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戲精的日常生活

    雖然我不到40歲,但是我還是想說一下。

    在國內,程式猿能幹到40歲已經真的很不容易了。

    因為大環境就是,程式猿就是吃青春飯的。

    我三十歲的程式猿,我就說說我的情況吧。

    我們公司人不多,專案也還好,正常把控進度的話,可以在十一點之前下班。現在的加班的狀態和工作的經歷是真的不能和剛開始的時候比了。

    我剛工作的時候,因為年輕,再者就是因為剛工作,所以會很努力的加班,學習。還記得那次專案急,所以連續通宵三四天。當然,也有休息的。就是晚上通宵,然後第二天上午休息,下午接著乾的。那時候,通個宵,感覺睡到上午十點多就休息的差不多了。

    現在,不得不說歲月是把殺豬刀。

    宰了青春,剁了年少,留下滿臉的油膩~

    現在的工作強度勉強可以接受。正常十點多下班,到家收拾完差不多十一點的樣子。前段時間也因為專案的事情加班到更晚。但是,現在加班,到晚上接近十二點整個人都是懵的。前一秒才命的變數,後一秒就不知是什麼了。

    現在,公司有很多新來的。他們工作的精神,以及學習的速度,真的是望塵莫及的。所以跟他們比,我唯一的優勢就是比他們稍微多一點開發經驗吧。論適應新技術的能力,加班的能力以及熬夜的能力,真的是心有餘力不足了。

    確切的說,咱們程式猿一共兩個大的方向。而且,很多都是這樣的。一個就是慢慢的轉型做管理層。絕大部分都是走這條路的;另一個就是轉型做測試。

    不管是管理,還是測試。都是無奈之舉!

    希望你早點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向。堅持了那麼多年程式設計,相信不管是管理還是測試,你都是可以做到很好的。

  • 2 # 東風高揚

    40歲的程式設計師堅持下去的還多嗎?不堅持還可以做什麼?到40歲時還是程式設計師的其實還很多,並非一定就堅持不下去或者要被裁掉。所謂到了40歲就不得不轉行或被裁其實也是被部分公司企業的行為所放大所致,大部分公司其實沒有這麼嚴重。

    到40歲時也正值做事的年齡,有經驗還有體力腦力。雖說上有老下有小,但越是到這種情況,越是努力想把事情做好做成功,不然真的容易被年輕一代的人所取代,自己把自己搞下課被裁辭退被裁員。

    其實程式設計師這職業也並非外部所傳那樣一天都在拼死了做,天天加班到夜晚12點,這只是極少部分確實業務非常多非常狠的公司。大部分的公司哪有那麼嚴重,大部分情況會加一些班,但基本晚上到9、10點鐘也就差不多了,並且有時還有雙休。除非確實業務非常忙的那段時間時,才加班比較多比較晚。

    至於到40歲學習精力跟不上,或者這樣那樣煩心的事情多不能集中精力。這倒並不是,搞幾年程式設計師自己常用的開發工具也相當熟練了,除非是經常變化開發工具的企業要經常學,大部分程式設計師也就常用自己熟悉的那兩樣。至於要學習的具體專案的業務、或者設計、管理等,對於40歲的人來說,要完成這樣專案的精力體力是不成為問題的。

    可能社會上被某些比如狼性團隊所傳出要清理35歲、或某些業務確實非常繁忙的大型公司,不努力還懶惰的坐享其成的程式設計師進行砍掉,或者被極少數壓力大不堪忍受而出現問題的部分情況所誤導。不是每個程式設計師最後都成為管理者成為專家,大部分還是在原來的位置繼續奮戰,程式設計師不只是幹到40歲,幹到退休也不是不可以的。當然不願意幹程式設計師的,倒也有很多出路,比如搞維護、搞實施、甚至搞售前售後等等。

