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鯊魚資訊

    據說沒有進監獄的經歷就無法真正瞭解一個國家。判斷一個國家不是看它如何對待最高層的公民,而是要看它如何對待最底層的百姓。

    — 納爾遜·曼德拉

    對一個國家的瞭解是永無止境的。於是我找到更多的書來讀。今天的書評是有關美國監獄問題的一本書——2018年出版的《美國監獄:一名記者臥底懲戒生意之旅》(American Prison: A Reporter"s Undercover Journey into the Business of Punishment,以下簡稱《美國監獄》)。

    《美國監獄》封面(尚無中文譯本)。

    《美國監獄》的作者Shane Bauer本人的經歷頗為傳奇。2009年,他作為記者與其他兩位同事在伊朗和伊拉克邊境被伊朗人投入監獄,經多方斡旋才於兩年後獲釋。這段痛苦的監獄經歷令他產生了去了解美國監獄犯人狀況的想法。他以本人原名申請美國私營監獄的獄警工作,沒想到很快就得以入職位於路易斯安納州大片森林中的Winn懲教中心。於是他帶著裝有攝像頭的手錶和藏有微型錄音機的筆開始了獄警工作。這本書採取了雙線並行的敘事方式,一條線是對美國監獄歷史的回顧,另一條線是作者作為臥底記者的親身經歷。兩條線交叉進行,編織出了這本出色的紀實文學。

    身穿獄警制服的作者Shane Bauer。(圖片來自motherjones.com)

    歷史:監獄奴隸

    美國獨立戰爭之前的南方監獄規模並不大。因為南方實行奴隸制,而奴隸主可以隨意懲罰奴隸的過錯,所以監獄裡黑人囚犯並不多,通常都是白人罪犯。當時最不人道的制度就是監獄會把因襲擊奴隸主等原因而被關押的女奴與男性犯人同室關押。女犯人受到侵犯生下孩子後會在監獄裡把孩子養到10歲,孩子隨後作為州里的財產在奴隸市場被拍賣。母子從此骨肉分離,實在令人心痛。

    獨立戰爭結束後,失去奴隸的南方奴隸主們發現,監獄是繼續堂而皇之奴役黑人的好地方。在密西西比州,有“棉花大王”之稱的Edmund Richardson說服州政府每年交給他18,000美元由他來管理犯人、種植棉花,而利潤則全歸其私有。他的農場一度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棉花農場,他的50個監獄農場的2000-3000名犯人可年均生產12,000擔棉花。也有監獄讓犯人去修鐵路,而犯人的生存條件則極端惡劣,有的牢房到了幾乎可以疊羅漢的程度。

    當時的監獄運營者表示:“(獨立)戰爭之前,我們擁有黑奴。如果誰有個好奴隸,就會盡力照顧他,生病了去給他找醫生,有的奴隸甚至可以鑲上金牙。但是這些犯人呢,我們無需擁有他們,死了一個,我們還能搞到另一個。”是的,有的人只因坐火車逃票就會被關進監獄從事苦力。很多犯人往往熬不到出獄那一天。1870年至1901年路易斯安納州共有3000名犯人(絕大多數都是黑人)死在獄中。犯人死亡率在16-25%之間,與1942年至1943年蘇聯古拉格勞改營25%的死亡率相當。而在沒有監獄勞工制度的伊利諾伊州,犯人的同期死亡率只有1%。這個對比是相當驚人的

    現在:私營監獄的暴利

    回到現在作者臥底的Winn懲教中心,其黑人犯人的比例高達75%。Winn是一座由美國懲教公司(CCA, Corrections Corporation of America)管理的私營監獄,路易斯安納州要求Winn的監獄使用率必須達到96%以上,州里為每名犯人每天向CCA支付34美元。CCA在美國全國管理多家監獄,他們把從各州政府支付給他們的費用投入股市。僅2015年一年CCA盈利高達19億美元(在每名犯人身上盈利3300美元),其CEO Damon Hininger更是豪賺340萬美元。

    美國監獄犯人分佈情況。

    而每位獄警呢?僅有每小時9美元的收入。崗前培訓時,獄警被教導的不是如何教化犯人,而是如何為CCA節省費用。監獄犯人人滿為患,可是獄警卻少得可憐。這也是作者為何一經申請即刻被錄取的原因。獄警這種工作精神壓力極大。研究顯示,34%的美國獄警有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這個比率甚至高於同患此病的伊拉克和阿富汗返鄉士兵。獄警的自殺率是普通成人的2.5倍,壽命也比一般人短。一項針對佛羅里達州獄警和執法人員的研究顯示,他們較普通人群的壽命短12年,研究者認為這與工作壓力有關。

