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一世界

    第一部分在先秦儒學大家中,除了孔子和孟子以外,荀子的地位應該說是無與倫比的。

    孔子死後,儒分為八,荀學、孟學號為顯學。漢代的大史學家司馬遷作《史記》,也將孟子與荀子合傳,這表明二者在儒學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繼承孔子的同時,荀子又批判和改造了正統的儒家思想。

    尤其對孟子一派,荀子持明顯的反對和批判態度,他把孟子稱為“俗儒”,自己則以“大儒”自命,在儒家學派之中別立一宗。在堅持儒家立場的前提下,又批判地吸收了道、墨等家的思想要素,建立了自己獨具特色的思想體系。

    荀子名況,當時的人們稱他為荀卿、孫卿。戰國末年趙華人。荀子生活的時代,社會劇烈動盪,戰國七雄爭城奪地,戰爭連年不斷。

    為了擴大政治影響,當時齊國的威王、宣王廣招天下的賢士,使他們聚居於齊國的稷下學宮,給他們提供了優厚的俸祿,尊他們為“上大夫”,讓他們著書立說,但不問政事。到齊閔王時期,稷下學士更盛,最多時達到上萬人。這時,荀子也來到了稷下游學。

    齊國此時比較強盛,荀子企圖說服齊國的當權者,在齊國實行王道政治,爭取天下統一。他希望齊國君臣能夠選賢任能,重用儒生,如果是這樣,就會不論君臣上下,無論哪個階層,都會行義施仁,天下的人們,其行為都合乎“義”的要求,“賢士願相國之朝,能士願相國之官,好利之民莫不願以齊為歸,是一天下也”。荀子還具體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指出“巨楚縣吾前,大燕鰌吾後,勁魏鉤吾右”,大敵當前,必須奮發實行王道,否則,國家的安全就會受到威脅。但是,他的忠告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第二部分在齊國期間,荀子曾經一度到楚國,但在楚國住的時間並不太久。回到齊國後,仍然在稷下學宮,而且成為地位很高的人,史稱他“最為老師”。

    荀子多次在稷下學宮主講,三次被推為祭酒,成為“列大夫”的領袖。

    後來,有人向齊襄王說了荀子的壞話,荀子只好再次離開齊國投奔楚國。

    在楚國期間,荀子與著名的戰國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結交,被任命為蘭陵(今山東蘭陵縣)令。

    以後,荀子又到了秦國,他對秦國的清明政治和淳樸民風大加讚賞,對秦國統一天下抱有很大希望。他會見了秦昭王和宰相範睢,陳述了自己對當時局勢的看法。他向秦王建議重用儒生,實行仁治,逐漸使秦昭王認識到“儒者法先王,隆禮儀,謹乎臣子而致貴其上”的道理。荀子還對秦昭王說:“其為人上也,廣大矣!志意定乎內,禮節修乎朝,法則、度量正乎官,忠、信、愛、利形乎下。形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不為也。”荀子隆禮、尊君、愛民、實行王道的立場,博得了秦昭王的讚賞。荀子在秦國遊說後還到過趙國,與趙國的臨武君在趙孝成王面前議論過兵法。荀子認為戰爭決定於民心的向背,所以,在用兵方面最為重要的在於善於爭取人民的支援,仁義之師,所向無敵,即所謂“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不久,楚國的春申君等人又想起了荀子,認為荀子為“天下賢人”,他到了哪裡,哪裡就會得到安定。於是,荀子又被勸說回到了楚國。荀子回來後,仍為蘭陵令。後來,春申君被李園刺死,荀子也因此失官。荀子就住在蘭陵家中,專心研究學問,著書數萬言,死後就埋葬在蘭陵。第三部分

    荀子有一些有名的弟子,李斯便是其中的一位。李斯跟隨荀子學成“帝王之術”後,覺得楚王不值得事奉,而其他國家都弱小,沒有能夠建立功勳的地方,便打算到秦國去遊說秦王。

    但荀子不滿意李斯只注重以法術與權謀來治理國家,認為應當重視仁義,所以師徒二人曾有爭議。荀子對李斯只注重實力與權謀的法家主張持反對態度,認為這是本末倒置。

    荀子重視民眾的力量,他的重民主張乃是基於他對人民群眾力量的認識。

    荀子把君民關係看成是舟與水的關係,認為“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所以為人君者,要想使得天下安寧,最要緊的就是要“平政愛民”。人們結合起來,其力量是無窮的。荀子有一個著名的說法:“(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荀子雖然“隆禮”,但他同時也重視刑罰,這是荀子與孔孟等正統儒家有所區別的一個重要特點。荀子批判地繼承了儒家的“禮治”思想,也吸收了法家的一些思想,形成了後來儒家八派中孫氏之儒的思想特徵。

