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娛樂格子鋪
-
2 # 心心相惜66
沒多大關係把,就和學知識一樣,活到老,學到老,只要身體健康允許,就做到每天堅持鍛鍊呀。鍛鍊身體也分好幾種呀,散步,慢跑,爬山等。合適那個就在哪個唄。
-
3 # 寶雞擀麵皮店頭店
在各個年齡段都有適合自己的鍛鍊專案,不分年齡大小,盡力而為就行。做自己喜歡的就好,和年紀沒有關係,生命在於運動嘛!
-
4 # 秦哥qh
和年齡沒關係,每個人都應該堅持鍛鍊身體,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才能更好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鍛鍊身體能使人心情愉悅,使家庭更和諧。
-
5 # 鐵牛517
我覺得關係不是很大, 年齡與鍛鍊身體 只不過是動作上 強度上 時間上的不同,生命在於運動,鍛鍊身體,人人有責。
-
6 # 寒秋風
鍛鍊身體的確和年紀有關係。一般來講,大概分為三大類:
一、少年兒童時代的活動鍛鍊都是開展一些歡快、活潑的運動,鍛鍊的強度不是很大,主要是適合少年兒童好動的特點。如:跳繩、短跑、運動小遊戲等。
二、中輕年時代鍛鍊身體的運動專案最多、最全,運動的強度也最高。因為這個階段是每個人一生之中身體的最強盛時期,平時飲食量也大一些,必須得到充分的釋放,才能達到身體素質的平衡,才能保持健康的身體和充沛旺盛的精力。如:長跑、單雙槓、打各種球類等。
三、老年階段人的各種關節比較老化,飲食吸收消化系統也比較薄弱,只能適當做一些底強度、慢階奏的運動。如:散步、快走、打太極拳、廣場舞等。
總之,鍛鍊身體和年紀有很大關係。只有根據不同年鈴段選擇合適的運動專案,才能取得運動的效果,才能達到鍛鍊身體的目的。
-
7 # 0209重新來過
個人認為 鍛鍊 不分年齡,生命在於運動,管他多少歲! 簡單點,愛動的娃娃和不愛動的娃娃 身體健康就有明顯差別,比如常生病啦,偏瘦啦 偏胖啦。。 還有最近網比較流傳的鐘南山院士 看看他的身體,多棒 很多年輕人都不及(當然包括我),還衝在第一線 ! 還有很多就不多說了,總之 生命在於運動, 只要活著就多動動
-
8 # 落寞的背影
關係不大,看個人!有健康意識的人,多大年齡都會去鍛鍊而不是整天這理由那理由,沒有健康意識的人,根本不會去想到鍛鍊來維持健康身體。
-
9 # 長興紅紅廣場舞
沒有太大關係,因為不管任何年齡段都要適當的運動勞逸結合才會有好的身體,生命在於運動,只能說不同年齡段運動的專案不同、運動量不同。
-
10 # 請叫我大鞠
鍛鍊沒有年齡限制,但要遵守科學的鍛鍊方法,達到一定的運動強度即能產生效果。
推薦標準,即每週超過2.5小時從事運動強度中等或更劇烈的體育鍛煉。這種運動強度的直觀體現是鍛鍊時心跳加速並可能出汗,跑步、打球等許多運動方式都能達到這樣的強度。
長期的鍛鍊,能增強人體免疫,降低c反應蛋白與發炎相關的指標。
5歲-17歲兒童青少年:
1.應每天累計至少60分鐘中等到高強度身體活動;
2.大於60分鐘的身體活動可以提供更多的健康效益;
3.大多數日常身體活動應該是有氧活動。
18歲-64歲成年人:
1.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身體活動,或每週至少75分鐘高強度有氧身體活動,或中等和高強度兩種活動相當量的組合。
2.為獲得更多的健康效益,成人應增加有氧身體活動,達到每週300分鐘中等強度或每週150分鐘高強度有氧身體活動,或中等和高強度兩種活動相當量的組合。
65歲及以上的成人;
活動量最好能達到或接近成年人的運動強度。如何把握“運動強度”?既運動時,不要把自己累得上氣不接下氣的;心跳不要跳得很快很慌;運動後恢復得很好,沒有影響日常生活等。要適度運動。
典型的有8歲日本小孩Ryusei,小小年紀變有一身肌肉。每天他會先做大概220個拳頭俯臥撐,以及各式的俯臥撐,再加上200多個仰臥起坐、引體向上個等肌肉訓練。各種體能、肌肉等訓練外,打沙袋也是他的日常一部分。每天都日復一日的訓練沒有其他事情的話,他便不會輕易停下。而他的完美腹肌、強壯的體格,以及結過無數次老繭的手背,都是他努力付出的真實證明。
而大齡典型中國大爺王德順,八十五歲了。正常這個年紀的我們都成為老年人了,基本上動都很困難了,走路很困難。到現在為止,應該火了四五年了,越來越火,他身形矯健,步步帶風,出了外貌像老年人,其他和年輕人沒什麼區別,身體依然那麼好。他依然每天堅持鍛鍊身體,好多年輕的小夥子和他一起健身,耐力都比不過他。這就是鍛鍊的好處。
持之以恆加科學的鍛鍊方法,一定會改善基體,增強體質。達到令人愉悅的心情。
-
11 # 光說健康
鍛鍊和年紀沒有太大的關係,只有運動體系及體質強弱之區別!