    常年與犯人打交道令獄警的性格和人格發生劇變。最著名的例證就是“斯坦福監獄試驗”。作者Shane Bauer本人的經歷也是如此,他幾乎每天都在對待犯人是否人道、如何讓犯人聽從自己的指揮、如何在犯人中建立威嚴這樣的問題中掙扎。他有時會為自己侵犯犯人的權利和無視犯人的需求而內疚,有時則會因恫嚇住犯人而內心平添快感。人性的矛盾在獄警身上每天上演。作者在做獄警期間性格變得暴躁不安,夜間無法集中精力總結臥底工作,飲酒量更是大幅增加。作者在監獄工作的第四個月,他的媒體同事在拍攝Winn的外景時被監獄發現而被捕。作者因此不得不中斷了臥底工作,他的同事後來也獲保得救。作者並未隱瞞身份入職且工作中並無失誤,所以CCA雖威脅要打官司卻並無把柄可以告倒作者。

    現在:歧視下的過度執法

    里根總統1970年對毒品發起的圍剿以及1980-90年間的嚴苛執法使美國監獄關押人數一直在激增,而審判前關押制度(pretrial polices)更是為關押人數的激增推波助瀾。目前美國關押犯人的總人數為世界第一。因美國有更為嚴苛的法律,犯人關押時間也遠長於其他國家的同類型犯罪。很多犯人的罪行輕微卻被判以重刑。

    審判前關押制度加速了犯人數量的激增。(圖片來自prisonpolicy.org)

    上面提到,獨立戰爭後的監獄裡大多是黑人犯人。那麼現況如何呢?按照皮尤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資料,2016年成年黑人佔全美總成年人人口的16%,但關押率高達33%。據OpenInvest的資料,2011-2016年間佔全美人口37%的有色人種關押率為67%。據Eji網站報道,2015年黑人少年的關押率是白人少年的五倍以上。

    研究少年犯裁判專案的Joshua Rovne說:“在少年犯入監的每一個環節都存在著種族差別,而其中尤以抓捕時最為嚴重,這個環節助長了其他定罪環節的種族差別。”而這種差別並非由於黑人少年犯罪行為較白人少年更多,而是黑人少年更容易被警察叫住、懷疑、盤問、抓捕,而罪行有的不過是盤問時逃脫,甚至曠課等。

    就是說,執法人員對於有色人種的歧視是嚴重和惡劣的,而對黑人的欺凌表現得尤其明顯。更為離譜的是,執法系統對女性的歧視也愈演愈烈。自1978年以來至2015年,女性犯人關押人數的增加速率(九倍)竟高於男性犯人(五倍多)。

    女性犯人的人數增加幅度遠遠超過男性犯人的人數增加幅度。

    現在:對犯人權利的全面剝奪

    在Winn,一個關押170多名犯人的區域僅由兩位獄警看守。有時人手不夠,監獄就關閉其他輔助設施如籃球場、計算機房,犯人只能呆在牢房裡(lockdown)以節省人力和開支。在這個關押1500名犯人的監獄裡,三分之一的犯人存在精神疾患,卻竟然沒有心理醫生,僅有一位社工提供心理救助。犯人有自殺危機時,獄警通常都是置若罔聞、敷衍了事。有位犯人就因獄警的忽視而自殺身亡,死亡時體重僅有71磅。

    犯人渴望來自家庭的心理支援,可家屬甚至是子女情意款款的來信卻經常被獄警沒收。監獄裡犯人的書籍限制也是非常苛刻,宣傳種族平等的書籍、政治類書籍、黑人監獄生存手冊等都會被沒收。CCA還會因犯人刑期延長而獲利,有位Winn的犯人只因未到規定時間就擅自拿來掃把打掃獄室而被加判1個月,這一個月的時間CCA會獲利近1000美元。可以說這樣的監獄完全起不到懲教的作用。因此監獄內普遍存在著暴力、性侵以及毒品問題。犯人因為生存環境而投訴會如何呢?一位獄警表示,她在Winn的15年間僅有一次投訴得到了解決。