    荀子希望“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的社會秩序,為維護這種秩序,在注重禮義教化的同時,還要注重法治。

    在當時多數人敬天事神的情況下,荀子反對天命鬼神,認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天只是自然存在的物質,不能控制萬物,也不能主宰人類。相反,人的力量卻可以征服天。這種思想是積極向上的。

    在人性論方面,荀子與孟子正好相反,孟子主張人性善,荀子則主張人性惡。

    荀子認為人生下來就具有各種慾望,“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這也是導致社會秩序紊亂的原因。所以,人應該學習禮義,聖人、君主“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這正是荀子思想體系的特點。

  • 2 # 顏小二述哲文

    我是顏小二,我來回答。

    按照主流學法,荀子屬於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他的弟子確實是法家赫赫有名的人物,比如韓非和李斯。所以,從荀子的思想中,我們也能找到法家思想的痕跡。但儒家思想與法家思想,不屬於對立面的存在,二者不矛盾。

    雖然說荀子思想裡面有法家思想的特色,但是這並不影響他成為儒家代表人物,而荀子對“法”和“禮”的重視,並不矛盾,因為荀子思想中的“法”制定的基礎,是“禮”。所以禮和法不是矛盾關係,也不應當是矛盾關係。

    而儒家思想比較典型的特色就在於,儒家諸位先賢們期待用“禮義”教化百姓,以此維繫封建社會的尊卑秩序,而儒家之“禮義”裡面,其實蘊含著儒家“愛有等差”的思想。如果非要找出一個與儒家處於對立面的存在,那麼墨家的“兼愛”思想,才屬於和儒家孔子也好,孟子也罷,抑或者是主張“禮法並施”的荀子,皆處於對立面。

    1、荀子的“禮”與“法”------荀子到底是儒家思想家還是法家思想家?

    誠然,現在確實有不少人觀察到,荀子思想裡有比較濃郁的維護“法”的意味,且還經常“怒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因此,認為荀子是法家思想家的呼聲也是比較高的。但是,憑藉著荀子有維護“法”的意味較強,以及荀子批評孟子,就斷定其為法家思想家,還是有些武斷和主觀。

    荀子批評人,不在於其學術流派,更多還是站在戰國末年動亂的社會背景之下,根據現實需要,去批評一些他認為對當時社會發展不利的思想。不得不說,在眾說紛紜的戰國末年,荀子的思想,屬於比較客觀而又有些尖銳的。而他的尖銳,一部分也表現在他對“禮”和“法”的看法上。

    荀子的“禮”

    荀子曾經討論過“禮”的起源,其具體議論記錄在《荀子.禮論》篇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看一下,這裡就不搬上文言文,直接通俗一點來說。荀子認為,最初的“禮”出自“聖王”,聖王為什麼制“禮”呢?是因為聖王看到人生來就有慾望,為了滿足慾望,人們會去索求。但物質資源是有限的,人的慾望卻是難以滿足的。面對人似乎深不見底的慾望,有限的物質資源便會引發爭鬥。人與人因欲而爭鬥,如果不加節制,社會勢必大亂。所以,為了維護社會的安定,聖王便制定“禮義”。

    因此,我們不難看出,在荀子的思想中,“禮義”的作用,便是用來調節人慾,以此維繫慾望與有限物質資源之間的平衡。

    荀子的“法”

    簡單理解了一下荀子思想中的“禮”,我們來看看荀子思想中的“法”是一個什麼樣的大輪廓。

    在《荀子.君道》中,則記錄著這樣一句話:

    法者,治之端也。

    而後,在《荀子.勸學》中,我們能夠看到荀子關於禮和法的議論:

    禮者,法之大分也,類之綱紀也。

    由此,透過理解荀子關於“禮”和“法”的闡述,我們不難看出,在荀子的思想裡面,“法”是產生於“禮”的,或者換句話說,制定“法”的根據,便是“禮”了。並且,在荀子關於“性惡”的議論中,我們也能看到荀子的一句經典結論,他說“禮義生而製法度”。可見,荀子雖然“重法”,但是,荀子卻認為制定“法”的依據則是“禮”,這便再一次拔高了“禮”的重要性。

    荀子是儒家思想家,還是法家思想家?

