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秋媚讀史

    儲位之爭,爭的是聖心,但臨門一腳靠的還是實力。要想君臨天下,軍權是關鍵因素。《雍正王朝》中,諸皇子為了奪嫡,從來沒有放鬆過對軍權的爭鬥。康熙也深知兵權的重要性,在培育皇子時就已經開始佈局,胤祥與胤禵朝著軍事化的方向發展,就是為了日後能夠起到關鍵作用。康熙為了胤禛能夠順利接班,用調虎離山之計支開了會帶兵胤禵,可為何在傳位前,沒有調走八爺黨的成文運?

    權力交接的佈局,已經足夠完美

    在千叟宴上,康熙被“死鷹”氣倒,這既是一次突發事件,也是八爺黨的一次精心策劃。八爺黨眼看聖心不在,只能鋌而走險,製造混亂局面,然後亂中取勝。對其他人而言,這事出乎意料,尤其是康熙,前一秒還開開心心,後一秒就差點不行了。

    在明顯感覺自己油盡燈枯之際,康熙為皇權交接做了不少準備。首先,他撤了幾位大佬的差事,包括八爺和四爺。此舉,是為了保全他們,也為了讓八爺黨將眼光投向胤禵,減少四爺的鬥爭壓力。將來新君繼位,再啟用,以此收服人心。

    其次,制服小多子。隆科多是九門提督,掌握著京城的武裝力量,他的態度,會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局勢。康熙用了兩道詔書,加上一把寶刀,讓隆科多感激涕零,然後將遺詔交給隆科多,期待他能如實宣讀。

    再次,將胤祥留給了胤禛。胤祥雖然被關在宗人府,但關鍵時刻可以縱虎歸山。憑藉多年的帶兵經歷,胤祥在軍中也有不少鐵哥們。只要有他,就能一呼百應。豐臺大營的成文運,雖然聽老八的指揮,但他手底下的人,還是會聽老十三。

    有了這樣的佈局,基本也就鎖定了皇位。成文運雖然是豐臺大營提督,但在康熙眼裡,充其量只是一箇中等角色。動了他,對大局反而不利。

    避免打草驚蛇

    在傳位的關鍵時刻,康熙經不起大的折騰,局面肯定是越穩越好。他選擇了胤禛,所佈的局,自然是朝著有利於胤禛的方向。

    八爺想問鼎龍椅,就必須重新洗牌才有可能,所以,他時刻關注著朝局的風吹草動,巴不得出現大的變動,巴不得有人能夠露出破綻。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康熙如果調走八爺黨的成文運,這就完全是宣告八爺繼位無望,你哪好玩去哪玩,繼續當你的賢王吧。

    八爺如果確定了康熙不會傳位於他,心裡肯定咬牙切齒,他絕不會善罷甘休,到時候破罐子破摔,各種手段層出不窮。八爺多年經營,勢力遍佈朝野,一旦舉起“清君側”的旗號,康熙會晚節不保。所以,要傳位就要儘量穩住八爺,要穩住八爺,就不能輕易動八爺的人。

    不讓眾人起疑心

    康熙的健康,一直都是滿朝文武所牽掛的事。在千叟宴上,就能看到許多老臣關切的表情。一來是因為忠心,畢竟跟了老爺子幾十年,君臣相知一場,好處也撈了不少,有幾分情義;二來因為康熙的健康問題,直接關係到後繼之君,關係到朝野的走向,關係到他們將來的功名利祿。康熙病倒後,這些臣子比皇子還關心,他們要為自己的未來買碼下注,買對了從龍之功,買錯了身敗名裂,但局勢不明朗,他們也不敢亂買。

    成文運是老八的人,駐守在豐臺,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權力交接。康熙把他給調換,那些臣子就會盲目地認為,八爺沒戲了,一場選邊站隊的運動就會拉開。滿朝文武都鼓足幹勁去站隊,局面會錯綜複雜,一旦發生“踩踏”,康熙只怕會死不瞑目。

    秋媚說:成文運成在八爺,卻時運不濟。忠心耿耿可以讓自己升官發財,但忠錯了人也會身首異處,成文運沒有做錯什麼,只是立場出現問題。

  • 2 # 歷史局中人
    康熙駕崩當夜,胤禛能不能順利繼位,要看九門提督隆科多和豐臺大營提督成文運,他們二人站在哪邊,誰就能當上皇帝。隆科多雖然深受皇恩,但顯然康熙看錯了隆科多。隆科多兩面三刀,即便有兩道聖旨脅迫著隆科多,但隆科多內心深處的賭徒心理,驅使著隆科多在政治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繼續保持觀望。

