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龍女5505
-
2 # 歷史的影子
北宋開國元勳曹彬出身於將門之家。《宋史》上說,小曹彬幼年時抓周,面對琳琅滿目的玩具,先是抓了一枝長矛,然後是祭祀的禮器,最後抓了一枚印章,父母喜出望外,瞧這架式,曹家小少爺一定會出將入相,成為國之重器。我覺得這有點扯,可能是後人為曹彬貼金的牽強附會。
再說曹彬,按理說,曹彬是後周近親,他嬸嬸是周太祖郭威最寵愛的張貴人,應該是宋太祖陳橋兵變後重點清理的三種人之一,皇親、國戚、勳臣,然恰恰相反,太祖趙匡胤並沒有拿曹彬開刀。再者,當年陳橋兵變,曹彬亦非從龍之人,與石守信、高懷德、王全斌、王審琦等太祖一干生死相交的鐵哥們兒不同,曹彬是無奈之下認同天下歸宋的,但太祖卻相當賞識和器重曹彬,這是為什麼?
其一,太祖趙匡胤仁義;其二,收買人心;其三,曹彬構不成威脅,或者說太祖對曹彬瞭如指掌,自認為能夠駕馭曹彬為新朝效勞。其實真正打動太祖的是曹彬的秉性,曹彬這個人穩重、端莊,有大將風度,更主要的原因是重操守,是後周大臣中文武兼備,名動朝野的人物,這樣的人宋太祖趙匡胤又怎能熟視無睹,不為我所用呢?
關於曹彬的大節和操守,早在後周時已經廣為人知,顯德五年,曹彬出使吳越,斡旋完外交事宜回國時,吳越王遣人輕舟追趕饋贈財物,曹彬一再拒絕,後來想了想,過於生份有嬌情和邀名的嫌疑,於是大方收下。回國後將財物全部上交國庫,柴世宗看不過眼了,強行賜給他,曹彬無奈之下拜謝,轉過身把財物全部送給親友故交,自己分文不沾,可見武將不愛財,給曹彬賺取了多大的名聲。
太祖趙匡胤還有一次和曹彬的近距離親密接觸,那一年,老趙鎮守檀州,曹彬是國家酒業專賣局局座,趙匡胤酒癮犯了,找上門來向曹彬討要官酒,曹彬卻公事公辦,一點沒給老趙這位軍區司令面子,還冠冕堂皇的給老趙上課“八項規定咋學的?嚴禁公款吃喝,這是國家的官酒,我怎敢私下贈與?”不過,曹彬會來事,自掏腰包給趙匡胤買了酒。
太祖即位後,想起了這件往事,把曹彬樹立為標杆,曾經對後周舊臣坦明心跡“能夠堅持原則,不負舊主的,只有曹彬一人。
皇帝的賞識和器重是曹彬成為北宋名將的第一先決條件,其次曹彬的軍功在開國元勳中無人可比,平滅後蜀、征討北漢、攻破南唐,多次抗擊契丹,為北宋統一戰爭立下了赫赫戰功,一生鮮有敗績,唯一遺憾的是後來與遼人作戰因糧草短缺而吃了敗仗,但瑕不掩瑜,曹彬仍無愧於北宋開國第一名將。至於李繼隆、王全斌等人,亦是能征慣戰之人。曹彬之所以被後世稱之為第一名將,在於除了戰功之外,他的言行舉止類乎常人,具有名臣風範,是為為將者之典範。
且看曹彬是怎樣從名將轉化成為第一名將的。曹彬與王全斌征討西蜀時,勢如破竹,王全斌攻破城池後,殺降三千人,曹彬再三勸阻不聽,諸將盡取蜀中子女衣帛,財物珍寶,唯獨曹彬只取圖書文案。班師回朝後,因民憤極大,太祖殿內責問“誰讓你們濫殺無辜的?”轉頭又對曹彬說“不關你的事,你且退下。”曹彬堅持不退,跪地叩首道“這件事情全斌是同我商量過的,我願同罪當誅。
”太祖見曹彬主動擔責,也就不好再行怪罪了,盡皆放過。
過了不久,太祖下詔令曹彬、潘美征討南唐,太祖正色對曹彬說“這一次,再不能像討蜀一樣胡亂殺人了。”曹彬長嘆一聲道“我若不奏,只怕陛下不知,昔日西蜀殺降,我是堅決不同意的,現有當日文案為證,我並未署名。”太祖令呈上文案仔細看後,對曹彬說“你既然當初不同意,又為何要同擔罪名?”曹彬對道“我與全斌同領赦令,如果全斌獲罪,而我倖免,不太妥當。
”太祖不樂意了“你又想同擔罪責,又保留文案,是何居心?”曹彬坦承“我想著陛下因罪責罰,可能活不了了,獨留此文字令老母進呈,乞求陛下放過我母親。”太祖聽後,覺得曹彬寬厚仁義,因此而更加器重曹彬了。
一個有擔當有責任的統帥,既能堅持自己的正確看法,又不諉過下屬,和一起扛過槍的革命戰友同甘共苦,這樣的人又怎能不讓同僚欽佩和感恩呢?