    所以,透過理解荀子的“禮”與“法”,我們不難看出,在荀子的觀點裡,聖王制“禮”,是為了用“禮”幫助人控制慾望,避免人為了滿足慾望去爭奪有限的物質資源。而所謂的“法”,實則是根據“禮”建立的。所以,荀子雖然是孔子、孟子之後,明顯強調“法”的儒家大思想家,但是,他所強調的“法”之形成的最初來源,依舊是孔子、孟子等所維護的聖王之“禮”(多說一句,荀子的“禮義”是發展和繼承了孔子和孟子的,不是一成不便的)。

    因此,荀子確實“隆禮重法”,但他所重的“法”卻是以“禮”為基,所以,他被後人尊為儒家思想家並不“冤枉”。

    2、儒家之“禮”與法家之“法”並不矛盾,某種程度與墨家“兼愛”屬對立關係

    那麼我們再來解決一下“禮”和“法”的關係。在荀子的觀念裡面,“法”之制定基礎,本就在於“禮”,既生於“禮”,又何與“禮”相悖?所以,“禮”和“法”本就不矛盾。

    那麼以韓非為代表的法家思想家所維護的“法”,與儒家維護的“禮”矛盾嗎?也不矛盾。某種意義上說,制定“禮”和製作“法”的初衷,大抵是為了“限制人過度的慾望”,只不過法家的“法”更“冷漠”一些,而儒家的“禮”更“溫和”一些。當然,“禮”和“法”的區別有很多,如果細細說起來,寫一萬字都寫不完,這裡沒有必要意義細說,只是想給大家傳達一個觀點,“禮”和“法”不是對立關係,也不應該是對立關係。

    說到與儒家之“禮”屬對立關係的存在,這裡就拓展一下墨家的“兼愛”吧。儒家之“禮”有鮮明的維護社會尊卑秩序的作用,其實往根本了看,大抵是在維護封建制下的社會分工,讓人各安其職,各自有序堅守“崗位”,在穩定的社會分工下,人類社會大抵可以有序前進。

    既然有分工,就會有不同的職能,尊卑秩序的出現“不可避免”,這之中免不了“吃虧”和“壓迫”。為了說服人們安於自己所處的位置,各司其職,儒家的“禮”亦在宣揚“愛有等差”的觀念,在這種愛有等差觀念的指導之下,面對因社會分工不同而出現的地位尊卑,人們大抵也能安然接受。

    而墨家一派的成員,包括其創始人墨翟,本就是社會底層的手工業勞動者,屬於生產者,他們幹活多,地位低,對於這種“社會分工”有怨言也不奇怪。

    而墨子比較敏銳,他可能是觀察到,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能夠安於這種“活多地位低”的社會分工而無怨言,是因為受到“愛有等差”思想的“勸誡”甚至說是“壓迫”。而高高在上的人壓迫勞動者,亦是以儒家之“愛有等差”作為說辭,或者說“利用”了這種說辭,讓自己的階級壓迫合理化,所以墨子才高呼“兼愛”,尖銳指出,就是這種有親疏差別的“愛”,讓社會分工之下不合理的壓迫“合理化”,這才造就了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的悲苦。由此想來,墨子思想也是相當深刻的。

    3、小總結

    說了這麼多,我們來做個總結。首先,荀子的“法”是以“禮”為基礎制定的,荀子思想中,“禮”和“法”是不存在矛盾關係的,而且還相對和諧。所以,隆禮重法的荀子,看似是在“重法”,追根究底,還是在維護“禮”。那麼,荀子屬於儒家思想家這一觀點,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而韓非更多發展了荀子之“法”的觀點,發展的既是荀子之“法”,荀子之“法”又以“禮”為基,那麼儒家之“禮”與法家之“法”又何來矛盾一說呢?