鍛鍊身體是有必要的,看自己年齡適當增加鍛鍊難度,經常鍛鍊身體可促進身體血液迴圈,增強自身免疫力,不管你是年青人還是年老者,人人都需要做的。
但是想要自己有個好的、健康的體質與體魄,首先要保持自己心情愉悅,只有當心情好了比其它什麼都好。
年青人可多做些肺活量較高運動。
而年紀較大者得注意這方面了,有些個活動嚴禁能不參與就不參與了,否則可能威脅到自己生命。像飯後多走動走動、適當的慢跑、跳跳廣場舞也是有很好的一種鍛鍊。體質較好;時間也充裕的話可多登登山或者遊游泳也是非常好的鍛鍊。
另外晚上堅持泡泡腳也是有很好的促進身體血液迴圈,增強自身免疫力,又能增強睡眠攻能,一舉兩得!
生命在於運動,但是隻有科學的運動才能增強自己體質;提升自己體魄!
-
12 # TH思思
鍛鍊身體和年紀有關係嗎?也許很多人覺得運動就是年輕人的事,老了一把骨頭就應該在家不該瞎折騰。我覺得這種想法是錯的,鍛鍊身體和年紀沒啥關係。現代人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工作壓力變大,電腦手機常不離手,身體也會出現很多亞健康。比如新陳代謝慢,面板變差,消化不好,肚腩越來越大,容易生病等。那如何改善這種狀態呢?運動健身就成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鍛鍊,畢竟生命在於運動嘛!鍛鍊身體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好處呢?1.可以增強免疫力,預防疾病。2.可以保持青春活力,擁有完美身材。3.可以流汗排毒養顏、緊緻面板,永葆青春不老。鍛鍊身體有很多種方式,比如跑步、跳舞、游泳、瑜伽、健身操、散步等等。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鍛鍊方式堅持下去,就會收穫不一樣的自己。不要說紅顏易老,只是你流汗太少!
-
13 # 快樂天使3865
鍛鍊身體和年紀有關係嗎?回答是肯定的,有,不同年齡段,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選擇不同的鍛鍊專案也很重要。
回憶人的一生,我把“人生旅途”好比是一年的“四季”一一要走過“春,夏,秋,冬”
如果以“世界人口普查統計”,以日本為例,它在世界上“人的平均壽命”是最好的,以平均壽命80計算,1至20歲,是人生的春天,依次類推,我今年七十五,已進入“人生旅途”冬季的歲月了。
人生的春天,小時侯,我家在農村,三間茅屋,右邊有池塘,左側是曬壩,門前有街蔭,那年月,不像城裡人,上幼兒園,小朋友,有各種各樣玩具,我那小時侯,自找樂趣,小條凳翻轉來當小車車,兩手扶著兩條腿,兩腳一蹬一蹬向前跑,從兩三歲就夢想著開車。木盆當作船,沒少出些洋相,划著划著,一下划進門前冬水田,站起來像個泥人,大人擔心死了,我還站在那傻笑。在農村,割草放羊,跟著大人起下地裡幹活,大人幹啥,你學樣幹啥,就像網紅李子柒所展示的影片那樣,用她撲實的活說,那叫“求生的本能”,這是人生春天的呼喚吧!
夏天,人生的夏天,21至40,這個年齡段,我回憶這個階段,正好是我從“轟轟烈烈”文革時期,到工作單位就業階段,這個階段,為了求生,文革後期,四個面向,上山下鄉。到鄉下,風霜雨雪,栽秧搭谷,開山闢地,自不必說,出一天工,皆是鍛鍊:改造梯田,錘子下地,手上血泡。那也是一種鍛鍊。進工廠以前,當挑山工,拉闆闆車,挑枕木板,錘過生鐵,下過閃力,回記那陣,每一件都讓你累得精疲力竭,我也就把每一項活,當作是種鍛鍊;進煤廠當工人,小內工,像狗兒他爹,在煤坑梭上梭下,爬進爬出,進去是人,出來像鬼,天屏下地,就要你命,那年月,我把這出生入死的苦力活,也當是種鍛練。俗話說:礦工,埋了還不曾死;船工,死了還不曾埋。我在這樣的環境也鍛鍊過。那是人間的煉獄。
一九八五年,我四十歲,到二OO六年退休,這應該是“人生旅途”的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吧!