史載,曹彬攻南唐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來到金陵城下時,為了免於金陵古城毀於兵禍之中,也為了保全闔城軍民,採取了長期圍困的策略,期待南唐後主投降,他曾寫給李煜一封信,勸告李煜事已至此,要多替城中百姓著想,歸降乃是上策。
就在城池即將被攻陷時,曹彬忽然稱病不出,諸將都很奇怪,紛紛前來探望,曹彬對這些期待破城後大肆擄掠的驕兵悍將說“我的病不是用藥所能治好的,只要你們能夠約法三章,誠心立誓,破城後不濫殺一人,我即可痊癒。”眾將盟誓後,曹彬才下令破城,果然宋兵軍紀嚴明,一城百姓得以保全。
曹彬所為一如古代良將所為,雖然處於你死我活的戰爭之中,仍然以仁者自居,自古降人易降心難,曹彬真正做到了仁者無敵。非獨如此,曹彬對人性和時局時刻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這種境界比他同時代的名將有著天壤之別。金陵城破後,李煜白衣白帽來降,曹彬請李煜舟上喝茶,然後放歸。
潘美說,你就不擔心放虎歸山或者李煜一時想不開自殺身亡,果真如此,我們該怎樣向皇帝交待?曹彬笑了笑說,你看他上船時的戰戰兢兢,深怕掉進水中,我讓兵士攙扶他才勉強上船,如此一個愛惜生命,貪生怕死的人,他怎麼會自尋死路?。
早在南征李煜之時,宋太祖就給曹彬許下願,等你攻克金陵之後,班師回朝後封你為宰相。至此,李煜白衣以降,副帥潘美預先向曹彬恭賀,曹彬卻謙虛的說“此次剿滅李煜,上靠天威,下靠軍將,我又怎敢貪天之功,何況我未必就能當上宰相?”潘美說“此又為何呢?”曹彬拈鬚微笑“太原還未平定。”回朝後,獻俘時,太祖對曹彬說“本來要封你為使相,奈何劉繼元沒有攻滅,還是暫緩一段等到天下平定之日吧。
”潘美聽了此話,忍不住發笑,太祖問潘美為何發笑,潘美不敢隱瞞,一五一十秉告,宋太祖亦哈哈大笑,賞賜曹彬二十萬元辛苦費。
曹彬低調、內斂,從不居功自傲,而且頗有政治智慧,知道怎樣自保,為人臣者不可有著過高的權力慾,這是自古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為人臣者的大忌,亦是皇帝對擁兵自重的武將最大的心病,曹彬這方面做得極其到位,在收到皇帝的二十萬打賞錢後,曹彬退朝時就頗有心機的說“人生何必做使相,就應該盡享榮華富貴,多得些銀兩罷了”估計這話是專門給宋太祖說的,也一定會傳到太祖耳中,太祖果然非常滿意曹彬的這番表態。
曹彬的仁義寬厚不是作秀,而是以一貫之,曹彬曾經私下裡對人說“我這一輩子呀,殺人如麻,但是從來沒有因為個人喜怒哀樂而亂殺一人。”曹彬在朝中為官時,有一個下級犯了罪,曹彬判決應為杖刑,但緩期一年執行。別人不解,曹彬解釋道,此人剛剛娶妻,如果現在處罰,其母必然認為剛進門的兒媳不吉利,一定會厭惡並責罰,甚至會因此而休妻,這就是緩刑的原因。
一個經常為別人設身處地考慮的人,自然會得到大家的尊重和愛戴。
另有一事,曹公館因年久失修,一派頹廢朽敗狀況,曹氏子弟請求修繕,曹彬卻說“時至寒冬季節,牆壁為百蟲蜇伏藏身之處,不能傷害這些小動物,還是來年春天再修吧。”就連當初名震天下,攻克金陵獻俘李煜,立下不世功勳時,曹彬請旨求見皇帝時,奏章上都只寫上“臣奉令江南辦事歸來”,低調、恭謹的讓滿朝文武為之動容。
正是因為曹彬具有這些優秀的品質,所以太祖太宗兩朝皇帝才如此器重他,在曹彬仕宦生涯中,一次被人構陷丟官,一次因兵敗契丹罷官,旋貶旋復,太祖太宗喜歡這樣的人,也願意用這樣的人,既不會對皇權構成威脅,又不怕他禍亂朝廷,更重要的是曹彬這樣的人與當初陳橋兵變時,那些被杯酒釋兵權的鐵哥們兒高下立分,那些人是梟雄,隨時可以皇袍加身,而曹彬卻知進退,識大體,絕對忠心。
曹彬一生得以善終,諡號武惠,與趙普一起配享太祖廟庭,後來他的孫女還嫁給了宋仁宗,成為非常賢良的大宋國母。縱觀曹彬一生,非但當得起北宋第一良將的稱號,即使放眼中國古代歷史,像曹彬這樣功成名就、師表一世卻又善終的名將實在是少之又少。
回覆列表
歷史上曹彬、王全斌、李繼隆三位都是北宋代名將開國功臣,個個驍勇善戰戰功赫赫名揚天下。論三位名將堪稱北宋開國第一武將的名將是曹彬,為北宋掃平後蜀、南唐立下汗馬功勞,為趙匡胤一統天下建下不朽之功。故居北宋開國第一武將之名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