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英語學人

    上大學時,我有連著15個通宵打遊戲的記錄,也有連著兩天兩夜不睡打遊戲的記錄。

    我深深的理解遊戲有多麼好玩,並對其深深警惕。

    小侄子上一年級,經常考第一,但是我不是很看好他。他愛玩遊戲。

    我問他,你的理想是什麼?他說:相當遊戲主播。

    就因為他這個罩門死穴,我覺得他以後的成就可能及不上他表現出的智商。

    到自己有了孩子,我從一開始就注意這方面。

    我不反對孩子打遊戲。我知道防也防不住。在家裡不讓打,早晚會出家門,那時候她怎麼打,我管不了的。所以,我認為一堵不如一疏。

    打遊戲沒事,看電視也沒事。甚至我還會在這些方面提供幫助。

    但是,我注意的是用眼衛生。堅決不讓玩的時間長了。

    我覺得孩子有個頭疼腦熱發燒甚至肺炎不是什麼大事,因為吃藥能好,能復原。但是牙壞了眼壞了是天大的事,因為無法復原。靠戴眼鏡和用假牙度過餘生,是很麻煩的,也影響生活質量的。

    所以,我不反對孩子打遊戲,因為我理解遊戲有多好玩,我不敢禁止。我怕孩子出了我的監管範圍後,會報復性的使勁玩。

    此外,幹嘛禁止?遊戲能帶來快樂。We live for pleasure. 只要不傷害眼睛,不耽誤學業,時不時玩玩遊戲是可以的。我們也希望孩子快樂,不是嗎?

  • 2 # Vivi老師來啦

    網癮的形成是有很多因素的,不要隨意給孩子貼上“網癮”的標籤。

    現代社會網際網路發展快速,一些大型網路遊戲也發展為一種競技運動,產業鏈已經成熟,相關人才的需求已經非常多,例如競技運動員、比賽主播、遊戲設計等等,網遊玩的好也是需要天賦和努力的,所以現在這個時代,不需要把玩網遊,這個我們很多成年人都喜歡做的事情,剋意談網色變,正視這個領域的變化發展,是這個時代父母要做的事情。

    孩子們學習能力強,往往能比成人更快學會新生事物,我們口中曾經的網癮少年,應該更能明白理性看待這個問題的必要性。

    第一,不隨意給孩子貼“網癮”標籤,更不要隨意用這個標籤指責孩子,標籤一旦貼上,就會在孩子的心裡種上因,生出你不想看到的果,之後再想讓孩子撕掉這個標籤都很難了。孩子從出生開始是一張白紙,成長過程中,在父母和家庭的影響下,才繪上了顏色,如果一定要責備一個人,那父母請先反思自己,責備自己。

    第二,正視孩子玩遊戲的愛好,跟大部分成年人一樣,遊戲只是有空時候的消遣。孩子小愛好可以有,但是要有控制,首先把學習完成好,每天的時間也必須控制在10~15分鐘之內,畢竟電腦手機對孩子的眼睛有刺激,長時間玩不利於孩子們的眼睛保護,這些都要跟孩子平靜的商量,並把道理解釋說清楚,他們其實是可以理解的。

    例如,我們跟孩子約定,課程上好,作業寫完,複習預習完成,基本的運動鍛鍊也完成了,還有空餘時間,那就可以申請兌換遊戲時間,而且每次不超過10分鐘。

    這個方式是讓孩子們發現,玩遊戲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跟打球一樣,每天想玩就可以玩,不會產生逆反心理——要知道人的心理,往往越是禁止,越容易提高追求的慾望。同時還能訓練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知道什麼時候該玩,什麼時候該停,這種自我控制能力,是可以透過習慣養成訓練出來的。

    從我們的實踐經驗來看,孩子年齡越小,親子關係越好,這種訓練方式的效果越好。如果孩子已經自我意識很強烈,或者親子衝突已經很激烈了,那就要先解決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問題,建立親子之間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溝通通道,再來說解決所謂“網癮”問題。

  • 3 # 太聰明啦

    網癮少年是教育不當導致的 如果從小適當的玩遊戲 你覺得可能會有網癮嗎?你越是禁止玩遊戲 等真能接觸到遊戲的時候就越上癮

  • 4 # 追風箏的w先生

    感謝邀請,實不相瞞,這種情況目前已經顯現出來了,十年前或者五年前的網癮少年,好多已經為人父母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了,這些父母內心其實也是很矛盾的,當孩子玩遊戲的時候,第一想法就是不準玩兒,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爭取將來考個好學校,找一份好的工作,然後,另一面又會告訴自己,自己當年也是網癮少年,現在還不是好好的生活著,孩子玩遊戲是正常的,這都屬於正常的,其實在我看來,小孩子都有玩的天性,適當的玩遊戲都屬於正常的,但是當父母的需要控制時間,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價值觀,或者遊戲觀,這很重要,不能一味地支援或者一味地反對。

  • 5 # 考慮解決了

    禁止玩網遊肯定是不行的,要儘早讓他懂得把正事比如吃飯、睡覺、寫作業、運動做完才能玩網遊,網遊只有業餘時間才能玩就好。

  • 6 # 涼非凡

    曾經的我在高中時期就是網癮少年,一旦到了週末或者寒暑假期間,就是通宵的玩遊戲。父母是越禁止,我就越要玩,他們也是沒有一點辦法。想透過我的經歷給大家講一個道理。

    你禁止不住孩子玩遊戲!