後來,當了教師,有了家庭,一邊教書,一邊讀書,一邊養家餬口一一一九六九年至一九八四年,鄧小平復出,圓了昔日大學夢,五年西南師大函授學習,每週在子弟學校上十二節課,早晚讀書背書,家裡油鹽醬醋,這五年,我體重由126斤下降到96斤,一個人擔負三個人的壓力,那是要有孫猴子的分身數哇:每天早上六點起床,開啟爐堂,燒一壺水,跑一趟路,到茅草坡,背“關關睢鳩”
,開始一天的“鍛鍊”。。。。。。晚上,九點至十點,等妻氏兒子入睡了,在燈下苦苦思索,“挑燈夜讀”,有時“直到元鍾”,上床入睡。五年寒窗苦,夜夜見真境。這也是一種鍛鍊,一九八三年我還獲得了“西南師大”“三好學生”光榮的稱號呢!
一九八九年,進城了,在縣裡一所中等專業學校任教,剛進去,壓力山大,因一個教研組,四個教師,擔任四個“中師函授班”面授教學任務,寒暑假集中面授學習,整整十天半月。每天白天四個班七節課,晚上兩節課。這時候,語文組四個老師,一人調走,一人生病,一人函授,我一人幾乎承擔了“三個人”的教學任務一一連續一週,每一天上“七節”新課,。。。。。。白天上課,喉頭髮炎,晚上打針輸液,還是扛過來了,這也是一種鍛鍊。
隨後,到農行中專班任教,重慶三峽大學“中文專科”“電大,自考,函授大三溝通”班任班主任,擔任135名學員《中國古典文學》,《寫作》教學,曾獲得”萬縣地區“大三溝通”優秀輔導員”稱號。
那段時間,壓力最大,擔子最重,我解壓的方法是:一早一晚,拿上根釣魚杆,或小撒網,往長江的灘塗,迴流水跑。白天是老師,晚上是漁夫。
二OO六年,退休定居來成都,開始為還貸,搞家教帶學生,招生,輔導,電動車/腳踏車在成都市大街小巷轉來轉去,鍛鍊;二0一一年至二OO三年,清早出門,天黑收工,跟著魚兒,嚇米,烏龜團魚,攆上追下,鍛鍊;二O一三年至今,“七十老人喜自駕 旅遊美食頤年華”,一年來“我的足跡”點亮了全國53個城市,踏遍了中國版圖18%的領土;超過同類出行99%,創造了七十老人“成都拉薩五日自駕遊”吉尼斯世界紀錄;一年來里程28722公里,相當於地球直徑來回跑了兩趟。
六十,七十,八十以上老人,“旅遊自駕遊”出行,我一個患有三十多年“骨質增生”,十年以上“痛風纏身”,五年”老人皮炎折磨”,“三年飛蛾 眩暈症”威協,一旦我踏上“旅遊自駕遊”行程,這些病魔便被我拋在腦後,在我一日千里的飛輪下被輾得粉碎一一“七十老人喜自駕”是當今老人“鍛鍊身體 敬慕母親一一祖國”最好的方式。
。。。。。。。。。。。。
不同年齡段,採取不同的鍛鍊方式,因地制宜,因時利導,端正態度,調料心態,選擇適合於自己的生活方式,用子柒的話說:人家評說“成功”,我所做的只不過是應該做的,說成功算是一種意外收穫,這也叫“求生本能”吧!
附錄
圖片說明
一,鼠年新春 大西北一一大東南“七十老人喜自駕”老年組“自駕遊•夕陽紅”友誼拉賽 起點“成都” 終點“海南三亞•天涯海角”(照片 “天涯海角”景區大門)
二,“天涯海角”景區廣場
回覆列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鍛鍊身體成為人們越來越注意的一個活動方式。首先我認為鍛鍊身體肯定是與年紀有關係的。如果我們是年輕人,我們可以嘗試做一些相對劇烈一點的運動。這樣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保持一個很好的體型。我們可以每天晚上去跑跑步或者早上跑跑步或者是去健身房鍛鍊身體。但是如果是年齡大一點的人。我覺得最好是做一些相對不那麼劇烈的運動。可以在吃完飯去街上稍微走一走,然後去跳一下廣場舞。但是一定要注意年齡,年齡大一點的老人一定不要做劇烈運動。一定要學會適可而止。只有健康科學的運動才能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要麼反而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