    1998至2010年間犯人投訴CCA的投訴事項。

    作者與犯人相處的過程中,親眼目睹犯人的人權遭到侵犯,應有的做人尊嚴被嚴重剝奪。即使出獄獲得自由的犯人也是前景堪憂。一位犯人在出獄不久寫給愛人的書信令人悲傷。

    希望你每天都順心如意,深深地愛著你……

    我也無法和家人一起過聖誕節了。寶貝,我的心都碎了,感到很傷心。我非常擔心自己會淪為無家可歸者…… 即使我找到了工作,也不得不在夜間工作或者輪晚班。這樣我就無處可眠了,因為庇護所不會在下班時間對我開放。我需要每天下午4點去領床位,錯過了就會失去它。(庇護所)專案就是讓你無家可歸的。真是沒天理呀……

    我知道這是封悲傷的信。我是真的希望有什麼好訊息告訴你。信很短,因為我沒剩幾張紙了。

    寶貝,聖誕節快樂!深深地愛著你……

    希望你每天都順心如意,深深地愛著你……

    我也無法和家人一起過聖誕節了。寶貝,我的心都碎了,感到很傷心。我非常擔心自己會淪為無家可歸者…… 即使我找到了工作,也不得不在夜間工作或者輪晚班。這樣我就無處可眠了,因為庇護所不會在下班時間對我開放。我需要每天下午4點去領床位,錯過了就會失去它。(庇護所)專案就是讓你無家可歸的。真是沒天理呀……

    我知道這是封悲傷的信。我是真的希望有什麼好訊息告訴你。信很短,因為我沒剩幾張紙了。

    寶貝,聖誕節快樂!深深地愛著你……

    剛出獄犯人的一封情書。(圖片來自motherjones.com)

    讀完這封信,我淚如雨下。讀完這本書,我心意難平。這本書令我想起可說是塑造了我人生觀的名著《悲慘世界》。書中主人公冉阿讓因偷了一塊麵包而被投入監獄受盡苦役折磨。出獄後他更加仇視世界、懷疑人類。是米里哀主教對他偷盜行為的理解和寬容使他走上自我救贖和造福他人的道路。不合理的監獄制度打擊最大的往往是最底層的家庭。遺憾的是,底層百姓那冉阿讓式的悲劇現在仍在上演,監獄中仍人滿為患,當前的懲教方式卻談不上感化心靈。《美國監獄》一書講述的只是美國監獄系統的冰山一角,卻已足夠觸目驚心。監獄懲教制度早已與種族問題、人權問題、青少年問題、毒品問題、 流離失所、貧困問題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已經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獄改出路初探:第一步法案

    所幸的是,在各界人士的大聲疾呼和ACLU(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Koch brothers、Mother Jones等民間組織和媒體的大力推動下,越來越多的政府官員、國會議員認識到了美國監獄問題的嚴重性。2018年12月18日,第一步法案(First Step Act)在國會獲高票透過,共和黨和民主黨展現了罕見的一致態度。這也是本屆政府值得肯定的一項舉措。本法案是近二十年來改革幅度最大的獄改法案。

    其亮點為:

    新法案使2010年奧巴馬任期內透過的公平量刑法案(Fair Sentencing Act)具有追溯效力,減輕了對快客可卡因的量刑。這也將使聯邦監獄中2600名犯人受益。

    放寬強制性最低量刑的尺度,使法官擁有更多自由裁量權。將三次以上重新犯罪的刑期從無期徒刑減至25年徒刑。

    獄中表現良好的犯人減刑天數由每年47天增至54天。此舉也將使聯邦監獄中4000名犯人受益。

    提供更多獄中職業培訓和康復治療的服務,參加專案的犯人將獲得減刑時間。從優對待年老、懷孕、疾病纏身的犯人。

    這一法案將在多個層面上減少犯人刑期,其中因毒品犯罪的犯人受益最大。不僅如此,合理的刑期制度也會減少聯邦花費,更多的職業培訓和康復治療也有利於犯人重返社會。但鑑於此為聯邦法案,至多會影響到聯邦監獄的犯人,並不會惠及各州監獄裡關押的犯人(佔全美犯人的87%)。只有各州受到聯邦法案的激勵紛紛進行監獄制度改革,才會帶來更大的轉變。這確實需要時間,難以一蹴而就。

    因此,稱該法案為“第一步法案”真是恰如其分,還有第二步、第三步要接著走下去,只有步履不停地努力才會建立起既公平人道又合理有效的全新懲教體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成人英語怎麼學? 如何提高英語聽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