    更多分享請關注【東方高揚】。

  • 3 # 小寶Bill

    把自己當作手藝人,一輩子做好做精一門手藝(程式設計)也很好。

    不要輕易轉行或做管理。

    做好技術,也能活得很精釆。

  • 4 # szsheep

    我今年剛好40歲,自己算不算程式設計師,我也會給自己打個問號。因為自己雖然工作也涉及程式設計,但我感覺我不會精通某種語言,開發工具或框架,唯一的優勢就是什麼都懂,學什麼都快,做什麼專案都可以做出來。自己從工作至今,硬體產品,軟體產品,後臺,產品定義,簡單運維等都玩過。到目前這個年齡,說不擔心是假的,但更多的是要內視自我,看看自己強項在哪裡?弱項在哪裡?同時不斷的學習,觀察這個社會,發現需求,發現問題,然後嘗試利用自己多年的經驗,如何組織人員,如何把專案搞起來,然後是如何賺錢。所以縱然已經到了公司嫌棄的年齡,我不會再擔心什麼,也不會去期望什麼,更多的是要自己接下來要如何做。人到中年,就是要多思考,多觀察。我相信,網際網路時代,不一定是公司才能取勝,網際網路把分散的人群聚集在一起,這樣大家做出來的產品不見得就差,為何就不能賺錢呢?而且賺錢後,不需要像公司這樣考慮眾多成本分攤,我們只要自己分好就很好。我相信,不打工,一樣可以活的很好。還有,去她媽的996,為公司996不如為自己996,馬雲等之流的激勵,絕對有毒,奉勸現在的年輕人,996是要能使自己成長的996,如果只幹一件事,只學一個事的996,儘早脫離,否則到中年,你會發現,要人脈沒人脈,想要做事,但眼光又窄,能力又不足夠寬,到老了除了打工還能如何?但連公司都不要你了,那就真的擔心了。所以,要努力的擴充套件自己技能,人脈,視野,千萬不要迷信996,別把自己困死在這些人給你設下的甜蜜陷阱。

  • 5 # 秋若楓261

    很榮幸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我今年50歲,但是我還是在IT公司當程式猿,我的工作主要是做公司的雲平臺架構,以及解決公司高階資深程式猿的日常技術問題,我也進行技術預研,偶爾也幫同事們看看程式碼,code review,我需要擁有非常敏銳的技術嗅覺,走在公司所有人的技術前列,攻克所有的難題,然後講自己的技術成果在整個公司推廣!

  • 6 # 濱海鵬城

    40歲還可以寫程式碼的程式設計師基本是在公司裡作到了40歲,即入職時不到40歲,現在幹到了40歲,如果公司不裁員或淘汰大齡員工這份寫程式碼的工作是可以幹到40+歲的,這個沒毛病。問題是如果現在40歲了,在投個簡歷試試,基本上沒有任何公司聯絡你,別說什麼作過多少個大型專案,開發經驗如何豐富,技術多麼牛逼,這些都沒有用,因為40歲的年齡基本上沒有公司給你面試和表現的機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牛逼也會因為沒有面試機會而玩完,真相就是這麼直接殘酷。作It是有年齡限制的,大體如下:

    30歲之前可以作基礎崗的普通開發;30-35,必須作到高階開發,不然機會很少;35-40,必須作到管理或技術架構級別,不然機會也很少;45+基本上沒有公司聘用了,只能自己作老闆。

  • 7 # 使用者20100410

    40歲最尷尬!還有野心,還有貸款,還要養家。

    大公司基本不要了,年齡卡在哪裡。

    唯一的出路,在多學一點,多結交一些人脈,踏實一點。

    多學一點,在多學一點。

  • 8 # 天命負我

    搞得好像人到40歲就得了老年痴呆症一樣。美國總統不也70多歲?馬來西亞總統90多歲。人家職務部更重要壓力不更大?

  • 9 # 丁哥開講

    就這個問題我說說我的觀點。首先說一句常識的話,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我記得以前在國內,剛開始做程式設計師的時候,身邊的包括程式設計師的朋友,很多都認為程式設計師這碗飯是青春飯,到了30歲就做不了了。

    這些朋友當中很多後來轉行去做了文件的工作。我當時覺得,這個有必然關係嗎?所以我一直是持懷疑態度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來發現完全不是這樣子的。

    最早的一次我記得,有一次感慨,當時去德國工作一年。我的領導看上去都50多歲了,頭髮都花白了。我二十三四歲的小夥子。這位領導每天去公司去得很早,我一進公司門口就能聽到他敲鍵盤的聲音,噼裡啪啦非常的響。他可是當時那個專案的主要程式設計人員。我那個時候就算個小跟班,就寫一點邊邊角角的小程式。從能力上講比他差的不是一點兒半點兒。

    那個時候有一種恐懼感,哇,這些老程式設計師該多厲害呀,我什麼時候能追上他們?