    而豐臺大營提督成文運呢?他是旗幟鮮明的八爺黨成員。如今又處在皇權交替的關鍵時刻,成文運的地位更加顯得重要。加上八爺黨集團本身實力雄厚,再有成文運的站臺,似乎老四胤禛的勝算不大。

    而在康熙駕崩前夕,罷免了朝中的能臣幹吏,包括張廷玉、馬齊、胤禛和老八胤祀等人,但偏偏豐臺大營提督還是成文運,沒有受到一絲影響,似乎康熙忘記了在這個關鍵崗位的成文運和他支援的八爺黨。胤禛被罷免職位後,回到府中產生後怕,覺得奪嫡無望,還假仁假義要鄔思道收拾行裝走人,以免受到牽連。

    每當我們看到這個劇情時,就會產生疑問,既然成文運的豐臺大營這麼關鍵,為什麼康熙不在駕崩前夕,將成文運調離崗位,換成胤禛的人呢?這樣不就可以使胤禛順利繼位了嗎?

    這些都是我們想的太簡單而已,我們只看到了表面,而康熙則看得更遠,考慮的也更周全。

    首先,康熙其實對胤禛能夠順利繼位做出了很多安排。例如在明面上讓站在八爺黨這邊的佟國維退休,再讓政治素人隆科多當上九門提督,這些都是康熙不動聲色的在調整關鍵崗位。

    還有康熙罷免張廷玉等重要大臣,無非還是讓新皇也就是胤禛繼位後,繼續啟用這些大臣,讓這些大臣對胤禛感恩戴德。當然罷免胤禛和老八胤祀,其實也是對外釋放的煙霧彈,讓大家都以為康熙要將皇位傳給遠在西北的老十四胤禵,讓康熙心中真正的繼承人胤禛不受到傷害。

    其次,九門提督成文運是八爺黨成員,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如果在這敏感的時刻,康熙調整了成文運的崗位,或者是乾脆罷免了成文運的職務,勢必會讓八爺黨猜測康熙不會傳位給老八胤祀,到時候說不定八爺黨會來個狗急跳牆,武裝逼宮也說不定。

    而康熙到了晚年最想要一個“穩”字,而不是“亂”。在康熙60慶典上,出現了“死鷹”,康熙都沒有徹查,說明什麼,說明康熙真的想好好安度餘生。而當年在八大山莊中,皇長子胤褆只說一句“要替父殺了太子胤礽”,就被康熙囚禁了一輩子。此情此景一對比,說明康熙真的老了,經不起折騰了,更不想看到兒子之間兄弟相殘的慘劇。

    第三,如果康熙真的免去了成文運的提督職務,那應該交給誰管理豐臺大營呢?要知道,當時文武百官大部分都是站在八爺黨這邊的,而胤禛呢?是出了名的“孤臣”,手下沒有多少可用之人。

    如果將豐臺大營提督的職務,由一個八爺黨成員再換到另一個八爺黨成員手上,那樣只會讓胤祀提早謀事。即便換到一個兩邊都不隸屬的武將手中,也難免不會受到老八胤祀的拉攏,那樣還是適得其反。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康熙在暗地裡做出了周密安排。例如將張五哥放在自己身邊就是在下一步大棋,而張五哥在胤禛繼位過程中出過大力。

    康熙在駕崩前將代表皇帝的金牌令箭放在哪裡告訴了張五哥,有了金牌令箭不但可以制服百官,還可以將關在理藩院的老十三胤祥放出,再由老十三胤祥拿著金牌令箭去控制豐臺大營,殺死成文運。這些都是康熙精心設計的。

    而將胤祥關進理藩院,則也是為了磨練胤祥的心智,不然在奪嫡期間,以胤祥的脾氣,估計早就被八爺黨算計了,到時候哪裡還有人幫胤禛呢?