    其次,如果非要說說與儒家之“禮”處於對立面關係的存在,應當是墨家“兼愛”思想。儒家的“禮”強調“愛有等差”,以此讓封建社會的尊卑秩序合理化,而墨家的“兼愛”思想則反對“愛有等差”,講求“無差別的愛”,以此反對封建社會中,在社會分工之下,社會底層勞動人民受到的不公壓迫。因此,某種程度上說,與儒家之“禮”相矛盾的,不是法家之“法”,而是墨家的“兼愛”。

    當然,上述觀點也是個人的一些個分析,千人千面,有不同觀點屬正常,大家可以做個參考。

  • 3 # 塗之人995

    儒法之間,並無鴻溝阻隔。荀子是大儒,是新儒。有的思想與儒家傳統一致,比如“學,不可以已”;有的與儒家說法相左,比如“性惡”;有的與儒家觀念不同,比如天論。

    孔、孟、荀,儒家脊樑。

  • 4 # 鐘鳴谷應

    荀子(約前325—前238)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故又稱荀卿,漢代避宣帝諱而改稱孫卿,戰國末期趙國(今山西南部)人,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早年遊學於齊,學問博大,曾三次擔任當時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學宮之長)。約公元前264年,應秦昭王聘,西遊入秦。後曾返回趙國,與臨武君義兵於趙孝成王前。後來荀子受楚春申君之用,為蘭陵(今山東蒼水縣蘭陵鎮)令。晚年從事教學和著述。 荀子學識淵博,繼承了儒學並有所發展,還能吸收一些別家之長,故在儒學中自成一派。在人性問題,荀子主張性惡論,人性善是教化的結果。在天道觀方面,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荀子對禮很重視,宣揚儒家的王道思想,認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儒學與道家裡面本身就有法家的味道。一定要用現在的分科之學中的某些學科來說的話,儒學裡有很多法學倫理的內容,道學裡有犯罪心理學的內容。這兩家延伸出法家來其實一點都不奇怪。

    荀子是儒家裡比較偏向法家的,從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儒學實踐了多少年?在實踐中,荀子或許覺得有些東西光靠溫和引導是沒用的,還需要外部給予適當的壓力,人才能不斷完善自己。

    如果誰都像宰予那樣,而做老師的只說:汝安則為之。這樣宰予這種學生能成長嗎?

    顏回剛開始心高氣傲,總想問倒孔子,後來孔子生氣了,說顏回這樣沒有誠心。顏回很快就意識到了,並且改正。可是世間有多少顏回?很多人聽到孔子這樣的說法心底裡想的可能是——這人有什麼了不起,你看在找藉口了。可以說世間的顏回十億裡都沒一個。那麼多的普通人,怎麼辦?

    即要尊禮,為了行禮,進行某些強制不就成了法律?自覺,引導是需要的,可某些方面進行一定的強制也是教導嘛。

  • 5 # 王懷成退休教師身份證

    謝謝邀請。這個不好說,因為自己才疏學淺,又不是學者專家,怕說也說不到點上。我認為,儒家"愽愛”、"仁義”、天地君卿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主要是從思想道德上先受教育,並甘心情願自覺約束自已的言行,符合人之間相處的規範,符合和接受長輩的教誨和指使,接受官府直至皇帝的一切統治而不反抗,這實際上是維護那個時代統治的主觀措施方面。而與此相反,制定一系列法律法令,主張國法大於一切,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革除貪腐,革除社會弊病,從客觀上強制人們遵規遵矩,並形成習慣,形成意識,自覺遵守。這是那個時代維繫社會給定的客觀措施方面。

    荀子的法治與儒治並不矛盾,比如人之左手和右手,合起來組合拳出力才有力量。

    以上,是不是瞎說,請酌。

  • 6 # 拱壁紫砂

    所謂百家爭鳴,無非是同類相聚、同念而匯,法家、道家、墨家、陰陽家,其歸根結底都是在探討思想和行為的統一、對立關係。

    所以,大家彼此觀點也就有通途處,也有岔路分歧。

    太陽有光芒,可以普照四方;月亮有清涼明亮,五嶽皆可觀賞。一個有識、慧的人,也應如日若月,一束光芒有七彩相散!

    荀子生活在百家爭鳴時期,相互引用觀點也是正常,都是在為人類的未來方向尋求圖略。

    現代人,更不要給古人打許多標籤,認為相互勢不兩立的樣子。古人沒有現代人教條,現代人認為細分專業才正確。

    尊重古人的精神當是理!

