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冉健3

    老家四川漢源,盛產水果,主要有蘋果、梨、柑橘、車釐子。

    本人手上資源:荒山五千畝。

  • 2 # 風雲戶外聰哥

    我們這邊屬於少數民族,可能有些特產不符合大眾口味,1。我們這邊有醃肉,醃魚,煙燻小魚乾,2。我們這邊水資源豐富,河裡有很多野生河魚!

  • 3 # 翡翠農家

    我們九連山區特產豐富,資源多多!有獼猴桃、鷹嘴桃、百香果、米粉、腐竹、五指毛桃、蜂蜜、糯米酒、綠茶、茶油、香菇、木耳、筍乾、靈芝等等

  • 4 # 鄉村張姐三農達人

    我們這裡是山東,濟南,特產有,德州扒雞,產玉米,和小麥,可以磨小麥仁,放紅棗,放紅豆,等補品熬製成粥,玉米是粗糧,對身體更有好處,還有棉花,棉絨不管想做什麼,都很好,,透氣性強,面板也舒服,農村嗎,雞,鴨,也不可缺少,

  • 5 # LO一支菸VE

    我的老家坐落於遼寧省鞍山市大屯鎮東房身村,這裡是著名的南果梨生產基地,品質最好的南果梨就產在這裡,至於資源嘛!我只能說我的來家就在這裡有自己的果園

  • 6 # 茶酒匠人

    我們湖南茶陵有大祘、生薑、自芷,已被納入“茶陵三寶“;另外,茶陵小黃牛已獲地理標誌產品;還有不用一顆糧食發酵、不用一滴酒精勾兌、絕無任何新增劑用純茶葉釀製的茶香型蒸餾酒“華地茶酒",並評為“一縣一特"產品。茶陵的書院文化和紅色文化也是值得驕傲與自豪的。茶陵人民歡迎大家來旅遊觀光,我們會用茶陵的土特產和誠摯歡迎您。

  • 7 # 豐富多彩的生活xzy

    我鄉村主產小麥玉米。家族醫世祖傳為民服務並不富有。如生活不能自理

    、肺結核、肝炎等不到2幹全愈。並無啥資源。❤❤❤❤⛵⛵⛵⛵

  • 8 # 道升道

    我的老家在四川鹽亭縣,這裡是黃帝正妻嫘祖的故鄉。

    位於綿陽市東南部,是古郪國的一部分,也是古郪國的鹽場所在地。古稱“潺亭”“秦亭”,因境內多鹽井,鹽滷出產豐富得名鹽亭。截至2017年,鹽亭縣面積1645平方千米,下轄2個街道、14個鎮、18個鄉、1個民族鄉,有回、蒙、羌、藏等少數民族。

    城區所在地云溪鎮,規劃區面積68平方千米,建城區面積1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4.2萬。

    鹽亭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元妃——嫘祖的出生和歸葬之地,是首批“全國綠化模範縣”,也是“全中國產糧大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國農村中醫藥工作先進縣”“四川省現代畜牧業重點縣” 2019年1月9日,憑藉嫘祖文化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1、小時候記憶最深的就是火燒饃,這個在大街小巷都能看見;也是人們最愛吃的,鹽亭火燒饃是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的特產。鹽亭回族火燒饃製作簡單,口感好,香味濃,而且價格低廉,儲存期長,是人們居家旅行最理想的方便食品。

    2、母豬殼是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的特產。“母豬殼”是俗稱,也就是常叫的野生小桂魚;學名鱖魚,“母豬殼”肉質細嫩豐滿,肥厚鮮美,內部無膽,少刺而著稱,故為魚種之上品。

    鹽亭“母豬殼”雅名“鱖魚”生長於鹽亭毛公、兩河境內梓江石縫巖龕無汙染水中,自生繁殖,白日棲息,晚間活動,以水下草本植物和小蝦、小魚為食。體型小、身無鱗、嘴尖肚大、身有花紋、翅鋒利,生成數量極少。很難捕捉。鱖魚肉質細嫩,無腥氣,味鮮,其營養勝食鱉魚,烏龜。鹽亭母豬殼是綿陽地方水產和特色美食的代表。90年代起便流行於整個綿州,可謂家喻戶曉的綿陽美食特色。

    3、位於鹽亭縣中部的大興回族鄉,是綿陽市境回族聚居唯一的鄉。回族主要肉食為牛、羊肉(不吃豬肉)。回族非常講究清潔衛生。成人男女戴白布圓帽,作為民族標誌。信仰伊斯蘭教,村中建有宏偉的清真寺。回族的生產、生活、婚嫁、喪葬等習俗均有顯著的民族特色。