    還有就是康熙駕崩時,所有皇子都在暢春園,不得離開一步,老八想派人去通風報信都沒有機會,顯然,這些都是康熙生前考慮到的。

    看到這裡,不得不服康熙的智謀。如果早早的將成文運罷免或者調整崗位,勢必引來八爺黨的逼宮,到時候還真的不清楚誰勝誰敗,也讓康熙在生命最後還看到這種兄弟相殘的局面,實在是抱憾終生。康熙在駕崩前,還囑咐胤禛“要善待自己的兄弟”,說明康熙作為一位父親,實在是太難了,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 3 # 媚之夭夭

    《雍正王朝》中,康熙駕崩前夕,為什麼在不把八爺黨成員豐臺提督成文運調離崗位?

    在《雍正王朝》中,康熙駕崩前夕,為了宣讀詔書公佈由誰來繼承皇位,可謂煞費苦心!而且在宣傳繼位詔書前,康熙已經把張廷玉,馬齊,隆科多,還有四阿哥,八阿哥的的職位都調整了!那為什麼不把八爺黨成員豐臺大營提督成文運調離崗位呢?

    豐臺大營提督成文運是八阿哥的的人,康熙當然知道!豐臺大營的提督和那兒計程車兵非常重要,這個康熙當然也知道!不調離成文運的崗位康熙主要是從兩個方面來考慮的:

    第一個,不到最後一刻,康熙不會揭開謎底!也就是公佈誰是皇位繼承人!否則,走漏了風聲,充滿了變數!

    第二個,如果把成文運調離了崗位,就等於告訴了八阿哥答案了:你不是皇位繼承人!那麼宮中勢戶頗大的八阿哥說不定上演霸王硬上弓,直接搶奪皇位!

    基於多方考慮,康熙有條不紊的安排整個事件的推進,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為什麼呢?

    一,只要八阿哥沒有得到誰是皇位的繼承人的答案,他就不會亂動!當然也包括成文運和他的豐臺大營!

    其實,八阿哥也很狡猾!

    在進宮時,他也不知道情況怎麼樣?但還是佈置好了!

    那就是:如果康熙傳位給他,一切好辦!如果康熙沒有傳位給他,他就叫人通知成文運帶豐臺大營兵進來,直接來個硬搶!而且還叫總管何桂柱適時來宮裡探口風!

    自以為天衣無縫的八阿哥,沒有想到之前設計好的種種可能性,全部被康熙的安排顛覆了!

    當八阿哥聽到康熙說傳位給老四時,這個抱有希望的幻想馬上破滅時立即起動第二個方案:佯裝上廁所去外面傳信給在外等候的何桂柱讓他通知成文運直接帶兵開進皇宮來!

    沒有想到,康熙的老侍衛,也是最忠心耿耿的武丹像鐵塔一樣守在那裡!

    因為康熙早早預到八阿哥會這樣做!

    儘管後來,何桂柱終於跟八阿哥接上暗語就去豐臺通知成文運時,還是慢了半步:十三阿哥允祥已經跟老部下在敘舊了!

    二,為了給四阿哥爭取時間,拿下豐臺大營,康熙特意叫張廷玉把詔書寫了近二萬個字,宣讀也要一個半時辰!那麼老四派人去掌控豐臺大營,一個半時辰足夠!

    在康熙駕崩前,所有的傳位過程細節康熙想得很清楚!

    就是宣讀的傳位詔書,康熙也吩咐張廷玉寫到近二萬個字,因為讀起來起碼要一個半時辰!那麼老四就利用這個時間差,放出和安排老十三帶著金牌令箭直接來到豐臺大營!那裡的將領很多是老十三的部下!

    雍正,當然也明白康熙的用意,所以第一時間告訴鄔思道,讓十三阿哥帶上金牌令箭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豐臺大營!總算是有驚無險!

    三,為了防止老八得知他不是皇上繼承人,放信出去通知成文運,到時仗著兵馬硬搶皇位,就特意安排老侍衛武丹把持在門口!任何人都不許出去!

    康熙也知道:如果老八得知自己不是皇權繼承人,肯定會動殺機:調成文運和豐臺大營士兵直接開進皇宮,硬搶皇位!

    於是,康熙安排對自己忠心耿耿的老侍衛武丹守護在門口:外面的人不給進,裡面的人不許出去!

    目的是:不給八阿哥向外面報信的機會!

    果然,八阿哥得知自己無緣皇位,就佯裝上廁所企圖透過武丹,給在外面一直守候著的何桂柱報信!

    沒有想到,武丹手特寶劍立在門口任何人都不給出去!