    1、現在的小孩子接觸網路或者遊戲的途徑太多,沒辦法從傳播途徑上禁止;

    2、網癮少年的高發階段是在青春期,這個時候越禁止,孩子越叛逆;

    3、同齡人不多不少都會玩,孩子有一定的攀比心理也很正常。

    那有什麼辦法呢?

    個人認為是限制而不禁止,跟孩子以商量的態度去制定一些原則性的底線,比如:

    1、必須是做完份內事才能玩遊戲,如作業、家務等;

    2、根據情況設定好具體玩的時間,個人覺得每次10分鐘,每天最多玩5次;

    3、制定好的原則不能隨意更改,不然孩子也會隨意不遵從。

    如果你也喜歡這條內容,別忘了給個贊!

  • 7 # 神奇的懶人

    都不想想到那時候還有沒有網咖,都是手機,連電腦都沒有。

    玩的都是手機遊戲,作為父母的你每天都玩手機,那麼都是玩手機,看影片傻笑和打遊戲興奮又有什麼區別???

  • 8 # 戰勝時光的老母親

    首先怎麼定義“網癮”這件事……前遊戲策劃家長教你如何培養一個不會遊戲上癮的娃~

    曾經也是遊戲少女一枚,不過沒耽誤考大學。大學後繼續打遊戲,然後找了個遊戲公司的工作。

    認識個老公,也曾是遊戲少年一枚,但頭腦聰明,也沒耽誤考大學,還考上的是TOP2的學校。

    如果說網癮這件事對我們的影響,大概就是大學畢業無心繼續深造。無心在專業相關領域做出貢獻,最後選擇了遊戲行業。(當然我們的領域也沒啥前途,突然從熱門成了夕陽行業, 這是選專業的血淚,就不在這裡說了)

    當一份愛好成為工作,還能繼續保持熱愛,也是一種能力。隨著年紀增大,家裡事情增多,面對現實後,網癮漸漸就沒了。

    作為遊戲行業的父母,娃從小耳濡目染,也會玩遊戲。我們不會禁止TA玩,只會因為視力問題限制時間。畢竟,現在各種電子裝置那麼多,娃遲早要受到影響。遊戲也是一種和同學的社交方式。

    但是作為遊戲行業的父母,我們對娃玩遊戲有幾點要求。

    1 給娃推薦遊戲,比如現在有很多少兒遊戲目標是學習知識的,所謂寓教於樂。目前娃還小,自然是讓玩什麼玩什麼。對於未來娃大了以後,我們會帶著TA玩一些業界知名高品質遊戲,從小提升遊戲品味,自然就對一些腦殘燒錢遊戲有抗拒力了。

    2 制定規則,嚴格控制時長和遊戲時間;和娃一起商討,制定規則,比如做完作業才能玩,每天時長等……制定規則後就嚴格執行。

    作為遊戲行業的父母,為了未來娃不沉迷,我們對自己也有幾點要求:

    1 有空多陪伴,多給娃安排一些戶外活動,旅行,戶外等等……現實中的精神生活豐富了,遊戲的吸引力自然就小了。

    2 如果娃有喜歡的遊戲,和娃一起玩,還得比娃玩的厲害;這樣一方面可以加強和娃的交流,還可以有效監督娃的線上時長。

    3 多認識一些遊戲圈的朋友,等差不多年紀抓去當假期實習生;熬過兩個月,保證興趣減半!

    4 沒有遊戲圈朋友?如果對某個遊戲上癮的厲害,就讓他把遊戲變工作,不去上學了,啥都不幹,每天玩遊戲,制定不容易達到的目標,比如金幣賺到多少,升級多少等,很多遊戲都可以靠代練賺錢,所以能夠產生一定收益。如果娃沒達到目標毒打一頓。過上一個月看看效果……(這段話是系統自動生成,不代表本人觀點,本人不負責任,僅供娛樂)

  • 9 # 芋泥奶茶都給我

    求學時代我從來不會拿錢打遊戲

    我DNF被帶入坑的時候都已經是畢業之後了

    工作之餘會和朋友們去網咖玩一玩

    辭職之後時間多了起來 每天就是刷裝備搬磚

    慢慢的變成了網癮少年 辭職之前工資也不高

    基本每個月一半的工資都用來打遊戲了

    我玩遊戲挺歐的 前前後後花了8000多畢業了

    有一次我和朋友聚會喝了酒 在酒精的崔使下

    武器丟了紅13

    帶我入坑的小夥伴氣的臉都紅了

    隨後小夥伴以兩萬塊錢的價格當場買斷了我的賬號

    自此之後再也沒碰過dnf

    偶爾玩一玩英雄聯盟 絕地求生什麼的做做陪玩

    現在基本上每個星期也會玩上一兩次

    因為我知道遊戲多好玩 適當的遊戲也沒什麼不好

    所以我要是有了孩子

    我應該會陪孩子一起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個人心中都有秘密麼?