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嗨論
-
2 # 17看科技
今年的小米手機,是有一個巨大的變化,就是在目標上進行了調整。也難得,在走過了10年以後,它才想著要衝擊高階。可是從小米10的核心競爭力來看,依然是不能夠和華為相抗衡的。
那明知道自己沒有這個能力,為什麼還要在營銷上拼命的宣傳呢?並且在小米10 Pro第二次開放購買銷量近十萬,小米在4000+段位佔有率超10%?這是不是就意味著小米10衝擊高階成功呢?
在國內智慧手機市場中,華為、蘋果是被公認為的高階品牌,三星國內市場佔有率不足1%,我們這裡就不說了。那麼除了這兩個品牌外,還有沒有其他選擇呢?也就是說誰將在國內智慧手機市場,去佔領那個高階第三的位置呢?
剩下的有OV、小米、魅族等,那麼誰最有可能來呢,毫無疑問是小米。因此小米在營銷上,是不顧面子,死也要佔據這個位置的。第二方面是消費者的期待,華為在我們使用者心中的位置,是非常的重要。
我們看到科技強國的重要性,而作為一個華人來說,自然是更希望有更多的企業能夠像華為這樣。既然小米想這麼做,那給你一個機會也不是不可以的。同時這也是米粉的一直期待。
從小米手機出來開始,打著價效比的旗號是獲得了很多消費者的認可。但是經過幾年的發展,必須改變目標,尋找新的戰略目標,這時候終於改變了,也是可以值得期待的。
等於是為了這兩方面,使用者給了小米一個機會。看著雖然是好的事情,然而小米也有它最大的弱點,核心競爭力真的是找不到。那麼其他手機廠商可以模仿價效比,也可以像小米現在這樣做啊。
售價賣的高,不代表進高階就穩了,反正路還非常的長,要衝擊高階,就踏踏實實的做手機吧。
-
3 # 辛之謙
可能是小米剛開始打下了堅不可摧的名號,在20-50歲年齡段得到了認可,因為一開始的價格親民,所以到現在每個使用者對小米有了好的印象,如果當時1000多的手機都那麼好,現在4000+的手機那豈不是上天了。
回覆列表
從目前小米10系列的銷量和真實反饋來看,這次小米衝擊高階是真的穩了。而高階不等於高價的理念,也會隨著小米10的熱銷得到更多的認可。而小米,仍是那個厚道有溫度的小米,依舊為發燒而生。
願你初心不改,歸來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