  • 4 # 逝去即歷史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了能夠保證雍正順利登基,可謂是煞費苦心,各種措施做了很多,關於豐臺大營的安排也是有自己的一番考慮的。

    1、避免打草驚蛇

    皇位能否順利交接的關鍵有兩個地方,一個是九門提督掌管步軍統領衙門,另一個就是豐臺大營。

    步軍統領衙門都統(九門提督)康熙選擇了隆科多,因為隆科多一直被閒置,並沒有結黨,而且隆科多的六叔佟國維已將明白了康熙的心意,為了佟家的將來,佟國維會教導隆科多做好,另外康熙為了威懾和安撫隆科多,秘密的召見了隆科多並留下了制約他的遺詔,所以步軍統領衙門基本上在掌握之中。

    但是豐臺大營的成文運是八爺黨的“鐵粉”,不可能拉攏,而且也不能提前打壓,如果提前對成文運進行調離,肯定會引起八爺黨的警覺,造成八爺黨提前發動政變。

    2、麻痺八爺黨

    在康熙駕崩當晚我們可以看到八爺胤禩在進宮之前認為豐臺大營有成文運在就是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因此才會放心的進宮,如果此時成文運被調離。八爺黨肯定不會放心的進宮,如果他們不進宮而是在外面煽動發動政變,很可能會變得不可收拾。

    如果他們進了宮就完全可以被控制在宮中,失去對豐臺大營的及時指揮和排程。

    3、沒有合適的人選

    將成文運調離就需要找一個合適的人代替成文運,但是這裡實在沒有可以代替的人選,能夠實現康熙目的的人選只有十三阿哥胤祥,但是這時候把胤祥放出來,顯然不是合適的時機。

    同時他也相信他選擇的未來的大清皇帝雍正一定有所準備,一定能夠處理好這件事情。

    綜上所述康熙不能在這個時候對成文運動手。

  • 5 # Crazy歷史

    康熙駕崩前夕,進行了一系列的操作。可謂是眼花繚亂,一些人明升暗降,一些人明降暗升等等。康熙做的這一切,無非是一方面給自己欽定的人選胤禛鋪路,另一方面避免出現兄弟相殘的情況出現。

    康熙幼年登基,然而朝廷卻被權臣鰲拜把持。康熙少年後,才依靠自己的聰明智慧將權利從鰲拜手中奪了回來。為了再次出現出現類似的情況,所以康熙在沒有下定最後的決心前,其實是放任皇子們明爭暗鬥來爭奪有利位置的。

    這其實也算是一種優中選優的方式。畢竟有康熙主管大局,皇子們鬧來鬧去,也不會鬧出什麼大的風浪。但他作為一個旁觀者,卻能在這個過程中根據皇子們的表現,觀察誰最具備登基大寶的實力。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九子奪嫡。因為康熙一直不肯表態,讓爭奪皇位的皇子們每天都心中惴惴,挖空心思揣摩聖意,想盡辦法打擊對手,從而佔據有利位置。隨著九子奪嫡的過程不斷深化,四阿哥和八阿哥脫穎而出。

    其實這兩個皇子都具備成為君主的實力。這也是到了此等地步,康熙依舊難以抉擇的原因之一。畢竟兩個兒子都非常優秀。當然後來,康熙逐漸傾向於四爺。但是這個時候卻發現一個問題,經過長時間的經營,八爺的實力已經壯大。

    雖然康熙在的時候,八爺那點實力算不得什麼事,但一旦他過世,對剛剛上位根基不穩的胤禛而言,那就可能是致命的影響。

    所以就有了開始的那一幕。

    在康熙彌留之際,趁著自己意志尚清楚,為了奠定胤禛上位之路,他選定了隆科多、張廷玉、馬奇等人作為棋子。但是這裡面最為關鍵的是隆科多。作為九門提督的他,是執行康熙意圖最關鍵的保證。而在當時,除了那些封疆大吏,京城最有權勢的當屬隆科多,至於豐臺大營的成文運,康熙為何沒有動他?