    舞蠶龍是鹽亭獨特的民間祭祀嫘祖的民俗活動。蠶龍長約二丈餘,由白色綢緞精縫而成。蠶頭碩大如鍋蓋,蠶身修長如蠶紋。蠶龍由八位青年婦女舞動。舞龍婦女一律足穿厚底短扣靴子,身穿綠色衣服。舞龍時,婦女一字長蛇陣排開,伴隨著威風鑼鼓,踏著節奏,時而跳躍騰挪,時而盤旋纏繞。

    4、鹽亭歷史文化積澱厚重。這片熱土孕育了一代代華夏棟樑之材,形成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

    1.嫘祖(公元前2698年~公元前2598年),黃帝軒轅氏的元妃,發明栽桑養蠶,抽絲編絹,衣被天下。

    2.歧伯,是中醫藥理論奠基人。歧伯對黃帝提出的1088個醫藥題目,作了系統科學的解答,後人以此整理成中華第一部中醫學鉅著《黃帝內經》,是最早的中醫藥典籍。茶亭鄉藥谷及歧伯墓遺址尚存。

    3.董叔封(?~?),隋文帝開皇四年(公元584年),奉調本邑縣令,任職期間,四境清平,人民安樂,後人思其“德惠及民”,建董叔亭於鳳凰山。

    4.李義府(613~666)字不詳,後遷永泰(今四川鹽亭)。生於隋煬帝大業十年,卒於唐高宗乾封元年,年五十三歲。唐朝高宗龍朔年間宰相。

    5.趙蕤(ruǐ),字太賓,又字雲卿,韜略家,梓州鹽亭人(今四川省鹽亭縣兩河鎮趙家壩人),是“詩仙”李白的老師,與李白共稱“蜀中二傑”。

    6.嚴震(723~799),字遐聞,唐代任山南西道節度使,後乃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7.文同(1018~1079年),字與可,宋代著名畫家、詩人。

    8.陳書(1656~1712),字御簡,自署丹書氏,思涇子,鹽亭縣兩岔河鄉人,康熙三十五年以後拔為禮部郎中。有《鵑聲集》行世。

    9.江長貴(1810.6~1876.2),字良臣,回族,大興回族鄉人,驍勇善戰,屢立戰功,南征北戰,二十餘年。累官至提督,欽賜“建威將軍”銜。

    10.袁煥仙(1886~1966)名其章,字世傑,柏

    梓鎮人,近代禪宗大師,著名國學大師南懷謹之師。

    11.蒙文通(1894~1968),名爾達,字文通,中國現代傑出的歷史學家。

    12.袁詩蕘(1897~1928)字守瓊,柏梓鎮人,革命家,早期馬列主義傳播者,中共黨員,中共川西特委宣傳部長。

    13.黃紹輝(1912~1949),又名黃潤德,渣滓洞革命烈士,曾任川東地區地下黨負責人。

    14.王伯惠,1923年5月生,四川鹽亭人,昆明西南聯大土木系畢業。原遼寧省交通廳公路研究所高階工程師,著名公路橋樑專家。現任中國公路學會理事,省橋樑學會名譽理事長,《東北公路》雜誌主編。中國高速公路創始人。

    15.張泰階,鹽亭縣巨龍鄉人。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舉人。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為恭城縣令。著《古鹽志略》一部。

    16.侯伯英(1907—1935),名登仁,又名服周、伯勳、玉州、朱建文,鹽亭縣林山鄉人。革命家烈士,早期馬列主義傳播者,中共黨員,任中共邛(崍)、蒲(江)、大(邑)縣委書記。

    17.王明金(1863—1928),字用輯,號濟欽。鹽亭縣利和鄉人。清光緒十九年癸卯科舉人,曾任潼川府中學堂校長、四川省諮詢局議員、四川省議會議員。

    18.楊太虛(1876—1943),名善盛,字型仁,號生庵,道號泉石散人,鹽亭縣三河鄉人。著《一壺天》、《三教統宗》,刊刻《丹淵集》並作序行世。

    19.蒙裁成(1859—1928),號公甫,鹽亭縣石牛鄉人。任綿竹縣教諭,又升成都府學教授,後調任坤班政學堂監學。巴安知府。後又任成都府中學校長,調任重慶聯合中學校長,省立重慶二女師校長。

