為什麼美國沒有效仿歐洲各國的政黨制度。
-
4 # 模糊黃金紅
共和黨和民主黨後面是同一個影子利益集團。總統大選時,不管誰入駐白宮,都是一個結果。
這個背後影子政府其實關心的還不是金錢,核心是美國在世界上的霸權(美元、科技、軍事和輿論),只要手握霸權什麼都有了,否則以上四個桌腿斷了一根就有大麻煩了。
這次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尤其在美國大爆發現在看四條腿都有問題了,挪威約翰·加爾通的2009年的神預言“2020美國霸權崩潰”可能不幸言中了。
-
5 # 半夜不睡覺的人957
兩黨制是他們的歷史,當年南北戰爭,最後沒有發生大清黨或者屠殺。華盛頓開啟了,兩黨輪流執政,華盛頓是位偉大的開國領袖。
-
6 # 蚊旅天下
米國表面上看是兩黨制,實際上就是一黨制,我稱之為基督教愛國黨。哪天出現一位總統可以不按著聖經宣誓就職,那才是米華人民解放之日。
-
7 # 水行無限
美國兩黨選舉掐架,那麼些小黨那敢冒頭靠近,出來就被有意無意給誤傷幹掉了,再說兩黨就吵成這樣了,再多幾個還不翻天。
-
8 # 期待星期三
一個國家就好比一列火車。擁有動力系統與剎車系統就足以保障她穩步前進了。民主黨所代表的自由進步勢力就是動力系統,共和黨代表的保守派就是剎車減速系統。列車高速前進固然重要,但是面對彎道的時候還得靠剎車減速才能確保安全。缺一不可!
-
9 # 甲骨文超級碼王者之風
美國不是兩黨制,事實是除了民眾共和兩黨外,眾多小黨還不成氣候,還沒有得到民眾的認可,同時經濟實力和社會動員能力遠遠不夠。大選是要憑實力講話的。
-
10 # 天行健變成使用者了
兩黨其實是一黨,都是代表資產階級說話的,無論誰坐莊本質都是“資產階級黨”一黨專制,美國的所謂政治先進其實在於其監督的相對有效性,世界上不可能有絕對的民主自由,美國也不例外!
-
11 # 趙凡丁201
〇驢黨(民主黨)與象黨(共和黨)彼此競爭,輪流執政,分別代表著美國統治精英階層的自由派與保守派的政治價值取向,為美國政治生態環境下形成的相對穩定的政治傳統。
〇美國曆史上也有其他小政黨團體,但美國的共和與民主2大黨壟斷了美國選舉政治空間。在2大黨的擠壓下,其他小政黨沒有發展丶壯大的機會和空間。
-
12 # 北大記著
說白了陰陽就兩個面,多少玩意也出不了兩個選擇,對錯!美國兩黨互相監督,有利於杜絕裙帶腐敗對社會傷害!團體越多事情越多。集思廣益不在結黨營私,而在於納見!
-
13 # 血山飛蟲
主要原因是美國是總統制國家,開始美國不是2黨制,總統權力極大,為了對抗總統,必須有強大的政黨,而總統選舉也必須依附一個強大的政黨,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形成了二大政黨,當然現在美國黨派實際很多的,不僅僅就只有共和黨和民主黨,但是你想在政壇一展身手,必須加入二大政黨,實際特朗普的政治主張和共和黨區別很大的,但是他為了當選總統,就加入了共和黨,現在許多民主黨議員實際也是和民主黨有巨大區別的。內閣制度容易形成多黨派,當然這個也和國家的大小和歷史文化甚至地理位置有關,例如美國建國就是許多民族形成的移民國家,民族矛盾少,民族是形成許多小黨派的重要原因,歐洲國家許多小黨派就是有民族背景的,所以美國小黨派比歐洲少很多了!