    主要有兩個原因,一來是不想打草驚蛇。畢竟成文運是八爺的人,這已經眾所周知的事情。動了成文運,則八王避免明瞭康熙的決定,那麼謀反的可能性就會加大。二來相對於九門提督的隆科多,成文運的分量畢竟要小的多。既然已經選擇了隆科多作為顧命大臣,那麼成文運也就無足輕重了。畢竟想要調集豐臺軍營計程車兵入京城,僅僅靠成文運的號令是沒有用的。

  • 6 # 雍親王府

    《雍正王朝》中的“斃鷹事件”後,康熙皇帝的身心受到了極大的打擊,身體狀態每況愈下,自知命不久矣。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康熙開始為了雍正的登基著手進行了一系列的安排。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雍正順利登基過程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豐臺大營,在此之前康熙竟然沒有做任何的安排,依舊掌握在八爺黨人手中,進而險些釀成“大禍”。

    難道這真的是康熙年老愚鈍而疏忽了麼?答案並不是。康熙沒有改變豐臺大營的現狀,卻恰恰是為了讓雍正能夠順利登基,而這又足可見康熙對於雍正的一番良苦用心呀。

    康熙臨終前,為雍正能夠順利登基以及登基後的政局穩定,做了大量的工作。

    首先,最為關鍵的一件事情,就是拉攏隆科多。

    在之前“百官舉薦新太子”的劇情中,隆科多與自己的六叔佟國維上演了一出“苦肉計”,不僅完成了佟家內部的權力傳承交接,更是配合著康熙狠狠的打擊了八爺黨的勢力,其也被康熙提拔為了九門提督。

    眾所周知,九門提督相當於今天的北京衛戍部隊司令,負責京城的防務與治安,並且掌握著京城內人數最多的一支武裝力量,這個職務一般都是由皇帝的絕對親信擔任,足可見其重要性。

    康熙非常清楚隆科多在這個時候的價值所在,同時也意識到他也將成為皇子們極力拉攏的關鍵性人物,所以康熙決定先下手為強,先把隆科多穩定住。

    康熙為隆科多準備了兩份聖旨,一份是隆科多遵照康熙的旨意行事,便可以加官進爵、位列閣臣;另一份是隆科多膽敢同八爺党進行勾結,等待他的必然是萬劫不復的結局。

    康熙皇帝這一手恩威並施,可以說打了隆科多一個措手不及,必然選擇也只能選擇站在康熙一邊,遵照康熙的遺旨行事。而康熙也是就此向隆科多傳遞了一個非常明確的資訊,自己不會選擇八爺黨的一眾皇子作為自己的接班人,包括在京城的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以及遠在西北的十四阿哥胤禵,隆科多要做的就是從現在開始與他們幾人劃清界限,以免惹禍上身。

    與此同時,康熙還來了一招“更狠的”舉動,那就是把隆科多十多年前當掉的寶刀,重現擺在了隆科多面前,讓隆科多對此事不寒而慄。這不僅說明了隆科多的一切盡在康熙的掌握之中,還表達了康熙不計前嫌、繼續信任以及器重的想法,就此讓隆科多更加堅定的執行康熙的旨意,而不再有其他的想法。

    可以說,將隆科多拉攏在自己身邊,並且將其穩住,便讓康熙皇帝懸著的心落下了一半。

    其次,就是在朝臣層面為雍正做著鋪墊。這一點,被鄔思道評價為是康熙的“帝王心術”。

    康熙將兩位上書房的大臣張廷玉和馬齊予以了罷免,實則是將兩人保護了起來。

    一來,這二人對自己、對朝廷是忠心耿耿,只要是康熙選擇安排的接班人,他們都會支援;二來,這二人在朝堂上有著很高的聲望地位以及極強的影響力,新君登基後,有了他們的支援,必然可以使得朝局實現順利過渡,不會引發朝堂上的激變。

    而此時,卻要先將他們排除在政治鬥爭之外,目的便是不讓二人捲入其中,不會因為“站隊”問題而產生一系列康熙不想看到的嚴重後果。

    再次,就是將雍正和八阿哥胤禩各打五十大板,以“混淆視聽”。

    康熙知道“斃鷹事件”是八阿哥等人所為麼?答案必然是肯定的。

    但是康熙卻又不能明確的指出來,也不能對此展開徹查,如果真的這樣,那就正中八阿哥等人的下懷,進而讓其有理由也有機會製造新的亂局,屆時局面將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所以這個時候康熙只能選擇將此事壓下去,並且選擇將雍正和胤禩同時處分,同樣罷免差事。