    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也不停的換工作,也不停的換專案組,認識了很多不同的程式設計師同事。

    我記得有一個程式設計師同事稱工作了35年,看上去的確很老了,但他做的還不錯。

    這個是自然的,因為一件事情你做的時間越久,實際上你越熟練,尤其是對於程式設計師來說,這是一個技術類的工種,你的經驗越足,你的技術的成熟度也就越高。也就越有價值。

    所以我現在又看到一些論調說程式設計師到40歲了怎麼能做呢?我記得以前的時候說程式設計師到30歲就做不了了,現在我見了很多50歲還在做程式設計師的。

    對於這些論調,我就是淡淡的一笑。凡是對此種觀點深信不疑的,有這麼幾種人,一是從來沒有做過程式設計師的,第2種是從來沒做好程式設計師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做的專案越多,你接觸的人越多,你就越知道自己的價值和斤兩。

    實際上作為一個基本的常識,對於一件事情,任何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觀點,但是最根本的在於你自己。別人怎麼說都是無所謂的,重要的是你自己怎麼看,你自己怎麼面對。

    這裡做個小結,就是對我們程式設計師來說,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自高自大。工作年限,不一定是資本,但也絕對不是累贅。

    透過夯實我們自己的職業素質,經過長期的積累,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把工作的年限轉化為我們的職業資本。

  • 10 # 嵌入式宏思微想

    網路上總是在說不招大於35歲的程式設計師,45歲的被勸退休。如此之聲漫天飛揚,職場人士的焦慮持久不退。

    事實上,在軟體行業,很多公司確實不太樂意招聘大於35歲的中高階工程師。普遍認為30-35歲才是高階工程師的年齡段,因為從22歲大學畢業開始到30歲,也已經有8年豐富的開發經驗,即使晚讀書一兩年,也有六七年的開發經驗了。

    事實上,在軟體行業,大多數人都只是普通人,並沒有很強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融匯貫通能力,舉一反三能力,很多人只是經驗和資歷混到了高階工程師,換句話說,另外一個公司如果工作內容不是高度相關,會懷疑你是否具備可用可延續的經驗。

    事實上,在軟體行業,尤其是傳統性質的軟體行業,在一線的研發工作中,年齡超過35歲,40歲,45歲,甚至50多歲的,大有人在。這些程式設計師一般都是長期服務同一公司,對公司的業務很熟悉,其工作能力也適配其崗位。一般情況下,這些一線研發的老員工,其職位也在高階以上。以資歷論崗,是一個普遍現象,尤其是人情化的中國。

    事實上,35歲以上的如果還只是一般的中高階程式設計師,是很難晉升或跳槽的。35歲以上,如果走技術路線,至少是架構師,專家,顧問這一類級別。如果走管理路線,至少是技術經理級別。

    事實上,40歲正當中年,已經有近二十年的工作經驗,還有二十多年的工作生涯,正值輝煌的中年!

  • 11 # 葉蟬135

    很多行業,包括軟體行業需求更大的是底層員工。目前底層員工絕大多數又是以勞務工的方式存在的,這樣的底層員工企業是絕對不允許你在工作中掌握什麼的,你只需要在他制定的框架內,把指定的程式碼移動到指定的位置。如果你知道了這段程式碼是用在那裡的,執行結果如何?具體需求是誰?那麼你很有可能把它帶去競爭對手那裡,顯然這是公司最不願看到的,他也不可能給最底層的員工足夠的“封口費”,所以底層員工要想有所提升就是拼命學習,考證,但這也是公司不願看到的,所以就用996把你約束住。這樣員工就被公司牢牢控制住了,等你年齡增長,精力不夠,經驗老化時就可以輕鬆踢走你了,這時你就會發現你工作了這麼久其實什麼都沒學會。要想在40歲後有所提高對於沒有關係的程式設計師來說,只有在年輕的時候拒絕996工作制,利用充分的業餘時間拼命學習考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與男生交往的時候,怎樣判定一個男生的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