-
14 # 塵飛揚007
這種狀態顯示出來的是,其國家政治框架結構設計的模式遵循原則是哲學思想定論,運用相對論的中心思想原則來指導和搭建政治框架結構體。追求的是一種平衡原則狀態。制衡機制。也是其反對政治獨裁的一種表現形式。其實任何事物做出選擇都有其兩面性的。相對有相對帶來的弊端,統一獨立有統一獨立帶來的麻煩。都是有一定的利弊關係的。關鍵還是其運用者如何去解析,去理解,去執行了。只要真正的做到趨利避害才能把任何一種結構體系的優勢完整的運用體現出來。就個人而言還是認為最頂層統一獨立體系的政治框架結構設計優於相對平衡設計的。
-
15 # 不停如地動
因為美國每州投票是贏者全拿,根本沒有小黨派的生存空間。而其他國家是按的票比例分配坐席,所以小黨派能慢慢變大,甚至有時候能變成關鍵少數而獲得談判籌碼。
-
16 # 多喝水及運動
美國民主黨及共和黨人口總數各佔不到5% ,加起來
不到10%. 換言之也就是10%的人數決定90% 命運,舉個範例
美國槍支氾濫,但人民擁有槍支是憲法保障的,但憲法也是人寫的是否合乎現代人需求值得商議,但在美國兩黨政治的操弄下,已無解,試想如果槍支議題舉辦全國公投一定操過50% 的美國公民廢除人民擁搶…
-
17 # 海巖86991
一位移民美國的老同學告訴我,美國選總統,只能在兩個壞人中選一個自己不太討厭的傢伙。現在,他太太和兒子傾向民主黨,他和女兒偏向共和黨,理由是,共和黨才會搞經濟,大家可以過上好日子。
-
18 # 使用者72565232132
一個進步,一個保守,一個代表大多數人的利益,一個代表少數人利益…還有可爭取的中間派(也就是牆頭草)。再有就是包裝一下其實還是分屬這三種情況。所以兩黨就夠了,多了也沒啥用。
-
19 # 曾銘瀾
多黨制中小黨不一定當政過嗎,在議會中議員也少。美國兩黨要優於多黨一點,政策,法案透過協調簡單點嗎。但對選民來說,其實就投票哪一剎那的滿足感。
回覆列表
美國聯邦憲法並沒有規定,美國必須由共和黨或者民主黨執政,實際上,美國的政黨是非常多的,他們一樣有權參與美國聯邦執政權的競爭,但是其他政黨,完全沒法和共和黨或者民主黨競爭,所以才導致了美國長期由共和黨和民主黨輪流執政的現象。
換句話說,美國是普遍意義上的多黨制,實際意義上的兩黨制。
如果其他政黨,能在競選中打敗共和黨或者民主黨,自然也能取得執政權。但這裡有個坑,就是共和黨和民主黨聯手,對其他政黨參與執政,進行了非常苛刻的限制,導致其他政黨根本沒法在競爭中取勝。
儘管共和黨和民主黨,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矛盾,但是在面對其他政黨對聯邦執政權的覬覦時,他們是會聯手反對其他政黨。
也可以說,共和黨和民主黨之間的矛盾是內部矛盾,基本可控;共和黨、民主黨和其他政黨的矛盾,是外部矛盾,是不可控的。所以別看共和黨和民主黨平時吵得兇,但是在排擠其他政黨這個事情上,共和黨和民主黨的利益是一致的。
美國現在的各項政策和法規,完全是由共和黨和民主黨聯手主導的,其他政黨根本沒有參與的機會,這些政黨對公共事務當然也有建議權,但是共和黨和民主黨可以聽,也可以不聽。完全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一句話,在聯邦執政方面,美國其他政黨也有競爭權,但完全沒有取勝的機會。在政黨選舉競爭中,說白了,這些政黨幾乎可以說是炮灰。美國總統,要麼共和黨,要麼是民主黨,一定不可能是其他政黨。而且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的議員席次,全部由共和黨和民主黨組成,完全沒有其它政黨的份。
美國的選舉競爭,其實就是共和黨和民主黨之間的權力遊戲,和其他政黨沒有太大關係。從理論上,如果其他政黨,發展壯大,也是可以挑戰共和黨和民主黨的。但這只是理論上的東西,實際上根本不可能發生。
美國的兩黨制,起源於歐洲的多黨制。只不過為了符合美國特色,多黨制在美國逐漸發展成為兩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