    一方面,這是康熙所製造的“煙霧彈”,為的就是迷惑所有人,讓所有人將目光定格在遠在西北的十四阿哥胤禵身上,進而轉移當前京城內部皇子之間的視線與矛盾焦點,為康熙繼續做著雍正繼位的準備工作而創造條件。

    另一方面,罷免雍正是其次,此時罷免了胤禩也相當於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胤禩本人以及八爺黨整體的行動能力,進而讓雍正在奪嫡的最後時刻,能夠掌握一定的先機。

    最後,便是安排張五哥去親自接雍正。

    張五哥的命是十三阿哥胤祥救下來的,因此他對於雍正和胤祥有著不一樣的關係與感情,對於此康熙非常的清楚,將其留在身邊也就是為了這一刻的到來。

    於是康熙讓張五哥前往雍正府上,實際上就是在暗示自己要準備將皇位傳給雍正,讓雍正提前做好準

    毫無疑問,康熙的這一整套舉措下來,是環環相扣,步步為營,都是在為雍正的順利登基做著準備和鋪墊,甚至還為雍正登基後的政局穩定與順利過渡做了安排,足可見康熙皇帝的良苦用心。

    沒有安排豐臺大營,既是為了雍正的順利登基,同時也是對他的最後一次考驗。

    豐臺大營,在《雍正王朝》中有這舉足輕重的作用,整部劇中一共有三段劇情與之相關。

    第一次是太子胤礽被複立後,再一次與康熙交惡並且妄圖謀反,十四阿哥胤禵帶著豐臺大營的兵馬平定了託合齊、耿索圖等人的兵變,粉碎了胤礽的謀逆陰謀。

    第二次是康熙駕崩之時,十三阿哥胤祥帶著康熙的金牌令箭,控制了豐臺大營的兵權,進而帶兵進宮,扶保雍正登基。

    第三次是“八爺黨逼宮”的時候,又是十三阿哥胤祥坐著擔架,重新奪回了豐臺大營的控制權,幫助雍正解決了眼前的政治危機。

    而豐臺大營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他距離北京城非常的近,是拱衛京畿地區最為重要的武裝力量,同時豐臺大營的軍隊裝備先進,士兵戰鬥力強,絕對是精銳中的精銳。

    所以,豐臺大營就此成為了非常關鍵的存在,也是各方勢力爭奪的一個重要焦點。

    而在康熙去世前,豐臺大營掌握在八爺黨手中,提督成文運更是鐵桿的八爺黨成員,這無疑是對康熙、對雍正、乃至對於整個北京城都是一種莫大的威脅。

    然而,此時的康熙卻不能動成文運,更不能改變其屬於八爺黨的既定事實。

    一來,此時康熙除了要為雍正的順利登基做著準備工作外,還要時刻隱藏雍正作為自己接班人的身份。

    毫無疑問,如果康熙真的改換了豐臺大營的控制權,無異於是在向人宣佈自己將不會傳位給八阿哥胤禩,而此時雍正的康熙繼位人身份也將正式的浮出水面。

    一旦康熙的真實想法暴露,那麼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以及皇子間勢同水火的關係,雍正遭遇不測,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這樣一來的話,不僅是康熙數年來的努力就此付之東流,此前做的所有的準備工作也將變得毫無意義。更重要的是,整個國家如果真是給到了胤禩等人,那麼未來的命運前途,康熙也是充滿了無盡的擔憂。

    二來,康熙維持豐臺大營的現狀,也是為了避免新的政局動盪。

    可以說,這個時候的豐臺大營,有著“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影響力,一旦豐臺大營不能為康熙所控制,往近了說將會將京城內外的安危牽扯其中,往遠了說也會讓十四阿哥胤禵統領的十萬西北大軍蠢蠢欲動。如果真是如此,屆時國家的政局將會陷入一輪新的動盪之中,這已經是從皇子間的爭權奪勢上升到了兵戎相見,那麼對於整個王朝的打擊都會是相當的致命。這也是康熙所不希望看到,並且是要極力避免的。

    當然,康熙將這個“難題”留給了雍正,也是為了雍正著想。

    作為一位帝王,面對如此的政治危局應該如何處理?這便是康熙留給雍正的最後一道考題。

    康熙希望看到的是,雍正用自己的方式合理而又有效的解決眼前的問題。如果這樣的問題都解決不了,那麼即便是他能夠幫助雍正登上皇位,雍正也不一定能在這個位置上坐得穩、坐得住。真要是這樣的話,那麼雍正也就真的“不配”成為大清的皇帝。