  • 9 # 咿妖妖

    北海地處廣西南部、北部灣東海岸,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高溫多雨,夏熱冬暖,空氣清新,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22℃,全年溫差較小,氣候十分適合海鴨的養殖。 優質的海鴨蛋源自天然優質的生長環境。除了適宜的氣候,北海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北海三面環海,擁有海岸線總長500.13公里,灘塗、溼地資源十分豐富。在北海廣袤的灘塗上,生長著一種世界珍稀瀕危植物——紅樹林。紅樹林的枯枝落葉會分解成有機物質,這些有機物質是魚蝦蟹貝的食物。因此,每次潮起潮落,紅樹林總會滯留很多魚、蝦、貝類、蟹、螺等海洋生物,這些高蛋白的天然餌料就變成了海鴨們的美味佳餚。北海擁有最為豐富的紅樹林資源,是沿海農民飼養海鴨的天然場所,為發展海鴨養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海洋牧場。 北海沿海農民素有利用得天獨厚的灘塗資源放養海鴨的習慣。他們利用良好的生態資源,把鴨子趕進紅樹林,讓鴨子在紅樹林中成長和覓食,改變了鴨群的食物鏈,使得這裡的鴨子體肥蛋多,所產鴨蛋和其他蛋類相比:大而飽滿,蛋殼堅硬光滑,蛋黃色澤橙黃,蛋清濃稠。目前北海海鴨養殖區主要集中在北海的合浦縣下屬的黨江鎮、山口鎮、西場鎮等鄉鎮以及鐵山港區部分鄉鎮,其中尤以黨江、山口的海鴨養殖規模最大。近年來,受烤海鴨蛋鹹蛋持續暢銷的激勵,北海海鴨養殖發展勢頭迅猛。 海鴨蛋營養物質全面豐富,蛋中富含鈣、磷、鐵、鋅、碘、鎂、鉀、硒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經廣西壯族自治區分析測試研究中心檢驗,海鴨蛋中含蛋白質12.0%,含人體所必須的18 種氨基酸,氨基酸總量高達12.0%,對增強智力有益的卵磷脂含量高達4.10mg,高於一般鴨蛋(3 596mg/100g)的15.9%。膽固醇低,比一般鴨蛋(586mg/100g)低15.75%;賴氨酸、蛋氨酸比一般鴨蛋分別高11.1%(0.864%)、10.0%(0.5%)。另外,北海海鴨蛋與普通的雞蛋進行對比,每百克海鴨蛋中卵磷脂含量是普通雞蛋的6 倍,而膽固醇含量卻只有普通雞蛋的50%;同時,比100 克牛奶中所含卵磷脂高50 倍。

  • 10 # 文子心語

    蘭州的名土特產很多,但是首推蘭州百合。

    百合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在植物分類學上屬於百合科百合屬。

    百合的種類很多,在中國就有近60多種。如:天香百合、百花百合、麝香百合、小卷單百合等等,全國各地幾乎都有出產。有野生的,也有人工培植的。

    說到這裡,可能大家就顯得有點兒不服氣了。既然全國多地都出產百合,憑什麼說蘭州的百合最好呢?

    下面就分析一下蘭州百合和外地百合相比有哪些特點和優點。

    a、蘭州百合即能觀賞,更是優在食用。

    百合是花,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外地百合重在觀賞,且味香。

    蘭州百合的花固然也很美,但它區別於其它百合品種的是在於:蘭州百合的鱗莖具有非常高的食用價值。

    什麼是鱗莖呢?就是百合魚鱗狀排列的肥大的地下莖。

    同是百合,有的重在觀賞,蘭州百合卻是即能觀賞,更是優在食用。

    b、蘭州百合鱗莖肥大,肉厚味美,色澤純白,營養豐富。

    百合肯定都有鱗莖,但區別卻很大。

    外地百合鱗莖小,且色味雜苦。

    蘭州百合則鱗莖肥大,肉厚味美,色澤純白,營養豐富。

    全國著名植物分類學家孔憲武先生說過:“蘭州百合,味極鮮美,纖維很少,又毫無苦味,質量很高。不但聞名全國,也可稱為世界第一”。

    c、蘭州百合屬於國宴食品。

    蘭州百合既有野生的,也有人工栽培的。通常把野生的叫“野百合”,把人工栽培的叫“百合”。

    蘭州百合可以食用:炒食、煮食、蒸食都可以。

    d、蘭州百合還是一種良藥。

    蘭州百合性微寒味甘,是一種很好的強健劑,也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健胃,促進血液迴圈等個作用。

    老人、孩子、產婦、患者人都適合食用。

    尤其對於肺部病人、慢性氣管炎者,有滋養緩和的功能,並有清涼退熱作用。

    “物以稀為貴”,蘭州百合繁殖週期較長,發展速度也比較慢。

    近年來,種植的方法,有了長足的發展。距離大量生產百合的時代已經為期不遠了。

  • 11 # 永泰

    廣西浦北,長壽之鄉,有著名的紅椎菌、官垌魚等,盛產水果有荔枝、龍眼、黃皮果、香蕉、甘蔗、菠蘿、橘子、芒果、楊梅、三華李、百香果、橄欖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北郵和電子科大哪個計算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