  • 7 # 爾來

    這個問題的核心是儒家思想的傳承發展問題。荀子是戰國時期趙華人,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與法家思想的關係可考的有兩個根源。

    第一是源於學生。眾所周知,韓非與李斯都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而這兩人都是荀子的入室弟子。所以歷代有部分學者懷疑荀子是否屬於儒家學者,也進一步推斷其是否屬於法家思想代表,但僅僅是推斷,並無從考證。至於兩個學生的問題,從自然發展規律的角度來看,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並且在特定時期特定環境下甚至會由量變轉為質變,更可況是在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期。當然,荀子的思想體系肯定會對韓非和李斯本人思想體系的形成產生影響,但未必就等同於荀子思想就是法家思想,這隻能證明文化具有包容性;

    第二是源於“法”字。儒家思想以孔子為創始人,後經孟子與荀子傳承發展,但深究其理,卻是各有千秋。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禮”與“仁”,仁之仁道,禮之禮制,更多的是一種政治思想;

    孟子思想核心是“義”,提出以仁為本,並提出“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的性善論;

    荀子的核心思想是“禮”與“法”, 這裡提到的“法”字, 並不是法家的法,而是禮法的法。他比孟子晚出生約60年,他提出“性惡論”,在人性問題上,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他認為人性之中有天然的慾望,為滿足慾望就會助長惡的一面,必須要由禮法來教化從而使人格提高。

    中華文化一脈相傳、博大精深,儒家也好、法家也好都是古聖先賢智慧的結晶,荀子作為儒家思想的代表,為我們更好的理解“禮”“法”指明方向。

  • 8 # 德雨50926495

    荀子,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荀子與孔子、孟子,並稱“先秦儒家三鉅子”,是儒家思想史上,影響最深遠的大師之一。荀子對儒家思想的發展,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教育對人的影響,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貢獻。

    荀子的思想,以儒家為本,兼採道、法等諸家之長。他以孔子繼承者自居,維護儒家的傳統,對損害孔子思想的子思、孟子進行了激烈的批評,強調孔子的“禮學”,認為社會治理應該“禮儀之治”,頗有向法家轉變的趨勢,法家著名的代表人物,韓非子、李斯都出於荀子門下。

    韓非子,師從荀子,但思想的觀念,與荀子大不相同,他沒有承襲儒家的思想,主張依法治理,受到秦王嬴政的賞識,但遭到丞相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終被下獄毒死。韓非子被譽為,得到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為莊子,重視唯物主義與社會效益,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霸道思想。

    荀子作為儒學大師,培養了韓非子、李斯二位法學大家。多數人認為,儒家與法家,勢同水火,其實未必,儒家的主要觀點在於教育,而法家的主要觀點,在於社會運用。兩家都認為,應該實現天下大治,都主張以禮法治國。

    只是儒家認為,人性偏善,需要透過道德教化來進行,而法家認為,人性本惡,需要以暴力刑罰來進行。孔子認為“人性本善“,孟子認為”人性偏善”,荀子認為“人性偏惡”,從其觀點上看,應該是儒家到法家,過渡性的代表人物。荀子曾多次批評過孟子,荀子認為,仁義是治國修身的原則,但治國手段應該是以禮法為主,教化為輔。

    可見荀子的治國思想,與法家的治國思想,已經充分接近了。韓非子將荀子的“人性偏惡”,發展為“人性本惡”,而這正是法家,大部分觀點思想的基礎。

  • 9 # 問天3293

    儒家的禮實質是禮法,何況道德和法律本就不是二元對立的,人類各國從古至今好多法律實際上是由早期的道德訴求演變而來。孔子的禮更強調由內而外讓人有羞恥心,明善知理,明辨是非,讓社會與社會之間,人與人和諧相處,人人安康過上好日子,此論是靠人自覺。但是顯然在實際中孔子的禮不全面,有太多漏洞,所以荀子在他的理論上額外創造了一種新理論就是法,最後成了獨立的法家思想,該理論就是強調由外而內,用在外的強力手段迫使所有人遵守社會秩序。荀子的思想只是對儒家早期的思想的補充完善,所以他有啥矛盾可言。道德和法律相輔相成才能讓人類社會更和諧,只強調一方就是一條腿走路是走不穩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陳子昂和李賀有什麼共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