    所以想要坐上皇位,這個問題必須要由雍正自己來親自面對。

    而與此同時,這也是康熙給雍正創造的一個機會。

    康熙非常清楚豐臺大營的重要性,特別是對於雍正來說,他要時刻面對著的是自己兄弟們的反對與抵制,因此必須要掌握絕對的兵權。

    因此康熙也需要雍正在這個時候,用自己的方式將豐臺大營的兵權奪到自己手中,這樣的時機不僅非常的合適,不會牽連過多,並且雍正對於豐臺大營的控制也將更加徹底與穩定。

    而透過此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對雍正的期望之深、愛護之切。

    其實,不僅僅是不改變豐臺大營的現狀,此時的康熙不將十三阿哥胤祥放出來,也是有著同樣的考量。

    十三阿哥胤祥與雍正的關係是眾所周知的,如果在這個時候將胤祥放出來幫助雍正奪位,也相當於是直接向世人宣佈,他將要傳位給雍正了。所以,正如前文中所說的,為了繼續隱藏康熙自己想要傳位給雍正的想法,也只能繼續將十三阿哥胤祥關起來,不能將其放出。

    除此之外,這也是康熙在為雍正登基後做著鋪墊,同時也是在為胤祥的未來做著安排。

    按照康熙臨終前的說法,他將胤祥圈禁在宗人府長達十年的時間是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的。其一,他希望藉此磨鍊胤祥的心性,使其更加的成熟幹練,進而成為雍正的幫手;其二,則是為了不讓胤祥的一些過激舉動成為雍正奪位之路上的阻礙,更是為了不讓雍正受到胤祥的牽連,所以為了保護胤祥,更是為了保護雍正,只能將其圈禁起來。

    在朝堂之上,雍正本來就以“孤臣”自居,沒有培養自己的政治勢力,形單影隻,除了康熙給他留下的張廷玉、馬齊、隆科多之外,他自己本人能相信且能用的上的,也只有胤祥而已。特別是在這個時候,胤祥無疑是雍正唯一能夠指望的上的支援力量。

    果然,胤祥沒有辜負雍正的期望,他拿著金牌令箭單騎出城前往豐臺大營,殺死提督成文運,奪下豐臺大營的控制權,進而帶兵進宮,扶保雍正,堪稱雍正得以順利登基的“首功之臣”。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雍正與胤祥之間,在本身就十分密切的關係基礎上,增加了新的感情因素,進而使得兩人的關係變得更加的牢不可破。

    對於胤祥來說,正是雍正將他從圈禁十年的狀態中“解救”了出來,並且重新委以重任,可以說雍正對於胤祥這就是“再造之恩”,胤祥也必然是對雍正忠心耿耿,且會盡心盡力的輔佐雍正。

    而對於雍正來說,胤祥是扶保其登上皇位的“首功之臣”,對於胤祥也必然是充滿了“感恩”之情,再加上胤祥的心性已經得到了磨礪,那麼其也會對胤祥不僅是無比的信任,還將給予其非常重要的職務和地位,胤祥的政治前途也會是一片光明。

    而這無疑是康熙非常想要看到的,也更加展現了康熙皇帝的良苦用心。並且,雍正與胤祥這份君臣加兄弟的情誼,也會讓康熙在對“九子奪嫡”的失落與傷感中,感到的是一絲欣慰。

  • 7 # 歷史茶坊

    康熙駕崩前夕替繼位之君做了不少安排,例如撤除胤禛、胤禩一切差事,革除馬齊、張廷玉大學士職銜等,更重要的是用一殺一賞兩道聖旨,恩威並施收服了九門提督隆科多,卻忽略了駐紮在京畿附近的衛戍部隊豐臺大營。豐臺大營提督成文運是老八胤禩的心腹,康熙駕崩時險些被他壞了大事。那麼康熙為何沒有提前佈局,把不利於胤禛順利繼位的豐臺大營提督成文運調離崗位呢?

    豐臺大營並無左右局勢之實力

    豐臺大營雖然駐紮在京畿附近,卻並不是衛戍京師的唯一一支軍隊。豐臺大營與西山銳健營,京城善撲營、九門提督共同組成衛戍京師的防禦體系。九門提督負責京城內的治安、緝盜等工作,善撲營負責皇宮大內的安保、禮儀等事務。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互為牽制,做為京城之外的軍事防禦力量。康熙之所以沒有調動成文運,是充分考慮到以他的力量根本無法左右局勢,一旦見他輕舉妄動,西山銳健營將立即採取措施,阻止成文運調兵入城。當然,如果是奉聖旨調兵入城,那就另當別論了。

    九門提督可以牢牢鉗制

    豐臺大營的人數並不多,通常只有十二營軍隊,每營500多人,共計6000餘人,人數最多時曾達到4萬餘人。對於佔地遼闊,擁有九座城門的北京來說,這點人馬根本無法對其構成威脅。只要九門提督下令關閉城門,這4萬人就只能望城興嘆,況且九門提督下轄3萬餘人,即使硬碰硬的展開較量,絲毫不懼豐臺大營。

    因此,康熙收服九門提督隆科多顯得至關重要,只要隆科多不反,甭管是豐臺大營也好,西山銳健營也好,根本無足輕重。所以,對於成文運,康熙並沒有做相應處置,因為他已經抓住了重要的少數人,其他無關大局之人就留給繼位之君去處置吧!

    對胤禛的最後一場考驗

    胤禛能從諸皇子中脫穎而出,獲得康熙的青睞,憑藉的是辦差不辭辛勞,處事光明正大,一心憂國憂民。但假如在繼位之時他連一個小小的豐臺提督成文運也制服不了的話,祖宗的江山基業交到他的手中豈不是毀於一旦。康熙相信胤禛有能力擺平豐臺大營,也是藉此機會對他進行最後的考驗。如果胤禛贏了,說明自己沒有看錯了,大清江山後繼有人;如果胤禛輸了,說明他確實無能,應該讓位給能力更高之人,這樣才不至於斷送大清的江山社稷!

  • 8 # 達摩說

    在《雍正王朝》中,康熙駕崩前曾經為胤禛的順利繼位做出了一番部署。一方面,他革除了馬齊、張廷玉的差事,另一方面他收復了九門提督隆科多,但他卻忽略了豐臺大營。豐臺大營的提督是成文運,他是老八胤禩的心腹,康熙不會不知道,但他為什麼有意識地放過了成文運,而不是提前將他拿下,為胤禛繼位掃除障礙呢?

    第一,動成文運無異於打草驚蛇。成文運控制了豐臺大營的兵馬,這就相當於胤禩在奪嫡的關鍵時刻掌握了兵權。鄔思道分析過,大局穩對胤禛有利,大局亂對胤禩有利。康熙自然也意識到這一點,他竭力保持大局的穩定,以期能順利交接權力。所以,一旦康熙提前動了成文運,這無異於打草驚蛇,胤禩就會提前動手奪權,天下立時就會大亂,說不定連康熙都沒法善終了,更別說順利交接權力了。

    第二,已經暗中安排了胤祥保駕護航。康熙圈禁胤祥,半是保護,半是為今後做準備。他深知胤祥在軍中的影響力,所以在臨死前提前安排好金牌令箭。只要胤禛能順利把命令傳達出去,胤祥就能擺脫圈禁,前往豐臺大營奪取軍權,為胤禛保駕護航。

    第三,有其他軍事部署來制衡豐臺大營。在京畿的軍事佈防上,豐臺大營也並不是唯一的力量。除了豐臺大營,京郊還有西山銳健營,京城內還有步軍統領衙門和善撲營等。雖然豐臺大營被胤禩所掌控,但其他牽制力量的存在也不容小視,而這些兵馬在康熙駕崩之際仍然為皇權所掌控。一旦胤禩狗急跳牆,利用豐臺大營的兵馬搞謀反,西山銳健營便會立即阻止其進軍的步伐。更何況京城內還有數萬步軍統領衙門的兵馬,被九門提督隆科多所掌握。北京城城堅池深,豐臺大營這幾萬兵馬想要輕易攻下北京城,更是難上加難。所以,其他軍事部署的存在嚴重限制了豐臺大營的能力。

    所以,康熙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暫時不動豐臺提督成文運。更何況,康熙已經準備將皇位傳給胤禛,勢必相信胤禛一定能夠處理好這個問題。如果胤禛連這點問題都處理不了,那麼就算把皇位傳給他,他也守不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手機值得入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